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资料_第1页
先秦文学资料_第2页
先秦文学资料_第3页
先秦文学资料_第4页
先秦文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先秦文学概述一、先秦文学界定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传说中的尧、舜、禹的时代)、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至于狭义的“先秦”,则主要指秦统一天下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从文学史的角度,应当说先秦文学是指广义的先秦文学,即上古至战国时期的文学。

二、先秦文学概况 1、上古文学:歌谣和神话 2、诗歌:《诗经》、《楚辞》3、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三、先秦文学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先秦文学有三大主要特征:其一,文学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个体的身份也不断变化;1、群体创作时期,主要在文字产生以前这个时期,即群讴唱和。其主要作品当是劳动乐歌(含农事祭舞)。2、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巫觋作为个体文学创作者开始出现,出于巫术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是当时主要的作品。3、商周之际到春秋人事受到重视,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或为新兴文化的代表,记人事,观天象,述旧典的史家散文,是当时重要的作品。4、西周春秋时期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是此时期文学的主要创作者,他们所献诗、所采诗是这一时期留存后世最多的作品。5、春秋战国之际到战国时期,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的“士”阶层,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散文”是这一时期最多最具个性的文学作品。其二,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其三,先秦文学的发展,是与先秦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表里的。1、夏商时代文化背景相同,都以巫文化最具代表性,故夏商文学也与原始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突出体现为直接为宗教活动产物的诗歌作品,可考资料较多。2、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社会制度由血亲面宗法,时代精神由敬畏鬼神到敬礼重德,因而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人生,历史散文借修史来表达对现实的关注。3、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表现出着眼现实,少及“天命”,自觉创新的共有文化气质,产生了不同于前代又风格各异的散文和诗赋。上古神话第一节神话的产生和记录一、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二、神话产生的原因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三、上古神话的记录和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记录和保存。现存先秦及汉代古籍中,除《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墨子》、《庄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书各有少量片断记载以外,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存较多,有其历史和文学价值。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从《生民》到《大明》,周人由产生到逐步强大,最后灭商,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得到了完整的表现。五篇史诗,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因此,它们与后世的庙堂文学有明显的区别。三、农事:《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已占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四、燕飨:《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诗经》中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五、怨刺:变风、变雅是和风、雅相对而言的。风、雅,是太平盛世的产物,《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后世经学家纳入伦理轨道后对《诗经》作品的主观解说,即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确有不少含蓄蕴藉的作品。而当国政变乱之世,便也有一些直吐怒骂之作产生,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其特点是“多具忧世之怀”,“有忧生之意”。(刘熙载《艺概》)“变”,指时世由盛变衰,即“王道衰、礼义废”等。六、战争徭役:战争徭役诗的主旋律:周人重农尊亲,战争诗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第六节《诗经》的艺术特点一、《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二、赋、比、兴的手法《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朱熹《诗集传》: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在诗歌创作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它们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三、重章叠句《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第六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一、抒情诗传统从《诗经》开始,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此后,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二、“风雅”精神与文学革新《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三、比兴的垂范《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同时,《诗经》中不一定有寄托的比兴,在《诗经》被经学化后,往往被加以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因此,有时“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而许多诗人,也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散文的萌芽和发展一、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阶段叙事(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叙事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汉书·艺文志》(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二、《尚书》1、《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先秦称《书》,汉以后称《尚书》或《书经》,原为夏商周原始历史文献,主要是记载帝王的命令和言论,后来成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2、《尚书》的来源、作者、和结集《尚书》的来源非常古远,在殷商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辑成《尚书》的文献。