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宣汉县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宣汉县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宣汉县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宣汉县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宣汉县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宣汉县2024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仍有56%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可能是()A.大量燃烧含硫煤 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 D.利用太阳能烧水2.2018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魅力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具有环保意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出行时使用共享单车B.将垃圾集中后再进行焚烧C.到超市购物,自带购物布袋D.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随手关闭电灯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B.升高铁丝的温度C.增加可燃物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种类相同的物质,性质也相同B.在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5.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D.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6.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代表不同原子),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到五种物质 B.分子的种类不变C.属于分解反应 D.原子的种类不变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

1

4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6

31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9.已知CaO、CuO、SO2、CO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B.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C.过氧化氢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D.在NaH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10.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于做导线,是由于铜有优良的导电性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可燃性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D.镁粉可用于照明弹,是由于镁粉能燃烧,且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11.自然界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森林起火 D.食物腐败1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同学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他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2)小明同学想用G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3)小聪同学也准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但此时实验室已没有二氧化锰,只有氯酸钾、高锰酸钾(少量)。于是他将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在一起放入装置A中加热,结果发现很快就能得到大量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小聪同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对装置A作了一点改进,请你说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②请你解释为什么按照小聪同学的做法可以很快获得大量氧气____________14.实验与探究: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1)写出如图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2)用A、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3)B装置在装药品之前需检查气密性。在不与其他装置连接时,请说明其检验方法及气密性良好的标志_______________。(4)制取氧气有如下实验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固定装置;④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②③①④⑥⑤(5)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得到较纯净的乙炔气体,图中最适合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____。(6)装置F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等,关于该装置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瓶内装满空气,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B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同入,收集氧气C瓶内装有适量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15.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3)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16.结合氧气性质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A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___?(2)B和C实验中集气瓶预先装少量水,目的相同吗?说明原因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碳酸氢铵(碳铵)是一种土壤适应性好的常用化肥,其化学式为NH4HCO3。(1)碳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碳铵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碳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3)_________kg的碳酸氢铵中含有7kg的氮元素。现测得某碳铵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8%,则该碳铵样品中碳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4)某地区部分化肥的销售价格如下:碳铵480元/吨,尿素[CO(NH2)2]2400元/吨,某农民用500元钱去购买化肥,为了使所购化肥得到的氮最多,你建议他购买________。(5)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写出一条保存碳铵化肥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18.铁有三种常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1.现有某铁的氧化物样品,已知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若该样品为混合物,请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请你亲身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并试着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事实:(1)将木材架空比堆放在一起燃烧更充分____________________。(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大量燃烧含硫煤,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污染,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会造成污染,错误,C、人和动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错误,D、太阳能是属于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故利用太阳能烧水,不会造成污染,错误,故选A考点:化学与环境2、B【解题分析】

A、出行时使用共享单车,可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环境,符合主题,故A正确;B、将垃圾集中后再进行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不符合主题,故B不正确;C、到超市购物,自带购物布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主题,故C正确;D、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时,随手关闭电灯,节约能源,符合主题,故D正确。故选B。3、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升高铁丝的温度,使其达到燃烧的着火点而燃烧,故答案选择B考点:燃烧的条件4、C【解题分析】

A、分子种类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B、在冰中,分子仍然在不断的运动,故错误;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构成氧分子、臭氧分子,故正确。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不变,故错误。故选C。5、C【解题分析】

A、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76):52:(16×46)=228:13:184,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A正确;B、根据单宁酸的化学式(C76H52O46)可知,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B正确;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76):(16×46)=57:46,故C错误;D、1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C。6、D【解题分析】A、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含有氢分子,故A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4H表示4个氢原子,故B错误;C、1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Ca2+,故C错误;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D【解题分析】

A.代表一种物质,代表一种物质,代表一种物质,涉及到三种物质,此选项错误;B.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此选项错误;C.该反应表示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D.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的种类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D。8、B【解题分析】

由题中数据可知乙的质量增加了19g,丁的质量增加了21g,丙的质量减小了36g,故甲的质量应该减小4g,故反应后甲的质量为零。【题目详解】A、乙的质量增加了19g,丁的质量增加了21g,乙和丁是生成物,甲的质量应该减小4g,丙的质量减小了36g,甲、丙是反应物,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的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C、只知道乙、丁的质量关系,其相对分子质量比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0g,故D不正确。故选B。9、D【解题分析】

A、NH3、CH4、HF、NaH、KH等属于氢化物,由它们的组成特点可知,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A正确;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故B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故C正确;D、在NaH中,钠元素显+1,氢元素显-1价,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化物特点: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氢化物特点: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10、B【解题分析】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此选项正确;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此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促进光合作用,此选项正确;D、镁粉可用于照明弹,是由于镁粉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此选项正确。故选B。1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森林起火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B【解题分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助燃剂,不可用作燃料,故A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故B正确;C、氧气不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D错误。故选B.【点晴】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解答本题要注意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本身不能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D(或AG)分解反应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氧气,同时生成的二氧化锰催化了氯酸钾的分解(合理答案即可)【解题分析】

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选择的装置是AD或AG,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G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a端进入;(3)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所以对装置A作了一些改进的方法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②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了氧气,同时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以催化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题目点拨】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4、长颈漏斗()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如果液面差能保持稳定,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装置漏气ACEB、D【解题分析】

(1)如图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2)用A、E装置的组合制取氧气,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所用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地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3)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锥形瓶内液面,如果液面差能保持稳定,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装置漏气;(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先组装仪器,然后检验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先撤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⑦②③①④⑤⑥,故选A;(5)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乙炔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排水法收集到的乙炔较纯净,所以图中最适合的制取装置是CE;(6)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瓶内装满空气,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氢气,故A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瓶内装满水,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故B正确;C、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瓶内装有适量澄清石灰水,气体要与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气体从b端通入,故C错误;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要从b通入,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故D正确。故选BD。15、锥形瓶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集满AC【解题分析】

(1)仪器名称:①锥形瓶;(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如果选用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集满;(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甲烷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制备甲烷气体需要发生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A,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要想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题目点拨】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目的不同,B瓶是吸收二氧化硫,C瓶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解题分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进入水的体积与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故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加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容易炸裂瓶底,故加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填:目的不同,B瓶是吸收二氧化碳,C瓶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795:1417.7%氧元素39.594.9%碳铵密封保存,注意避免高温和强光照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