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行为问题辅导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1.gif)
![心理与行为问题辅导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2.gif)
![心理与行为问题辅导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3.gif)
![心理与行为问题辅导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4.gif)
![心理与行为问题辅导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eada964b17d3f3d82dd82198f71cff9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我们心理充满阳光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9/18/20231让我们心理充满阳光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8/6/2023一、厌学心理案例某男Y,15岁,智商中等偏下,上海市某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学生。Y从小父母离异,与外婆和小姨一起生活。父亲由于自身经济情况较差,很少给予照顾。母亲再婚后,曾接Y和继父一起生活,但继父要求较为严格,曾因为Y犯错而责罚教育,以后Y对继父一直耿耿于怀,再不愿与母亲生活在一直,之后一直与外婆、小姨生活。Y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一般。进入初中学习以后,成绩较差。初一下学期开学后,班级一个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他从此迷恋上了打游戏,以至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教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教师针对他的表现,多次批评教育他。但是由于没有父母关心和管教,他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这是一个学生因家庭因素和自身素质因素引起成绩下降,并最后导致厌学甚至逃学的案例。
9/18/20232一、厌学心理案例某男Y,15岁,智商中等偏下,上海市某初级厌学原因Y只是一部分厌学情绪学生的代表而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部分初中学生厌学甚至逃学呢?概括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家庭因素二、自身素质因素
常言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十个指头不可能一样长”,由于Y自身基础较差,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听不出子丑寅卯来,使自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恶,这些是较大的原因。初中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经不起诱惑,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难以自拔。Y的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从小看到其他同学每天放学有父母接送,常问外婆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来接我,有同学在学校嘲笑他没有父母,Y常常感觉抬不起头,形成了严重的自卑心理。
9/18/20233厌学原因Y只是一部分厌学情绪学生的代表而已,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的营业场所,都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Y经常出入一些录像厅、游戏厅,经常接触一些宣扬暴力、攻击性的影片、游戏。此外社会上的一些荒谬言论,如“读书无用论”等的影响,使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寻找他们所认为的成就感。Y就是这种社会因素的一个典型案例。
●四、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校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的初中生的年纪较小,他们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好恶。如果还总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那么学生肯定会对该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反之,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结合起来,那么效果会迥然不同。对Y而言,教师缺乏对他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加上Y本身的基础较差,教师却没有给予帮助和鼓励,使Y失去学习兴趣。
9/18/20234●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艾里克森在心理社会期理论中,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时期阶段:他认为:①每个时期的身心发展顺利与否,均与前一时期的发展有关,前一时期身心的顺利发展,有利于后一时期的发展,否则将对后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②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困难与危机存在,危机的顺利解决,就会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如果危机不能顺利解决,将会产生发展障碍,甚至行为异常。本个案中正是印证了艾里克森的理论,Y恰好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五个时期——青春期。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危机就是自我统合与角色混乱,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如果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就会使个人的方向迷失,所作所为与自己应有的角色不相符合,最后演变的结果,可能是退缩,可能陷入堕落,也可能在适应困境时学到一些不当的异常行为。
9/18/20235艾里克森在心理社会期理论中,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时期阶段:他认厌学的辅导1、了解厌学学生具体的厌学动因以及个性特点和需求;2、关心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学习欲望;3、从学习习惯入手,逐步引导;4、创造成功体验,一步步回归喜爱学习情感轨道9/18/20236厌学的辅导1、了解厌学学生具体的厌学动因以及个性特点和需求;二、考试焦虑
(一)考试焦虑的表现:
1、情绪上:担忧、焦虑、烦躁不安;
2、认知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看书效率低;思维僵化.
3、行为上: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4、身体上: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失眠多梦等.
9/18/20237二、考试焦虑(一)考试焦虑的表现:
1、情绪上:担忧、焦虑(二)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考试的重要性、
难易程度、竞争程度等。
2、主观因素:
(1)个性:敏感,易焦虑,过于内向,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做事追求完美等;
(2)过去经历:如果把过去考试失败归结为自己不聪明、能力差,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面临考试就会紧张焦虑.
