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志愿者工作现状与展望_第1页
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志愿者工作现状与展望_第2页
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志愿者工作现状与展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奥运会、冬奥会志愿者工作现状与展望

高素质的志愿者和高质量的志愿者服务是组织和确保参加世界博览会和世界博览会的重要基础和保证。2005年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圆满完成好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志愿者服务奥运会、残奥会,服务社会的实践,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精神,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开展以来,形成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组成的六个工作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六加一”的工作格局,为广大志愿者在奥运筹办全过程中和在各个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作用,搭建了宽广的舞台。预计在奥运会、残奥会赛时,将有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百万社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和近千万人次的文明观众,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微笑、北京的微笑。加强志愿者的培训截止2008年3月31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结束时,赛会志愿者申请人数达1125799人。我们积极开展与赛会志愿者申请人的互动交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志愿者申请人普遍参加了通用培训和相关专业培训,参加“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志愿者均完成了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赛会志愿者将分布在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和服务场所的61个工作领域、2900多个工作岗位。社会志愿者从2008年7月1日到10月初的一百天时间里,40万城市志愿者将在全市设立的55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上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语言翻译等服务,目前报名人数已超过207万。社会志愿者主要围绕平安奥运建设,在社区、乡镇、赛场周边公共场所、公交沿线开展交通秩序维护、城市治安秩序维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美化等10大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北京志愿者协会已经整合推出720余个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供市民选择参与。观众队伍的整合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将有近千万人次的观众观看比赛,我们将通过拉拉队志愿者和文明观众工作,帮助这些直接观看赛事的观众成为微笑北京的使者。届时引导员志愿者、骨干拉拉队和文明观众等三支队伍,将结合不同项目、赛场的特点,以富有特色的助威方式带动看台观众整体互动,营造文明、热情、专业的赛场氛围。目前已推出拉拉队荣誉队员卡通形象、拉拉队标识器具及有特色的助威方式。志愿宣传实践活动2006年8月8日“微笑北京”主题活动启动以来,开展了“我们在长城传递微笑”、“我们在钟鼓楼传递微笑”、周末美化环境行动、奥运志愿心乐团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实践活动。推出了奥运志愿“微笑圈”,倡导市民实践乐于助人、文明礼仪、诚实守信、保护环境、学习进取的承诺。截至目前,共发布“微笑圈”测试版、正式版、少年版、国际版(英文、法文)、车友版、拉拉队版、文明观众版、盲文版(中文、英文)等十个版本。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微笑圈”已被列入汉语新词语。积极探索创设中国国情志愿者的实践探索为借鉴国际志愿服务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我们与联合国志愿者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创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志愿者工作模式。我们面向海外招募志愿者参与奥运志愿服务,邀请悉尼、雅典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有关专家到北京参与志愿者培训和组织工作。组织骨干志愿者到美国、古巴等国家学习,组织志愿者参与第15届多哈亚运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志愿服务,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志愿者的荣誉志愿者不分男女老幼,目前,北京志愿者协会了解到的年龄最大的志愿者是一位103岁高龄的老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是6岁的五胞胎,他们被协会授予志愿小使者的称号。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直接服务的人是志愿者,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同时还有很多人在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和帮助,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志愿者的志愿者,也称为志愿者的二次方。志愿服务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捡拾一片树叶、擦拭一处公共设施、自觉排队、少开一天车……这些都是一种志愿行为,志愿正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扩大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和谐社会志愿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我们将以奥运志愿者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志愿者工作思路、方式方法的创新,推动志愿服务由集中性服务向日常化服务转化;由义务劳动型工作向以服务对象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转化;由组织化动员向社会化动员转化;由利他型服务向促进服务对象和志愿者和谐发展转化。要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持久“愿动力”,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我们真诚的微笑和优质的服务,带给他人满意的微笑,带给社会更多的微笑,推动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北京团市委发扬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志愿精神,积极组织志愿者医疗服务队、支教服务队等奔赴灾区,并开展捐款捐物及志愿者结对帮扶等活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我们还整合推出了“捐出500小时,北京志愿者支援灾区接力计划”,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捐出累计不少于500小时(每年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参与长期支援灾区的工作。目前,该计划共有3万余人报名参与,已先后派出6批志愿者赴灾区开展相关支援工作。下一步,将逐步探索建立志愿者支援灾区的长效机制,在稳步推进接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