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适应证: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
2.组方特点:本类方剂多按所治脏腑火热证候之不同,分别使用相应的清热药物。如心经热盛,用黄连、栀子、木通、莲子心等以泻火清心;肺经热盛,以桑白皮、黄芩、知母等以清肺泻热;热在脾胃,用石膏、黄连等以清胃泻热;热在大肠,用白头翁、黄连、黄柏等以清肠解毒。第节清脏腑热
1.适应证:适用于邪热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第1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导赤散2【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竹叶3g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竹叶3g3均有清胃泻火之品(黄连或石膏)服药1日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量中等软糊状,里急后重症状减轻,3日后,大便次数每日2次,量中等成形,里急后重感消失,可进少量流质及半流质。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5次/日,生气后加重,明显消瘦,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做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胸腹CT未见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来诊。现消瘦,乏力,恶心欲呕,时呕吐黄绿色苦水,纳食无味,食后胸骨后憋闷,自觉有股气上升后憋气减轻,舌暗红,苔黄微腻,脉弦细。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5次/日,生气后加重,明显消瘦,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做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胸腹CT未见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来诊。【组成】芍药一两(30g)当归半两(15g)黄连半两(15g)槟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钱(各6g)大黄三钱(9g)黄芩半两(15g)官桂二钱半(5g)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典型病案】李某,女,18岁,主诉恶心,呕吐2年。1997,16(2):21]患者牙痛3日,上下齿龈均红肿溃烂,痛引头面,口热而臭,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诊断:痢疾,证属湿热痢疾。【方解】
均有清胃泻火之品(黄连或石膏)【方解】4【辨证要点】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5【典型病案】徐某,女,48岁,2005年3月5日初诊。两天前因吃红油火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心烦口渴,大便秘结,舌尖红,苔薄黄,脉数。尿液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证属心经有热,湿热下注。治以清心热,利尿通淋。方用导赤散加味。生地、木通、竹叶、自茅根、蒲公英、银花各l0g、栀子、瞿麦、金钱草各15g,生甘草梢5g。每日1剂,水煎服,1日3次,服药5剂后诸症消失,小便复查各项指标正常。[唐承栋.李寿彭应用加味导赤散临床经验.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33]
【典型病案】徐某,女,48岁,2005年3月5日初诊。两天前6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7【组成】龙胆草酒炒(6g)
黄芩炒(9g)
栀子酒炒(9g)
泽泻(12g)
木通(6g)
当归酒炒(3g)
栀子酒炒(9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9g)
(原书无用量)
【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8【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9【方解】
【方解】10【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配伍特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11【典型病案】患者女,45岁,2000年3月12日就诊。病发带状庖疹,于左胁呈点状分布,直至左下腹,色暗红,无脓庖及溃破,疼痛难忍,动则尤甚,自觉痛处有灼热感,伴口苦、纳呆、眠差,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无力。中医诊断:庖疹。证属肝胆湿热。治以清泻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典型病案】患者女,45岁,2000年3月12日就诊。病发带12组成:龙胆草、当归、延胡索、郁金、甘草各12g,黄芩、柴胡、桅子、泽泻、黄芪、丹皮、玄参各15g,生地、白茅根各30g,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g。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庖疹无扩展及溃破,灼痛明显减轻,活动无加重,先发庖疹已明显好转。上方再服5剂,已无疼痛,庖疹渐愈。上方去龙胆草、延胡索、生地、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加熟地、参各20g,再服5剂,告愈。[都兴山.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举隅.胡北中医杂志,2005;27(5):42]组成:龙胆草、当归、延胡索、郁金、甘草各12g,黄芩13左金丸
《丹溪心法》
左金丸14【组成】黄连六两(180g)
吴茱萸一两(30g)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组成】黄连六两(180g)吴茱萸一两(30g)15【方解】
【方解】16【配伍特点】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配伍特点】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17【类方鉴别】