(3)复习准备情况:复习准备不足,对考试没把握。
(4)对考试的看法:
成绩不好=不聪明、没优势、没本事;=被人看不起,对不起父母,………9/18/20238(二)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考试的重要性、难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的相关性:(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即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容易发生,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9/18/20239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的相关性:8/6/20239考试成绩
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考试焦虑有一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考试焦虑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
9/18/202310考试成绩
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与学习之间考试焦虑的辅导1、心理辅导:认知调整,调适正确的积极的适度的动机水平;以往失败体验的调整,增强自信心;考前心态的调整;放松训练。2、考试策略的辅导:充分的准备,并提高学习效能;应试时的答题策略辅导;3、生理调节:张弛适度,提高身体机能。9/18/202311考试焦虑的辅导1、心理辅导:认知调整,调适正确的积极的适度的三、亲子关系问题1、亲子关系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血缘关系或拟似血缘关系特征永久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特征经济、生活和情感上亲密特征对个体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特征9/18/202312三、亲子关系问题1、亲子关系8/6/202312董进宇博士
9/18/202313董进宇博士8/6/202313家庭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人
家庭教育成功的总思路——引发孩子成长的动力
家长究竟要在孩子身上完成什么任务?9/18/202314家庭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人8/6/202314六大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
第四个精神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
第五个精神软件是“学习兴趣”
第六个精神软件是“良好习惯”
9/18/202315六大核心精神软件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无条件的爱”
第二个是“鼓励”
第三个工具是“表扬”
第四个工具是“确认”
第五个工具是“理解”
第六个工具是“陪伴”
第七个工具是“制定规则”
第八个工具是“批评”
9/18/202316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工具第一个工具是“无条件的爱”8/6/2家庭教育的“高压线”
在亲子关系模型中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的高压线”。所谓高压线是我们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绝对不能碰的,碰到就死!第一条高压线是“忽略孩子的存在”
第二根高压线:破坏性的批评
第三根高压线:强迫
9/18/202317家庭教育的“高压线”在亲子关系模型中最后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家庭教育的“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
第二个是“输不起的心态”
9/18/202318家庭教育的“陷阱”第一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8/6/29/18/2023198/6/2023199/18/2023208/6/202320亲子关系问题2、亲子关系问题指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与父母之间影响双方感情投入和积极评价的情绪、态度和行为。行为表现:表现在家庭内外,主要有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表现出非理性的状态,如回避、过分依赖、逆反、激烈冲突并产生其他问题如药物和酒精滥用、攻击性行为、不良性行为等9/18/202321亲子关系问题2、亲子关系问题8/6/202321案例高考前后惨剧
5月30日杀母高考开始的前7天,青海省西宁市一名18岁的高三男生不堪母亲的叨唠,竟然将亲生母亲杀死。
这位母亲今年42岁,为了让儿子顺利考上大学,在单位提前办了内退,专门在家照顾儿子。平时,望子成龙的母亲总喜欢在孩子面前叨唠,男孩非常反感。前一段时间,因为母亲的一番叨唠,男孩提出不参加高考了,母子大吵一架。随着高考临近,两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当日事发时,父亲外出,母亲再次逼孩子参加高考。争吵中,男孩拿起家中的观赏石就向母亲头部砸去,母亲一边躲闪一边打电话向丈夫求救,但头部已经血流不止。男孩心中害怕,将母亲拖到卫生间浴盆内,拿着母亲的钱包逃离现场,迎面碰上从外面匆匆赶回的父亲。
记者调查发现,男孩家庭条件很好,学习条件更是优越,电脑、打印机一应俱全。男孩平时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考一所好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母亲给他的压力太大,才造成了如此悲剧。