这些文献的作者,多为各时代的史官,他们将帝王、大臣的言论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原始的《尚书》。《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3、《尚书》的文体《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即帝王和诸侯的文告、誓词、命令、谈话记录之类。4、《尚书》的语言及艺术成就《尚书》为上古记言体散文,文字古奥典雅,但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三、《春秋》1、《春秋》《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的《春秋》,是鲁国史官所整理修订的鲁国的纪年史,孔子对其做过删改和修订。它以记录鲁国的历史事件为主,同时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属于记事体。2、《春秋》的内容和与记事方式《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记录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发生在鲁国和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重大事件,其中有国家重要的祭典、盟会,国君的嗣立、丧葬,各诸侯间的交往和互访,以及大量有关军事行动的记录。《春秋》记事,基本以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某人发生某事的格式记写。提纲式的记录,条陈清晰,言简意赅。从文学的角度看,《春秋》记事的语言简练、准确,用词谨严,没有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的语句,为人们提供了提炼语言的方法。3、“春秋笔法”与《春秋》的思想倾向《春秋》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作者强烈爱憎的笔法,即所谓的“微言大义”或“春秋笔法”。由“春秋笔法”可以看出《春秋》主要的思想倾向,即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的行为,贬斥邪说暴行。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第二节《左传》一、《左传》的作者《左传》的作者,说法不一,比较可靠的是鲁国的左丘明。孔安国注《论语》时说:“左丘明,鲁太史也。”二、《春秋》与《左传》的关系《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采用了《春秋》的编年体,大体上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春秋》所列鲁君的世次为序,但是建构的是自己框架,是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三、《左传》的思想《左传》作为一部直录式的史书,它直言不讳的通过记事十分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倾向。正是它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得它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左传》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诸侯的历史业绩,也记述了统治阶级残暴荒淫的行为。2、对于具有远见卓识、富于改革精神的政治人物,《左传》作者予以热情的赞扬。3、重视民众的力量,以民为本,是《左传》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4、《左传》对战争的记写中表现出先进的军事思想,是当时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既重视战争的性质,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又讲求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5、《左传》中有关灾祥、卜筮的记事,是那个时代人们认识能力的标志。《左传》的思想倾向是在它丰而祥备的记事中自然流露的。虽然作者也借助“君子曰”、“仲尼曰”直接讲论一些事物,作出“礼也”、“非礼也”的判断,但在多数情况下,《左传》作者的爱憎、是非以及历史观是通过生动具体的记事和对历史人物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来的。而“君子曰”作为表达作者思想倾向的一种的方式,对后世小说和史书的写作都有影响。四、《左传》的文学成就1、《左传》的叙事艺术作为编年史,《左传》的叙事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左传》的叙事艺术有以下几个特征:(1)《左传》在叙事结构方面一般按时间的顺序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倒叙、预序、追叙和补记的手法也使用频繁。(2)《左传》叙事,往往注意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这一点在写战争方面最为突出。(3)《左传》叙事视角时有转换。(4)《左传》叙事长于将史实与神化传说、历史传闻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有许多关于占卜和释梦的记录。通过丰富的想象,作者使历史的记叙故事化,以丰富历史的内容。2、《左传》的人物描写《左传》的人物描写有以下几个特征:(1)统治集团的成员是《左传》描写的主要对象。特别是成就卓著的国君和执政大臣,在他们称霸、当政或任职的若干年内,《左传》留下了他们所作所为的生动记录。(2)由于受编年体结构和分年记事的局限,《左传》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分散在各年的记事融合而成的。“积累型”:由分年记事逐渐展示某一个人的性格,从而构成完整的形象。“闪现型”:仅写一件事情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或表现出其性格特征。(3)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人物性格丰富、复杂,有变化。(4)开始使用了描写情节和细节的手段。细节描写是《左传》中写人的主要手法。概括的说,《左传》善于通过具体的记事描写人,在记事中写人,在写人中记事;描写人物事迹时,特别注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例;人物性格与时代的政治标准(“礼”)密切相关,表现为明显的伦理倾向。这些特点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左传》的语言(1)记述语言准确精练,生动而富于色彩,简洁凝练而蕴藉含蓄。(2)人物的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外交词令和议论、谏说之辞论证严密,言语洗练,有说服力和感染力。(3)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于修辞方面都大量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并采用生动的俗语、谚语和民谣。