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9100字(论文)】_第1页
【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9100字(论文)】_第2页
【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9100字(论文)】_第3页
【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9100字(论文)】_第4页
【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9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研究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2"\h\u7406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1233381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 155351.1林地面积 1146421.2林木蓄积量 3323401.3乔木林地资源 4199151.4灌木林地资源 6308991.5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6127852研究地存在问题 10137042.1森林资源数量大,但质量差 10177332.2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可操作性不强 1133842.3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老龄化 12153112.4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需进一步加强 1263742.5历史问题多,国有林场改革进展缓慢 131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1.1林地面积1.1.1各类土地类型面积统计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201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显示,林场土地总面积25319.1公顷,全部为林业用地,林地使用权属全部为国有。按照造林地的类型对其土地类型进行划分并统计各类面积,由表3可以看出,林场林地总面积25319.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907.0公顷,全部为乔木纯林林地,占比15.43%;灌木林地面积9541.1公顷,占比37.68%;疏林地面积76.2公顷,占比0.30%;未成林地面积38.7公顷,占比0.15%;无立木林地面积1086.5公顷,占比4.29%;宜林地面积5789.5公顷,占比22.87%;林业辅助生产地面积4880.1公顷,占比19.28%。由此可以得出:林场以灌木林地为主体,其次为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有林地、无林木林地、疏林地,最少的是未成林造林地。林场的森林覆盖率为51.11%,林木绿化率为51.11%。表3林地面积按土地类型分布表(单位:公顷、%)总面积林地非林地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造林地苗圃地无力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25319.1390776.29541.138.701086.55789.54880.1051.1151.11100%15.43%0.30%37.68%0.15%0%4.29%22.87%19.28%0%1.1.2林地面积统计1.1.2.1林地面积按林种分布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的有林地按照用途分类有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三种。根据表4可知(表4),防护林的面积最大为23299.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92.02%,主要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用材林的面积为1986.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85%;经济林的面积为3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0.13%。防护林中,防风固沙林总面积23299.2公顷,其中包括乔木林面积2164.2公顷,疏林地面积75.3公顷,灌木林面积9541.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6.1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016.4公顷,宜林地面积5586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340.1公顷,宜林沙荒地4245.9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4880.1公顷。用材林的一般用材林面积为1986.9公顷,包括乔木林面积为1709.8公顷,疏林地面积为0.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2.6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为70.1公顷,宜林地面积为203.5公顷。经济林全部为乔木果树,面积为33公顷。表4不同林种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林种亚林种总计(公顷)有林地(公顷)疏林地(公顷)灌木林(公顷)未成林造林地(公顷)无立木林地(公顷)宜林地(公顷)辅助生产林地(公顷)防护林防风固沙林23299.22164.275.39541.136.11016.455864880.1用材林一般用材林1986.91709.80.92.6070.1203.50经济林果树林3333000000合计25319.1390776.29543.736.11086.55789.54880.11.1.2.2林地面积按森林类型分布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按照不同森林类别有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92.02%,面积为23299.2公顷。国家级公益林为11701.