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碰撞理论]1.化学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必须发生碰撞;但不是任何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少数分子的碰撞能发生反应,把这种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2.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比整个体系内分子的平均能量要高出很多.这种分子称为活化分子.3.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有效碰撞几率的多少,所有能够改变分子内能,运动速率,以及碰撞几率的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计算公式为:v=△C/△t单位:mol/(L•s)、mol/(L•min)、mol/(L•h)意义:(1)化学反应速率是表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正值。(2)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5.结论: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速率之比=系数之比、变量之比=系数之比如:2A(g)+3B(g)=C(g)+4D(g)ν(A):ν(B):ν(C):ν(D)=2:3:1:4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改变物质浓度、温度、压强,使用催化剂、改变固体表面积、形成原电池等均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适宜有液体和气体参加的反应,对于固体和纯液体(如水)物质,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压强:
对于气体反应,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即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压强(即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只适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如果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应速率可以忽略不计。)温度: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0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催化剂: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指正催化剂;对同一化学反应,催化剂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反应温度有关)其他条件:如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表面积,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形成原电池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如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时,粗锌比纯锌速率快、或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稀有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引起总压强增大,但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b.恒温、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引起容器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练习]1、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O2=CO2(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碳块粉碎成粉末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增大氧气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增加碳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对于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D、使总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氢氧化钠固体;B、水;C、氯化铵固体;D、醋酸钠固体。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特征:(1)逆:研究的反应一定是可逆反应(2)动:反应仍在继续进行,是动态平衡(3)等:达平衡状态时,υ(正)=υ(逆),是指a.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等于其逆反应速率.b.不同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比符合化学计量数之比(4)定:达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保持不变。(5)变:如果外界条件改变,原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三.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和判断依据:1.直接标志:抓平衡特征“等”指同种物质的不同种的“定”指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转化率等不再变化。间接标志:指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温度、物质颜色等是否变化。四.化学平衡常数定义: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K)。以aA(g)+bB(g)cC(g)+dD(g)反应为例,2.表达式:【注意】①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如溶剂水)时,它们不写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②平衡常数K只与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与浓度变化无关。=3\*GB3③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的大小。五.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α)计算公式:α=转化量/起始量=消耗量/起始量=变化量/起始量六.浓度商(QC):1.定义:指任意状态下,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QC=2.意义: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1)当QC=K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当QC<K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3)当QC>K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七.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计算模式——“三段式”【练习】某温度下,将0.4mol/LSO2和1.0mol/LO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9.(1)反应进行至某一时刻,测得容器中c(SO2)=0.2mol/L、c(O2)=0.9mol/L、c(SO3)=0.2mol/L,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2)在平衡状态时,SO2的转化率为多少?(3)达平衡状态时,容器中压强与开始时压强之比是多少?化学反应与能量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区别以及反应热:微观:=1\*GB3①断开旧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为吸热反应=2\*GB3②断开旧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为放热反应宏观=1\*GB3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2\*GB3②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反应热的计算:△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2.△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盖斯定律:=1\*GB3①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GB3②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4.测量法:仪器——量热计三.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大多数化合反应……2.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C、H2、CO等热还原反应;③铵盐和碱的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一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二看△H的变化的“+”、“—”号是否正确三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正确,为KJ/mol。四看反应热数值与物质计量数是否相对应。五.概念理解:1.燃烧热∶25o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2.中和热:在稀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租赁山地别墅及园林使用权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领养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方式适用条件及技巧解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分包合同(水利工程风险管理)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社保工伤保险合同范本(附企业培训服务)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科技合作标准协议(全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续签劳动合同方案书3篇
- 金华共享充电柜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极限运动装备租赁服务协议4篇
- 铸铁围墙施工方案
- 餐饮行业优化食品供应链管理计划
- 微信小程序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带目录
- 复工复产六个一方案模板
- 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2025年高三下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要分手费的分手协议书(标准)
- 2024夏季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2
- 2024新人教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Were Family!(大单元教学设计)
- 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核查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三级、技能考核要素细目表三级
- DB12T 1339-2024 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南
- 电竞赛事策划全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