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规划中的线形要素_第1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规划中的线形要素_第2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规划中的线形要素_第3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规划中的线形要素_第4页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规划中的线形要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规划中的线形要素

目前,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下简称“城市绿地规划”)的编制已增加对线性元素的影响。例如,广东省和福建省发布了《珠江三角洲绿地规划设计技术指南》和福建省绿地规划建设指南。但线状要素在我国规划编制中的整合与规划控制途径仍不明朗,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如何将国外相关绿道规划理论合理应用到我国的规划国情当中、如何界定和控制线状要素的规划用地,以及如何在线状要素和绿地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建构合理联系等。1绿色城市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的要素问题1.1城市绿线和绿线的划定线状要素对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复杂化和要素多元化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也已逐渐成为城市绿地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规划要素。但在我国目前的规划机制中,对于绿地空间的布局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城市绿线的划定来进行的。由于绿线划定着眼于对地块的范围限定和边界控制,所以主要适用于绿地系统中呈点状分布的绿地地块控制(文中称之为“点状要素”(1))。而对于线状要素而言,由于其用地载体并非都是独立的绿地地块(如城市道路附属绿地),因而绿线划定很难对绿地系统中的线状要素形成有效控制,这也是造成当前线状要素难以在我国用地规划中进行合理控制和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1.2城市绿地系统线索要素的用地来源缺乏清晰的规定由于土地是城市绿规的基本操作对象和功能载体,因而对线状要素规划和建设而言,用地来源与界定也是不可回避的议题。在国外绿色线状要素规划中,城市周边和市区内部的用地界定与获取途径也有所区别。其中,在城市周边地区主要是通过区域规划的综合统筹和保护控制来预留线状要素规划所需用地。而在市区内部,由于用地资源大多已被城市开发占用,因而对线状要素的规划通常需要通过现状用地置换、交通设施用地整合或废弃设施修复利用等手段来获取和整合城市用地。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进行绿色线状要素的用地安排也面临相似的问题。城市建设用地地块的土地使用主要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城市总规”)中进行安排,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落实,但由于城市内部绿色线状要素的用地载体并非都是独立的用地地块,所以城市总规很难对城市绿地系统线状要素的用地来源进行清晰的规定。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线状要素的用地界定和整合,往往需要在城市总规用地安排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才能得以明确。而反观目前国内相关规划编制实践,大多仍将线状要素的规划重心放在市区周边非建设用地区域,而对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线状要素规划的操作和落实则回避居多,对其用地问题则更少涉及。1.3空间布局的连接功能需求城市绿地系统线状要素在系统结构当中的核心功能为沟通和连接,城市绿地则是城市绿地系统当中线状要素沟通和连接的重要节点。但在城市总规的土地使用规划中,城市绿地按照主导功能被划分为多个类型(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由于主导功能不同,各类城市绿地对线状要素连接的具体功能需求也有较大区别。例如,公园绿地的功能安排主要围绕休闲游憩组织来进行,其对于线状要素的连接功能需求侧重于在居住区和公园绿地之间建立联系;而城市周边“其他绿地”的功能安排则关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控制,因而其对于线状要素的连接功能需求侧重于生态廊道的建构,以满足生态绿地之间物种迁徙和流动的需要。不同类型绿地将产生不同的连接功能需求,从而影响线状要素的空间布局形式。而在线状要素规划中通过何种途径来充分反映连接对象的功能特点,则有待进一步探讨。2“绿道”、“公园路”、“廊道”等概念的提出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和规划环境各有不同,无法将国外的“绿道”“公园路”“廊道”等概念原封不动地照搬到我国的城市绿规编制中来,所以笔者专门针对我国绿地系统中的线状要素规划提出了“绿廊”的概念。2.1城周绿廊和带动绿地系统“绿廊”在我国尚无明确界定,是本文根据城市绿地系统中线状要素的整合与规划控制需要提出的概念。