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6.21%;地方公益林面积11597.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5.81%。商品林面积2019.9公顷,占林地面积比7.98%,全部为一般用材林。生态工程建设中,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94.9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93.8公顷,地方级公益林1.1公顷;风沙源治理工程总面积874.9公顷,全部为国家级公益林;其他林业工程的面积为22329.4公顷。表5生态公益林统计表(单位:公顷)总计事权等级国家级地方级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23299.211701.411597.8退耕还林工程94.993.81.1风沙源治理工程874.9874.9——其它工程22329.410732.711596.7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1701.4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160.3公顷,占18.46%;灌木林地9541.1公顷,占81.54%。按保护等级分,国家一级公益林3016.6公顷,占25.78%;国家二级公益林8684.8公顷,占74.22%。按权属分,林地所有权全部为国有。林木所有权国有11324.7公顷,占96.78%;个人376.7公顷,占3.22%。按起源分,人工林1341.3公顷,占11.46%;天然林10360.1公顷,占88.54%。1.2林木蓄积量林场的森林总蓄积为105162m3,其中有林地蓄积104208m3,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99.09%;散生木蓄积575m3,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55%;疏林地蓄积379m3,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0.36%。(表6)表6各类林木蓄积量统计表(单位:m3、%)合计有林地疏林地四旁树散生木蓄积比例蓄积比例蓄积比例蓄积比例10516210420899.093790.36005750.55通过对林场各类林种蓄积量统计(表7),我们可以看出三大林种中,用材林中的一般用材林蓄积量最大为76391m3,占总蓄积量的73%;其次是防护林中的防风固沙林,蓄积量为28196m3,占总蓄积量的27%;经济林的果树蓄积量极小,不做计算。表7各类林种蓄积量统计(单位:m3、%)合计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用材林一般用材林经济林果树林蓄积比例蓄积比例蓄积比例1045872819627763917300由表8可知,三大森林类别中,商品林的林木蓄积量最大,为76410m3,占总林木蓄积量的72%,其中林木权属为国有的林木蓄积量为3710m3,个人的林木蓄积量72700m3;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的林木蓄积量分别为27995m3和757m3,木权属全部为国有。表8各类森林蓄积量统计表(单位:m3)森林类别蓄积林木使用权国有个人重点公益林2799527995--一般公益林757757商品林76410371072700总计1051023246272700林场的生态公益林面积23299.2公顷,蓄积量28752m3,分别占林地面积与活立木总蓄积的92.02%和27.34%;商品林面积2019.9公顷,蓄积量76410m3,分别占林地面积与活立木总蓄积7.98%和72.66%。生态公益林中国家级公益林蓄积27995m3,占活立木蓄积的26.62%。地方公益林蓄积757m3,占活立木蓄积的0.72%。1.3乔木林地资源乔木林面积3907.0公顷,蓄积104208m3。林地所有权全部为国有;林木所有权国有2214.3公顷,占56.68%,个人的1692.7公顷,占43.3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160.3公顷,占55.29%;地方公益林3.9公顷,占0.10%;商品林1742.8公顷,占44.61%。国家级公益林全部为国家级一级公益林。按起源分,天然林1908.1公顷,占48.84%,蓄积20698.0m3,占19.86%;人工林1998.9公顷,占51.16%,蓄积83510.0立方米,占80.14%。按林种分,防风固沙林2164.2公顷,占55.39%,蓄积27835.0m3,占26.71%,一般用材林1709.8公顷,占43.76%,蓄积76373.0m3,占73.29%,树种为杨树、榆树;经济林33公顷,占0.85%,树种为沙果、杏、梨。乔木林以纯林为主,优势树种为杨树、榆树、蒙古栎、柳树、樟子松、沙果、梨、杏8种。其中樟子松5.0公顷,占0.13%,蓄积5m3,占0.01%;杨树1732.6公顷,占44.35%,蓄积81626m3,占78.33%;柳树195.0公顷,占4.99%,蓄积3848m3,占3.69%;榆树1412.3公顷,占36.15%,蓄积13047m3,占12.52%;蒙古栎529.1公顷,占13.54%,蓄积5682m3,占5.45%;梨1.9公顷,占0.05%;杏4.0公顷,占0.10%;沙果27.1公顷,占0.69%(图5)。图5乔木林优势树种分布图按龄组分,幼龄林1512.1公顷,占39.03%,蓄积为24242m3,占23.27%;中龄林944.2公顷,占24.37%,蓄积39414m3,占37.82%;近熟林1145.0公顷,占29.56%,蓄积为27795m3,占26.67%;成熟林47.5公顷,占1.23%,蓄积3210m3,占3.08%;过熟林225.2公顷,占5.81%,蓄积9547m3,占9.16%。(图6、图7)图6乔木林龄组面积分布图图7乔木林龄组蓄积分布图按郁闭度分,郁闭度等级低(0.2-0.39)的1426.8公顷,占36.83%,蓄积12627m3,占12.12%;郁闭度等级中(0.4-0.69)的1806.3公顷,占46.63%,蓄积46187m3,占44.32%;郁闭度等级高(0.7以上)的640.9公顷,占16.54%,蓄积45394m3,占43.56%(表9)。表9乔木林郁闭度等级面积、蓄积统计表(单位:公顷、%)郁闭度郁闭度面积蓄积等级面积比例蓄积比例低0.2-0.391426.836.83%1262712.12%中0.4-0.691806.346.63%4618744.32%高≥0.7640.916.54%4539443.56%合计3874.01042081.4灌木林地资源灌木林地面积9541.1公顷,全部为国家特殊灌木林,优势树种为锦鸡儿、山杏、虎榛子、黄柳、杜鹃。按权属分,林地所有权全部为国有;林木所有权国有9263.3公顷,占97.09%,个人277.8公顷,占2.91%。按起源分,天然灌木林8453.3公顷,占88.60%;人工灌木林1087.8公顷,占11.40%。按森林类别分,全部为国家级公益林。