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大海》学案03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及创作特点,把握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清诗歌构造,分析诗中大海的特性,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3、领悟诗歌主旨,深入领悟诗人通过对大海的热爱和赞颂所体现的情感。
关键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优美的诗歌语言,学习丰富的体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高:理解普希金的生平、重要作品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审美鉴赏与发明:理解诗中的意象与意境,会诗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文化传承与理解: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重点:分析诗中大海的特性
难点: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领悟诗歌主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毕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广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沧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二、写作背景
18,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俄国南部任职。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被流放外地。临别前夕,诗人登上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经历,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怀古伤今,不禁思绪起伏,他的心像大海同样深沉、激荡,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人、作家。
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种贵族地主家庭。186月,考入皇村学校。187月,诗歌《致诗友》刊登在《欧洲通报》上。18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毕诗歌《自由颂》,导致一定影响。187月,写出诗歌《乡村》。183月,完毕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18,完毕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5年,完毕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毕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与《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年10月,完毕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侍从。1836年10月,完毕小说《上尉的女儿》。1837年2月10日,因决斗负伤而死。
四、题目讲解
《致大海》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对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致,向对方表达情意。致大海,即向大海表达情意。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
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五、层次构造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节),对大海的热爱之情和因自身
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
第二部分:(第8-13节),缅怀英雄拿破仑和伟大的诗人拜伦。
第三部分:(第14-15节),永久怀念大海。
六、全文分析
1.诗人为何厌烦“凝固的石岸?”岸”又有何象征意义?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2.诗人为何永远不会忘掉大海?
在压抑之中,唯有大海没有把诗人“遗忘”。诗人乐意久久倾听大海“傍晚时分的轰响”,欣赏大海“壮观的美色”。
3.《大海》中的“你”是谁?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何要向“你”辞别?
“你”指大海,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在诗人看来,大海就是他的朋友。傍晚沉寂时,大海温顺而宁静,“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骄傲的美闪烁壮观”,仿佛是友人忧郁的絮语,在沉郁地吐诉着心头的哀愁;而波涛汹涌时,惊涛骇浪有如“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仿佛又在召唤着诗人冲破牢笼,奔向自由的远方。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精神,使得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通,因此诗人才会将“大海”当成自己可以倾诉的知己,从而与它深情地话别。
4.《致大海》中,诗人为何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
拿破仑和拜伦,一种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种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均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诗人竭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首先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同样。”另首先也反应了诗人对二人的结局和自己前途渺茫、壮志难酬的悲伤,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目前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同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5.在《致大海》中,诗人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倾吐了哪些感受?结合诗人生平的遭际,说一说诗人为何称大海为“自由的元素\'。
(1)《致大海》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对大海的礼赞,有对历史人物的联想,也有个人对海的深沉倾诉,尚有辞别大海时的惆怅和心灵的震颤,它是一曲大海的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咏叹,是对自由的热情礼赞。
(2)它的著名的首句“再会吧,自由的元素”,一语道出大海的实质,使大海从此成为人类自由精神的象征。由于诗人生活在一种沙皇专制统治的国度,由于自己的流放命运和备受压抑的人生处境,诗人迫切渴望自由,而大海的广阔、奔放和桀骜不驯就成为对他的自由精神和意志的召唤,因此诗人会把大海作为“自由的元素”来体现。
6.诗人如此热爱的大海,有无象征意义?你认为象征了什么?
