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应力锚索张拉方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预应力锚索张拉方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K172+300~K172+650左侧边坡预应力锚索张拉方案审批:K172+300~K172+650段左侧边坡预应力锚索锁定张拉方案1、工程概况及设计方案K172+300~K172+650左侧,该边坡高约41米,为类土质边坡:上部为坡积粘土,厚度约4。5米;其下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厚度约3—8米;全风化花岗岩,厚度约为9—18米;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厚度约为6米;下伏碎块状强分化花岗岩。该边坡不利结构面发育60°∠40°,综合考虑适当放坡处理。边坡设计最高为5级,各级边坡设计坡率及防护加固工程措施为:第一级1:0。75~1:1.25,K172+300~+395段设置C15片石砼挡墙,K172+395~+650段设置4米1:0。5C15片石砼矮挡墙,上部4米拱型骨架植草灌;第二级1:1。0~1:1.25,预应力锚索框架与拱型骨架植草灌交错布置,两侧拱型骨架植草灌;第三、四级1:1.25,拱型骨架植草灌;第五阶1:1。25,液压客土喷播植草灌。该边坡锚固工程为:在第二阶边坡(1:1。25~1:1.0)布置预应力锚索框架梁9片,预应力锚索孔径为Φ130mm,4束钢绞线锚索,框架宽8m高12。049m,设4孔锚索,上排2-S—1~2-S-18长度均为24m、下排2—X—1~2—X-18长度均为22m,锚固段长12m,设计拉力500KN,框架内液压喷播植草灌及拱型骨架植草灌交错布置。2、锚索张拉目的在锚索施工前,应根据锚固底层、锚固吨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锚索试验,即抗拉拔破坏试验。基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该边坡地层中锚索的极限承载力和安全系数;揭示在该地层条件下影响锚索锚固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检验锚索工程的施工工艺校核设计参数,为高边坡锚固工程的动态设计提供有关参数,确保锚固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3、张拉方案1)试验开孔前,空压机,潜孔钻到位后,依据设计要求搭设钻孔平台,孔位倾角采用测角仪(地质罗盘)定位,确保孔位角度满足设计要求。2)试验张拉设备采用油压千斤顶(1100KN),该设备依据JJG621—2021《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由三明市计量检定.张拉前按检定曲线计算出与张拉加荷荷载对应的油压表读数。测量锚索位移量采用游标卡尺,锚索垫墩采用百分表测量位移。3)确定锚索最大试验荷载,锚索不同长度锚固段的补偿荷载以及预张拉荷载、初始荷载.二单元共四束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计算公式:差异伸长量:式中差异荷载:锚索体强度标准值:初始荷载:其中:,-—-—-分别为第一、第二单元锚索的长度,且>;,-——-—各单元锚索在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伸长量;——各单元锚索在给定最终张拉(投计锁定)荷载作用下的差异伸长量;——--—分步差异张拉之第一步级张拉荷载增量;σ-—-——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钢绞线束应力;E--—--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1×105N/mm2;A-—锚索截面积140mm2;P-————给定最终张拉(设计锁定)荷载作用下单根钢绞线束荷载;FPTK——无粘结钢绞线强度标准值。张拉设备检定的校准方程:Y=0.27+0。0481500X(详见液压千斤顶检定证书)4、张拉过程1)张拉前的准备张拉前已检查千斤顶及油泵的运行状态,然后连接好液压系统,启动油泵进行千斤顶及油泵试运转.张拉时千斤顶及油表已经过标定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机具的安装顺序:安装锚环,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及夹片,连接液压系统。安装锚环、锚垫板千斤顶各部分接触密贴,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轴线在一条直线上。2)锚索的张拉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10%~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完全平直.因各单元锚索长度不同,张拉应注意严格按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拉,并根据计算的差异荷载进行分单元张拉。5、张拉计算(1)总长24米的锚索张拉(L=24m,ML=12m。L为孔深,ML为锚固段长度)1、预张拉:首先把2个不同单元的锚索分别张拉至10%500=50KN(2.7Mpa)使锚索拉直,然后松开.2、差异荷载补偿张拉:每个单元最大荷载第一单元理论伸长量L1×P/(AE)=24000×275000/(140×2×1.91×105)=123。41mm第二单元理论伸长量=L2×P/(AE)=20000×275000/(140×2×1。91×105)=102。84mm理论差异伸长量:=123。41—102.84=20。57mm差异荷载计算:2×1.91×105×140×20。57/24000=45.8KN张拉顺序:在补足差异荷载后分5级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施加,即设计荷载的25%、50%、75%、100%、110%.在张拉最后一级荷载时,应持荷稳定10~15min后卸载荷锁定,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现象,则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第一级25%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8000×(500000×25%)/(140×4×1。91×105)=21mm第二级50%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8000×(500000×50%)/(140×4×1.91×105)=42.1mm第三级75%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8000×(500000×75%)/(140×4×1.91×105)=63。1mm第四级100%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8000×(500000×100%)/(140×4×1。91×105)=84.1mm第五级110%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8000×(500000×110%)/(140×4×1。91×105)=92.6mm(2)总长22米的锚索张拉(L=22m,ML=12m。L为孔深,ML为锚固段长度)1、预张拉:首先把2个不同单元的锚索分别张拉至10%500=50KN(2.7Mpa)使锚索拉直,然后松开。2、差异荷载补偿张拉:每个单元最大荷载第一单元理论伸长量L1×P/(AE)=22000×275000/(140×2×1。91×105)=113。1mm第二单元理论伸长量=L2×P/(AE)=16000×275000/(140×2×1.91×105)=82.3mm差异理论伸长量:=113.1—82.3=30。8mm差异荷载计算:2×1.91×105×140×30.8/22000=74。9KN张拉顺序:在补足差异荷载后分5级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施加,即设计荷载的25%、50%、75%、100%、110%。在张拉最后一级荷载时,应持荷稳定10~15min后卸载荷锁定,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现象,则应及时进行补偿张拉。第一级25%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6000×(500000×25%)/(140×4×1。