其中国家级一级公益林856.3公顷,占8.97%,国家级二级公益林8684.8公顷,占91.03%。按林种分,全部为防风固沙林。按树种分,锦鸡儿3929.2公顷,占41.18%;山杏4329.7公顷,占45.38%;虎榛子1210.5公顷,占12.59%;黄柳70.6公顷,占0.74%;杜鹃10.1公顷,占0.11%。按覆盖度等级分,疏8035.6公顷,占84.22%;中1399.3公顷,占14.67%;密106.2公顷,占1.11%(表10)。表8灌木资源统计表(单位:公顷、%)类别面积比例起源天然8453.388.60人工1087.811.40所有制结构国有9263.397.09个体277.82.911.5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1.5.1森林资源数量变化分析1.5.1.1林地面积变化林地面积2017年为25319.1公顷,2004年为25987.4公顷,13年间减少了668.3公顷。由表9可知,有林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林业辅助用地均有所增加,乔木林地由2004年的1808.6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3907公顷,增量为2098.4公顷,净增率为116.02%;灌木林地由2004年的5537.4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9541.1公顷,增量为4003.7公顷,净增率为72.3%;无立木林地由2004年的128.5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1086.5公顷,增量为958公顷,净增率为745.53%;林辅用地由2004年的2372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4880.1公顷,增量为2508.1公顷,净增率为105.74%。疏林地、宜林地逐步减少,疏林地由2004年的270.9公顷减少到2017年的76.2公顷,减量为194.7公顷,净增率为-71.87%;宜林地由2004年的15870公顷减少到2017年的5789.5公顷,减量为10080.5公顷,净增率为-61.52%。林场是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28.27%增长到2017年51.11,增长率为87.87%(表9)。表9各地类面积动态变化表(单位:公顷、%)地类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经营总面积(公顷)25987.425319.1-668.3-2.57有林地1808.63907.02098.4116.02灌木林地5537.49541.14003.772.30疏林地270.976.2-194.7-71.87无立木林地128.51086.5958.0745.53宜林地15870.05789.5-10080.5-61.52林辅用地2372.04880.12508.1105.74森林覆盖率(%)28.2751.1124.887.87在调查间隔期内,有林地(乔木林地)面积增加2098.4公顷,面积增加的原因是:上一调查时间的未成林造林地发展成了有林地;退耕还林工程、中德财政合作造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进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管护,使上一调查时间的部分耕地、宜林地、疏林地变为有林地;农户在自家耕地中种植的沙果、杏、梨等经济林有部分生长成为了有林地。在调查间隔期内,灌木林地面积增加4003.7公顷,因京津风沙源防治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使原有部分无林木林地、宜林地转变为灌木林地。在调查间隔期内,疏林地面积减少194.7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封山育林和森林管护,使得疏林地面积减少。在调查间隔期内,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958公顷,因当年的采伐迹地还未更新,加上历年的造林失败和森林火灾造成的火烧迹地,使得无立木林地的面积增加。在调查间隔期内,宜林地面积减少10080.5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进行人工造林,使得宜林地面积减少。1.5.1.2活立木蓄积变化活立木总蓄积2017年调查数据为105162m3,比2004年净增46766m3,净增率80.08%。其中乔木林地、散生木蓄积2017年比2004年分别净增49372立方米和126m3,净增率分别为90.04%和28.06%;疏林地蓄积减少2732m3。(表10)表10各类活立木蓄积变化情况表(单位:m3、%)活立木蓄积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活立木总蓄积583961051624676680.08乔木林蓄积548361042084937290.04疏林蓄积3111379-2732-87.82散生木蓄积44957512628.06活立木自然生长是林场活立木总蓄积增长的主要原因。在调查间隔期内,各种人工造林项目、封山育林项目的实施,使得森林资源活立木得到大幅增长;森林资源管理力度的加大,林政执法加强,使乱盗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明显减少;严格控制对天然林的采伐,使森林资源得到良性生长;新型能源替代烧柴取火,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活立木蓄积的大幅增长,森林覆盖率也随之增长,2017年林场森林覆盖率51.11%,相比2004年的28.27%,森林覆盖率增加24.84%。1.5.1.3乔木林资源变化乔木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2098.4公顷,净增率116.02%;乔木林蓄积比2004年净增49372m3,净增率90.04%。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839.1公顷,净增率78.49%;天然林蓄积比2004年净增6639m3,净增率47.22%。人工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1259.3公顷,净增率170.27%;人工林蓄积比2004年净增42733m3,净增率104.80%(表11)。表11乔木林起源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m³、%)起源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面积合计1808.63907.02098.4116.02天然林1069.01908.1839.178.49人工林739.61998.91259.3170.27蓄积增减量净增率合计548361042084937290.04天然林1405920698663947.22人工林407778351042733104.80由上表数据可得出,2017年乔木林的面积、蓄积与2004年相比较,有大幅的增长,人工林面积、蓄积的增长最为突出。