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第一页,共33页。一、作者简介柏杨,原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杂文:《玉雕集》《倚梦闲话》;“反共”小说《辩的天花》《天疆》;爱情小说《旷野》《秘密》《莎罗冷》;现实小说《怒航》《挣扎》;所写杂文主题不离人权和人道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病态部分及其造成的人性弱点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冷嘈热讽中蕴藏着“恨铁不成钢”的深厚情感。第一页第二页,共33页。1.我能读准。

榔头(

)诅咒()迄今()干没()杜暹()戋戋()恐吓()歃血()2.我能解释。láng

zǔqì

ɡānmòxiān

jiān

hèshàxuè干没对牛弹琴歃血潸shān然泪下雀跃诅咒⑴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⑵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1、对牛弹琴:二、字词积累第二页第三页,共33页。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咒骂,原指祈求鬼神降祸于所恨之人形容十分欣喜的样子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指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2、书香世家:3、物极必反:4、摇尾乞怜:5、雀跃:6、诅咒:7、干没:8、歃血:古代举行盟会,以口吸血,以示诚意。歃,用嘴吸取。第三页第四页,共33页。摆现象————究原因————比心情————发呼声————“酒柜”代替“书柜”以及“书橱”中只有样品的现象。造成“酒柜”代替“书橱”的主要原因——借书不还。书主人对“借书不还”的无奈、痛心;借书人的无赖、可恶。提论点:提出组织一个“借书必还大联盟”的建议,发出“借书必还”呼声。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第四页第五页,共33页。三、速读课文思考:1、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进行了批评?同时还对那些人进行了批评?2、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提出了什么主张?

第五页第六页,共33页。1、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进行了批评?同时还对那些人进行了批评?表达了什么感情?

主要针对借书不还的人进行批评,同时还对盲目崇洋用酒柜代替书橱的人和用书装点门面的人进行了批评。在批评中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2、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什么主张?借书必还第六页第七页,共33页。摆现象:1、“这问题就出在眼光太短上,只看见了洋大人家有酒柜,没看见洋大人家家有书橱也。大家努力崇洋,只崇对了一半。”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具有警示作用:学习人家的东西,不能只看表面,应学习实质性的有用的道理。2、赏析:上面摆满了写了英文的“喂士剂”“白烂弟”“拿破仑”,把人看得如醉如痴。好容易坐定,左张西望,不但没有一本书,简直连一份报纸也没有。第七页第八页,共33页。明确:利用谐音,体现了语言的幽默风趣,增强了文章的灰谐讽刺效果,也引发人们深思,酒柜代替书橱,人们只会越来越庸俗。3、赏析:不过有些摆的是美国版的大英百科全书,有些摆的是连断句都没有的二十五史,虽然从没有人翻阅。明确;提示了人们虚伪、附庸风雅的心理,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第八页第九页,共33页。现象:方法:书香书柜书香世家建议组织“借书必还大联盟”小结酒香酒柜酒香世家借书不还恶言相告第九页第十页,共33页。究原因1、作者用谴责的态度分析了借书不还的心理,主要有哪几点?(5自然段)恶客发现好书,暗起杀机,不愿归还2.

绝版珍本,宁愿举家潜逃,坚决不还3.书不还也不会吃官司。4.认为书主只是摆放着并不读,不会发挥书的作用,拿来进德修业,救国救民。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3页。2\”有些恶客在朋友家发现一本好书,顿时暗起杀机,一场悲剧于丐上场.”句中的”暗起杀机””悲剧”各指什么?明确:”暗起杀机”指借书者想借而不还,据为已有.“悲剧”指书被借去不再归还,对书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损失.3\赏析: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该诅咒啦,至于借书不还,理就比天还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问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明确:自我调侃,表面说明了借书不还的有理,实质揭示了借书者的无理,无赖,表达了书主人的无奈.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3页。比心情:对比论证:{书主人:{视同性命不借,要么断交情要么遭骂}无奈可怜雅贼:{往墙角一扔不知弄到啥地方痛骂书主,摔到脸上}无理可恶结论:书橱代替酒柜,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3页。2、作者分析了书主不愿外借的哪三点原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自然段)1、因为书是作者省吃俭用买来的;2、因为借与不借都伤感情;3、因为书外借后大都收回不了;在分析中表达了作者对书主人充分的理解和深深的同情.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3页。3、有的书主采取了哪些阻借和乞还的措施,结果如何?(7、8自然段)有的书主在书上印文,婉转陈词,恳求借者主动归还,称之为”摇尾乞怜法”,结果是求情的话也不能打动借者不还的铁石心肠。有的书主在书后题字,阻止子孙外借,作者称之为“磨刀阻吓法”,结果是恶客泰山压顶不能阻止书籍外借;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3页。发呼声作者为了论证两种防止借书不还的方法对借书者并不实用,列举了哪些事例?举例论证:{“我”和赵朋友探望前辈,赵朋友向前辈借书,丑态毕露.朋友向”我”借<文明的跃升>一书,我想尽一切办法向朋友讨还,以骗术取胜.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3页。4、本文的语言给你怎样的感受?风趣辛辣,诙谐幽默,有调侃和夸张。5、文章为什么要采用“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这样极端用语式的语言表达?这是故意夸张,幽默风趣,表达作者对借书不还的人的“痛恨”之情。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3页。6、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实在疼彻心扉。如何理解“列强瓜分”一语?明确:让读者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历史,激发读者的愤慨之情,既表现对借者的强烈谴责,又表达对书主的极大同情。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3页。文章思路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文化气息淡漠的现状(1~4自然段)批判借书不还的不良行为(5~9自然段)呼吁“借书必还”(10~12自然段)书香渐逝酒香四溢借书者:无理,不爱书书主:无奈,爱书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3页。柏杨式幽默

