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搞教学_第1页
实事求是搞教学_第2页
实事求是搞教学_第3页
实事求是搞教学_第4页
实事求是搞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事求是搞教学张华摘要:实事求是搞教学就是说教学要从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备课和授课,别搞形式主义,瞒上欺下。少一些千篇一律,框框套套,死板教条的要求,给教师多一些民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教出成绩优秀、品德优良的学生就是好老师。传统教学也好,媒体教学也罢,记住“教无定法,但求得法”。关键词: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精讲巧练,不要纸上谈兵。实事求是,实事要求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这个道理先哲们早就提了许多遍了,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做到了多少呢?有一些人高喊实际,高喊减负,高喊要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给学生加重作业负担、增加考核密度,给老师加大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的工作要求。例如,教案不能用电子版的,不能用打印的,要你只能抄写,还得把说的话在课前全部抄写在教案上,如此这般才行。求是就是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生活规律,了解生活,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时间都被他人安排完了,工作忙累,疲于奔命,还哪有时间去探究生活、去求新知、去写经验,把工作做的更好呢?现就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历的教育教学方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浅谈几点如下:一、脱离教学实际,纸上谈兵,生搬硬套。以前不知有多少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有价值的一句话:教无定法,但求得法。可是直到今天,有少数纸上空谈教学的“智者们”,非要你按他们的格式去教学,他们不管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怎么样,只要是老师上课不带教案,老师就会得到教训和惩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自己如果没有教案,不照本宣科的话,就不知道课堂上该说什么,该教什么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照着抄好的资料上的教案读成习惯了,不然就是腹中的基础知识太匮乏了。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去上好一堂课。这就体现了一位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1]。或许会有人质疑,难道写教案没有必要吗?我可肯定的回答:不是的。只是不要千篇一律搞一刀切。如果对你要教的内容不太熟悉,就得认真写下来,钻熟了再教,如果对教学过程心中无数,就得认真的写在教案上。如果你的知识基础很好,且对教学内容钻熟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已经做到心中有数,能灵活驾驭课堂,那为什么要把自己在课堂上所说的一切写下来呢?如果都要写下来,教学的课堂将变得死板,作为老师,应该具有与学生思维一起随机应变的能力,不能只靠教案上所写。而且我们讲求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目的是教好孩子,所以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而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更好的放到指导学生的学习上,放到和学生多交流上,放到课前的熟悉授课目标和授课内容上,尽量做到上一节成竹在胸的课,而不是看你的教案写了多少页?我们以前的教学是只注重教师教的如何,不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现在的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课堂活动,不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难到就能真正的达到高效课堂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多思考、多钻研,不是轻易就能下结论的,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教无定法,但求得法。得法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迎合了教学相长的规律。二、精讲巧练,少打题海战。尽量留给老师和学生自学自钻的时间,让他们有精力发展自己的特长,要知道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2],这样才不至于把平常马和千里马一刀切。例如: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平均分和什么是除法安排成了一节课。第一步:老师先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豆子或小计数棍拿出来。先把20个豆或棍进行4个分一份,直至分完,再将30个进行6个分一份直至分完,再将40个进行8个分一份,直至分完。看一看学生会不会分,若都会分了,再进行下一步。第二步:再让学生分组交流,看三次分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督促学生思考,再引导说明每种分法里,每份豆子或小木棍分的数量是不是同样多?学生马上会回答,“同样多”。老师继续引导说:“这种把一堆东西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再让学生诵读两三遍、加深记忆。第三步:老师给学生说明:“像这样把一堆东西平均分成几份也就叫除法”。列式就是除法算式。再让学生诵读这句话两三遍,加深记忆。第四步:老师引导学生将前面的三种分法列成算式如下,20÷4=30÷6=40÷8=第五步:告诉学生,“÷”叫做除号,每道算式除号前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如果你能算出来,它叫做商。第六步:指导完成书面作业。第七步:拓展思维,让学生课后思考前面三道除法算式的商该怎么算出来?像前面的这些内容,通常情况下需授两课时,而这位老师教学得当,只用了一课时,已经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并完成习题作业。空出时间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旧知,探究新知,更好掌握所学知识。下节课紧接着到给学生讲授“除法算式是怎样试商的问题”,课本中把除数是1-9的除法算式的试商分两节课进行,教学得当的老师也是只用一节课就能授完。其授课过程为:第一步,老师先提问:“上节课给同学们留了一个拓展思维题,同学们还记着吗?”引起学生思考,“可能有的学生已算出了那三道算式的商,能说说自己怎么知道的吗?”让学生经历积极的思考和发言。第二步,老师继续引导,20÷4=这道算式该怎么试商呢?学生思考后,再让他们背诵一下“4”的乘法口诀,试一试四几二十,学生马上回答四五二十,那么商就是“5”;30÷6=这道除法算式同学们该背诵几的乘法口诀,已有学生回答背“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试背一下几六三十,学生很快背出五六三十,那么商就是“5”;40÷8=这道除法算式,同学们再背一下“8”的乘法口诀,试一试几八四十,学生回答五八四十,那么商就是“5”。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从上面的试商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经历思考回答的过程后,老师引导总结:“像这样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里,除数是几,就背几的乘法口诀试商,直到背出除数和商的乘积等于被除数时就行了”。