9/18/202322案例8/6/202322亲子关系问题3、亲子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父母忽视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非理性教育:如,期望过高,过于严厉;严格控制需求,不能适当满足;缺乏有效沟通,长期积累矛盾;家庭成员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教育;过度关爱等9/18/202323亲子关系问题8/6/202323亲子关系问题4、如何辅导(1)开展针对父母的亲子教育辅导父母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给予适当的建议(2)开展亲子游戏,疏通亲子关系(3)针对个别家庭做家庭辅导训练:训练他们的沟通模式、相互理解和关心等9/18/202324亲子关系问题4、如何辅导8/6/202324亲子关系问题5、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超出了心理辅导的范围,达到了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标准,应该及时转介给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父母的严重的虐待行为,已经造成孩子的严重的心理创伤,包括殴打、长期的情感剥夺,甚至是性侵犯;家庭成员有人吸毒、酗酒、患有精神疾病等通过社会救助或者法律手段来保护青少年儿童。9/18/202325亲子关系问题5、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8/6/202325四、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存在着心理与行为领域等多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由于年龄、思想、行为、认识、习惯以及角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师生之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比较正常。表现为师生间的冷漠或不满,也可能是争吵、对峙甚至是暴力的形式表现。表现最多的就是课堂师生冲突。师生冲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9/18/202326四、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作为教
案例:2004年4月30日早读课时,某校初一(一)班副班主任伍某到班里巡查,发现男生黎某在打瞌睡,遂于7时50分早读课下课时将其叫往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口因为黎某摇摆身体磨蹭不前,伍某就拉了其衣领,双方就此发生肢体冲突。伍某额头被击肿起一个包,黎某也受轻伤,进入办公室黎某又遭到踢打。事发后,双方都被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并且进行了法医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师生两人均受轻微伤。事后黎某自称腰痛,怀疑肾脏被踢伤,在当地医院未检查出什么病情后,遂被家人带着辗转广州华侨医院、中山一院、中山三院等大医院求医。7月9日下午,番禺区新造中学29岁的女教师伍某被行政拘留,时间15天。在番禺区公安分局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伍某的处罚理由是:“2004年4月30日,伍某在新造中学内辅导该校学生黎××时将其殴打致轻微伤。”受伤学生家属向伍某提出索赔10万元的要求。但,此中学60余名教师签名写信呼吁“尊师重教和维护教师自身的人格尊严”,声援女教师伍某。9/18/202327案例:8/6/2023279/18/2023288/6/202328好教师9/18/202329好8/6/202329师生关系问题2、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1)教师因素:不公平的教育,甚至是教育歧视;素质欠缺(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教育方法不当,过于极端;等(2)学生因素: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倾向;学生的个性;学生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等。9/18/202330师生关系问题2、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8/6/2023309/18/2023318/6/2023319/18/2023328/6/202332师生关系问题3、师生冲突的辅导(1)对教师的辅导辅导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科学的、策略的与学生相处;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品德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2)对学生的辅导开展尊师的专题性心理辅导活动课;对易冲动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训练;9/18/202333师生关系问题3、师生冲突的辅导8/6/202333师生关系问题4、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或者朋友殴打老师9/18/202334师生关系问题4、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8/6/202334五、同伴关系问题1、同伴以及同伴关系同伴(peer)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peerrelationship)。
同伴是强化物、同伴是范型、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同伴是社会化动因9/18/202335五、同伴关系问题1、同伴以及同伴关系8/6/202335故事:一个大男孩用沙子堆了沙堆模型城堡。他对自己建的这个城堡感到很自豪;这时,一个女孩骑着自行车从城堡上驶过,把他的城堡压坏了;看到自己的城堡被压坏了,男孩感到很难过,气愤地走开了;不一会儿,他遇到了一个小男孩(局外人);这个小男孩很自豪地把自己用纸板作成的一所大房子给他看;大男孩把小男孩的纸房子打落在地;小男孩看上去非常惊讶。9/18/202336故事:8/6/202336同伴关系问题2、受欢迎儿童、被拒斥儿童和被忽视儿童的特征
受欢迎儿童被拒斥儿童被忽视儿童外表吸引人许多破坏性行为害羞积极快乐的性情好争论、反社会表现退缩许多双向交往说话过多不敢表现自我愿意分享极度活跃过于循规蹈矩该水平的合作游戏不愿分享许多单独活动有领导才能许多单独活动逃避双向交往缺乏攻击性
