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使至塞上 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1.gif)
![13使至塞上 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2.gif)
![13使至塞上 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3.gif)
![13使至塞上 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4.gif)
![13使至塞上 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82c1d334cf499ff9ebfb3833972440d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13使至塞上教学设计《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这两首诗虽各有风韵,但由于它们同属行旅诗(羁旅诗)就给我们走进它们提供了一些共同的途径。所以我设计了借助行旅诗的一些解读途径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读懂它们的方案。在解读过程中我将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这两首诗气韵上的共同特点,让他们明白这两首诗不仅同属行旅诗,而且它们还是盛唐气象的极佳代表。我将教学过程中分为三板块,第一个板块读诗:这个板块要求学生积累五言律诗的停顿规律,感受诗歌节奏之美。第二个板块品诗:在学生了解了行旅诗的相关知识后,我带领学生分析《使至塞上》并引导学生总结这类诗歌赏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据此自行解读《渡荆门送别》并适时补充相应的答题模板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诗歌。第三个板块:悟读:我带领学生一起发现两首诗都有“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特点,让学生明白这样的诗可谓之“盛唐气象”。最后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齐读(诵)诗歌结束教学。
教学目标
1.培养朗诵能力。
2.掌握行旅诗相应的赏析方法。
3.积累行旅诗相关知识和“盛唐气象”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学会行旅诗相应的诗歌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
2.掌握行旅诗相应的诗歌赏析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三个教学板块:学会朗读、品味节奏——品读美点、学会方法——悟出气象、激情朗诵?
预习要求?
读课文,读解释。
朗诵课文。
体会诗人情感。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1分钟)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情。韦应物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清丽,幽雅;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清新、细腻;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悲凉、哀伤。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感受与之不一样的唐诗气韵。先请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两首诗,让我们先从音韵上去感受它们。
一、活动一学会朗读品味节奏
(一)初读,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提示学生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燕山、胡骑、汉塞
(二)再读,读准节奏。
投影:五律基本上二三拍,具体到三拍又分为二一或一二。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们在划节奏时除了依照之前老师补充的停顿规律,我们还可以以不读破词为原则。
二、活动二品读美点、学会方法
(一)积累行旅诗相关知识
投影:行旅诗也叫羁旅诗在记载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通常表现漂泊之感,自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等。常见意象有:表现漂泊之感:浮萍、飞蓬、孤雁、浮云;表现思乡之情:明月、杜鹃、鸿雁、落日;表现旅途孤寂:客、驿道、征铎、车马、舟船、流水等。
(二)学习品析方法
1、学生活动:先请大家用笔勾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勾画之前老师再交大家一个小窍门,就是划出诗中的名词。
明确:蓬、雁、漠、烟、河、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意象。据我们之前积累的行旅诗知识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应该抒发了诗人的孤寂、漂泊之感。
2、学生活动:寻找好词。
明确:征、出、归、入、大、孤、直、长、落、圆。
3、老师师范如何进行好词赏析?
(1)征:征修饰蓬草,是指飘飞的蓬草。而此时飘飞的蓬草不仅是实景描绘,(2)简要补充王维的经历:王维少年得志却无奈众人忌才在朝廷屡遭排挤,这次被任命为典属国出使边塞也是如此。因此征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的抑郁之情。(3)圆:西沉的太阳给人与衰微之感,却在一个圆字的修饰下重焕生机,也给孤寂苍茫的大地平添了些许温情。
4、学生活动:现在请同学们从剩下的词语中任选两个进行赏析。
明确:
归:抑郁、思乡。
出、入:抑郁、思乡。
(3)大:心胸开阔。
(4)孤:孤寂。
(5)直:坚韧执着。
(6)长:孤独。
(7)落:孤寂落寞。
总结:这几个简单质朴的形容词的使用,让原本无情的景物变得鲜活起来。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让我们看到了在苍茫天地上行进着的看似孤单落寞的身影下那颗坚韧乐观的灵魂,也感受到了的开阔胸襟。
5、分角色朗读:
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笔下别样的边塞风光。男同学来读颔联,女同学读颈联。
点评:可重读征、归、出、入、孤、直。大、长可读出拖音。
6、全班背诵颈联颔联
8、总结赏析方法:
学生思考: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对这类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景物(意象)、好词、修辞手法。
(三)、运用品析方法品析《渡荆门送别》
1、大家先迅速根据本诗选用的意象推测一下这首诗歌应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思乡、孤寂漂泊之感。
2、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从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渡荆门送别》去触摸诗仙李白的灵魂。(分成两个大组组赏析颈联、颔联。)
(1)补充:这是少年李白第一次出川游历时所作。
(2)投影:品析形式:
这首诗通过(诗句)的(某某)好词表现了(景物)的(某某特点),表现了诗人(某某)思想感情。
这首诗(某某)诗句通过(某某)修辞,写出了(某某)特点,表现了诗人(某某)思想感情。
(3)老师点评:
第一,好词:
这首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通过“随”字写出了坐在行船上看到的山势流动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第一次出川的看到平原的激动兴奋。
这首诗“山随平野尽”通过“尽”字写出了出川之后,山势慢慢变缓直至消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第一次出川的看到平原的欣喜。
这首诗“江入大荒流”通过“入”“流”字写出了长江经过山势险峻的四川进入平原之后流速变缓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第一次出川的看到平原的欣喜。诗人在崇山峻岭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跃然纸上。
这首诗“月下飞天镜”通过“飞”字写出了月光皎洁,月亮飘逸神秘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愉悦。这首诗“云生结海楼”通过结字写出朵朵云彩漂浮在空中神秘梦幻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愉悦。
第三,修辞:这首诗“月下飞天镜”诗句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皎洁,月亮飘逸神秘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愉悦。
这首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句通过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长江流水潺潺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无尽的思恋之情。这样写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也更能体现在面对离情时的乐观豁达。
3、诵读比赛;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在朗读书声中去感受这两首唐诗,能背诵的同学尽量诵读。
一二组读《使至塞上》,三四组读《渡荆门送别》。
点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市场预测与技术演进
- 中班艺术亲子活动策划方案三篇
- 资信评估合同
- 酒店客房合同书
- 国内工业研发设计软件市场现状
- 粉刷承包合同
-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2少年有梦》听课评课记录
- 个人黑色奔驰出租合同
- 厨房设备购销合同书
- 农业种植项目投资合同
- 2024年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课件:曝光三要素
- 春节文化研究手册
- 小学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 《铝及铝合金产品残余应力评价方法》
-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讲义
- 记账凭证封面直接打印模板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北京房地产典当合同
- 档案工作管理情况自查表
- 毕业论文-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灯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