91×105)=18。7mm第二级50%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6000×(500000×50%)/(140×4×1.91×105)=37.4mm第三级75%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6000×(500000×75%)/(140×4×1。91×105)=56.1mm第四级100%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6000×(500000×100%)/(140×4×1.91×105)=74。8mm第五级110%荷载理论伸长量L×P/(AE)=16000×(500000×110%)/(140×4×1.91×105)=82。3mm表1--———各级锚索理论伸长量表千斤顶编号131022油压表编号5157。1417设计控制应力(KN)500KN张拉次数预拉差异荷载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超张拉张拉级数锚索长度荷载百分比10%25%50%75%100%110%24(m)油表读数(Mpa)2.72.477.013.820。527.229.9伸长量(mm)20。621.042。163。184。192。622(m)油表读数(Mpa)2。73。9713。820。527。229。9伸长量(mm)30。818.737。456。174。882。3六、张拉的实际伸长值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附件:张拉设备的标定书参考文献:[1]《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程》[2]福建省《不良地质路段路堑边坡防护加固工程施工实施细则》[3]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锚固工程技术暂行规定》[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高边坡与滑坡)》天津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R6合同段预应力施工专项方案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天津地铁5号线R6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五年十月五日目录TOC\o"1—3"\h\z\u1编制依据11。2编制依据1HYPERLINK\l”_Toc431587380"2工程概况13施工工艺13。1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24。1质量目标10HYPERLINK\l”_Toc431587385”4.2质量保证体系10HYPERLINK\l”_Toc431587386”5危险因素分析及监控145。1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14HYPERLINK\l”_Toc431587388"5。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14HYPERLINK\l”_Toc431587389”5.3危险源的监控15_Toc431587391"6安全管理措施166。1安全管理体系166.2安全管理机构176.4预应力张拉安全保证措施19HYPERLINK\l”_Toc431587396"7应急救援预案207.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20_Toc431587401"7。5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267.7后期处置27_Toc431587405"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框图291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为保证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保证预应力张拉的施工质量,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1。2编制依据1。2.1设计图纸。1。2。2《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DGTJ08—1。1。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1。1.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1.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BG54-20021.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BG50010-20212工程概况本工程预应力施工主要为厂架修库大跨度预应力现浇梁。厂架修库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13。5m,局部含夹层,其中24m、27m、28m跨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框架梁。预应力屋面框架梁共263榀,其中包含27m+24m+27m+27m跨预应力连续主梁及次梁、27m+24m+27m跨预应力连续主梁及次梁、27m+27m跨预应力连续主梁及次梁、27m单跨预应力连续主梁及次梁、28m单跨预应力连续主梁及次梁,张拉端为中部单端张拉、端部单端张拉、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为公称直径Φs15。2mm,标准抗拉强度为1860n/mm2.锚下控制应力为0.75fptk.3施工工艺按图纸设计要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即完成梁板后进行张拉注浆施工。3。1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3.11)在张拉开始前,向监理及设计提交详细说明、图纸、张拉应力和延伸量的静力计算,请求审核。(1)理论伸长量的计算公式:ΔL=(PpL)/(AyEy)Pp={P[1-e-(kx+μθ)]}/(kx+μθ)式中:ΔL—预应力钢束的理论伸长值(mm);Pp—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钢束张拉端锚下张拉力(N);L—预应力钢束的长度(m);Ay—每个孔道预应力钢束的截面面积(mm2),取检验值;Ey—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取试验值;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x—从张拉端锚下到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取计算值;θ—从张拉端锚下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μ-预应力钢束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2)伸长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a、由于量测钢绞线伸长量时是量测千斤顶缸体伸出的距离,所以要考虑千斤顶内65cm钢绞线在σcon张拉应力下的伸长量,张拉钢绞线长度必须包括工作长度。b、由于本工程预应力曲线比较复杂,对于对称线形,应以中点为平衡点两端分别计算;对于非对称线形,应通过计算确定平衡点,且计算完成后的结果误差值在6%以内,方为合格。2)应由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预应力张拉作业,并进行旁站记录.所有操作预应力设备的人员,应通过设备使用的正式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3)将锚垫板嗽叭管内的砼清理干净。清除钢绞线上的锈蚀、泥浆,对于染有油污的预应力筋坚决不予使用。4)套上工作锚板,根据气候干燥程度在锚板锥孔内抹上一层薄薄的黄油。在锚板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5)套上相应的限位板。装上张拉千斤顶,并且与油泵连接。装上可重复使用的工具锚板.装上工具夹片(夹片表面涂上退锚灵)。