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7课 包身工 课件(28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1.gif)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7课 包身工 课件(28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2.gif)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7课 包身工 课件(28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3.gif)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7课 包身工 课件(28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4.gif)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7课 包身工 课件(28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27cc290d4ed0e0a8a67f80dfa1aa8d8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了解报告文学的体裁特点,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2.抓住文章线索,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3.学习课文点面结合和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在复杂的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写法。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学会关注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素养目标包身工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现代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参加五四运动,从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留学期间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著作,并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同鲁迅等人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先后任《救亡日报》总编辑、重庆《新华日报》代总编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长期致力于民族文化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为中国戏剧、电影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著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林家铺子》《祝福》等。题目解说“包身工”是旧中国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基本都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文章以“包身工”为题,不仅表明写作对象,还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怒控诉和对包身工的深切同情。知识链接报告文学及其特点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是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是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等文体的总称。报告文学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及时性,二是纪实性,三是文学性。①及时性。报告文学与新闻通讯一样,善于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中刚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事件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报告文学之所以受读者欢迎,就在于它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群众关心的现实情况迅速地反映出来,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②纪实性。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③文学性。报告文学不同于一般新闻报道的简单实录,而是通过选择提炼,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突出反映对象的典型意义,形象化地加以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渐渐破产,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当包身工。为了避免成年工人罢工的威胁和榨取更多的利润,日本资本家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本文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是作者在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于1936年春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资料链接包身工制度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包工头给予她们的父母或保人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包工头仅提供极差的食宿条件,她们却要承受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劳动,有了疾病也得不到及时救治,不少人被折磨致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包身工制度。“包身契”(样例)立自愿书人×××,情由家中困难,今将小女×××自愿包与招工员×××名下带到上海纱厂工作。凭中言明,包得大洋三十元(或二十元)整,以三年满期,此款按每年三月间付洋十元。自进厂之后,听凭招工员教训,不得有违。倘有走失拐带,天年不测,均归出笔人承认,与招工员无涉,如有头痛伤风,归招工员负责。三年期内,该女工添补衣服,归招工员承认。倘有停工,如数照补。期限×年×月×日满工,满工后,当报招工员数月。恐后无凭,立此承认。(注:招工员,即《包身工》中的“带工”老板,也叫“包老板”或“包工头”。)课文探究1.将“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放在主语前边有何表达效果?“懒虫”为何加引号?起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起床时的狼狈相,连整理衣服的时间都没有,表现了生活的紧张、忙乱和身体的劳累。“懒虫”加引号表示否定,她们并不是懒虫,而是带工老板对她们太苛刻。2.作者为什么特意写到“芦柴棒”?“芦柴棒”运用借代修辞手法,以身体特征代指人。特意写到“芦柴棒”,因为这一具体形象可以让人想到一群幼小、瘦弱、无人知道姓名的包身工,起到以点带面,深刻地表现主题的作用。3.“饲养”一词为何加引号?起强调作用。“饲养”本用于饲养动物,这里用在人身上,说明旧社会灾区的灾民连用喂养动物的办法来养活他们子女的能力都没有了。“饲养”一词也与上文的“生物”一词呼应,突出了这些孩子遭遇、处境的悲惨。4.从“包身契”上的文字,你读到了什么?“包身契”上字字血泪。“期限三年”对于悲惨的包身工们来说是多么漫长!“生死疾病一听天命”,这样带工老板就可以任意折磨她们。二十元大洋,就“买断”了这些少女三年的锦绣青春,甚至是她们的生命,让这些孩子度过三年暗无天日的悲惨岁月。“包身契”的欺骗性和罪恶性昭然若揭。5.“粥菜?是不可能有的。有几‘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慈祥”褒词贬用,老板提供“粥菜”,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实质上是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精美的菜肴。从小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其为“佳肴”,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的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差,暗含讽刺的意味。6.写包身工吃饭的场面,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一窝蜂地抢”表现的是饥不择食的惶急,是人多粥少的恐惧;“歪着头用舌舔着”“捧着一只空碗”表现了包身工食不果腹的辛酸;“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和门口”则写出了她们乞丐般的生活;老板娘刮”“锅焦、残粥”,“冲”“清水”,用手“搅拌”,“气哄哄地放”等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板娘视包身工如同“生物”的极端可恶。这些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孩子们的可怜,衬托出了那些黑心老板的可恨,透露出作者对包身工的同情。7.“据说”一词有何作用?