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四章课件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四章课件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四章课件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四章课件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教程》第四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页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目录页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一、情绪概述(一)情绪情绪渗透在生活之中,人们所说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均包含着情绪的成分。情绪反映在生理活动之中,反映在表达方式之中,反映在个体行为当中;它与认知相生相伴;它跨越文化,跨越人际,将人与人联系了起来。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为每个人所亲身体验着的一种心理活动。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一、情绪概述(一)情绪情绪渗透1情绪是多成分复合的过程,情绪成分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理激活三种成分。认识过程是平淡而无情的,情绪则带有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具有某种愉快、享乐、忧愁或悲伤等多种享乐色调;情绪有特殊的外显表现,特别是面部表情尤为特异化;神经系统一定部位的激活为情绪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如中枢系统的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松果体、前额皮层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和内、外分泌腺等。情绪是多维的,且具有两极性。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多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这些特征的变化往往具有两极性,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和平静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情绪的紧张度分轻松和紧张两级。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情绪是多成分复合的过程,情绪成分包括内在体验、外显表情和生1(二)情绪、情感与情商的关系情绪不同于情感,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常用来表达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情感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比较强烈的情感体验,它以个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情感依赖度和联结度为标准。对他人或事物的情感产生依恋并与之联结紧密的称之为“爱”;反之,则称之为“恨”。常见的高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二)情绪、情感与情商的关系情绪不同于情感,情绪具有较大的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情绪具有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较为内隐和深沉。情绪与情感虽有不同但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情感需要情绪来表达,情绪中孕育着情感。无论是情绪还是情感,它们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所侧重的不同方面。情商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挫折容忍力等除智力意外的综合个性品质。情绪智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大学生重要的生存能力,是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学习生活的良好品质。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情绪具有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1(三)情绪的分类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类(1)基本情绪基本情绪是先天的,在人类社会中是普遍的。每种具体情绪都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人类婴儿具有6种基本情绪:快乐、兴趣、厌恶、恐惧、痛苦(悲伤)和愤怒。(2)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既是多种情绪的结合,也是与认知—评价的结合。每种复合情绪均以个体的认知评价为中介,由构成自我的文化结构的渗透而形成。有些复合情绪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定型的。复合情绪包括爱、焦虑、敌意、羞愧、内疚、嫉妒等。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三)情绪的分类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类(1)基本情绪基本12.按照情绪的状态分类(1)心境心境是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事件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2.按照情绪的状态分类(1)心境心境是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四)情绪的功能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信号功能情绪的信号功能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除借助言语进行交流之外,还借助情绪传递个体的思想和意图。2.动机功能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让愉快与喜悦。(四)情绪的功能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信号功能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3.适应功能情绪是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方式。情绪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从婴儿到成人,情绪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人们通过情绪和情感进行社会适应,我们用微笑表示友好,通过移情来维护人际关系,还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3.适应功能情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五)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能增强肌体活力,进而提高免疫力和康复能力,有效抵御心理和生理疾病的袭击。过度的情绪反应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成为众多疾病的根源。狂喜、暴怒、悲痛欲绝等,会让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对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危害,而且会造成生理机制紊乱,导致各种躯体疾病。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五)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积极的情1二、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大学生情绪体验的丰富性大进入大学,学习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情感的体验更多的不再局限于之前的学习成绩及家庭,而是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人际关系、社会实践、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国家社会的关注、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等很多方面都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开辟了新的天地。1二、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第一节