6)预应力筋安装过程应用专用的工具将每束钢绞线固定,避免安装过程中钢绞线相互缠绕,影响张拉施工的效果。预应力筋下料严谨用电焊机乙炔等切割,应用切割机进切割。施工要求1)除非另有书面允许,张拉工作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时进行.2)张拉预应力钢材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3)张拉即将开始前,所有的预应力钢材在张拉点之间应能自由滑动,同时构件可以自由地适应施加预应力时产生的水平和垂直移动。4)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图纸规定,当图纸无规定时,混凝土强度应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00%.张拉力应按图纸规定,边张拉边量测伸长值。5)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图纸规定,当图纸未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6)预应力张拉应从两端同时进行。其张拉顺序按预应力钢束构造图中的钢束编号顺序对称均匀进行。7)图纸所示的控制张拉力为锚固前锚具内的拉力。在确定千斤顶的拉力时,应考虑锚圈口预应力损失.这些增加的损失以采用的预应力系统及通过现场测验而定.3.1。31)钢绞线原材料及设备准备设计中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低松弛фS15。2钢绞线,其公称面积140mm²,抗拉标准强度fpk=1860MPa。钢绞线应无损伤、无死弯、无锈蚀,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化验单.使用前逐盘抽样做抗拉、抗弯试验,性能符合规定方可使用.张拉设备采用2套AHCK—500F型只能张拉设备配套四套YDC300B-200型只能千斤顶,压浆设备为一套AHCK-Ⅱ型智能压浆设备。2)张拉顺序和张拉程序(1)张拉顺序本工程为预应力屋面框架梁,与板相连接,张拉施工应以每一块板为单位,由两端像中间进行逐榀张拉.预应力梁钢束张拉应严格按图纸要求N1\N3→N2/N4的顺序进行,即先两端后中间,对于两端张拉的预应力梁,作业施工应配合好,两端同时张拉。(2)张拉程序0→初应力(15%σcon)→初应力(30%σcon)→100%σcon(持荷5min)→锚固。3)伸长值的量测与计算用钢板尺量测千斤顶缸体伸出值,再通过推算累计得到总伸长值ΔL.计算公式:ΔL=ΔL1+ΔL2式中:ΔL1—从初应力至松油前千斤顶缸体伸长值;ΔL2—从初应力至2倍初应力缸体伸长值,并作为0至初应力的推算值;4)注意事项(1)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梁混凝土施工应预留同条件试块。张拉之前先对砼试块进行试压,以确保砼强度达到要求。(2)安装锚板前应对张拉端喇叭口处仔细检查,压浆孔全部畅通,内在的波纹管短于压浆孔3-5cm,并检查两端的钢绞线是否满足工作长度.(3)张拉前应检查锚板的安装,板的四周应全部嵌在喇叭口正面的圆圈内,不得偏位,工作夹片应同锚板紧密相连,每一片的外露程度要一致,严禁夹片瓣错位不齐.(4)张拉前应检查千斤顶、油泵、压力表的配备情况,泵机、千斤顶要连续运行2—3次,检查千斤顶有无漏油、油管的连接等是否正常。(5)张拉前应确保孔道内畅通、无积水和杂物.(6)两端同时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压、划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应一致。(7)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8)钢绞线的锚固,应在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9)同一断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3%,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大于3%。若每束钢绞线的断丝超过一根,原则上应更换,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的条件上,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提高其它束预应力值。后张预应力筋断丝、滑移限制数类别检查项目控制数钢丝束和钢绞线束每束钢丝断丝或滑丝1根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3%单根钢筋断丝或滑移不容许预应力筋后张法检查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各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管道坐标梁长方向30抽查,每根查个点梁高方向102管道间距同排10抽查,每根查个点上下层103张拉应力值符合图纸要求查张拉记录4张拉伸长率±6%查张拉记录5断丝滑丝数钢束每束1根,且每断面不超过钢丝总数3%查张拉记录钢筋不允许(10)张拉时,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保证锚固体系的安全和可靠性。(11)钢绞线张拉施工中,应及时填写施工记录。(12)预应力张拉完毕即用砂轮切割机把锚环外钢绞线切割下来,保留3cm外露长度,然后用环氧砂浆把锚环全部包糊。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应尽快压浆。孔道压浆后,及时进行封锚,封锚处应布设钢筋网。(13)当计算延伸量时,应根据试样或试验证书确定弹性模量。(14)在张拉完成以后,测得的延伸量与计算延伸量之差应在±6%以内。(15)当监理工程师对预应力张拉认可后,预应力钢材应予锚固.放松千斤顶压力时应避免振动锚具和预应力钢材。3.1。4锚固1)松开送油油路截止阀,张拉活塞在预应力束回缩下回缩几毫米,工作夹片锚固好预应力束。关闭回油油路截止阀,几回程油缸送油,活塞慢慢回程到底。按顺序取下工具夹片、工具锚板、张拉千斤顶和限位板.2)预应力钢材在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可截割露头。梁端锚口应按图纸所示用环氧砂浆封闭。3.1。5孔道压浆预应力钢束张拉后,用手动砂轮锯(严禁使用气焊或电弧焊)将端头多余的钢绞线切除,保证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3cm,然后堵塞锚固端力筋的空隙,准备进行孔道压浆。预应力钢束在张拉24小时内进行灌浆。1)压浆顺序压浆顺序为先下后上,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2)压浆前的孔道冲洗压浆前必须对孔道进行清洁处理。具体做法:利用锚垫板上的压浆孔向孔道内注入清水,直至另一端出来的水中不含有铁锈等污物时为止。冲洗后,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最后吹出的水呈雾状。3)压浆(1)认真检查压浆管,球阀和三通接头是否通畅,然后安装真空泵和管浆泵,并检查其工作性能是否良好.启动压浆泵,开始压浆,压浆泵压力控制在≤0。7Mpa,当压浆泵输送管输出浆体达到要求稠度时,将压浆泵上的输送管接到锚垫板上的压浆管上,开始压浆。压浆过程中,真空泵应保持连续工作。待抽真空端的空气滤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水泥浆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水泥浆相当时(注意要进行充分的跑浆,一般控制在10—20s,以确保压浆质量)。压浆泵仍需继续工作,压力达到0。5Mpa以上,持压3-5分钟,关闭压浆泵及压浆端所有阀门,完成压浆。(2)压浆注意事项A当封端砂浆的抗压强度不足10MPa时,不得进行压浆作业。B在压浆前若发现管道内残留有水份或赃物的话,则须考虑使用空压机先行将残留在管道中的水份或赃物排除,确保真空辅助压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C整个连通管路的气密性必须认真检查,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D浆体搅拌时,水、水泥和外加剂的用量都必须严格控制;E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对于未及时使用而降低了流动性的水泥浆,严禁采用增加水的办法来增加其流动性。F在清理孔道发现串孔时,则应两孔同时压注。每个孔道的压浆作业必须一次完成,不得中途停顿,如因故障而使压浆作业中断,而停顿又超过20分钟,则需用清水将已灌入孔道内的水泥浆全部冲去,然后再重新压浆。