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1页
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2页
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3页
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4页
夏商的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于夏朝,启即位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②商朝继承了夏朝的、伯。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确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根本目的在于稳固周王朝的统治朝觐述职的义务。影响: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西周后期,王权衰落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由原始社会的父〔兄弟〕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君臣上下级〕关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层,层层分封。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秦朝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1、至高无上的皇权:①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皇帝”,自称“始皇帝”。③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心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表达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较为完备的中心官制:①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根底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心政权组织。②在中心,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为秦朝中心的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军国大事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兼并地区设县,在边地设郡。②战国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郡县。③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④郡是立。4、中心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①安定边疆,维护国家统一,扩大了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②公布法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驰道,开劣,造成阶级冲突激化,爆发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化1“汉承秦制”。但又废除秦朝苛法,有所损益。②汉朝实行皇帝制度,在中心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⑥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心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相权一分为三。⑦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治理财政,减弱相权。⑨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治理西藏地区。213州,州作为监察区,设刺史。②东汉时期,刺史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③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④唐朝地方行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将道的监察长官改为观看使,道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朝中后期,设置藩镇,形成藩镇割据局面。⑤北宋初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遥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吏必需听从上级,地方听从中心,最终听命于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心集权。中心地方秦皇帝制度确实立,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中心设丞相〔决策,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武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确实立。废分封,设郡县,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汉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初,三公九卿。汉武帝:设立中朝,减弱相权。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台,皇帝总揽大权。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诸侯势力坐大,对中心造成威逼。汉武帝后期设州为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心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州、郡、县三级。魏晋南北朝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唐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视,保证君权的独尊。此后历朝沿用。州、县两级,唐太宗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进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宋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二府分割宰相财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参知政事减弱相权,皇权进一步加强。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州、县元〔〔军事〔宗教和西藏事务。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辖外,地方设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明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局部理全国政务,君主专制制度到达顶峰。明太祖设殿阁大学生,作为侍从参谋。成祖时内阁制确立。宣宗给阁臣票拟权。地方设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和按察司〔监察〕三司。清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于内阁、六部,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时,设立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笔录和传达皇帝旨意,君主专制制度进展到了顶峰。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①明朝初,沿袭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治理全国行政事务。“三司”君主专制到达了的高度。2、内阁的创立: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参谋。②明成祖时,选拔“内阁”皇帝供给参谋的内侍机构。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②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终集权于皇帝。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的消灭供给政治保证。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国的荣耀革命、美国的独立战斗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展。而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极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从今,中国社会的进开放头大大落后于西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十鸦片战斗〕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向中国走私鸦片〔3〕品倾销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1〕缘由:鸦片输入严峻危害了清朝统治2〕中国禁烟运动的宏大成功,显示了中华民族抵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鸦片战斗的根本缘由:为了翻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虎门硝烟:面对鸦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东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即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斗。《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公正条约主要内容:〔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主的封建国家,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公正条约,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遭到严峻的破坏,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经济上,战前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经济开头解体。②社会冲突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冲突开头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最主要的冲突。,③革命任务的变化:战前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④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从今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⑤思想领域的变化:“向西方学习”的思思想开头萌发。所以说,鸦片战斗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开端。鸦片战斗后,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美国和法国也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其次次鸦片战斗〕根本缘由:英、法不满足鸦片战斗的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翻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战斗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斗;①1856年,英法以“修约”讹诈遭拒绝为时机,联合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战斗。②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进逼天津。清政府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③18591860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三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1〕〕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⑤其次次鸦片战斗和《天津条约土和主权,消灭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抵抗。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抗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十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根本缘由: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冲突激化。1851年②进展: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1853年,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北伐:目的:是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领导人:林凤祥、李开芳。结果: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意义:牵制了敌人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成功制造了有利的条件。西征:目的:为稳固天京革命大本营领导人:赖汉英结果:石达开大败湘军,稳固了天京东征:目的:为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气领导人:秦日纲结果:夺取扬州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军事上到达全盛时期。主要内容:①根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安排,从根本上否认了封建的土地全部制。②关于产品的安排,规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确实定平均安排的方案。革命性:首先它明确主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顶峰;空想性:平均安排土地和产品在当时无法实现,这种确定平均安排的圣库制度违反了小生产者的本性,也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乐观性。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抱负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缘由:无法调动农民的乐观性;由于战斗的环境,无法实施;失败缘由:①客观缘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气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②主观缘由: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性质1418探究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资政篇》内容:政治方面:主见民主经济方面:学习西方,进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教方面:兴办式学校外交方面:与外国自由沟通,但不允许外国干预中国内政\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没有实行。十二甲午中日战斗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斗根本缘由:日本明治维后,大力进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期望从〔2〕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3〕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战斗的经过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的运兵船,战斗爆发。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贵重牺牲;平壤失陷。黄海之战:邓世昌、林永升与舰同沉;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权。辽东之战:聂士成率部抵抗;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威海之战: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内容: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二、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危害: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把握中国的经济命脉了日本经济的飞速进展;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最内地的重庆。④设厂:使外国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严峻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斗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影响:①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②在北京设立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五希腊文明的摇篮特点——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兴盛。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供给了贵重的借鉴阅历。雅典民主政治克利提斯:设五百人议事会,轮番执政,伯利克里〔民主政治进展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主政治的进展积存了贵重阅历。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视之下,削减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中心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六罗马法的起源与进展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意义:①是平民的成功;(缘由:由于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凭解释习惯法。②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根本法;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系最终完成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实立与进展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荣耀革命:根本缘由: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展1640年,英国成为共和国,1688荣耀革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建立开拓了道路1689内容:①从立法、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王权;②把议会拥有的自由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意义:①国王与议会关系: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②王权与法律关系: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③统治方式变化: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制,英国社从今进入了长期稳定进展的时期特点: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君主统而不治责任制内阁:首相把握国家大权①“荣耀革命”“统而不治”其权力和重要性也随之增加;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形成;③进展: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制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进展,议会选举变成两个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八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政治的严峻问题:①邦联权利有限,无权征税,不把握兵权②各州的权利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③各地常常发生骚乱,社会动乱④美国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属于不利地位,经济的进展受到严峻的影响1787年,公布联邦宪法,内容:①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权利高于各州②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存了较大的自主权;总统:最高的行政权、军事指挥权、局部宪法拒绝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权力;议会:财政权和立法权;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权、宪法的解释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两党制的形成与进展191950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九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张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大革命爆发1791~~1792君主立宪制179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