这也反映出,林场这些年抓住生态建设机遇,坚持不懈的开展造林工作,资源培育速度加快,取得可喜的成效。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970.1公顷,净增率178.99%;中龄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851.0公顷,净增率913.09%;近熟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155.7公顷,净增率15.74%;成熟林面积比2004年净减48.4公顷,净增率-50.47%;过熟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173.2公顷,净增率333.08%(表12)。表12乔木林龄组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龄组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合计(公顷)1772.43874.02101.6118.57幼龄林542.01512.1970.1178.99中龄林93.2944.2851.0913.09近熟林989.31145155.715.74成熟林95.947.5-48.4-50.47过熟林52.0225.2173.2333.08根据表12数据可以得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面积增加,成熟林面积减少。主要原因是通过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等,使得部分幼龄林、中龄林自然生长为中龄林、近熟林;一般用材林的采伐导致部分成熟林面积减少。按优势树种分:2004年调查林场乔木优势树种7种,2017年调查乔木优势树种8种。各优势树种变化为榆树面积比2004年净增557.3公顷,净增率65.18%;杨树面积比2004年净增1068.5公顷,净增率160.89%;柳树面积比2004年净增183.7公顷,净增率1625.66%;蒙古栎面积比2004年净减287.1公顷,净增率118.64%;梨树面积比2004年净减2.9公顷,净增率-60.42%;沙果面积比2004年净减24.8公顷,净增率1078.26%。2017年新增樟子松5.0公顷,杏4.0公顷,减少苹果29.1公顷(表13)。表13乔木林优势树种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优势树种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合计1808.63907.02098.4116.02榆树855.01412.3557.365.18杨树664.11732.61068.5160.89柳树11.3195.0183.71625.66蒙古栎242.0529.1287.1118.64樟子松5.05.0梨4.81.9-2.9-60.42沙果2.327.124.81078.26杏4.04.0苹果29.1-29.11.5.1.4灌木林资源变化灌木林面积2017年比2004年净增4003.7公顷,净增率72.30%。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2926.3公顷,净增率72.30%;人工林面积比2004年净增1077.4公顷,净增率10359.62%(表14)。表14灌木林起源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起源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合计5537.49541.14003.772.30天然林5527.08453.32926.352.95人工林10.41087.81077.410359.62按优势树种分:山杏面积比2004年净增3060.3公顷,净增率72.30%;锦鸡儿面积比2004年净增1312.2公顷,净增率50.14%;虎榛子面积比2004年净减401.5公顷,净增率-25.14%;黄柳面积比2004年净减25.6公顷,净增率56.89%。2017年新增杜鹃10.1公顷,减少沼柳1.0公顷(表15)。表15灌木林优势树种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优势树种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合计5537.49541.14003.772.30%山杏1269.44329.73060.3241.08%锦鸡儿2617.03929.21312.250.14%虎榛子1605.01201.5-403.5-25.14%黄柳45.070.625.656.89%沼柳1.0-1.02研究地存在问题2.1森林资源数量大,但质量差乌拉山林场有林地面积33532.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111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6.7%,平均每公顷蓄积量41.5立方米,平均每公顷生长量0.4立方米。林场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远远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78.53立方米)以及巴彦淖尔市平均水平(43.41立方米)。林分总体质量较差,主要是占比较大的侧柏、山榆的生长状况差,健康程度低。乌拉山林场总体看土壤厚度较薄、坡度较大,立地条件较差,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再加上近些年的气候干旱,降雨量较少,植被生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且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这些年,我国社会的生产与民众日常生活,都使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在与日俱增,森林的面积在不合理的使用下渐渐缩减,虽然在很迅速地使用植树造林这个方法进行补救,但是此方法要在长时间以后才能看见很好的效果,在短期内并无太大的帮助。并且,植树造林虽然是增加森林面积的好方法,但是毕竟为人造林,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肯定比天然林要差很多,例如忽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生态系统造成二次伤害,或是违背地域种植规律种植不合时宜的树木,导致被病虫侵蚀等等。