水泥浆从拌制到压入孔道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在这个时间内,应不断地低速搅拌水泥浆。G压浆后48小时内,必须保证构件温度不低于5℃4)试块制作压浆时每一工作班应制作不小于3组标准试块,作为评定水泥浆质量的依据。3。1.6封端1)在距夹片30mm处,用砂轮机(严禁用电焊机烧割)切除多余的钢绞线,用环氧砂浆封住锚头.2)孔道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同时清除支撑垫板,锚具及端面砼的污垢,以备浇筑封锚砼。3)固定封锚模板,立模后校核梁长,其长度应符合规定。4)封锚砼应仔细操作并认真振捣,务必使锚具处的砼密实。5)封锚砼浇筑后,静置1~2小时,带模浇水养护.脱模后在常温下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冬季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浇水,养护时间增长,采取保温措施。3。1。7记录及报告1)每测力计、压力表、油泵及千斤顶的鉴定号。2)测量预应力钢材延伸量时的初始拉力.3)在张拉完成时的最后拉力及测得的延伸量。4)千斤顶施松以后的回缩量.5)在张拉中间阶段测量的延伸量及相应的拉力。4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4。1质量目标单位工程评定合格,重大质量事故为0。4。2质量保证体系本合同段按项目法管理模式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按照ISO9001系列标准和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健全质量保证体系.4。2。1质量保证体系见附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4。2。2质量保证机构项目经理部作为本工程管理系统的指挥机构,经理部下设专业工程施工队,施工队下设若干作业班组,负责具体的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本工程专门组织一个质量检查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各工序的施工质量。4。2。34。2。3A原材料的验证试验、配合比设计等标准试验及定线等测量工作。B特殊材料或工艺的试验、研究、论证及报批。C施工准备情况的自检。D开工报告完成及报批.4.2。3A进行工序及工艺过程的试验检测控制。纠正不良操作方法,改进和提高落后的工艺水平,控制工程的质量标准。B记录整理施工原始记录.C对完工的分项工程或部位进行自检评定,形成自检记录,对自检合格的工程提交转序申请报告。D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施工和工程质量的情况、问题,及时进行协调、改正和处理。E对工出现的质量事故负责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报告处理.F负责落实有关方面关于工程施工及质量的要求或指令.4.3质量保证措施4。3。1在分项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写分相工程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4.3.2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因此供应管理部门,必须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材料,建立健全进场前检查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4.3。24。3.24.3.24。3。34。3。34.3.34。3。34.3。3.4班组坚持“三检制”4。3。34。3。44.3.44。3.44。3。4。3施工操作中,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对工程必须本着自我控制的指导思想.所有工序要坚持样板制,有隐预检要求的还必须坚持隐预检制.要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4.3.4。4要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参加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做到操作任务明确,质量责任清楚。同时施工操作者还必须做到“原材料把关制”4.3。4。5在整个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贯穿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序号施工工序职务检验责任人1现场总体负责人分部项目经理2技术负责人分部项目总工3现场生产负责人分部项目生产副经理4测量放样测量队长5试验检测试验室负责人6底模铺设技术员7钢筋绑扎技术员8波纹管埋设技术员9侧模、端模安装技术员10浇筑砼11砼养护技术员12模板拆除技术员13清洁孔道技术员14预应力筋穿束15预应力张拉16压浆17封锚、移梁表4。3.4各工序检验责任人表4.3。5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人、机、料、法、环”这五要素,人是决定的素。施工管理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素质的好坏,对施工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各专业技工、高级技工等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保证其工作的连续性及原有操作技能水平。5危险因素分析及监控5.1预应力张拉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破坏。5.1。2台座倾覆或滑移.5.1。3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5。1.4张拉设备故障。5。1.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5.1。6施工机具伤人。5。1.7现场火灾与触电。5.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差。5.2。2预应力筋的质量不合格。张拉机具失效。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和雪天)下继续施工。5。2.5作业面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没有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机具使用前没有进行检修,或操作不当。5.3危险源的监控5。3.1对预应力筋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检查与监控。5。3.2应由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测定的锚具效率系数和达到实测极限拉力时组装件受力长度的总应变来确定预应力筋与锚具(或夹具)组装件的锚固性能,并应满足循环次数为删万次的疲劳性能试验。5。3。3对台座的抗倾覆与抗滑移,张拉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监控。5。3.4对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监控.5.3。5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监控。5.4施工要求5。4。1张拉作业区应设明显的警戒标示,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张拉区域。5.4。2参加张拉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且在张拉作业中要分工明确,固定岗位,服从统一指挥,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5。4。