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几点思考
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各国,均将反垄断法视为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基本法(如反垄断法在美国被称为“自由企业的大宪章”,在德国被称为“经济宪法”,在日本被称为“经济法的核心”等等)。为了及时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典的起草工作早已开始,并已被确定为立法重点而正在抓紧进行。关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内容,笔者赞同王家福先生的意见:“既要反对经济垄断,也要反对行政垄断;既要反对国内垄断、也要反对国际垄断。”1本文将集中研究行政垄断和反垄断立法问题。笔者认为,经过近20多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时至今日尚不能说已经胜利完成。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仍然处在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转变及其管理模式的变革尚远未完成。在旧体制下的行政垄断远未完全革除的情况下,现在受多元利益的趋动又滋生了许多行政垄断的新形式。总之,各方面的现实情况都表明,形形色色的行政垄断仍旧是阻扰我国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一向明确反对行政垄断,并陆续颁布了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近几年在相关经济立法中也作了些有关规定。但从总体看,现有关于反对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定还显得权威不足,措施不力,执行不落实,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正在制定的我国反垄断法不仅要继续坚持反对行政垄断,而且应将有效制止行政垄断、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加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任务,并着力创设出一整套既完全符合国情又具有鲜明现代性、既切实有效又便于操作执行的反对行政垄断的新制度和新机制。一、反垄断法既反经济垄断,又反行政垄断法律意义上的垄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垄断是指特定主体(或行为人)在特定市场上的经济活动中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状态或行为,它不仅表现为实际控制市场的状态(垄断状态),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各种实质性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垄断行为);它不仅包括法律所限制或禁止的非法垄断,而且包括法律所特许并保护的合法垄断(如烟草专卖)。狭义的垄断是专指特定主体(行为人)在特定市场上的经济活动中非法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状态或者行为,它也是反垄断法所要反对或者禁止的垄断(本文适用的是狭义垄断)。反垄断法是通过规制行为人在特定市场上经济活动中非法排除或限制竞争的状态和行为进而调整企业即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反垄断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体。我国未来的反垄断法既要反对经济垄断,又要反对行政垄断。所谓经济垄断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垄断,它是指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经济势力,在特定市场上通过企业合并、签订垄断协议以及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行为限制或排除竞争的行为。而行政垄断则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2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者排除企业间竞争的违法行为。近年来,虽然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垄断行为,如大企业为谋求市场垄断地位而进行的企业合并行为、垄断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以及企业间通过订立垄断协议限制竞争的行为等日趋增多和严重,但由于我国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不高,这使得经济垄断对市场上企业间公平竞争的限制和阻碍还不算特别严重,而真正对我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完善构成根本性阻碍的是行政垄断。正因如此,我国即将制定的反垄断法应当既反经济垄断又反行政垄断,并仍应将反对行政垄断作为其首要任务。这是由行政垄断的本质特征及其较之于经济垄断更严重的危害性所决定的。(一)行政垄断的本质特征是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和排除竞争行政垄断的本质在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和排除公平竞争,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垄断所滥用的优势不同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都是滥用优势形成的,但优势滥用的形式迥异。经济垄断源于滥用经济力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集中的经济力或联合的经济力支配市场,从而使他人成为经济从属者的可能。”3而行政垄断所滥用的优势是行政权力。由此可见,行政垄断所凭借的不是一种经济优势,而是一种行政权力优势,即所谓超经济的力量。并且,这种优势是通过对行政权力的滥用表现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滥用”主要包括“不合法”和“不合理”两类。“不合法”包括没有法律授权、超越法律授权、违反法定标准等等;而“不合理”则主要是指违反市场规律和政府理性目标。可见,所谓对行政权力的滥用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正当和不合理地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所以,行政垄断行为是一种本身违法行为。2.具有一般的抽象行政行为属性“抽象行政行为”是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而言的。最高人民法院在有关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中明确指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它一般不针对特定对象,而是规定在何种情况和条件下,行政机关和被管理一方的行为规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它具有普遍的约束力。4行政垄断行为通常情况下是由“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政府规章、命令、决定等形式发布,其内容一般都是指向不特定的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抽象行政行为。因此,即使明知其违法,但由于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2条之规定,受害企业或消费者也无法提起行政诉讼。3.行政垄断的重要性行政垄断是以行政权力为后盾,借助行政权力的权威不正当地干预特定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对特定市场上的企业来说,它们既不能无视行政垄断的存在,也不能逃避或抗拒行政垄断的强制力量,否则,它们就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5正因如此,行政垄断才是一种制度性的比经济垄断危害更严重、更持久的垄断,它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建立以及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的形成。4.部门垄断与地区垄断所谓地区垄断是指某一地区的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保护本地企业和经济利益,滥用行政权力而实施的排除、限制外地企业参与本地市场竞争或本地企业参与外地市场竞争的违法行为。