初二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1页
初二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2页
初二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3页
初二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4页
初二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对的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

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有(

)A.太阳

B.火焰

C.月亮

D.电灯2.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精确程度B.防止产生误差C.防止产生错误D.为了减小误差3.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种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测仪,用观测仪进行小孔成像试验,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A.此观测仪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B.试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测光屏上物体的像C.试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测光屏上物体的像D.假如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4.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一项是()A.火车铁轨不直接铺在路面上,而铺在一根根路枕上B.为了易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后,要磨一磨5.(北京)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水、酒精、木球和铁球的密度分别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铁.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下列判断中对的的是(

)A.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1>F2B.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1<F2C.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1=F2D.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1<F2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对的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凝华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汽化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7.如图所示,A、B、C、D四图中,F1、F2平衡的是:

(

)A.

B.

C.

D.8.下面是小晶同学对身边的某些电路进行观测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不对的的是(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步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步亮上午同步灭,它们是串联的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因此声控开关、光控开关以及电灯是串联的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9.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测的物体,拿一种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和蜡烛同步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10.某人用20N的力将重为15N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来,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手对球所做的功为(

)A.0J

B.200J

C.150J

D.350J评卷人得

二、填空题11.光在不一样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一样,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我们的计算中取

m/s。12.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称于一种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______N.13.工厂生产的酒精(ρ酒精=0.8g/cm3)含水量不得超过10%(质量比),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g/cm3、0.815g/cm3、0.82g/cm3、0.83g/cm3,其中合格产品是

_____14.打雷和闪电是同步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不不小于”、“不小于”或“等于”)。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概________m.(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15."震耳欲聋"反应了声音的_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应了声音的_______很高;我们可以辨别出多种不一样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不一样.16.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都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控制噪声.17.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重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18.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讲课时,聂海胜演出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阐明力可以变化物体的

;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阐明力可以变化物体的

.19.小许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由表上铭牌可知,他家同步使用的用电器的功率最多只能为

W;他发现,家里只使用洗衣机(其他用电器都关闭)时,电能表在1分钟里刚好转6转,从而测量出他家洗衣机的电功率为

W。20.用气球吊着气象探测器匀速升空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评卷人得

三、作图题21.请在如图中做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2.(1)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完毕图中的光路图。(3)在图中,发光点S发出一束光投射到水面上,其中一条光线反射后通过A点,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23.根据规定完毕作图。(每图2分)(1)如图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画出光路示意图)。(2)在右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4.(3分)如图所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MN为分界面,试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和折射角α.25.如图甲是工厂中运送煤块的皮带传播机,图乙为它的工作过程简化图,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煤块随皮带一起以相似的速度向右作匀速运动,请画出此时煤块所受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

四、试验题26.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27.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原因有关.试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变化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变化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变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观测三个试验,比较甲图和______图所示试验,阐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2)观测三个试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试验,阐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试验时,变化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试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得到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摩=______F压.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______N.(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在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______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______.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局限性,无法判断.(5)交流评估时,某试验小组提出:试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轻易稳定.也许的原因是(____)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板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6)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互相性,并比较一对互相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又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试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通过讨论,完善了试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桌面是光滑的理想状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

①实际B与桌面也存在摩擦力,为此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_____,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______.②试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_____,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③分析试验数据,若_____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且一对互相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2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试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变化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本试验得出的结论是①

;②

.2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试验.(1)该试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2)该试验原理是v=

.(3)试验时观测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试验中测得旅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旅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2、v3的大小关系是v2

v3.(选填>、<、=)30.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试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背面的问题:(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整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所有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体现式为

.(2)小张同学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整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体现式为

.(3)请你对上述两种试验方案进行评估,按

同学的试验方案进行测量,试验误差也许小某些.(4)如图是按小张同学的试验方案进行某次试验的状况,请将试验的数据及测量成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34.1

20

评卷人得

五、计算题31.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图所示的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所示。(1)已知体积为10cm3ABS塑料的质量为10.5g,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42g,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32.有一块20m3的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10cm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6g,根据以上数据求出矿石的密度和质量?评卷人得