3张拉作业前必须检查张拉设备、工具(如:千斤顶、油泵、压力表、油管、顶轴器及液空压顶阀等)是否符合施工及安全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张拉作业,高空油管使用前应作对比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张拉锚具应与机具配套使用,锚具进场时,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效验;使用的螺栓、螺母,不得有滑丝和裂纹。张拉机具应有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经常维护,定期效检。5。4.4油泵开动时,进、回油速度与压力表指针升降应平稳,均匀一致。5.4。5油泵上安全阀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不能自动打开的状态。安全阀要保持灵敏可靠.5。4。6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需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分钟以上,均不得漏油,若有损坏者及时更换。5。4。7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的连接点,各接口必须完好无损,油泵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防止油管破裂及接头喷油伤眼。5。4.8预加压力时两端油泵应平稳且配合默契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张拉前,操作人员要确定联络信号,张拉件两端相距较远时,宜设对讲机等通讯设备。张拉时安全阀应调至规定值后可开始张拉作业。张拉时梁两端正面不准站人,高压油泵应放在梁的两侧,操作人员应站在预应力钢绞线位臵的侧面。5.4。10张拉时发现油泵油压千斤顶锚具等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5。4.11张拉完毕后,退消事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人工拆卸销子时,不得强击;对张拉施锚两端,应妥善保护,不得压重物;严禁撞击锚具、钢束及钢筋;管道尚未灌浆前,梁端应设围护和挡板。6安全管理措施6.1安全管理体系6.1。1项目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为第二责任人,项目安保部、物资部、试验室、测量队、经营部、财务部、工程部、办公室、梁队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员为第三责任人;从事具体生产工作的工人为直接责任人。6。2。2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组织制定安全措施,健全劳动方案,组织安全生产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坚强安全生产教育,部署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对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6。1.3项目副经理是第一责任人的助手,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组织安全会议,开展安全自检、自查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具体负责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对梁场的安全工作负主要责任。6.1。4项目各部室负责监督检查本部门或区域内安全措施的落实,加强本部门安全法规学习和安全教育,搞好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监督检查和指导,协助和参加调查处理安全事故,对现场管理负直接责任。从事具体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程、规范,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作业,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迅速整改,任何人不得违反规定违章指挥或强迫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和冒险施工,对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6.2安全管理机构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组长:程万祥副组长:胡乐成组员:张亮、黄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详见附表.6.3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3.1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明确安全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并贯彻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并按照以下管理制度对参战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6.3。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三级验收制、站班制、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年审制、安全生产奖罚制与事故报告制、危急情况停工制、持证上岗制等。6。3。3做好临时工程规划与设计,生产生活场地布置按规定考虑防火、防洪等要求.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业务范围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6。3.46。3。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21)的规定执行。。1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6.3。5。2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应符合安全规定,并应架在专用电杆上。做好机电设备接零,场地内和施工现场用电由电工进行连接,并配置标准配电箱。确保安全用电,防止人、机伤害事故发生。6。3。5.3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应悬挂“高压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4室内配电盘、配电柜前要在绝缘垫,并在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类电气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要设接地或接零保护。配电箱要能防火、防雨,箱内不得存放杂物并应设门加锁,专人管理。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应使用橡套电缆,穿过行车道时,应穿管并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6。3.5。5检修电气设备时应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应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片或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严禁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6现场架设的电力线,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不准挂在钢筋模板的脚手架上,必须安设绝缘支承物。施工现场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36V的安全电压。6.3。5。7严禁个人乱拉、乱接照明灯或其他用电器。6。3.6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加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按照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6。