地区垄断多由地方政府以命令、文件和通知等方式作出。对地区垄断即地区封锁,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作了明确规定,即:“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依照国务院在2001年4月21日公布的《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第4条之规定,地区垄断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形式:(1)以任何方式限定、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指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的服务;(2)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3)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4)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采取与本地同类产品或者服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5)采取专门针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的专营、专卖、审批、许可等手段,实行歧视性待遇,限制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6)通过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参加本地的招投标活动;(7)以采取同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不平等的待遇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对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的投资或者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8)实行地区封锁的其他行为。很显然,地区垄断就是保护落后。所谓部门垄断是指政府所属部门为保护本部门的企业和经济利益,滥用行政权力而实施的排除、限制其他部门企业参与本部门市场竞争的违法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规定部门垄断,以致于个别学者认为没有将部门垄断单列的必要。事实上,部门垄断与地区垄断虽然也有些微的交叉、渗透,但基本上是泾渭分明的。具体来说,部门垄断与地区垄断有以下主要区别:(1)部门垄断的目的在于保护本部门的利益,而地区垄断的目的是保护本地区的利益;(2)部门垄断的结果是导致部门封锁即“条条垄断”,而地区垄断的结果是导致地区封锁即“块块垄断”;(3)部门垄断排斥的是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地区垄断排斥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4)部门垄断的实施者主要是各级政府所属的各管理部门,而地区垄断的实施者则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6部门垄断作出的方式以及部门垄断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地区垄断大致相同,兹不赘述。但需强调指出的是部门垄断往往集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于一身,且常“恶性互动”。(二)行政垄断的危害性远大于经济垄断行政垄断由于是以行政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政府规章、命令、决定来限制和排除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因此,行政垄断是一种比经济垄断影响更广泛、更持久、更严重的排除和限制竞争的不法行为,因而其危害性远甚于经济垄断。具体来说,行政垄断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垄断的现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的统一、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然而,行政垄断的实行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障碍。这是因为,行政垄断总是以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利益为出发点,将该地区或该部门与其他地区或其他部门隔绝开来,形成地区经济封锁和部门经济封锁,从而直接阻碍和破坏全国性统一和开放市场的形成。2.败局的社会风气行政垄断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地区和部门的利益,它的泛滥使企业不再把精力放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来进行正当的合法竞争,而是将大量的费用用于行贿,尤其是要取得行政垄断的庇护,这就必然产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从而败坏良好的社会风气。3.交易领域本身的限制:来自以行政垄断通过“条块分割”和企业差别待遇制等行政手段,直接阻碍企业之间的自由和公平的竞争,从而在一定的交易领域直接限制甚至排除了竞争,自然难以期待出现自由、公平和有效竞争的良好秩序。4.集行政手段,保护经济垄断少数“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往往从维护本地区或本部门的利益出发,采用行政手段,违背市场规律,强制促成企业的合并、重组以及订立垄断协议等,组建了一批集行政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行政性公司,从而直接培育、扶植和保护了经济垄断。二、中国反行政垄断立法的主要经验和不足(一)对中国法上的地区人我国最早规定要反对行政垄断的法规性文件是1980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该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尤其是反对行政垄断的任务。该《暂行规定》第3条明确指出:“……在经济生活中,除国家指定由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门经营的产品外,其余的不得进行垄断、搞独家经营。”第6条又规定:“开展竞争必须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准封锁市场,不得禁止外地商品在本地区、本部门销售。对本地区出产的原材料必须保证按国家计划调出,不准进行封锁。工业、交通、财贸等有关部门对现行规章制度中妨碍竞争的部分,必须进行修改,以利于开展竞争。采取行政手段保护落后,抑制先进,妨碍商品正常流通的作法,是不合法的,应当予以废止。”在此以后,国务院又以不同的形式颁布了一系列反对行政垄断的法规和文件。如国务院于1990年11月发布的《关于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进一步搞活商品流通的通知》明确指出,生产企业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产品调拨任务和购销合同后,有权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产品,工业、商业、物质等部门的企业,有权在全国范围内自己选购所需产品,任何地区和部门都不得设置障碍,进行干涉。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地区垄断行为即地区封锁行为,明确规定予以禁止。该《规定》第1条对立法目的作了规定,即:“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禁止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地区封锁行为,破除地方保护,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规定。”