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_第1页
玉渊潭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_第2页
玉渊潭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渊潭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公园里的野生动物与人类密切相关,尤其是鸟类。它以其美丽的羽毛装饰、动人的声音和平滑生动的身体而闻名,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鸟类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高级或顶级营养级,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它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国际上,一个地区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已经成为评价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早已引起生态学家的关注。国内郑光美、魏湘岳等、陈水华等、刘宝忠等分别从鸟类群落的季节组成、鸟类群落丰富度及其影响因子等方面对城市鸟类进行研究。而北京市公园鸟类群落研究尚不多见,目前仅有赵欣如等对北京不同类型公园中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园林功能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在丰富和美化城市景观的基础上,更具有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条件的作用。注重公园生态功能的建设,尽量减少由于城市规模的加大所造成的动植物种群的减少,通过以植物造园为主的园林手法,提高植被量,提供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重新营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物链,恢复城市生态体系的平衡,同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仅是为动物、鸟类、昆虫、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也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深入研究鸟类群落与公园的关系,对公园鸟类保护起促进作用,为改善公园环境建设生态型公园提参考。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们对北京玉渊潭公园鸟类群落特征做了研究。1学习方法1.1山水园林的植物造景玉渊潭公园为北京近西郊较大的公园,占地面积140.79hm2,其中水面61.47hm2,陆地79.32hm2,为自然山水式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有各种树木14.7万株,人工草坪31.6万m2,以常绿林、阔叶林及混交林为主要植被的绿化面积达41.23hm2,形成了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绿化。园内山青水秀、松风夕照、樱洲秋水、柳桥映月。湖中一条长堤接通南北,把玉渊潭湖分为东湖、西湖。全园植物葱茂,自然情趣浓厚。在调查开始前,根据公园生态及地理环境拟定几条调查路线,最终确定具体调查样线。1.2观察鸟类方法根据北京市气候和鸟类区系特点,确定2005年9~11月及2006年2~5月鸟类迁徙集中期,每周观鸟1~2次;2005年6~8月、2005年12月~2006年1月非迁徙期,每两周进行1次观鸟。调查一般选择晴朗无风的日子,在日出后2h或日落前2h进行,这段时间是鸟类活动的高峰期。沿着调查线路行进,记录所有用8倍双筒望远镜或裸眼见到和耳听到的鸟类的种类、数量及栖息环境,从后方上空飞过的鸟类不计在内,遇到不能识别的鸟种拍照后检索统计。水鸟的观测采取直接计数法。沿公园水线行进并对水面上出现的水鸟进行记录,同时也可得出单位水域面积水鸟的分布情况。2鸟类群落的季节分布本次调查共发现鸟类49种(其中2种为人工放养),隶属11目21科。其中有迁徙鸟33种,占67%(表1)。玉渊潭公园中多数鸟类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分布;鸟类群落的物种数和数量在全年的不同季节间呈现出一定波动性(图1、2)。公园内鸟类物种数与数量的变化相对同步。在春秋季呈现两个高峰,特别是春季的3月是全年鸟类物种数和总数量的最高峰。春秋季是鸟类迁徙的季节,公园中鸟类变换比较频繁。夏季鸟类群落的物种数高于冬季,但夏季鸟类的总数量却比冬季低,总数量最低值出现在7月。3讨论3.1同步季节变化调查统计的鸟类中,夏候鸟18种、冬候鸟4种、旅鸟18种、留鸟16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和分布数量的季节性变化是公园鸟类群落组成、物种数和数量呈现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公园鸟类的物种数和总数量多数呈现相对同步的季节变化,即春、秋为两个高峰。鸟类总数量受集群性较强的鸟类数量的影响较大,如春季白头鹎、燕雀集群迁来,使3月鸟类总数量达全年最高。夏季物种数量多于冬季,是因为根据调查统计,公园中夏候鸟的种类多于冬候鸟。春季开始,许多夏候鸟从南方迁来形成迁徙高峰,符合北京候鸟的迁徙规律,并且扩大了某些种类在公园中的分布面,从而提高了公园中鸟类分布的物种数。冬季鸟类总数量多于夏季,是因为7月前后在公园观测到的鸟类大部分在公园内繁殖,如绿头鸭、斑啄木鸟、喜鹊等。由于鸟类繁殖育雏习性,使其集群活动减少,总数量降低。冬季虽然冬候鸟物种数不多,但多为喜集群鸟类如小嘴乌鸦、喜鹊、灰喜鹊等,因此观测到鸟类数量基本稳定。3.2鸟类群落分布、数量及分布特点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量干扰的存在,公园并不是鸟类的主要繁殖地,能在公园内繁殖的只有一些城市常见或与人较亲近的鸟类,如:喜鹊、小嘴乌鸦、斑啄木鸟、珠颈斑鸠、绿头鸭等11种鸟。上述鸟类是所有鸟类中对公园比较适应的种类,它们是公园鸟类群落的优势种。多数留鸟在公园分布的数量从春季开始下降,在夏季最低,至秋季回升。分布数量的变化对园林鸟类群落的物种和总数量有比较大的影响。调查记录到雀形目10科27种,为公园总种数的55.1%。雀形目的科数和种数都多于非雀形目,也就是说玉渊潭公园内更适合以中小型为主的雀形目鸟类栖息。玉渊潭公园的留春园一个园中园,以厅廊、花架为主要建筑,四周种植白皮松、雪松、龙柏等常绿树及毛白杨、国槐、栾树、合欢等落叶乔木,园中植被种间密度较大,且留春园地处偏僻,游人较少,东临中央军委院落,林深人静,成为雀形目林鸟喜栖环境。玉渊潭公园内的品茗阁为全园鸟类物种数和总数量分布最多的地区,此处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有关,可以观测到游禽、涉禽、陆禽等鸟类。品茗阁东有湖中蒲苇小岛,北临樱花园景区,西望草坪岸边,南植高大乔木、垂柳、灌丛,不同生态环境重叠产生边缘效应,使此地鸟种分布较为丰富,鸟类数量居多。鸟类数量、种类分布较少的地区也基本统一,这些地区一般游人较多,人为干扰因素较大;植被类型单一,种间密度大;公园水域比较开阔,岸边水泥固化,滩涂少、灌丛少,缺少游禽筑巢、涉禽栖息的稳定环境,致使公园水禽种类较少。3.3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组成人造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特别是建筑和大面积的人工树林取代了原生林地,而且有一些外来树种。公园内边界众多,公园有水域、山坡、裸地、草地、建筑、林地等,在水平空间上具有较高的微景观异质性,不同景观的密集排列和组合,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边界,也导致了公园栖息地高度的异质状态。公园鸟类群落具有较高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物种数和个体数量波动很大。由于公园中人为干扰较大,真正在公园中繁殖和居留的种类很少,多数属于游荡个体,公园的面积和内部异质性是影响公园鸟类群落稳定性的主要因子。面积越小稳定性越低,公园鸟类主要是一些游荡的个体,具有较大的随机波动性。内部异质性越高稳定性越低,公园在总体上具有较大的林木盖度及水域面积,对于增强鸟类群落的稳定性已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公园内部植被复杂性,多为人工栽种,非自然生境,影响着公园鸟类分布的种类和数量,从总体上看,玉渊潭公园的面积较小而异质性较高,是导致鸟类群落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3.4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鸟类群落结构,分析其原因,不仅是资源保护的需要,而且也是对环境的变动及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以及对生态平衡从理论上做出指导。在城市公园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中,注意营造多样的环境,特别要重视那些特殊的栖息地和微栖息地的保护,它们对于维持本地区鸟类多样性甚至生物的多样性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