4预应力张拉安全保证措施6。4.1作业场地两端外侧应设有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6.4。2张拉现场必须统一指挥,严格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张拉,禁止违规作业.6.4。3非张拉人员,严禁进入张拉现场。6。4。4现场管理人员和张拉人员施工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6。4.5梁片两端必须设置隔离墩或隔离栅,防止滑丝.6.4。6张拉时,张拉人员必须站在千斤顶的侧面,禁止正对千斤顶。6.4。7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张拉。6.4。8作业前,应检查被拉钢丝两端的镦头,当有裂纹或损伤时,应及时更换.固定钢丝镦头的端钢板上圆孔直径应较所拉钢丝的直径大0.2mm.6。4。10高压油泵启动前,应将各油路调节阀松开,然后开动油泵,诗空载运转正常后,再紧闭回油阀,逐渐拧开进油阀,待压力表指示值达到要求,油路无泄漏,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作业中,操作应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拉伸机在有压力情况下,严禁拆卸液压系统的任何零件。高压油泵不得超载作业,安全阀应按设备额定油压调整,严禁任意调整。6。4。12在测量钢丝的伸长时,应先停止拉伸,操作人员必须站在侧面操作。张拉时,不得用手摸或脚踩钢丝.6。4.14高压油泵停止作业时,应先断开电源,再将回油阀缓慢松开,待压力表退回至零位时,方可卸开通往千斤顶的油管接头,使千斤顶全部卸荷。6。4.15张拉完成后,必须做好标记,防止张拉完成后,因各种原因滑丝。7应急救援预案7。1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与方针.为了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项目员工的工作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物资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挥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7。2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7.2。1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程万祥副组长:胡乐成、姜文清、徐明岩组员:黄霆、尹加琦、邢寅仲、陈志夺7。2.2应急救援组:由分部经理岳必强为组长,成员有项目经过专门培训、训练的精干人员组成,其能担负起现场应急救援抢险的任务。7。2.3医疗救治组:由张亮为组长,组员由现场负责和安全员组成,因本工程在市内,可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当地卫生机构抢救。7。2。4后勤服务组:由办公室主任旁文博为组长,后勤部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7。2.5治安保卫组:项目安保部部长张亮任组长,现场工班长为组员。此外,应急组织的分工和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7.3机构职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及时作出应急方案,指挥副组长开展工作,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控制紧急情况;出现重大险情和人员伤亡时,应及时向公司报告;积极妥善处理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工作和恢复生产,消除社会影响。7。3.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由分部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和项目副经理担任,具体负责所管辖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发生应急情况时,及时向组长报告,并指挥现场救援抢险工作,执行领导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7。3。3应急救援组责任:发生紧急状况是,应立即进行报告和组织救援,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7.3。4医疗救治组职责:发生安全事故时,要立即通知协议医院的抢救人员到位,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整机和人员的餐饮供应.7。3.6治安保卫组职责:负责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保护事故现场,以及志愿其他抢救组的工作。7.4应急处理7.4。1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A.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B。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C.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D.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E。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认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2)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A.在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B。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C.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D.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E。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F.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3)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4)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5)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A。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B.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触电者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触电者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触电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触电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触电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触电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C。胸外心脏按压。将触电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触电者一侧,面对触电者,将右手掌置于触电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触电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触电者同时伴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7.4。