诗人笔下的大海,首先是真实存在的大海,它自由奔放、浩渺无际,傍晚时分无比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洋的物质形态和多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但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神,它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七、中心思想
《致大海》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统治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思想的执着精神。
八、写作特点
1、强烈的时代感。
诗人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反应出了一种时代的精神,写出了人民的愿望、情绪和他们最关怀的问题,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他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化为诗的情绪,融合在大海的形象中,竭力渲染,到达了寓情于景和抒情的目的。
2、象征的手法。
诗人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辞别。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实际上是体现自己对自由景仰。
3、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体现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4、虚实相间。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同样的澎湃。诗人把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这已是诗人变化的自然,接着,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终与海同一。这一瞬间,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也是解读这首诗的一种关键。全诗虚实相间,在现实描写与历史玄思中进行转换,从起笔到收笔分别勾勒出两幅简洁而有力的图画:激情奔涌的大海与一位沉思而愁苦的诗人;仍旧雄伟壮丽的大海与一位醒悟而坚强的诗人。诗人致大海,既是致有形的大海,又是借此致无形的斗争精神。
九、补充资料
重章叠唱
即重章叠句,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一样段落的同一位置,相似或相近的语句反复出现的一种体现手法。其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
十、总结全文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赞关了自由奔放的大海,体现了诗人与大海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想,尽情抒怀,体现了涡求自由的愿望。
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致大海》,能做到脱稿朗诵。
2、诵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后训练
1.下面文段有到处语言体现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使语言体现精确流畅。
①中国老式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亲密,②谷雨也不例外。③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跟谷雨同样,都是反应降水现象的节气。④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⑤降水量增长,气温迅速升高,⑥田中初插的秧苗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⑦谷雨时节已时值暮春,⑧许多地方鲜花盛开,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⑨甚至南方某些地区已开始有炎夏的感觉。
2.下面是一段有关茶文化传播的文字,请予以压缩。规定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我国茶文化自古经“茶马古道”传播。红茶是最早传入西方的贸易商品,广受青睐。小仲马《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就十分爱慕红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常出现品鉴红茶的场景。至今西方人对茶的认识仍以红茶为主,茶文化并未伴随贸易往来而广泛传播。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顺应文化的多元发展,寻求新的传播方式已成为弘扬老式茶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3.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例:
问题语段:老张跟他人吵架了,想不到老张是这样一种讨人嫌的人,他人缘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反驳:①老张跟他人吵架原因诸多,不能因此就阐明老张讨人嫌、人缘不好。
②你和朋友吵架了,就能说你讨人嫌、人缘不好吗?
问题语段: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可以肯定,这所大学一定是一所一流大学。
4.为了让某新生迅速找到正在会议室开会的班主任老师,有必要向他作点简介,但简介应尽量简洁。下列删除冗余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们的班主任①在会议室开会,那位②西装革履、③身高一米七左右、④戴眼镜、⑤留络腮胡子的⑥男教师就是。
A.①⑥
B.②③
C.③⑥
D.④⑤
答案及解析:1.答案:③修改为:谷雨跟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同样。⑤在“降水量”前面加“此时”或“这时节”。⑦删除“时节”,或将“时值”改为“是”。⑨将“甚至”放在“南方某些地区”的背面。
解析:本题考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语序不妥,结合文意可知,此处应将“谷雨”放在前面。⑤成分残缺,“降水量增长,气温迅速升高”与前句不连贯,缺乏时间状语“此时”。⑦成分赘余,“时节”与“时值”语义有反复。⑨“甚至南方某些地区”语序不妥,“甚至”应当放在主语“南方某些地区”背面。
2.答案:①我国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②老式传播方式有局限性;③信息时代要寻求新的传播方式。
解析:材料的陈说对象是“茶文化传播”,关键信息有三个层次:第一种层次是“茶文化传播历史悠久”;第二个层次是举名著中饮用红茶的例子,意在表明茶文化“传播方式受限”;最终一种层次,强调要寻找新的茶文化传播方式。根据以上分析进行压缩即可。
3.答案:反驳:①评价大学有诸多要素,藏书丰富并不能阐明大学就一定是一流的。
②书店里的图书也很丰富,你能说书店是一所一流大学吗?
解析:示例中的“问题语段”中对问题的判断以偏概全了,它根据少数事例得出一般性结论。“老张跟他人吵架”只是老张的一种行为,属于少数事例,据此就对老张整个人的人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职业学院《意大利文学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具及类似用具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长春工程学院《车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化工大学《建筑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市辖区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文理)试卷含解析
- 同济大学《医学美容护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音乐学院《当代世界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燃气输配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法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医学院《互联网金融服务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患者自杀应急预案
- 幼儿园大班绘本《爱书的孩子》无声PPT
- DB3311T 132-2020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
- (中职)门店运营实务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专)》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任务一
- 3.无人机在风电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 广东省异地就医备案登记表
-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幼儿绘本故事:小鲁的池塘
- SIEMENS-S120变频器硬件、软件培训(高端培训)课件
- CA6132普通车床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