龙胆泻肝汤左金丸功用同清泻肝火异清利肝经湿热降逆止呕主治同肝经实火,胁痛口苦异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类方鉴别】龙胆泻肝汤左金丸功用同清泻肝火异清利肝经湿热18【典型病案】李某,女,18岁,主诉恶心,呕吐2年。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5次/日,生气后加重,明显消瘦,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做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胸腹CT未见异常,诊为“神经性呕吐”来诊。现消瘦,乏力,恶心欲呕,时呕吐黄绿色苦水,纳食无味,食后胸骨后憋闷,自觉有股气上升后憋气减轻,舌暗红,苔黄微腻,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肝逆犯胃,脾失健运,治宜清肝理脾,和胃降逆,方以小柴胡汤合左金丸、小陷胸汤加减化裁。
【典型病案】李某,女,18岁,主诉恶心,呕吐2年。于2年前无19处方:柴胡10g,黄答l0g,半夏l0g,参l0g,全瓜蒌15g,黄连5g,吴茱芡2g,苏梗6g,茯苓10g,生姜4片,炙甘草8g,人枣20枚,7剂,水煎服,日一剂。药后呕吐减少,食后胸骨后憋闷减轻,现暖气,便干,面色萎黄,乏力,守上方加鸡内金8g,木瓜8g,炒谷麦龙各12g,7剂后呕吐发作明显减少,纳食增加,嘱其平日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继服上方7剂,呕吐治愈。[吕蕾.薛伯寿教授临床妙用左金丸.光明中医.2003,18(2):61]处方:柴胡10g,黄答l0g,半夏l0g,参l20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泻白散21【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一钱(3g)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组成】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各30g)甘草炙,一22【方解】【方解】23【配伍特点】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辨证要点。【配伍特点】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24【典型病案】张某,男,3岁。2005年6月3日初诊。患儿发烧,烧退后咳嗽1天多,有痰,口渴喜饮,纳差,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数。予加减泻白散:桑白皮12g、地骨皮12g、麦冬12g、生地l0g、丹皮l0g、知母12g、花粉12g、焦桔l0g、融山撬15g、杏仁8g、白前根12g、岩白菜15g,2剂,水煎服。忌鸡鸭鱼蛋生冷。3日后复诊,咳嗽消失,食纳增加。[刘欢.泻白散类方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经验撷集.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24]
【典型病案】张某,男,3岁。2005年6月3日初诊。患儿发烧25清胃散《脾胃论》
清胃散26证属心经有热,湿热下注。查便Rt,WBC+++,RBC+++,血Rt:WBC10.患儿发烧,烧退后咳嗽1天多,有痰,口渴喜饮,纳差,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数。【组成】龙胆草酒炒(6g)黄芩炒(9g)栀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6g)当归酒炒(3g)栀子酒炒(9g)生地黄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车前子(9g)(原书无用量)病发带状庖疹,于左胁呈点状分布,直至左下腹,色暗红,无脓庖及溃破,疼痛难忍,动则尤甚,自觉痛处有灼热感,伴口苦、纳呆、眠差,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无力。如心经热盛,用黄连、栀子、木通、莲子心等以泻火清心;【组成】石膏三至五钱(9~15g)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麦冬二钱(6g)知母牛膝各一钱半(各5g)口疮吐衄与牙宣。就诊时,腹痛,里急后重,腹泻为脓血便,日十余次,肛门灼热感,不欲饮食,周身乏力,舌红苔腻,脉滑数。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2005年6月3日初诊。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辨证要点】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如心经热盛,用黄连、栀子、木通、莲子心等以泻火清心;芩连归桂槟草香,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典型病案】张某,女,32岁,1996年秋初诊。【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
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一钱(9g)
【方歌】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证属心经有热,湿热下注。【组成】生地黄当归身各三分(各627【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功用】清胃凉血28【方解】
【方解】29【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辨证要点】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30【典型病案】周某,女,38岁,2000年5月10日初诊。患者牙痛3日,上下齿龈均红肿溃烂,痛引头面,口热而臭,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证属胃有积热,胃火上攻。宜清胃泻火,拟清胃散加减配合针刺以泻阳明之火邪。处方:生地20g,当归、丹皮各12g,黄连9g,升麻3g,生石膏20g,薄荷3g。针刺:颊车、下关、颧寥、曲池、合谷等穴,得气后通电20~30分钟,每日治疗1次,药进3剂,针刺3次而愈。[张丽华.清胃散的临床应用.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4):20]
【典型病案】周某,女,38岁,2000年5月10日初诊。患者31玉女煎《景岳全书》玉女煎32【组成】石膏三至五钱(9~15g)
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0g)
麦冬二钱(6g)
知母
牛膝各一钱半(各5g)【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组成】石膏三至五钱(9~15g)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3【方解】