第2条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消除地区垄断行为的职责作了规定,即:“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负有消除地区封锁、保护公平竞争的责任,应当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第3条对各种地区垄断即地区封锁行为明令禁止,即:“禁止任何形式的地区封锁行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以任何方式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者工程建设类服务(以下简称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干预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此外,该规定还对地区垄断即地区封锁行为的具体种类、改变和撤销地区封锁的主体及程序、对各种具体的地区封锁行为的查处机构及查处程序以及实施地区封锁行为之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诸问题也作了明确规定,从而为我国未来反垄断法典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上是国务院发布的法规性质以及政策性质的反行政垄断的规范性文件。目前规制行政垄断的法律只有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1997年的《价格法》和1999年的《招标投标法》等几部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和第30条把行政垄断行为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十分简略的规定。该法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该法第30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本法第7条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价格法》在第23条对政府部门制定垄断性行业的价格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了规定,以防止政府部门滥用职权制定暴利价格,即:“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该法第45条又对地方政府滥用职权擅自定价、调价等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以避免价格歧视等地区垄断行为的发生,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超越定价权限和范围擅自制定、调整价格或者不执行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责令改正,并可以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招标投标法》在第6条也对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地区垄断与部门垄断明令禁止,即:“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二)“区封闭”和部门垄断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意识到行政垄断的危害,在国务院于1980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的第6条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反对和禁止地区垄断(即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即行业垄断)。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在尚未完成,特别是由于我国将要建立的是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反垄断立法尤其是反行政垄断立法之时只能主要靠我们自己探索和创造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反映在反行政垄断立法方面,我国也是采取了比较稳妥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甚至地方性法规先行”的办法。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制止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行政垄断行为,另一方面,也为将来在反垄断法典中完善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当前立法的缺陷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比较零散和空泛,权威不足,措施不力,尚不足以有效制止行政垄断。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1.以“反行政垄断”为重要内容的反垄断法,与以“反行政垄断”为重要内容的反垄断法有所依存,法律文件应符合以下几种基本原则我国目前除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和《招标投标法》对行政垄断作了一些规定外,绝大部分的规制文件是由国务院及其部委颁布的一些行政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法律文件效力层次参差不齐且普遍较低,这显然与以“反行政垄断”为重要内容的反垄断法应有地位不相称。由于欠缺必要的权威性,这些法律文件的执行也就大打折扣。2.直接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诉讼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0条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法律后果是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既没有赋予受害企业和消费者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也没有赋予受害企业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在法律责任上就显得很不够。如果上级机关对其下级机关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熟视无睹,或者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护,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也得不到及时的纠正。”7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适应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要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反行政垄断的主管机构同反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管机构一样,都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反垄断法与其他法律制度不同,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不同,它的任务不仅是要同大企业集团或者垄断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作斗争,而且还得同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作斗争。这就要求反垄断的主管机构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8很明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符合反垄断主管机构的客观要求。实践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用说查处行政垄断案件,就是查处经济垄断案件,甚至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都屡屡受到各级政府的制肘,使得其反行政垄断的查处行为举步维艰。三、是遏制行政垄断的手段反对和制止行政垄断之所以是我国将要制定的反垄断法的首要任务和规制的重要内容,完全是因为行政垄断仍然是我国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主要障碍。而行政垄断之所以比经济垄断对市场上自由和公平竞争秩序的危害更严重、更广泛和更持久,就在于其滥用的是以行政强制力为后盾的行政权力。因此,要有效遏制乃至消除行政垄断行为,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9同时,还要“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依法行政,从严治政。”