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省赛一等奖_第1页
戊戌变法 省赛一等奖_第2页
戊戌变法 省赛一等奖_第3页
戊戌变法 省赛一等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教师颜辉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题目第6课戊戌变法核心素养历史时空、历史解释、史论结合课标要求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提高阅读和比较的能力。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影响。【教学难点】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失败原因。教学方法与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新课导入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阶层有着不同的反应,并在寻求试图摆脱这种局面的方法。前面我们学习了农民阶级掀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洋务派兴办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而洋务运动也随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成了明日黄花。既然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那么,中国的资产阶级又如何呢?回顾旧知,感受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新课讲授一、公车上书——拉开序幕教师:1895年春,正直中国科举考试,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听到了什么?为挽救民族危亡又做了什么事情呢?(解释)拒和是指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法是指改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二、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舆论宣传教师:公车上书失败了,维新人士就此罢休了吗?他们转而去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积极地宣传变法思想。请大家整理出他们的活动情况。三、百日维新——达到高潮教师: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唯一途径就是变法。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指导学生找出百日维新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总结)变法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无策。(展示谭嗣同的绝命诗)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他们听到了签署《马关条约》的消息,然后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整理、记忆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影响)讨论、整理)地点报刊人物主张上海《时务报》梁启超《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天津《国闻报》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讨论、整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谭嗣同本来有逃走的机会,但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来唤醒民众,你认为他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学生1:不值得,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学生2:值得,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讨论总结课堂小结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