12.大学生情绪的波动性和两极性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情绪兴奋性仍然较高,有时好激动,情绪容易波动起伏,表现为会因一时成功而欣喜、激动不已,又会因一点挫折而垂头丧气、沮丧,呈现情绪两极间的波动;有时还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情绪交替变化。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2.大学生情绪的波动性和两极性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情绪兴13.大学生情绪的心境性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活,即使刺激消失,也仍然进行分析与思考,使得激情的状态转化成一种心境。这种情况具有两重性,正性激情转化为心境后使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并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而有的负性事件引发的狂躁、愤怒等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压抑,导致长时间的没有热情快乐的心境。如果这种不良心境持续时间太长,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乃至影响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3.大学生情绪的心境性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活,即使刺激消失14.大学生情绪的文饰性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由于个体的自尊心比较强,大学生更多地注意自己的情绪在特定环境中的适切性。当环境不适宜的时候,他们会尽量避免直接的情绪表达,而是通过文饰的方式,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可以保持自己在他人心目中良好的形象。14.大学生情绪的文饰性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由于个体15.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刚进大学,新的环境、新的目标、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同学老师对于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这一阶段情绪的波动性比较大。大二、大三时随着入学新鲜感的褪去,对于学业、情感、未来人生的重新思考及其他事件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情绪体验。这一阶段的情绪比较稳定。毕业时的升学、择业、分离等使得成就感和压力感等混杂在一起,情绪有较大的起伏性。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5.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刚进大学,新的环境、新的目标对于大学生,情绪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健康、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不同类型的情绪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正性的情绪容易产生积极的影响,负性情绪常常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1(二)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对于大学生,情绪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健康、人际关系、学习和11.情绪影响大学生生理健康如果大学生不能够顺利适应新的环境,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极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容易陷入悲伤、抑郁的心境里。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消解,容易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身体各器官功能紊乱等,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疾病。相反,如果大学生积极乐观,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身体的健康则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1.情绪影响大学生生理健康如果大学生不能够顺利适应新的环境12.情绪影响大学生学习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良好的情绪状态使得身心各器官功能协调,使我们充满学习的动力,注意力集中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思维的创造性也极容易被激发,从而使我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然而,当我们处于不良情绪中,学习效率会受到严重影响。12.情绪影响大学生学习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良好的情13.情绪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

良好积极的情绪会使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大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愤怒或其他负性的情绪,极容易使得人际关系变得僵硬,甚至会失去朋友。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3.情绪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良好积极的情绪会14.情绪影响大学生就业及未来发展情绪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必需的重要心理素质。如果在大学期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情绪控管理的能力,那么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或一系列的挫折时,就不能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乐观地投入到新的活动中去,从而错失很多的机遇。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4.情绪影响大学生就业及未来发展情绪管理能力是大学生未来就1三、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与调适(一)焦虑焦虑是由紧张、害怕、担忧等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负性情绪体验,是指个体对未来某种可能发生的威胁性情境或某种不良后果而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三、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与调适(一)焦虑焦虑是由紧张、害怕11.焦虑的表现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大学生的焦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2心理表现为紧张、惶恐、心烦意乱、易激怒、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生理上表现为肌肉紧张、头痛、震颤、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经常变换姿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出现如头晕、心跳加速、呼吸变短、变快、心慌、胸闷、口干、多汗等症状。11.焦虑的表现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大学生的焦虑主要12.不同程度的焦虑的应对方法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严重焦虑对于有严重焦虑情绪的个体需要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大学生无法自我应对的焦虑情绪可以求助于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2)一般性焦虑①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②学习放松术,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③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④不可过分追求完美。12.不同程度的焦虑的应对方法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二)抑郁在大学美好的象牙塔中,跳楼等自杀的事件也频频见报。专家分析指出:大学生面对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心理压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进而引发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同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抑郁是青少年自杀死亡的重要原因。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二)抑郁在大学美好的象牙塔中,跳楼等自杀的事件也频频见报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抑郁的概念抑郁是指以心境低落为主的负性情绪状态。它持续时间比较长,常常与苦闷、不满、烦恼、困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常常与个体自身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相关。2.抑郁的表现(1)对所有的活动失去兴趣,没有生活的热情,很难体会到快乐。(2)消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考问题以及言语表达中都充满着消极的因素。

