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和句式上课_第1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上课_第2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上课_第3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上课_第4页
文言词语和句式上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彭阳县第一中学课时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文言词语和句式设计者李亚萍授课时间总课时数教学目标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掌握重要的文言句式

,了解并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汉语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并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并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的特点。3、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4、了解现代句式和古代句式的语言区别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讲授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思路及教学流程备注第一课时(文言词语)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将学过的文言词语分类积累下来,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文言实词的学习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一、一词多义: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例:“负”,本义是背载物,载。引申为承受、承担,支撑;再引申为抱有、享有,又引申为依仗、凭借,进而引申为辜负、对不起等。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载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支撑3、久负盛名享有4、负势而上凭借5、誓天不相负辜负注意: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句中只表示一种特定的含义,确定多义词的义项,应结合上下文以至全文的内容。二、古今异义: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古代词语今天词义扩大了,有的缩小了,有的失去了古代词语的意义,即意义转移了。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例: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用来2、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和子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词。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三、通假字:通假,基本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孰为汝多知(知,通“智”)乎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举酒属(属,通“嘱”)客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将军身被(被,通“披”)坚执锐注意: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所以我们用“形声辨义法”来辩别通假字。词类活用:是指某类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常见情况(见课本91页)第二课时(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如:夫战,勇气也。

3、用:“…者,…。”表示;如:粟者,民之所种。

4、用:“…,…。”表示;如:刘备,天下枭雄。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7、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8、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行为的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翻译为“被”

常见的几种形式:

1、用“…于…。”表示;

如:内惑于郑袖,外惑于张仪。

2、用“…见…”的形式表示;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用“见…于…”的形式表示;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受…于…”的形式表示;

如:举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作宾语,一般提前到动词(或介词)前。

如: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要提前到动词前。

如:未之有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A、何陋之有?B、何厌之有?

C、何后之有?D、马首是瞻

E、惟利是图。

(二)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之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宾客)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

强之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

远之江湖)

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②中心词+而+定语+者;③中心词+之+定语。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三)状语后置句:

(1)

“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状语后置”或“介宾结构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练习】

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四、省略句

(具体见课本92页)

【练习】1、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补充省略的成分,并指出省略的成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怀之,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