4、《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善于抓住战争中的主要矛盾,通过个别场面和情节的描写来反映战争的全貌。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战争中的人。第三节《国语》一、《国语》的成书、体例和思想内容《国语》是一部国别史,据司马迁、班固、韦昭言《国语》是左丘明在失明以后将其编著《左传》剩余的资料略加整理、汇编而成。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二、《国语》的文学成就1、《国语》以记言为主,以记事为辅。《国语》的记言,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其文字周详缜密,又有很多口语化和通俗化的色彩。由于其内容来源不一,因此,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平并不一致。2、《国语》已将某个人的言行集中在一起,向人物小传过渡,在体裁上向纪传体过渡,在叙事中塑造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3、《国语》有的叙事还运用了幽默和滑稽的手法,达到了批评和讽刺的目的,写得活泼有趣。有的场面描写采用了夸张渲染手法,着意制造气氛,显得十分火热。第四节《战国策》一、《战国策》的成书《战国策》是一部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辩论的言辞。西汉刘向修订成书,共33篇。二、《战国策》的思想倾向1、民本思想。2、明显的“贵士”的倾向。3、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虽主要是对某些统治者的规劝,但对后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4、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给予充分肯定。5、从思想线索上看,《战国策》艺术上自成一家,就是纵横家。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机智灵活的论说方法和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的语言艺术。2、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铺陈夸饰、排比骈偶、博引史事)3、细致传神的描写技巧(人物形象的塑造)。《战国策》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战国策》在写人上,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着重渲染气氛。4、寓言故事。《战国策》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轨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一、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轨迹1、写作内容从直观地记言记事向形象地描摹事态人情演进。(甲骨卜辞、铭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2、表现手法从单纯实录向合理夸饰演进。(甲骨卜辞、铭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3、语言表述从简单向复杂演进。①甲骨卜辞、铭文、《尚书》、《春秋》:语言简而短,略具叙事、记言的基本要素。②《左传》:语言典而美,能建构完整的体例。③《国语》、《战国策》:语言庞而纵,极尽纵横议论之能事。4、感情抒发从隐寓式向明朗化演进。①甲骨卜辞、铭文:不需要感情。②《尚书》:记载人物的语言流露感情,不是作者之情。③《春秋》:私人著述,“春秋笔法”。④《左传》:鲜明的情感抒发。5、体例编制从零散向统一演进。(《尚书》记言-《春秋》编年体提纲-《左传》成熟编年体-《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晏子春秋》传记文学)二、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2、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3、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褒贬分明、注重教化,各种叙事方式,人物描写基本手法,历史题材的重视)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先秦说理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主要著作先有《论语》,后有《老子》、《墨子》。《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人们的一言一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言论警辟精炼,大多富于哲理。第二期:战国中期语录体仍旧通行,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形式。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主要特点是词藻丰富,说理畅达,行文多有寓言和比喻。第三期:战国后期在这一时期,诸子散文完全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已经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个人的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鞭辟入理。第二节孔子与《论语》一、孔子及其思想二、《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是反映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三、《论语》的文学价值1、语言艺术方面(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2)有些话采用“比物连类”的含蓄手法。(3)《论语》记录孔子言谈,力求真实地反映出丰富复杂的感情色彩。2、人物的个性描绘: 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3、语录体对后世的影响先秦说理散文在语录体的发展变化中逐步成熟。第三节孟轲与《孟子》一、孟子与《孟子》《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该书反映了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表现了孟子的思想和理论。二、《孟子》的文学价值1、从体制上说,《孟子》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2、《孟子》的突出特点是善用比喻。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3、善设机辟,请君入彀。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慢慢引入正题,使对方陷入论辩的困境。4、《孟子》散文富有气势。多用排比,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第四节庄子一、庄子今本《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一般认为《庄子》内篇思想一贯,风格一致,构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当出自庄子手笔,而外篇和杂篇思想倾向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多为对内篇某一思想的演绎和发挥,当为庄子门人和后学所作。但从总体风格看,内篇、外篇和杂篇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都集中体现了庄子一派的哲学。二、《庄子》的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