第四步,课堂练习,算出下列各算式的商:1÷1=2÷1=3÷1=4÷1=5÷1=6÷1=7÷1=8÷1=9÷1=2÷2=4÷2=6÷2=8÷2=10÷2=12÷2=14÷2=16÷2=18÷2=3÷3=6÷3=9÷3=12÷3=15÷3=18÷3=21÷3=24÷3=27÷3=4÷4=8÷4=12÷4=16÷4=20÷4=24÷4=28÷4=32÷4=36÷4=5÷5=10÷5=15÷5=20÷5=25÷5=30÷5=35÷5=40÷5=45÷5=6÷6=12÷6=18÷6=24÷6=30÷6=36÷6=42÷6=48÷6=54÷6=7÷7=14÷7=21÷7=28÷7=35÷7=42÷7=49÷7=56÷7=63÷7=8÷8=16÷8=24÷8=32÷8=40÷8=48÷8=56÷8=64÷8=72÷8=9÷9=18÷9=27÷9=36÷9=45÷9=54÷9=63÷9=72÷9=81÷9=第五步,完成课本练习题。第六步,拓展思维,乘法算式9×4=36里面的积“36”是除法算式36÷4=9里面的什么名称。三、因材施教,承认差别。有的老师是用一缸水倒给学生一桶水,多倒一桶也有的是,有的老师是用仅有的一桶水倒给学生一桶水,再多倒半桶都很困难;有的学生记忆强、悟性好,有的学生记忆弱、理解慢。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既然是实际,我们就得承认,就得从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搞教学。只要老师能尽力地因材施教,学生能努力地认真学习,就能做到物尽其用,学生都能成祖国未来的人才。要知道教师才是教育的主体与关键,其素质结构状况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3]。我现在是给一个村小的五年级代班代课,我是从四年级开始接的班。接上本班的班主任,也代了本班的五门课程。后来才知道有个叫马某的男学生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个名叫马某女学生和一个名叫赵某的男学生不会写他们的家乡与学校的名字。当时知道后我还是很吃惊的。但我已经接班好几周了,也不好多说什么,对于一个刚调任到该学校的新老师,什么都不知道,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从实际情况出发,只能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去教授这些孩子,尽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因材施教。于是,我尽力挤出课余时间抽空给学生讲一些伟人的学习故事,鼓励每一位学生要相信自己,将来都是祖国的有用人才。所以我上每一节课时,教学目标定三类,给优秀生的目标定高一些,要求掌握授课内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中游生只掌握授课内容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就行了,而这三个学生我暂时只能先注重他们的识字教学,让他们先能读下去一篇简短的课文就行了。结果在一年多的努力下,马某男学生不但会写名字了,而且会写自己的住址,识记了近一百个汉字了,他喜欢画画,劳动也很踏实,最近又用费电器进行组装,搞起了创作,同学叫他小发明。马某女学生和赵某男学生也已会读课文了。只要我代的学生有进步就行了,学生底子差,资质底,考试成绩不好不要紧,有进步就有希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生进步是教师最大的欣慰。四、媒体教与教师授,谁的效果好。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扰乱了一些人的教育教学思维。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既是普遍联系的,又是相互区别的[4]。有一些“专家们”固执己见,认为一堂课没有多媒体就不行,就无效,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要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该播时播一下,没必要时不强求,因为多媒体教学并不适合所有人,也不适合所有课程,只有需要演示的时候才结合多媒体。考虑到乡村教师平时的工作量与辛劳,不仅实际课堂教学多,所教课程科目多,而且学生的作业量以及安全问题等,都是应该注重的,加之乡村老教师的电脑使用并不纯熟,所以也就很少有多余的时间去准备多媒体,并且只靠媒体导授,是否就能和我们本班的学情相符合?有些内容学生理解了吗?学生提出的新问题不解决能行吗?所以偏极思想要不得,我们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了解自己的学识,掌握学生的学情,熟悉授课内容而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让多媒体有助于我们的教学,而不是依靠多媒体,做到对于学生要因材施教,对于教师也要因人而益。现在很多的大学教授,他们上课都是使用板书的形式,一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有些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因为多媒体教学容易加快教学速度,使学生不易消化多媒体上的内容。五、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较好地利用多媒体,别生搬硬套地搞形式主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依靠科学技术,农村的发展与进步也要依靠科学技术[5]。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有个课件资源比较实用,这篇课文就应以课件为主,边播放边教学,教学效果也是较好的。下面就对这篇课文的授课过程简述如下:第一步、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内容,同桌交流自己在文中获得的信息。第二步、课件展示傍晚时的大榕树。1、展示静态的大榕树全图。让学生看后接问:榕树的杆、枝、叶怎么样?让学生回答。2、展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杆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3、展示句子,“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4、再次课件展示榕树全貌,这样图文并举,再次理解,帮助学生很快理解文意。第三步、展示作者第二天早晨看到的鸟的动态。1、展示句子,“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接着展示,“众鸟高飞”和“百鸟欢腾”的动画图片,给学生更深理解的过程。2、继续展示句子:“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接着展示“画眉歌唱”的动画图片。美丽的动画图片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1、提问:“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作者是从大榕树的哪些部位逐项描写的?”学生能回答出“根、干、枝、叶,”就行。老师继续引导并板书: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树大、根多、干多、枝繁、叶绿”。这是作者黄昏时分看到的“鸟的天堂”。那么,作者第二天早晨看到鸟的天堂又怎样呢?引导学生回答,老师板书:“鸟多,鸟叫、鸟飞、鸟扑。”等几种形态。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动态描写,因为这些都是写鸟的活动姿态”。第五步、继续展示问题。1、作者两次描写到鸟的天堂,描写方法有什么不同?其中第十三自然段先写鸟的活动,然后具体写到一只画眉鸟,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先让学生思考回答后再展示答案:第一次是静态描写,第二次是动态描写,这属于“动静结合”。第十三自然段的写法又是“点面结合”。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呀!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让学生思考回答后,继续展示句子,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颗大榕树,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是引用别人话,所以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指能让鸟幸福生活的地方,是真正的鸟的天堂,因此没有引号。第七步、总结延伸,继续展示句子: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副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鸟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美丽的人间天堂吧!第八步、展示作业1、完成本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