【方解】34【配伍特点】清热与滋阴并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胃热阴虚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火炽盛,肾水不足之牙痛、牙衄、消渴等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应用以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为辨证要点。【配伍特点】清热与滋阴并进,虚实兼治,以治实为主。35【类方鉴别】
清胃散玉女煎组成同均有清胃泻火之品(黄连或石膏)异生地当归丹皮黄连升麻
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功用同清胃热异凉血滋阴主治同胃热盛异胃经积热,循经上冲,累及血分之牙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胃火有余,肾阴不足之牙痛,烦热干渴,舌红苔黄且干【类方鉴别】清胃散玉女煎组成同均有清胃泻火之品(黄连或石膏36【典型病案】蔡某,男,32岁,1993年11月15日就诊。发热咳嗽半月余,经用青霉素、先锋V注射液及病毒唑静滴后热暂退,但咳嗽渐剧而来就诊。现咳嗽频作,干咳作呛,无痰,咽痛,口渴心烦,纳差,大便正常,神疲倦怠。检查:体温36.6℃,咽红,双肺呼吸音粗糙,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常规检查正常,胸透示肺纹理增加。中医诊断:风燥伤肺,肺失清润宣降。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治法清胃滋阴,宣肺止咳。
【典型病案】蔡某,男,32岁,1993年11月15日就诊。发37
方用玉女煎加减:石膏12g、生地黄12g、麦冬9g、知母9g、陈皮12g、贝母9g、玄参9g、炙廿草6g、黄芩12g、金银花12g。3剂后呛咳明显减轻,咽痛、心烦口渴明显好转。但仍舌红,苔薄黄干。上方加鸡内金12g、山楂15g、石斛9g,服3剂咳嗽轻微,无痰,咽己不痛,心烦口渴消失,双肺呼吸音如常。上方继续调治6剂,咳止,纳好,胸透正常,临床治愈。[任平.玉女煎治疗风燥久咳之体会.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2):35]
方用玉女煎加减:石膏12g、生地黄12g、麦冬9g、知母38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39【组成】芍药一两(30g)
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各6g)
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
官桂二钱半(5g)
【方歌】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里急腹痛自安康。
【组成】芍药一两(30g)当归半两(15g)黄连半两40【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41【方解】【方解】42【配伍特点】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配伍特点】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43【典型病案】宋某,女性,21岁,主因腹泻四天,伴腹痛,恶心欲吐,周身乏力,在他院给予口服黄连素、氟派酸、庆大霉素等药,均不见好转。就诊时,腹痛,里急后重,腹泻为脓血便,日十余次,肛门灼热感,不欲饮食,周身乏力,舌红苔腻,脉滑数。查便Rt,WBC+++,RBC+++,血Rt:WBC10.5×109/L。诊断:痢疾,证属湿热痢疾。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典型病案】宋某,女性,21岁,主因腹泻四天,伴腹痛,恶心欲44
处方:黄芩10g,黄连l0g,大黄3g,当归10g,槟榔l0g,木香12g,银花15g,藿香20g,甘草6g,共3付,日1剂,分2次口服。服药1日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量中等软糊状,里急后重症状减轻,3日后,大便次数每日2次,量中等成形,里急后重感消失,可进少量流质及半流质。继服上方2付,诸症消失,纳食增加。查便Rt:阴性,血Rt:正常,
WBC8×l09/L。[吴慧轩.芍药汤治疗急性腹泻50例.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2):21]
处方:黄芩10g,黄连l0g,大黄3g,当归10g,槟榔45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汤46【组成】白头翁二两(15g)
黄柏三两(12g)
黄连三两(6g)
秦皮三两(12g)
【方歌】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味苦性寒能凉血,解毒坚阴功效奇。【功用】清热解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铺门禁销售合同范本
- 运输中介合同范本
- 新疆维吾尔塔城地区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通远堡高级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试题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一次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欧美设计规范释义二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理试卷含答案
-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职前与就业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工业网络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生化工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火锅店创业计划书:营销策略
- 交通大数据分析-深度研究
-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 DB11-T 1754-2024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
- 招聘团队管理
- 【课件】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电商运营岗位聘用合同样本
-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租赁钻杆合同范例
- 消毒管理办法
-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