2起重伤害、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1)事故发生后,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受伤情况、部位,医疗救护组作临时治疗;2)重伤人员应马上送往医院救治,一般伤员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门卫要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有程序地处理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3)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4)如发现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5)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6)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7。4。3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1)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和报警,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2)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使用现场布置的消防器材、水源尽快把火扑灭.3)火灾发生后,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立即通知机械部消防水车赶赴现场施救,水车施救前必须切断现场电源。4)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时“119"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5)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6)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7)及时指挥、引导员工向安全区域疏散、撤离事故区域。8)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120”9)如果因电路引起的火灾事故,要及时切断现场电源,以便使用消防水进行扑救。7.5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7。5.3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举一反三,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措施.7.6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后,保护好事故发生现场。对一般事故由安保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重大伤亡事故,由安保部协助公安等部门进行事故的调查,并执行公安等部门的整改措施。7。7后期处置善后处置对事故(件)灾难造成伤亡的人员,项目部负责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给予抚恤,对事故影响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工人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规定给予补偿。7。7.2调查与评估突发事故(件)灾难处置结束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安质部填写事故调查报告,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7.7。3恢复生产根据调查与评估报告,在确认危险源得以消除,无次生灾害发生的情况下,由项目部组织实施恢复生产工作。附件: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特殊工种的安全合格证总目标:安全生产无事故单位工程安全负责人制各级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群管网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班前安全讲话新职工上岗安全教育安全竞赛安全奖惩兑现制度“三不放过”的分级事故调查处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新操作项目重点工程安全教育安全日累计挂牌安全生产“三检制”安全技术措施每周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手段职工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监察手段特殊工种的安全合格证总目标:安全生产无事故单位工程安全负责人制各级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群管网事故易发点控制法班前安全讲话新职工上岗安全教育安全竞赛安全奖惩兑现制度“三不放过”的分级事故调查处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新操作项目重点工程安全教育安全日累计挂牌安全生产“三检制”安全技术措施每周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手段职工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监察手段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TJ-8标预应力锚索专项施工方案中铁十七局集团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项目经理部2021年5月辽宁•阜新目录TOC\o"1-2”\h\z\u1、编制依据及范围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3、锚索施工方案 23。1锚索施工工艺流程 23。2钻孔 33。3锚索制安 43.4注浆 53。5张拉 64、劳动力组织、设备及机具 75、质量控制措施 76、锚索验收试验 87.安全保证措施 88.安全及环保要求 108。1安全要求 108.2环保要求 108。3文明施工 10TJ-8标锚索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⑴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大金沟隧道相关设计文件;⑵《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21]241号);⑶《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21);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21);⑸《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⑹《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21]241号);(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21);(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21]241号);(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21);京沈客专路联(2021)(辽宁)036。1。2编制范围京沈客专辽宁段TJ-8标大金沟隧道进口(DK511+300~DK511+324,长24m)右侧设置5根2。0×2。5的锚固桩,间距为6m,锚固桩桩顶下1。5米处各设置一道预应力锚索,单孔设计拉力600KN,锚索长度20米。锚固段长度10米,钻孔直径150mm,锚孔向下俯斜25°。