其用地范畴与我国城市绿规(2)相对应,既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又涉及到非建设用地。因此,可按照区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城中绿廊和城周绿廊(图1)。其中,城中绿廊主要是在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在市区内部绿地系统中起到沟通和联系功能的线状要素;城周绿廊则是在非建设用地范畴下,在市区周边绿地系统中起到沟通和联系作用的线状要素。2.2城市周边绿色网状要素的用地载体考察国外城市内部绿色线状要素的研究和规划实践,如美国的公园路、日本东京的“纤维”绿色廊道及新加坡国家绿道网规划,可以发现其城市内部线状要素规划重点都是围绕道路绿地的组织、梳理和优化来进行的。在我国,城市道路绿地属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以下简称《绿标》)绿地类别中的“G4附属绿地”,同样承载着城市内部绿地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功能。而将城中绿廊的用地载体界定为城市道路用地及其附属绿地,除了符合线状要素的功能特征以及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之外,还能很好地承接和深化城市总规的用地安排,便于在城市绿规中对其进行引导和控制(表1)。对应考察国外区域绿道、生态廊道等城市周边绿色线状要素的规划实践可以发现,在城市周边承担沟通和连接功能的绿色线状要素用地载体,既可以是公路、铁路等线状人工设施及其沿线绿地,又可以是河流、山脊和林带等线状自然要素及其沿线绿地,呈现出更多样的特征。对照我国的规划机制,城市周边的绿色线状要素用地载体类型将涉及到“E1水域”“E2农林用地”“E3其他非建设用地”三类非建设用地(表1)。2.3b2b0107—分类体系《绿标》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根据条文说明可以发现,除了“G4附属绿地”不具备明显的主导功能特征(3)外,“G1公园绿地”“G2生产绿地”“G3防护绿地”“G5其他绿地”均有比较明确的主导功能定位。《绿标》将这四类绿地主导功能分别归纳为休闲游憩、生产培育、日常防护(4)和城市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与控制。而在2012年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下简称《城标》)中,进一步调整绿地分类体系和功能结构。其中,“生产绿地”被调整至非建设用地中的“农林用地”,同时将在展示城市景观风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广场用地”与原用地大类“绿地”合并,形成新的用地大类,即“G绿地与广场用地”。结合《绿标》的城市绿地分类体系与《城标》的分类调整,本文将当前城市绿地按照主导功能梳理为四大类型要素,即休闲游憩功能要素(对应《城标》中的“G1公园绿地”)、日常防护功能要素(对应《城标》中的“G2防护绿地”)、景观风貌功能要素(对应《城标》中的“G3广场用地”)及生态保护培育功能要素(对应《绿标》中的“G5其他绿地”)。其中,生态保护培育功能要素属于非建设用地范畴,其他三类要素属于城市建设用地范畴。城市绿地是绿廊的主要连接对象,因此按照城市绿地的主导功能类型及其连接需求,可将绿廊对应分为四类。其中,城中绿廊主要在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之间建立连接,依据此三类绿地的主导功能可划分成休闲游憩绿廊、日常防护绿廊和景观风貌绿廊三类;城周绿廊的主要连接对象为其他绿地,由于其主导功能为生态保护培育,因而定位为保护培育绿廊。四种功能类型的绿廊致力于建构四类绿色线性空间服务网络,以整合和连接城乡绿地相关资源(表2)。2.4功能分区分析在对绿廊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绿廊的分级体系是为进一步探析其功能细分和控制的可能性,以便绿廊规划能够逐级落实。考察四类绿廊及其连接对象,发现其都具备了功能细分和控制的基础。其中,休闲游憩绿廊的分级可按其连接对象(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不同划分为城区、社区和主题3个级别;日常防护绿廊的分级则主要可按防护对象的危险程度不同划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3个级别;景观风貌绿廊的分级则主要按照广场用地的级别定位划分为市级、区级和功能区级(5)3个级别;保护培育绿廊的分级则主要依据城市周边“其他绿地”的生态敏感性程度不同划分为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培育3个级别(表3)。3《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撰2010-2010》中,关于线性要素规划的研究3.1区域绿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制订佛山市位于珠三角区域,是我国最早进行绿道规划实践的地区之一。在组织城市绿规修编之前,佛山当地还组织编制了一系列与城市绿地系统线状要素规划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其中就包含了《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2010—2020)》和《佛山市绿网建设规划》。《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主要是承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的构思,并在佛山市范围内进行区域绿道规划的深化和进一步落实。