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第二课时_第1页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_第2页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_第3页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正确译文,积累文言词语。2.理清游记线索,把握文章内容。3.诵读课文,理解小石潭的独特景物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独心境

。4.品析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2.背诵课文,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3.诵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1.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2.品读课文,读懂柳宗元,感知祖国山河之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学会发现美,鉴赏美。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诵《江雪》,感受柳宗元内心之情,结合学生感悟,引出导语。导入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载等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都没有人烟鸟迹,茫茫天地间只有孤独的渔翁冒雪在寒江中垂钓。一幅寂寥冷清的画面,个孤寂落寞的灵魂,一个清净绝美的世界。这,就是柳宗元展现给我们的。今天,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用善感的心灵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二、教学新课:(一)了解作者,感知写作背景。1.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2.背景资料。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3.文学常识积累“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词句。1.字音字形。篁竹(huáng)为坻(chí)翕忽(xī)幽邃(suì)犬牙差互(cī)

佁然(yǐ)

悄怆(qiǎochuàng)2.古今异义词。①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②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③潭西南而望(向西南)④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2)动词作名词。如鸣珮环(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3)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4)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寒:使……寒。)4.特殊句式。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的样子。三、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读通课文。2、学生熟练而准确地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范读、齐读、速读。第二课时复习导入作者及文学常识积累教学过程(一)学生齐读课文(二)理清线索,把握文章内容。1.通过前面的字词梳理,同学们已经清除了阅读障碍,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小石潭的,写了小石潭的哪些东西。教师示范探究:第一段写了发现小石潭,即“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又写了小潭中石头的状态,即“全石以为底……”,还写了小石潭的自然景色,即“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学生探究:第二段写了潭中的景色与游鱼,写出了游鱼欢乐的状态;第三段写了潭西南方的景观,未能探得溪流的起源;第四段写了独坐潭上的凄凉感受;第五段记录了同游的人。教师小结:同学们探究得很正确,通过对探究的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可看出,本文先写发现小石潭,接着描写小石潭的概貌,再写潭中近景(游鱼和潭水),然后写溪流水源,这是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条理清晰,毫不散乱。2.同学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似乎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发现了石潭,看见了它的样子,也看见了小石潭中的怪石,看见了水中的游鱼,望见了西南方向的犬牙差互,最后,还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一步一换景,这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写游记的方法,请同学们给它取个名字。明确:“移步换景”,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出来。赏读课文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3、“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上文哪句话相呼应?这句话与上文中的“水尤清洌’相呼应。4、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6、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四、板书设计: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远望潭源——潭边气氛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移步换景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水:清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