“据说”以下内容是作者引用的日本厂家(或站在日本厂家立场上说话的人)的说法,是强盗逻辑。加“据说”二字在前面,有对这种说法表示否定和批判的意味,表达了作者对剥削者的愤慨。8.如何理解作者写“外头工人”面对包身工的“优越心理”的作用?“外头工人”因为包身工们“脏……言语不通”,因为他们比包身工多了“宁愿饿肚子的自由”这一点点可怜的权利,所以看不起她们,“不亲近”她们。描写这种“优越心理”的作用是:①说明包身工得不到工友的友爱,生活在冷漠之中;②连工友也看不起她们,可见她们的地位何等低下;③连“宁愿饿肚子的自由”都没有,可见她们是名副其实的“奴隶”,命运是何等悲惨。9.怎样理解“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这句话?“幸福”一词带有讽刺意味,对于“外头工人”来说,被殴打的次数减少就是所谓的“幸福”,这是一种多么可怜的追求。但包身工连追求这可怜的“幸福”的权利都没有,在暗含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包身工几乎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地位极其卑下,遭遇极其悲惨。10.如何理解东洋婆和拿莫温对小福子“合理的惩戒”“文明的惩罚”及其表达效果?①这里的“合理”与“文明”褒词贬用,是反语。包身工原本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无论什么样的“惩戒”都是不“合理”的。所谓的“合理的惩戒”,只不过是从“格外着力”的殴打变成头顶皮带盘心子靠墙站着,使惩戒手段变得没有那么暴力和血腥而已;至于“文明”,东洋婆“揪”“扯”的动作,让一个幼弱的女孩顶着重重的皮带盘心子靠墙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最终还不免于带工老板的殴打,哪里有一点点“文明”可言!②这两处反语的运用,表现了工厂所有者和拿莫温对包身工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折磨和摧残,揭露出他们极端凶残、毫无人性的本质。11.“芦柴棒”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描写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芦柴棒”是众多包身工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虽然作者写的只是一个“芦柴棒”,但读者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芦柴棒”。“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包身工经常受到虐待和侮辱的缩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这也是每一个包身工最终都逃脱不了的厄运。文章通过对“芦柴棒”的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12.为什么作者“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禁不住想起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残忍地将包身工当作赚钱工具的丑恶本质,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的罪恶。1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希望摧毁“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的强烈愿望。同时,向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和一切反动统治者发出了警告,从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内容小结主题归纳本文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买办势力推行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深入探究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辑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起床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首先是四点过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们住宿条件之差以及在种种折磨下精神状态的麻木,之后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使带工老板签订包身契之前的谎言与现实条件的恶劣形成对比。然后是四点半之后,包身工吃饭的场景,接着进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最后是五点钟之后,包身工们上工的情景以及上工时所遭受的种种威胁和虐待。紧接着插叙指出日本纱厂通过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发展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和掠夺……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又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会用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作“猪猡”的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之后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2.本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直面社会黑暗、毫不畏惧强权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文中渗透着作者三个方面的感情:①对包身工及其家庭的深切同情。全篇文字,都渗透着作者的这种感情,从描写她们的住、食、工作,到她们有病不能休息、累死方能停息的悲惨命运,无不表现出作者对她们深深的同情。可以说,作者是流着泪写的,我们是流着泪读的。②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及其帮凶的憎恨。在文中,作者除了通过正面的言行描写来刻画他们的贪婪、冷酷、毫无人性的嘴脸外,还用了很多反语来对他们进行抨击和鞭笞。③除上述两种感情以外,还有一种复杂的悲哀之情。既有对包身工及其家庭的不幸的悲哀,也有对包身工与外头工人、包身工之间关系冷漠的悲哀,还有对整个民族的悲哀。3.本文是一篇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文章渗透着作者哪几方面的感情?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点”上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①“面”上的描写,主要是人物的群体描写。本文写包身工起床、吃粥、像鸡鸭一般地走进工厂,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开篇便是一个凶恶男人破口大骂,在这叫骂声中,包身工们出场了,寻衣,穿鞋,小便,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这里面,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绘出人物的群像。包身工是一个群体,描写她们的生活,必须通过整体速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4.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揭露准确而深刻,得益于描写和材料选择与处理的成功。作者在描写包身工生活时成功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试简要分析。②“点”上的描写,主要是选取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比如文中提到三次的“芦柴棒”。第一次,由除老板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写出她那“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的外貌。第二次写她病倒了,尽管是急性的重伤风,尽管“她很见机地将身体慢慢地移到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中化学第3章第2节第1课时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以及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
- 企划部年度工作总结
- 公司市场部主管年终总结
- 个人年度总工程师工作总结
- 行政科工作总结
- 六年级班主任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 中班学期末总结与反思
- 产权酒店式公寓委托经营管理协议书范本
- 石材加工合作合同范本
- 出租车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医膏方临床应用与制备工艺规范 DB32/T 4870-2024
- JJG(交通) 208-2024 车货外廓尺寸动态现场检测设备
- TSG07-2019锅炉安装工艺+焊接专用工艺卡+施工记录表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浐灞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 胸外科讲课全套
- 医疗器械GSP相关
- 2023年海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电力工程施工售后保障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