2、工程概况大金沟隧道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县清河村大金沟组北100m,隧道起讫里程DK511+300~DK512+180,全长880m,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5m,隧道最大埋深66。04m.隧道位于剥蚀丘陵区,地表为荒山及耕地,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所经山脉海拔最高高程为315。2m,最高点里程DK511+830。65.隧道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侏罗第中统(J2)凝灰质砂岩,地层较简单,进出口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粉质黏土。隧道区域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微量基岩裂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径流补给。地下水无侵蚀性.锚索施工方案3.1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3—1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3.2钻孔在操作平台上铺设木楞及模板,作为钻机的安装平台,模板与脚手架间要可靠稳固,模板在脚手架上不得滑动.预应力锚索采用GY—01型钻机造孔,钻孔的孔位、孔深、倾斜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在锚索部位搭设施工脚手架,按孔位、孔向架设钻机,开孔时力求精确,钻机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设计角度向下倾斜25°。空口坐标误差不得大于10mm,孔的角度误差不得大于设计角度的3%。钻孔孔径150mm,钻孔孔深20m,并超钻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至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锚索成孔后禁止带水钻进,以确保施工不恶化边坡地质条件。钻进过程中应对每孔地层情况(岩粉情况)、进尺速度(钻速、钻压等)潮湿程度,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做现场记录。如遇塌孔,应采用套管跟进组合钻具作业或注水泥砂浆处理。同时确保置于稳定岩层内的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下锚前,采用高压风(风压不小于0。4MPa)反复清孔,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的粘接强度,并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待孔内粉尘吹净且孔深不小于锚索的设计长度20m时,拔出聚乙烯管,将孔口塞好备用。3。3锚索制安预应力锚索采用7根直径15.2mm,标准强度1860Mpa的普通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要求顺直,无损伤,无死弯。锚固必须除锈除油,锚固段端头安装导向图3-2钢隔离架帽(图3-3),并依次安装隔离架(图3-2)、钢束环(图3-3)。隔离架与钢束环的间距为1米,交替安装.自由段除锈后涂抹黄油并安装对中支架(图3—4),对中支架的间距为2m。立即外套塑料管两头用铁丝扎紧,并用高压胶布缠封。锚索下料采用机械或者砂轮切割机切割,切割下料时下料长度比设计长度多2米,即下料长度22米.图3—3钢束环、导向帽图3-4对中支架锚索下料采用机械或者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电焊切割钢绞线,切割下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长度一次性切割,不得采用焊接.锚索组装完成后,进行人工安装。锚索结构如图3-5所示:3。4注浆锚索安装完成后进行注浆.锚孔内注浆材料采用M40水泥砂浆,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沙子采用石英质中细沙,水灰比:0.4-0。45。采用从孔底到空口返浆式注浆,注浆管口距离孔底30cm-50cm,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确保孔内注浆饱满.砂浆未完全固化前不得拉拔和移动锚索,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锚索张拉。3.5张拉锚具必须有厂家的合格证书,并且经过规定的试验验收程序方可使用,锚具表面的防锈油脂使用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铁屑、泥沙等杂物。锚具各组件按次序安装好,锚垫板与锚板应对中并相吻合。张拉锚具底座顶面应与钻孔轴线垂直,确保锚索张拉时千斤顶张拉力与锚索在同一轴线上,单孔设计拉力为600KN。锚索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校定,以确保设计锁定预应力值,正式张拉前对锚索进行预张拉,荷载为0。1倍的设计拉力。锚索正式张拉分五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张拉力的25%、50%、75%、100%和110%,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10-20分钟外,其余每级需要稳定5分钟,并分别记录每级钢绞线的伸长量。在每级的稳定时间内必须读锚头位移3次.当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荷至锁定荷载锁定锚具.锚索锁定后,按要求切除多余钢绞线,并将锚头部分涂防腐剂,锚头采用C35混凝土及时封闭,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如图3-6所示:图3—6锚头封堵示意图4、劳动力组织、设备及机具4。1机械配备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钢筋切割机12注浆机13钻孔机14高压风枪14.2人员配置表序号名称数量(个)备注1技术主管12安全员13钻孔工44注浆工45力工26工班长15、质量控制措施(1)钻孔的孔位、孔深、倾斜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其孔距偏差允许为±10cm,倾斜度及方位角允许偏差为±2°,有效孔深的超深不大于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航空大学《土力学含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学院《软笔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牡丹江师范学院《算法设计与分析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理工学院《IntroductiontoMicroprocessor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生态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与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范文公园游乐场地租赁合同
- 护坡承包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工程停工补偿协议
- GB/T 4937.18-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18部分:电离辐射(总剂量)
- 市政道路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 12J5-1 平屋面建筑标准设计图
-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第二节:学生情感与个性发展课件
- 产科抢救药品的使用课件
- 桃小食心虫的为害与防治
-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中级)讲义课件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课件
- 中国与俄罗斯渔业合作的潜力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