(3)抑郁也会伴随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如缺乏食欲、常感到乏力、入睡困难或很早醒来。另外,大学生会因为抑郁情绪产生社会退缩、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等行为。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抑郁的概念抑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3.抑郁的调试(1)多运动(2)倾诉(3)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4)拓宽自己的兴趣范围(5)努力和同学家人建立良好的关系1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3.抑郁的调试(1)多运动1(三)嫉妒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嫉妒是指由于他人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由羞耻、焦虑、怨恨、敌意等组成的复合情绪。容易嫉妒的同学常常表现为心胸狭窄、骄傲自满、缺乏自信、心智不成熟。虽然有些情况下嫉妒会给人带来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嫉妒心很强的人往往会产生身体疾病,如失眠、食欲缺乏、疲乏无力等。同时也会恶化人际关系,当产生嫉妒情绪时,不容易对同学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和信任,更甚者会诽谤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这样会直接对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长期处于嫉妒状态,会形成虚伪、冷酷、浮夸等不良性格。1(三)嫉妒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嫉妒是指由于他人在才1(1)改变不合理信念,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2)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3)转移注意力,积极进取(4)学会欣赏当大学生产生嫉妒情绪时也要保持理智、警醒的态度,适时地自我调节。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1)改变不合理信念,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2)正确地进行自(四)恐惧恐惧是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人产生过度害怕的一种情绪。恐惧的产生往往和个体的性格、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常见的恐惧是社交恐惧。社交恐惧的个体害怕去公共场所,在人多的地方常感到焦虑、紧张,并伴随有出汗、脸红、心跳、不敢看别人,无法言语或出现口吃现象等。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四)恐惧恐惧是对某种特定的事物、情景或人产生过度害怕的一种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对于比较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应该及时地去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常用到以下两种方法。(1)系统脱敏法这是通过建构焦虑等级,呈现让患者感到害怕恐惧的人或物(按焦虑等级从低到高),同时不断地用放松的办法来抵消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最后实现对原先害怕的人或物不再恐惧的目的。(2)暴露疗法暴露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消除恐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时间短、作用大。暴露疗法就是将引起恐惧的刺激暴露在恐惧者面前。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对于比较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应该(五)自卑自卑是自我意识中带有自我否定倾向的情绪体验,是对“现实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分低估,认为即使努力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伴有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特殊的情绪体验。自卑也是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因此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

提高自我效能感

1

阅读成功者的传记2

向积极的方向思考3(五)自卑自卑是自我意识中带有自我否定倾向的情绪体验,是对“(六)愤怒由于大学生处于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时期,所以他们往往很容易激动、愤怒,甚至是伤及他人。愤怒的情绪如果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不会产生太多问题的,但是有些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因为听到一些不爱听的话或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而怒不可遏、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严重后果。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六)愤怒由于大学生处于精力充沛、血气方刚的时期,所以他们往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大学生怎样才能控制好自己愤怒的情绪呢?1.转移注意力法当受到别人的刺激时,大脑皮层会产生一个强烈的兴奋区域,这时,如果有意地在大脑皮层里建立另外一个兴奋区域,用它来削弱或抵消引起发怒的兴奋区域,就会使怒气平息。2.主动降温法当愤怒的情绪来临时,减少说话的内容,与愤怒的对象保持距离,给愤怒的情绪自我降温的时间。3.适度发泄自己的愤怒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也有很多方式,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第一,可以采取口头言语的发泄(婉转)。第二,可以采用运动发泄(打沙袋)。第三,将愤怒的对象抽象化,延伸至社会中的一类现象,通过日记、微博或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思考。第一节

情绪与情绪管理概论1大学生怎样才能控制好自己愤怒的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一、正确认识挫折(一)挫折概述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自身的需要无法满足、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紧张、焦虑、沮丧、困惑、愤懑,甚至迁移、攻击等都是心理受挫时常见的情绪反应。第二节2一、正确认识挫折(一)挫折概述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往目标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1.挫折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有行动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或行动。有挫折的情境发生。主体必须对目标受阻有知觉。2413必须有对知觉和体验产生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5第二节21.挫折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有行动动机和明确的行动目标。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2.挫折的两个基本要素挫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要素: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两者密切关联。挫折情境是引发挫折感受的条件,挫折感受是受挫折者心理需求不能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两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挫折反应,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越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如果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不认为很严重,那么,也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只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但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同样的(挫折)情境,由于不同的人的需求不同、心理承受力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第二节22.挫折的两个基本要素挫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要素:挫折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二)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通常是指个人意志和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因素,如学生不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左右考试考什么内容等。客观因素可能引发心理挫折,但不是心理挫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心理挫折产生的关键不在客观因素,而在主观因素。1.客观因素第二节2(二)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原因通常是指个人意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以及个体的心理需求不当等。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当会产生心理挫折问题前面已作描述,这里不再累赘。第二节2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心理因素,包括个体对客观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心理需求不当导致的心理挫折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受挫折,与个体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确定恰当的成功标准有关。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抱负自然高,成功的可能性就低,挫折就容易产生。相反,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缩手缩脚,抱负水平过低,就算事情成功了,也可能会产生挫折感。1.自我估计不当,报负水平过高第二节2心理需求不当导致的心理挫折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学生正确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但往往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内心可以接受,正常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不大,可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但是有些挫折往往是由于学生不合理、不切合实际的需要造成的,这种心理如果调适不当,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2.动机冲突3.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大学生的需求很多,而且都渴望得到满足,于是便产生了多种动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动机往往是相互冲突的,非此则彼,不可能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时就常常会产生挫折感。第二节2学生正确合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三)大学生常遇到的挫折132学习挫折:这几乎是所有挫折中最常遇到的。人际交往挫折: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而言是仅次于学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社会需要。恋爱挫折:对爱情的渴望也常常折磨着大学生。4择业挫折:逐年加大的就业压力,给大学生带来的隐性压力不言而喻。第二节2(三)大学生常遇到的挫折132学习挫折:这几乎是所有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四)挫折反应1.生理反应