而《佛山市绿网建设规划》则主要是对佛山市城市道路绿化和水系绿化的规划安排。这两项规划和建设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推进。对于《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0—2020)》(以下简称《佛山市绿规修编》)项目而言,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对现有的已编规划尤其是线状要素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和优化提升,并与绿地系统的其他要素形成合力以作用和服务于城市发展。3.2绿廊景观要素整合该项目从多个方面尝试对线状要素进行整合与控制,其中就包括对其进行功能分类和分级。在功能分类上,规划将绿地系统要素进行拆分和重组,形成休闲游憩、日常防护、景观风貌和保护培育4个功能子系统(图2~图5),并对每个子系统当中要素的细分功能进行了深入控制。本文以休闲游憩子系统中的绿廊规划为例,介绍了线状要素整合实践与应用方面的探索。《佛山市绿规修编》中的休闲游憩子系统主要由休闲游憩绿地和休闲游憩绿廊两类要素组成。该子系统规划的核心主要是围绕休闲游憩绿地和休闲游憩绿廊的分级、布局及连接来进行。休闲游憩绿地被分为城区休闲游憩绿地、社区休闲游憩绿地和主题休闲游憩绿地3个级别:城区休闲游憩绿地对应于综合公园,其中,全市性公园服务于全市居民,不设明确服务半径,区域性公园按照服务半径不低于1600m的标准进行布局;社区休闲游憩绿地对应于社区公园,其中,居住区公园按照服务半径不低于600m的标准进行布局,小区游园按照服务半径不低于350m的标准进行布局;主题休闲游憩绿地对应于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主要依托现有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布局,不设具体服务半径。通过对3个级别休闲游憩绿地的布局及典型特征和模式的研究,按照各级别休闲游憩绿地的连接需求设置了城区、社区和主题3个级别的休闲游憩绿廊(表4)。(1)城区休闲游憩绿廊的布局特点在《佛山市绿规修编》中,城区休闲游憩绿廊被定位为联系城区休闲游憩绿地及居住片区的空间要素,其服务应确保在城市当中连接和服务的公平性与均衡性,因此其选线应确保能串联主要居住区。为确保城区休闲游憩绿地的服务效率和空间可达性,在《佛山市绿规修编》中,城区休闲游憩绿地通常被定位为整个市区或城区的休闲游憩活动中心,布置于多个居住区的中心地段,并在城区中均匀分布,但密度较低(图6)。根据连接对象的空间形态特征,城区休闲游憩绿廊的布局结构则主要以综合公园等为中心,以居住区为节点,在空间上呈多点发散型。由于城区休闲游憩绿廊的载体通常为生活性主干路,因而其可在城市分区间进行沟通与连接,并且整体密度较低,线路较长(图7)。(2)社区休闲游憩绿地的布局在《佛山市绿规修编》中,社区休闲游憩绿廊的空间联系对象为居住区内部的小区和社区休闲游憩绿地,为了确保绿廊服务的公平性和均衡性,社区休闲游憩绿廊的选线和服务要求是确保居住区内的主要小区都能通过绿廊与社区休闲游憩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建立沟通联系。在《佛山市绿规修编》中,基本依照服务半径预设值来对社区休闲游憩绿地进行布点,布局结果是社区休闲游憩绿地基本在居住区当中均匀分布(图8)。休闲游憩绿廊作为社区休闲游憩绿地与小区地块间的串联要素,其布局范围通常在居住区以内,并在居住区范畴内呈均匀格网分布。由于社区休闲游憩绿廊的载体主要是居住区内的生活性次干路或支路,因而其形态直接与居住区内的路网形态相关,并且密度高,线路较短(图9)。(3)城市组团的空间布局由于主题休闲游憩绿地(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规划与城市现状资源关系密切,因而其布局随机性较强,很难用规则来进行约束。在《佛山市绿规修编》中,在开发较早、拥有较多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心组团和大良容桂组团,规划布置了13个专类公园,而其他5个城市组团由于相关资源的欠缺,其总和数量才11个。主题休闲游憩绿廊的空间联系对象为主题休闲游憩绿地与城市居住区,由于主题休闲游憩绿地在城市当中的分布弹性变动较大(图10),在《佛山市绿规修编》中,主题休闲游憩绿廊的空间布局级别直接依托于主题休闲游憩绿地的布局特征,并尝试能在主题游憩绿地及其周边居住区和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进行串联(图11)。3.3不同功能的划分进行了界定《佛山市绿规修编》项目课题对绿地系统线状要素的整合和规划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重点主要集中于本文所关注的线状要素用地载体梳理、分类体系和分级体系建构及规划编制工作等方面,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1)通过用地界定来明确线状要素功能和空间的基本承载。《佛山市绿规修编》通过界定明确的用地来承载线状要素的功能和空间布局,其实也就锁定了线状要素在规划中的操作对象,并为线状要素在规划体系和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逐级操作与落实创造了条件。(2)通过功能分类来关联和整合线状要素与绿地系统的其他要素。《佛山市绿规修编》并未将线状要素作为专项规划或专门要素来对待,而是探索将线状要素的规划整合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过程中。这不仅仅是对规划内容的补充,更涉及到能否在城市绿地系统的固有功能体系、空间布局方式等方面合理融入线状要素的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