9/18/202337同伴关系问题2、受欢迎儿童、被拒斥儿童和被忽视儿童的特征8/同伴关系问题3、同伴交往问题(1)不受同伴欢迎(2)回避同伴交往(3)同伴关系不稳定(4)同伴霸王(5)过度迎合同伴(6)不良关系基础交往9/18/202338同伴关系问题3、同伴交往问题8/6/202338同伴关系问题4、同伴关系问题辅导(1)接纳、尊重、平等、理解的态度(2)改变群体环境(3)争取家长和其他老师的配合(4)进行必要的行为训练例:李某9/18/202339同伴关系问题4、同伴关系问题辅导8/6/202339六、说谎1、定义说谎是人类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说谎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具有想欺骗他人的目的;说不真实的事情。即,说谎是有意识、有意志的行为,具有欺骗他人的意志,和有意识得说不真实的话。说谎包含积极动机性说谎和消极动机性说谎。9/18/202340六、说谎1、定义8/6/202340说谎2、主要表现类型及内在动机(1)“利己式”说谎:指为了保护自己或获得个人利益而说谎,一般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包括为逃避惩罚、追求虚荣、掩饰自卑、满足兴趣等而说谎。(2)“损人式”说谎:指为了损害他人利益而说谎,而自己不一定能从中获利。包括为打击报复、反抗叛逆、捉弄戏谑他人等说谎。9/18/202341说谎2、主要表现类型及内在动机8/6/202341说谎3、青少年说谎的外在因素(1)不良教育方法(2)不良榜样作用(3)不良信息影响9/18/202342说谎3、青少年说谎的外在因素8/6/202342说谎4、教育辅导(1)通过班队活动开展诚信教育(狼来了等故事)(2)对于孩子一般性错误或失误的惩罚不要过于严厉(3)对于说谎行为给予合理适当的惩罚(4)为说谎寻找替代性行为9/18/202343说谎4、教育辅导8/6/202343七、攻击性行为1、定义: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性行为,指有意用语言或暴力的形式对他人的身体或心理进行伤害,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如用拳头或物体打人,用语言直接伤害别人,侮辱他人人格,捏造谣言,诬陷他人等都属于攻击性行为。9/18/202344七、攻击性行为1、定义: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性行为,指有意用9/18/2023458/6/202345攻击性行为2、攻击性青少年的特点(1)情绪不稳,脾气暴躁(2)冲动,自控能力差(3)言语较多,争强好胜9/18/202346攻击性行为2、攻击性青少年的特点8/6/202346
男生:喂!你干吗?9/18/202347
女生:要听话哦
9/18/202348
9/18/202349
男生:哇……妈妈,来救我啊!
9/18/202350
攻击性行为3、类型就攻击性行为的动机与意图而言,主要有下列几种:取乐性攻击行为、迁怒性攻击行为、义气性攻击行为、报复性攻击行为、手段性攻击行为、习惯性攻击行为、模仿性攻击行为等9/18/202351攻击性行为3、类型8/6/202351攻击性行为4、攻击性行为原因(1)生理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如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孩子,神经兴奋性强不易控制,容易冲动;或者神经发展出现机能性障碍的孩子,如多动症孩子;(2)心理因素:发泄心中的愤怒;(3)社会文化因素:习俗、民族个性,如北方人、蒙古人;影视作品的影响,模仿(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家庭教育影响:“别人打你,你就打他”或家长的粗暴的教育。9/18/202352攻击性行为4、攻击性行为原因8/6/202352攻击性行为5、辅导对策(1)对待这些孩子需要“冷处理”;(2)务必取得他的信任;(3)替代性宣泄(4)采取认知辅导与行为辅导相结合的策略(行为契约)(5)改造他的生态系统9/18/202353攻击性行为5、辅导对策8/6/202353八、吸烟1、概述:吸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嗜好,可以由个人选择与控制,通常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容易使人产生依赖。青少年吸烟特点:低龄化、公开化、高档次、与不良品行相联系,女孩增多。9/18/202354八、吸烟1、概述:吸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嗜好,可以由个人选择与9/18/2023558/6/202355吸烟2、原因好奇心理、“成人感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调节心理、交际心理、侥幸心理9/18/202356吸烟2、原因8/6/2023569/18/2023578/6/2023579/18/2023588/6/2023589/18/2023598/6/202359吸烟3、辅导策略认知改变行为矫正(厌恶疗法)9/18/202360吸烟3、辅导策略8/6/202360九、网络成瘾1、概述:我们一般把网络依赖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目前还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正式界定的疾病纳入到诊断体系当中去。可以说,它是对网络的一种过度依赖,表现为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网上操作时间超过一般的限度,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网络依赖失控,对人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当作心理上的一种障碍来看待。据悉,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人数高达244万,互联网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
9/18/202361九、网络成瘾1、概述:我们一般把网络依赖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9/18/2023628/6/202362网络成瘾2、网络成瘾标准国外心理学家提出八项标准可以自我诊断“网瘾综合征”:(1)是否觉得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
(2)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3)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4)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是否会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5)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9/18/202363网络成瘾2、网络成瘾标准8/6/202363(6)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7)是否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8)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要上网?