同时,乌拉山林场森林没有合理开发会导致很多生态问题,如水土大量流失,地表土壤失去活性,生活多样性被破坏等。微观环境受到的影响较为突出:第一,因为森林开采无度,造成地表植被受损,覆盖率降低,进而使当地的降水、温度等受到影响。基于当地气象局的各项数据可知,1980年后,北部林区的降水量显著下降,由2318mm变成2074mm,年均降水量逐年下降,下降的幅度在244mm左右。因为降水量大幅下降,导致该地区的气温显著增加。林区温度由之前的26.7°C变到27.9°C,气温明显增加,进而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第二,森林开发不合理的情况下,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地方甚至露出地表,造成地表肥力显著下降。还有一点是,森林植被量下降,会加速土壤流失,如进入到河道中,河水会受到影响,质量下降。2.2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可操作性不强第一,地方政府设计的政策制度实用性差,没有真正遏制住违法采伐的乱象,这些乱砍乱伐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乌拉山林场市场经济体系还未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发展机制,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匮乏。政府就要从思想意识上下手,通过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将环保当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义务之一。但联系实际可知,该地区的地方政府在设计政府和实行政策时还有不足,没有有效引导企业。地方政府应该有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林业企业的行为,既能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税收业绩,即使企业没有尽到环保义务也没有过多干涉或作出惩处,直接选择忽视或者放任不管,只要交纳税收就可以。针对企业设计的环保义务较为表面,过于简单,也就是能够达到上级的最低标准便行,没有高要求。此种情况下,部分企业在履行环保义务时基本上都可以轻松完成,因为地方政府的管控较为宽松且没有将重心放在这一方面,政府都是走过场,所以企业也是敷衍了事。第二,没有结合实际构建有效的财政支持机制体系,这就造成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计划不具有全局性,更多是以短期为主。由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期间,财政补贴支持力度直接关系到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因为财政补贴政策制度没有同步跟进,有些公司和当地居民为了经济利益而私自盗伐树木,破坏程度加剧。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不高。结合乌拉山林场的实际现状,发现目前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主要是由于缺乏立法,没有以法律来约束和管理森林资源,没有法律指导实践,即使出现问题,司法实践难以审理。还有一点是,因没有总体法律政策,地方政策制度就没有参照标准,政策不合理的可能性较大。如,基层地方政府设计相关政策制度时因无具体的法律制度作为参照,设计的制度可能并不合理,可能会以经济发展为当地政府制度的核心,此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森林大幅被破坏,出现过度砍伐的情况。不利于生态的良性运转。2.3专业技术人员短缺、老龄化林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仍然处于短缺、老龄化的状态,仅占在岗职工人数的20.8%;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偏高,都在35岁以上,出现人才断档现象,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人员短缺导致林场日常管理负担加重,管理质量下降等问题,势必对林场的生产与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林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年龄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技术人员数量少。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是目前林场人员编制较少,年轻的技术人员引进难,技术人员稳定性降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情况;再者,国有林场作为基层单位,是林业系统的神经末梢,工作事务繁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因素都会导致高学历和青年技术人员不来,或来了留不住的情况出现。2.4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林场宜林地比重大面积48593.0公顷,占全场总面积的41.52%,但是立地质量较差,主要分布在阳坡,生长有少量的蒙古扁桃、绣线菊等,植被盖度低,土壤厚度极簿。这些地段在以后的经营中应以保护原生植被为主,逐步提高植被盖度,严控水土流失,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虽然近年来林场不断加强对基础设施以及能力建设,但管护用房老旧,设备短缺与老化的情况仍然较严重。例如管护用房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现已成为危房;森林消防器材与防护设备数量仍较少;通讯器材更新不及时等问题仍然突出。没有独立的科研监测试验分析设施,科研监测设备、固定样地调查设备、地理信息设备软件和科研项目设备等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添置或更新。由于设施设备的不足和陈旧,导致科研监测技术手段的落后,影响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乌拉山林场的森林资源较多,该方面占有优势,可是基于森林资源的相关产业却没有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第一,旅游业同生态环境之间难以平衡。该地区的山水资源较为丰富,再加上动植物的种类多元化,这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