六、综合题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环境保护新材料扮靓世博馆如图的“冰壶”形展馆﹣﹣芬兰馆,使用了一种叫做ProFi的特殊材料,属于塑木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修正了纯木材和纯塑料的局限性,塑木作为新型环境保护材料,密度为1.16g/cm3,计算成本略高于木材,但可以制成空心型材,加工成各式材料,应用成本会逐渐减少,成为新材料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1)把一种板材切割为大小不一样的两块,大块的密度_____(填“不小于”“等于”或“不不小于”)小块的密度;若每块塑木板材的面积为2m2,厚度为5cm,则每块板材的质量为____kg.(2)既有一种密封的塑木板材,其中是空心的,经测量其体积为120cm3,质量为116g,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cm3?

(3)塑木板材是用废纸纸浆和塑料融合而成的,假如纸浆的密度为1.0g/cm3,假设融合过程中总体积不变,1m3的纸浆与多少m3的密度为2.0g/cm3的塑料融合才能得到塑木板材?34.小明的质量为50kg,站在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求:⑴小明的体重⑵小明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⑶如右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种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则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是多大?

参照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光源是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太阳、火焰和电灯都是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都是光源。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是月亮。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故选C。考点:本试题考察的是光源的概念,光源是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光源的概念,光源是自身可以发光的物体。2.AD【解析】试题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容许时尽量的减小,而不也许防止.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措施来减小误差.解:所谓误差,是在对的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因此存在误差是不可防止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成果时粗心等原因导致的.因此,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提高精确程度,而不能防止误差,更不能防止,防止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点评】本题重要考察学生对误差的定义,以及减小误差的措施的认识和理解,是一道基础题.3.B【解析】此观测仪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知,在试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测光屏上物体的像,故B对的,C错;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越大,所成的像就越大,故D错;应选B。4.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减小压强的措施.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措施:一是当压力一定期,需增长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期,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容许的状况下,可以同步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措施.解:由公式P=可知,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一定的状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选项B、C、D都是在压力一定的状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只有选项A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选A.考点:减小压强的措施及其应用;增大压强的措施及其应用.点评:此题重要考察学生对减小压强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控制变量法是探究物理问题得出对的结论的常用措施,请同学们掌握此措施.5.B【解析】将木球放入水中,木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木球所受浮力:F1=G木=m木g=ρ木gV木……①;铁球放入酒精中将下沉,则铁球所受浮力:F2=ρ酒精gV铁……②;比较①和②,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即V木=V铁,g相似,若ρ木<ρ酒精,则F1<F2;若ρ酒精<ρ木,则F1>F2,故A、C、D错误,只有选项B对的.6.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如下知识答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A、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错误。B、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钨丝受热变成钨蒸气,是升华现象.错误.C、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衣服中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错误.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对的.故选D.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7.C【解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两个力没有在同一直线上,故B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C对的为答案。两个力没有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8.B【解析】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步亮上午同步灭,它们是并联的;因此B是错误的。9.故A【解析】解答:拿一种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我们懂得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背面,因此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展现一种清晰的像的目的,故C.对的。10.A【解析】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手没有给球作用力,球的滚动是由于惯性导致的,根据做功的条件可以鉴定,在这种状况下,手没有对球做功.综上分析,故选A.思绪分析:判断手在此过程中与否做功以及做功的多少,就要从做功的两个必要原因及其功的计算去入手处理.试题点评: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原因是处理此题的关键,要排除某些条件的干扰.11.真空

3×108【解析】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应用题.分析:光在不一样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一样,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3×108m/s.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故答案为:真空;3×108.点评:本题考察了光的传播速度,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朴.12.省力

20【解析】抬起拉杆的力F为动力,物品的重力为阻力,支点在下面,故动力臂不小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杆;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动×L动=F阻×L阻,可求得F动=20N;故答案为:省力,20.13.(0.816如下)甲乙【解析】设酒精溶液的总质量为m,当含水量最大为10%(质量比)时,其中纯酒精的质量为90%m,水的质量为10%m,由可得,纯酒精体积,水的体积为,则符合条件酒精溶液的最大密度:,因此,甲、乙的密度不不小于酒精溶液的最大密度都合格,丙、丁的密度不小于酒精溶液的最大密度不合格.故答案为:甲、乙.14.不小于,1700