个体遭受挫折以后,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在能量,以有效地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在体内潜能大量消耗的同时,机体内部那些与情绪反应无直接联系的器官或系统则得不到必要的能量而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如消化道蠕动减慢、胃肠液分泌减少等。如果长期处于挫折情境而不得到消解,上述生理变化将会进一步增强,从而引起身心病变,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悸、气急、腹胀、尿少等一系列症状。第二节2(四)挫折反应1.生理反应个体遭受挫折以后,机体内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2.心理反应

(1)愤怒和敌意(2)焦虑与担忧

(3)冷漠

(4)压抑

(5)升华

(6)向下比较第二节22.心理反应(1)愤怒和敌意(2)焦虑与担忧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3.行为反应

(1)报复与攻击

(2)退行(3)习得性无助

(4)补偿

(5)幽默

(6)宣泄第二节23.行为反应(1)报复与攻击(2)退行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五)大学生挫折应对的策略1.处理好理想、期望与现实的关系大学生所遇到的很多挫折,很大程度上存在目标和预期过高的现象。当现实条件不能满足的时候,挫折就不可避免了。为此,我们在制定行为目标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遵循现实的原则,不可好高骛远。当挫折出现的时候,我们也不要怨天尤人,而应及时调整目标、降低期望,从而避免强烈的心理失衡。第二节2(五)大学生挫折应对的策略1.处理好理想、期望与现实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2.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了顺利达成自己的行为目标,大学生在制定目标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必须兼顾他人的权益,至少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其次,围绕着行为目标,要尽可能地考虑涉及的所有关系,事前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不友好的关系,以保证目标实现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二节22.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为了顺利达成自己的行为目标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3.处理好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但往往混淆了独立性与自我性之间的关系;需要友情却不知该如何获得,于是干脆独来独往,或者过早涉足二人世界,结果友情没有得到,爱情也相当脆弱。处理不好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大学生很容易体验到匮乏性情感挫折。第二节23.处理好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但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4.处理好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的关系简单说就是,自己喜欢的学科,课程设置里面没有;而作为必修课的专业课程,常常是自己不喜欢的。但学习评价往往是围绕着课程设置而展开的,如果不能学好专业课,势必形成学习挫折。第二节24.处理好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的关系简单说就是,自己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二、合理情绪疗法(一)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他们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合理情绪的目标是减低求助者的各种不良情绪体验,使他们能够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和敌意生活。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第二节2二、合理情绪疗法(一)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这种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二)ABC理论之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123

绝对化的要求,即个体以自己的愿望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

不会发生的信念。

过分概括化,即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常常

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认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第二节2(二)ABC理论之不合理信念的特征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三)当不良情绪出现时进行排查的方法1.有没有绝对化的要求绝对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客观事情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而转移。这种特征通常与“必须”“应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等。一旦发现自己存在这样的绝对化的要求,就非常容易滋生不良情绪。第二节2(三)当不良情绪出现时进行排查的方法1.有没有绝对化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的策略22.有没有以偏概全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如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而一旦将这种评价转向于他人,就会求全责备,并产生愤怒和敌对等情绪。3.有没有朝最坏的地方去想糟糕至极是一种对事情的可能后果认为非常可怕,甚至是一种灾难性预期的不合理观念。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比之更坏的事情发生,因此,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被定义为百分之百的糟糕至极。第二节22.有没有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不合理的思维方第二节大学生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