如果你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并已持续一年以上,那就表明你已患上了“网瘾综合征”。
9/18/202364(6)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7)是否因网络成瘾3、原因分析1.从青少年的生活层面来看。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互联网络凭借其大容量信息、快速度传输、交互性渗透性强、多媒体、无形化等特点优势,已经逐渐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乃至择业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网络将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于将成为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互联网络上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交往方式的虚拟性和人机对话而非人际交往的特点,对于处于个体社会化关键时期、相对缺乏社会生活的现实经验、相对缺乏人际交往的实际能力、相对缺乏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鉴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张心理问题滋生的温床。
9/18/202365网络成瘾3、原因分析8/6/2023652.从文化和社会层面来看。一方面,传统宣喻型的文化传播还在阻梗着青少年的丰富深邃的心灵渴求,难以适应青少年日新月异的生活需求,而网络这种崭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与青少年的需要特点又是如此的切合;另一方面,西方低级文化以及在其影响下相继产生的媚世悦众的商业文化侵蚀着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还未进入一个良性运转的机制,社会人群对不良文化的抗衡还缺少免疫力,青少年尤其概莫能外。因此要引导青少年走出网络天地,使他们将网络及电脑视如一种如电话、电视与打字机一般的工具,而不是视为精神家园,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工程。9/18/2023662.从文化和社会层面来看。8/6/2023663.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做进一步分析使青少年对电脑和网络趋之若鹜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们能满足青少年心理上的种种需要,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需要。诸如(1)认知。(2)情感交流与情感渲泄。(3)自我肯定与自我表现。(4)转移、升华
9/18/2023673.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做进一步分析8/6/2023679/18/2023688/6/202368网络成瘾9/18/202369网络成瘾8/6/202369他,是网瘾孩子家长的救星
他,是被人们称为“网瘾克星”
他,创造了戒除网瘾的神话
为什么有许许多多的孩子深陷网络不能自拔?
为什么有千千万万的家长想戒除孩子的网瘾却束手无策?
戒除网瘾不仅仅是解决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孩子们做人的问题。
9/18/202370他,是网瘾孩子家长的救星
他,是被人们称为“网瘾克星”
他,网络成瘾4、辅导策略认知辅导;行为辅导(厌恶疗法、契约疗法)家庭辅导9/18/202371网络成瘾4、辅导策略8/6/202371十、青春期性心理问题1、概述:青春期(puberty;adolescence)又称发身期,是指儿童过渡到成年的阶段,性器官发育成熟、出现第二性征的年龄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把10-20岁的年龄阶段称为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之前的生长突增(growthspurt),可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大多数学者把青春期分为:青春初期(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普通货物运输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二人合伙开店协议经典版(三篇)
- 2025年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参考范文(二篇)
- 2025年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标准版本(三篇)
- 2025年五金配件订购买卖合同(三篇)
- 2025年产品销售合作协议(三篇)
- 2025年专利实施合同参考样本(三篇)
- 历史建筑修复外包合同
- 教育产业基地建设居间协议
- 和平精英电竞赛事
- 热应激的防与控
-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相关知识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总结(2篇)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浆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高中语文日积月累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