【解析】(1)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由于光的传播速度不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2)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S=Vt=340m/s×5s=1700m.15.响度、音调、音色【解析】略16.声源

传播过程【解析】图甲是严禁鸣笛的图标,市内严禁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17.响度、音调、双耳【解析】试题分析:我们平时说的男中音男高音指的是歌手的音调高下,放声高歌时声音的响度很大,轻声伴唱时响度很小,因此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响度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音调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双耳效应。考点:声音的特性18.运动状态;形状.【解析】试题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解: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讲课时,聂海胜演出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阐明力可以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阐明力可以变化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点评】本题考察了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对的解题.19.2200,600【解析】略20.增大

不变【解析】用气球吊着气象探测器匀速升空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不停增大,重力势能不停增大。21.略【解析】光的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如下图所示:22.如下答题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运用对称作图法作出AB的像,要尤其注意的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应用虚线连接;(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要尤其注意通过两倍焦距位置的光线经折射后,是偏向凸透镜的中间,通过两倍焦距的位置;(3)先作出S点的像S’,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S与入射点的连线为入射光线.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反射规律23.

【解析】试题分析:(1)青蛙之因此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图中黑点表达青蛙的位置,将黑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将黑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测范围.(2)要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先懂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虚像、左右相反,及像与物有关平面镜对称;另一方面,先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有关作图点评:(1)本题通过作图的方式考察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题目应用了成语故事,是一道好题;会灵活应用光沿直线传播原理作图是解题的关键.(2)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要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24.【解析】试题分析:过入射点与分界面垂直的直线就是法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就是折射角。考点:折射角25.【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到几种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定义,将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作用点表达出来即可.解:由于物体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共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支持力F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画在重心上,示意图如图:26.0.1

3.01

17℃

-7.8℃【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刻度尺一种大格是1cm,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6.51cm-3.50cm=3.01cm;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甲的示数在0℃之上,因此是17℃;乙图的示数是在0℃之下,是-7.8℃。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点评:处理本题的关键是熟知温度计的测量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温度不需要估读。27.乙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0.25

3

4.2

C

B

减小桌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

增大压力

静止

F1="F"2【解析】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似,变化压力的大小,故比较甲图和乙图所示试验,即可完毕探究。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试验,压力相似,接触面粗糙程度不一样,阐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图丁可知,=。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4.2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C。A.木板的长短不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此不是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轻易稳定的原因,故A错误。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影响摩擦力的大小,会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轻易稳定,故B对的。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只会使测量的精确度减少,不是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轻易稳定的原因,故C错误。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因此不是导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轻易稳定的原因,故D错误。答案为B。(6)①实际B与桌面也存在摩擦力,为此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减小桌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增大压力。②试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静止,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③分析试验数据,若

F1=F2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且一对互相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28.1)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靠近;(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与否在同一平面内;(3)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解析】试题分析:(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要多次变化入射角,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2)试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与否共面.(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1)在此题中,反复测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因此是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若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OB也靠近法线.(2)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与否在同一平面内.(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试验可得: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答案为:(1)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靠近;(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与否在同一平面内;(3)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点评】此题重要通过试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各个分试验分别探究了两角大小和三线之间的关系.29.(1)刻度尺;停表(或秒表);(2)v=;(3)变速;(4)<【解析】试题分析:(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旅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由此可以判断出各段平均速度的大小.解:(1)试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旅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2)试验中要运用公式v=计算小车平均速度;(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4)由于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因此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的平均速度最大,全程的平均速度居中,因此v2<v3.故答案为:(1)刻度尺;停表(或秒表);(2)v=;(3)变速;(4)<.【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关键是懂得试验原理和措施,会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30.(1)ρ油=;(2)ρ′油=;(3)小张;(4)见下表;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34.117.3200.84×103

【解析】解:(1)小李同学的方案: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空烧杯的质量m1,则量筒内油的质量为:m2﹣m1.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由根据密度公式ρ=可得:食用油密度的体现式是:ρ油=,(2)小张同学的方案: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烧杯和剩余食用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