柏杨的幽默感,和其他幽默作家比较起来,有任情率性、无所顾忌、不怕“丑”的特点。柏杨散文的幽默,散发出一种辛辣的味道。在写作风格分析中,形成了“柏杨式幽默”。

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3页。探究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有些句子,你能读懂吗?1\该文时而穿插使用文言词语,时而又使用通俗口语,还不时出现“柏杨先生”,这样“不伦不类”的语言运用,使文章幽默,含蓄,活泼,隽永,使语言妙趣横生,在幽默灰谐中体现犀利的锋芒.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3页。大雅的古代文言,大俗的现代市井口语2\故意“用词不当”,不伦不类、亦庄亦谐1、“顿起杀机”、“伟大的景观”、“举家潜逃”、“列强瓜分”。2、“盖‘书香’也者”、“‘自欧风东渐’”、“雀跃曰:‘哎呀,老哥,借给俺瞧瞧!’一场悲剧于焉上演”、“该自从盘古立天地”、“”夫珠宝失踪或被借,或被偷,没有下文,还可告到衙门”、“此锤非铁榔头,乃拳头也”、“怎能不潸然泪下欤”、“吾友郭衣洞先生”、“宣称内急”、“在大门还听他诧曰:‘真出了鬼……’”、“又岂能打动他的铁石心肠乎哉”、“呜呼!打火机不见啦不过略施小计,以示薄惩”,如此等等。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3页。3\故作夸张,痛快淋漓

令读者会心一笑,引读者“严重关注”1、“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销”、“冒着杀头的危险而把书借人”、“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卧室里人赃俱获”。2、“知识分子最大的伤心之事,莫过于书被人借去如石沉大海,等到自己需要时,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3页。4\巧妙利用谐译讽刺,极尽讽刺之能事,让人啼笑皆非!1、“喂死剂”(威士忌)、“白烂弟”(白兰地)、“拿破轮”(拿破仑)。2、另如把癌症谐译成“砍死尔”、把日语中的“我”谐音译成“瓦特哭了”等。cancer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3页。5\歪理反语,荒谬之极,看似一派胡言,实乃入木三分!“于是赵朋友双膝下跪,声泪俱下”。“如果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可能举家潜逃,你就是弄个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影踪”。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该诅咒了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3页。6\不惜自我调侃、自我丑化,虚拟恶作剧,读者感到的不是为盗的可耻,而是愤激者的率真!课本倒数第四段,写因为书被借不还,就跑到人家里去“人赃俱获”,把人家的高档打火机顺手牵羊,不以为羞,反倒说这不过是“薄施小惩”,如不悔改,就要偷走人家的钻戒。对小偷行为,洋洋得意,津津乐道。读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愤激,对作者的率真个性,心领神会,会心一笑中达到心照不宣的默契。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3页。7\小题大做,煞有介事,郑重其事,让读者忍俊不禁。“魔刀阻吓法”、“摇尾乞怜法”。“柏杨先生于是建议,应该组织一个‘借书必还大联盟’,盆中歃血,对天立誓……”。“奉告借书不还的恶客,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朋友,不算好汉”。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3页。本文思想的光芒“嘻嘻哈哈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呐喊。”有人如是评价柏杨。诙谐笔法,严肃主题矛头指向当代中国人漠视读书等时弊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3页。针砭时弊,反思劣根性盲目崇洋,跟风从众心理假仁假义,装腔作势“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诚信缺失问题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33页。8、请写出两句关于书的古诗句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3、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33页。

本文用调侃、诙谐的语言论述了“借书不还”这一不良社会风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