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数与形1_第1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1_第2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1_第3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1_第4页
数学广角-数与形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材分析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行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侓,可利用数的规侓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侓、完全平方公式等还有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学情分析整个年级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优秀等级,这对于我们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从期末老师提供的试卷分析和抽样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有部分孩子应用题的读题解题方面还得加强,还有在操作题上孩子也时常出现遗漏,这些方面平时在教学时需要强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能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应向学生倾斜,摒弃满堂灌,多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高效的。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习目标1.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方格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2.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画出所缺的图形,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活动中发现方格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难点:学会分析数形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阅兵式吗?(出示阅兵式录像)这些解放军战士的队伍排得多么整齐啊!如果我们用一个小方格表示一个士兵,那么由战士组成的兵阵就变成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格阵。(板书课题:数与形(1))【探求规律】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例1的方格阵图。1.一探师:图中有几个方格阵?每个方格阵各有几个方格?有窍门吗?这时学生可能会说:“我是用算式算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第一组算式:第1个1×1=1=12第2个2×2=4=22第3个3×3=9=32第4个4×4=16=42(一个“算”字,使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实现了由形到数的第一次转换。)师:这种数法真是又快又方便!照这样下去,第5个方格阵有多少个方格呢?第6个呢?第7个呢?第100个呢?……师:好像很有规律哦?谁发现了?(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第几个方格阵就用几乘几”。也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第几个方格阵就是几的平方。)师:那第n个方格阵呢?(通过画方格阵的过程,体现由数到形的转换,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数形转换的意识。)师:能不能换个角度观察?2.二探斜着看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算式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写出算式,然后汇报。教师板书:第1个1=12第2个1+2+1=4=22第3个1+2+3+2+1=9=32第4个1+2+3+4+3+2+1=16=42师:谁发现了什么规律呢?(如“第2个方格阵就从1加到2再加回来,第3个方格阵就从1加到3再加回来,第4个方格阵就是从1加到4再加回来”。“第几个方格阵就从1连续加到几,再反过来加回到1”这个规律。)3.三探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方格阵中的两个规律,这些方格阵中还有其它的规律吗?还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吗?(课件演示)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全班汇报。第1个:1=12第2个:1+3=4=22第3个:1+3+5=9=32第4个:1+3+5+7=16=42第5个:1+3+5+7+9=25=52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这次都是奇数相加。”师:从奇数几加起?加几个?是随意的几个奇数相加吗?(引导学生说出“第几个方格阵就从1开始加几个连续奇数”)4.小结:刚才我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组正方形方格阵,得到了三条不同的规律,也许再换一个角度观察,还可以得到新的规律,课余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课堂练习】教材第108页“做一做”第1题。【课后作业】教材第109~110页第1~4题。板书设计数与形(1)一探:第1个1×1=1=12第2个2×2=4=22第3个3×3=9=32第4个4×4=16=42二探:第1个1=1第2个1+2+1=4第3个1+2+3+2+1=9第4个1+2+3+4+3+2+1=16三探:第1个1=12第2个1+3=4=22第3个1+3+5=9=32第4个1+3+5+7=16=42第5个1+3+5+7+9=25=52教学反思(2)教材分析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行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侓,可利用数的规侓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侓、完全平方公式等还有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学情分析整个年级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优秀等级,这于我们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过从期末老师提供的试卷分析和抽样情况来看,孩子的计算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有部分孩子应用题的读题解题方面还得加强,还有在操作题上孩子也时常出现遗漏,这些方面平时在教学时需要强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能确保孩子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应向学生倾斜,摒弃满堂灌,多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家长满意的,高效的。当然,为了能够让学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学习目标1.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算式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图形与数”的关系。2.能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图形的变化规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图形中发现算式中隐含的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难点:学会分析算式或数字之间的规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复习导入】你能很快地算出下列算式的答案吗?125×32×2524×(eq\f(3,7)+eq\f(1,6))-×(1-÷9.5×+×95+202×99-198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时,一定要全面审题,时刻提高简算意识,根据题目中数字及符号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计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数字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数与形(2))【探求规律】1.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例2:计算:eq\f(1,2)+eq\f(1,4)+eq\f(1,8)+eq\f(1,16)+eq\f(1,32)+eq\f(1,64)+…(1)仔细观察算式,你能发现算式中有什么规律吗?(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eq\f(1,2)。)(2)学生试做,你发现了什么?eq\f(1,2)+eq\f(1,4)=eq\f(3,4)eq\f(3,4)+eq\f(1,8)=eq\f(7,8)eq\f(7,8)+eq\f(1,16)=eq\f(15,16)eq\f(15,16)+eq\f(1,32)=eq\f(31,32)…我们会发现最后的结果越来越接近于1。那么这题的结果等于1吗?(3)为了帮助我们分析这题的结果,我们可以画图来帮助分析:①先画一个圆来表示“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无限期的加下去,这道算式的结果就是一个圆,也就等于1。②也可以用一条线段来表示“1”。通过这个线段图我们也可以发现,如果无限期的加下去,这道算式的结果就是这条线段,也是等于1。(4)计算:eq\f(1,2)+eq\f(1,4)+eq\f(1,8)+eq\f(1,16)+eq\f(1,32)+eq\f(1,64)+…=12.尝试练习。教材第108页第2题。(1)学生仔细读题,认真思考问题。(2)对照图和数字,小组讨论,找出数字中的规律。(3)组长汇报结果:第6个图形有6个红色小正方形,有18个蓝色小正方形。规律:第n个图就有n个红色小正方形,蓝色正方形的个数=2n+6。所以第10个图形有10个红色小正方形,有26个蓝色小正方形。【课堂练习】教材第111页第7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对照图形,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