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新课引入

《西游记》新课讲授1.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弘法大师行状绘词》画面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长安城平面图平城京平面图中国文字安以宇衣於加阿伊江久己之

日本文字ぁぃぅぇぉかァィェクコシ

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自己的文字。

服饰2.鉴真东渡唐招提寺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时间:经过:目的:唐玄宗时期,最终在754年抵达日本六次东渡(前五次没有成功)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干扰而失败。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鉴真六次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鉴真矢志不渝,5年后,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鉴真,毅然再次登上东渡的航船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如愿地踏上了日本的土地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日本奈良招提寺鉴真带去大量的书籍文物鉴真带去了大量的药方,用鼻嗅的方法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奉为日本药商界的始祖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二、唐与新罗的关系1、背景:2、表现: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派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文化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三、玄奘西游玄奘是唐朝著名高僧,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玄奘的历史功绩(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大唐西域记》书影从玄奘身上我们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有顽强的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唐代的高僧玄奘能不能画等号?为什么?事件内容时间目的地遭遇贡献著作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唐玄宗唐太宗日本天竺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传播大唐文化学习佛教《大唐西域记》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职贡图》(局部)请你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吗?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交往的原因有哪些?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经济、文化繁荣;3、唐政府实行开放的政策;4、对外交通发达。(提示:从社会状况、经济文化、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等方面思考一下)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小结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23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D.玄奘西游2.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A.《徐霞客游记》B.《西游记》C.《大唐西域记》

D.《史记》BC练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几十万八旗竟能统治几亿汉人,清朝延续二百多年的奥秘在哪里?原大明王朝的整个精英集团,不分文官武将集体堕落,丧失民族气节,效顺满清为虎作伥,才是满清得以区区几十万人口掌控整个天下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广大汉人民众的持续不懈抵抗,才是满清统一全国花了十八年,扑灭汉人抵抗花了三十九年,并在之后二百余年一直风声鹤唳、推行愚民统治的根本原因。几十万八旗竟能统治几亿汉人,清朝延续二百多年的奥秘在哪里?当持续了两百多年的明朝体制运转不灵时,当农民军李自成和张献忠们还远没有实现政权巩固化时,满清则经在关外数十年经营,由不世枭雄皇太极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拉拢得了人才,稳定得了秩序,收得上税收,能给军队发得出饷银,同时能做到令行禁止,战胜重赏、战败重罚,适应了当时局势的切实需求,当然一时间势如破竹、兵锋无往而不利。抵御外敌入侵平定各方叛乱东方:戚继光抗倭东北:雅克萨之战北方:长城西北:平定准葛尔西部:设立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经济:避暑山庄、茶马交易清朝鼎盛疆域图第一节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寇何为倭寇?明朝中期,日本海盗、浪人、武士、商人等经常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人们称之为倭寇。万历二十年,大明军队曾出征援助朝鲜击溃日本丰臣秀吉的入侵部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抗日援朝”战争。第一节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寇两大抗倭功臣16世纪中期,戚继光和俞大猷奉命抗倭,抗倭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号海军训练舰第二节郑成功顺利收复台湾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成功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赤嵌城台湾城)。1662年初,荷兰守军被迫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第三节击败北毛收付雅克萨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并在中国的尼布楚和雅克萨建立了殖民据点。康熙皇帝为统帅;清军两次大规模围攻雅克萨城。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第四节明长城的修建明朝加固、增修长城的原因?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八达岭长城就是其中一段。明长城的意义?有效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长城北部的蒙古族无法任意破关掠夺,又迫切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转而积极与中原地区发展贸易,从而出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交往局面。资料阅读资料1: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资料2:史书记载,明代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塞外古丰州兴起一座“垦田万顷,连村数百”的归化新城,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由材料得知,明长城的作用1.起到防御的作用;2.为边民提供了交往的场所,使双方能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通有无;3.促进长城沿线地区的发展;4.促进沿线农业的发展……明长城的修建意义有人认为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你认为明长城发挥了什么历史作用?明长城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保证了中原地区的强大和统一,为边疆地区经济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环境,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明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其他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影响了文化的传播。第五节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准噶尔叛乱:(西北边疆)1、蒙古准噶尔部2、外来势力:沙俄3、人物:噶尔丹4、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伊犁将军设置的意义:管理整个新疆地区事务,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第六节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的作用:清朝统治者经常在夏季前往避暑山庄和附近的木兰围场,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利用联姻、宴饮、围猎等手段,与他们联络感情---怀柔政策第七节册封西藏达赖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西藏由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共同管理。驻藏大臣的职责:代表中央政府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主管西藏官吏的任免,掌管藏区军队的调遣,办理一切涉外事务。金瓶掣签制度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保证公平,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地方首领利用灵童制造分裂局面。第八节改土归流明朝初年,统治者沿用元朝中央政府的办法,任命当地民族首领土司为官,对这一地区进行管理。1、明成祖时,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区,取消土司制度,设立与中原地区相同的行政制度,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改土归流)。2、清朝雍正时期,这一制度开始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作用:加强了中央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第九节榷场和茶马贸易榷场:是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对策边境贸易场所。茶马贸易:古代中原王朝还发展起茶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茶马贸易制度。到了明朝,政府在多地设置茶马司,专门管理茶马贸易事宜。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内地与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茶马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