10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政垄断成为无源之水,达到减少乃至根除行政垄断的目的;另一方面,必须在未来的反垄断法中对各种各样的行政垄断明令禁止,坚决制裁,这就需要在构建制止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时,应以“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指导思想,创制出一套既符合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反对行政垄断的新制度和新机制,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彻底建立、自由和公平竞争秩序的形成以及我国顺利加入WTO创造必要的法律条件。笔者认为,为有效制止行政垄断,应创制以下几项新制度和新机制:(一)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域归属现代反垄断法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逾百年。无论是英美法系的美国,还是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抑或是英美法与大陆法渗透融合的欧盟,都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反垄断法制度体系。虽然反行政垄断在这些市场经济国家一直都不是重点内容,但只要有政府,只要政府还在经济领域行使权力,就有可能产生行政垄断。因此,将政府机构滥用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置于反垄断法之中,并非自我国反垄断法开始。事实上,西方国家也在法律上要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无例外地适用反垄断法或竞争法。如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末在反垄断法实践中就确立了“同等对待”原则,规定政府行政机关在实施垄断限制竞争时与企业实施垄断限制竞争时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同样受反垄断法的调整。11更何况,从法理上讲,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在本质及其危害上共性甚多,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滥用的是行政权力,而后者滥用的则是经济权力,即市场支配力,又称市场支配地位。笔者认为,既然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同属于垄断即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既然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已成通例,我们没有理由不博采众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既具有本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将行政垄断规制作为重要内容的集大成式的科学完备的反垄断法。考虑到反垄断法尤其是反行政垄断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利益和权力息息相关,故笔者认为:在反垄断法的制定及其实施的全过程中都要始终注意充分发挥与行政权益无关的专家,尤其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作用,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二)关于行政垄断的法律依据长期以来,行政垄断之所以屡禁不止,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法律责任不明确、不严厉。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0条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实施行政垄断的法律后果只是“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这与行政垄断的本质特征及其严重危害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制止行政垄断行为,笔者建议:第一,对行政垄断规定严格的民事、行政直至刑事责任,这是符合我国《宪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国务院于2001年4月21日颁布的《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精神的。我国《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见,既然行政垄断是一种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违法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就理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让“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承担行政垄断行为行政责任自无疑问,但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可有法律依据?回答是肯定的。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由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第1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第21条亦规定:“对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所属部门违反本规定,实行地区封锁的,纵容、包庇地区封锁的,或者阻挠、干预查处地区封锁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违反本规定,实行地区封锁的,纵容、包庇地区封锁的,或者阻挠、干预查处地区封锁的,由国务院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修改《行政诉讼法》,赋予行政垄断行为的受害人(含经营者和消费者)针对抽象性行政垄断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由于《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所以问题就在于受到行政垄断损害的企业或者个人有否权利提起行政诉讼。依照《行政诉讼法》第2条和第12条的规定,只有针对具体的行政违法行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而对于“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出租车司机聘用合同2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订货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种植与农业保险合作合同3篇
- 2025木材买卖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文化与价值观融入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厂房安全责任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许可证转让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村房屋租赁权转让与装修改造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项目投资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公司对赌协议合同-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3篇
- 中西医结合精品课件
- 博士能数码望远镜118326使用说明书
- cad自定义线型、形定义线型、cad斜坡线学习
- 任上线立塔架线施工专项方案
- 139.华师《管理沟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精简版
-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临床路径表单
-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解析(线路部分)课件
- 小学英语不规则动词表
- VIC模型PPT课件
- AQL2.5抽检标准
- 征信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