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侗族传统聚落空间的文化解读
少数民族地区的姓氏住在村庄里,擅长与环境一起生活。它与山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独特的越南传统建筑。侗族以其古老悠久、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粗犷随意、潇洒飘逸的木构建筑造型,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而如今,在远离都市的侗族居住区,众多百姓赖以栖身的传统民居与聚落正面临着十分严重的危机,那些极富特色的传统聚落格局不断遭到破坏。由于自发而离散的演进与更新方式的不当,许多地区从前那种令人神往的田园景观,朴实和谐的居住氛围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乡土民居生存质量的危机,也是乡土文化濒于消亡的危机。珍视传统聚落的研究价值,有利于从更深刻的角度,保护传统聚落文化。芋头村,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距县城西南向9km处。由下寨、中寨、牙上三个寨组成,占地约11hm2,约150户800人。从明洪历年起,历经300余年的经营,始成如今之规模。芋头村以其悠久的历史、浑然天成的村落空间、优美古朴的公共建筑,成为2001年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独特的村落空间特色、丰富的建筑类型、传统聚落的形成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侗族文化和建筑的研究有高度的价值。本文从芋头古村落空间构成入手,阐述传统聚落的研究意义。1村落形态:牙上家庭的村民视角芋头村的得名,源于其定居点是在形若山芋头的“芋头界”。该处为通往贵州的古驿道。村落的生长过程是从芋头界向东南沿山坡、谷地慢慢地向低处发展,形成由高而低,依山盘旋而下的村落形态。最早的村落为牙上寨,位于界顶。山上建房,山下种地,使得在土地极为珍贵的狭长山谷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同时,由于山脊所对的方向是东面,利于接受阳光。随着人口的增长,村民逐渐往半山和山坳聚居,而后,发展到山脚芋头溪边,芋头溪成为村落在谷地发展的轴线。沿着芋头溪,又先后形成了溪北和溪南两个定居点,即中寨,下寨最后形成(图1)。芋头古村落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在山地中求生存的劳动人民如何顺应自然环境并满足自生发展需求的智慧结晶。2建一“提升”空间形式侗族村寨之所以具有良好的景观空间格局,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风水”观的影响直接影响村寨的选址及村寨布局,因此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结构特征。侗族村寨选址强调“风水”的理念,追求一种经典的配置模式,以期通过诸多要素的一定配置形成聚落的“风水宝地”,这是深受古代风水观念影响的原因。侗族人认为,蜿蜒起伏的山脉可称为“龙脉”,山脉遇溪流、平坝而止之处可称为“龙头”,“龙头”面朝环绕的溪河和开阔的平坝,背靠起伏跌宕、来势凶猛的“龙脉”,村寨建在这样的“龙头”上,侗家人就称为“座龙嘴”。再在后山蓄古树箐竹形成风水林,以镇凶邪;在溪河上建造风雨桥,以锁财源。在这样风水观念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地理空间模式被侗族人认为是村寨的“风水宝地”,这也正符合了中国古代风水学中的取势、纳气理念(图2)。芋头村寨是典型的多鼓楼内聚向心式布局,村寨布局形态呈带状依山体展开,牙上寨、中寨依山而建,下寨沿山脚让出中部的空间以纳气流,保证村寨空间的气韵流动。三面风水林环抱,形成沿“龙脉”分布的组团状的聚居空间和复合型村落空间形态(图3)。3结构秩序目标下的空间格局内聚向心内部空间要素组成芋头村寨通过形式不同,富有情趣的多层次空间,在内聚向心的结构秩序目标下,依据一定的方向性,构成了既富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它们由聚落边界和村寨内部空间要素组成。3.1田护要素组合芋头村寨构成边界的要素偏重于物质性要素,是由环绕的溪河、连绵阻隔的山脉、平坦开阔的稻田或是蜿蜒曲折的田埂小道以及寨门、风雨桥等诸多要素相互穿插间隔而共同组合形成的。其中,为强调边界范围建造的寨门、风雨桥或是入寨的一段道路,达成了村寨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侗族村寨的边界首先明确了村寨的空间范围,而寨门、风雨桥等要素则是起到“阀门”的作用,完成了村寨内外空间的沟通与过渡。(1)具有防御功能的专四及民族凝聚力是侗族边界构成要素中的重要节点,它设置在村寨主要出入的道口上,最初具有防御及通风报信功能,现已进一步扩展到在意念上加强聚落群体的地域识别性和民族凝聚力。芋头村的寨门位于山体转弯处,每经蜿蜒的山路,到达寨门后,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2)藏族传统文献对藏族培训的界定侗族风雨桥建造在村寨中村头寨尾的出水口处,也有少数的风雨桥建在穿越村寨内部的水面上。风雨桥既有方便交通、利于休憩交往的使用功能,又是村寨地域常见的界定要素。依据侗族传统的风水理论,“水来处为天门,水去处为地户,天门欲其开阔,地门欲其密闭,且地户宜有关拦重叠之砂镇居”。对于依山傍水的侗族村寨来说,水口是村寨中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水入口处往往是村头,水出口处则多是寨尾,水口关锁,不让财源流失,同时保护寨子人畜平安。芋头的风雨桥依据水体空间的尺度,用小巧精炼的塘头桥作为村尾的“锁口”,造型朴素,与绿树、青山、碧水共同映衬村寨,构成良好的景观节点。3.2净化空间及其组景建筑以边界作为起点,侗族村寨主要由大量的民居组团空间、自由布局的水空间、位于秩序焦点的鼓楼中心空间以及穿插联系的道路空间等共同构成层次丰富的内部空间。概括为如下特点:(1)鼓芋头村是以鼓楼为核心的团聚村落。芋头侗寨独特的公共建筑空间,一方面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更大的功能,同时也使人们很容易把握村落的布局和次序,使村落图式具有可识别性。鼓楼广场空间,是村寨的公共活动中心。它代表着侗族村寨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侗族村寨空间构造与社会组织结构的高度统一,是侗族村寨特有的一种公共空间形式。在地理位置上,中心空间一般位于村寨中较突出的地段;在空间尺度上,中心空间比民居组团空间大;在空间内部秩序组织上,鼓楼往往与戏台相对,强调轴线对称;在空间围合形式上,依据具体情况多呈现自由式、开敞式等形式不拘一格的中心空间(图4)。芋头村共有4个鼓楼,每一个鼓楼的结构、造型均不同,随着村落的变迁分布于各寨之中,鼓楼的位置,对于侗族聚落的空间构成,有一定的代表性。·龙氏鼓楼:位于芋头界顶,建于1787年,是进入芋头界顶组团的必经建筑,有“寨门”的含义,同时,它以平实简朴的形态,成为兼凉亭、集会的场所,与旁边的古井、土地庙共同构成亲和、聚气的村寨公共空间之一(图5)。·牙上鼓楼:在芋头界的半山坳口,建于1789年,是牙上的标志性建筑。以高脚的干栏式建筑为特点,鼓楼外侧悬空而建,成为绝佳观景点的景观中心,使村寨空间因此有很好的灵动感。·芦笙鼓楼:建于1829年,1993年重建。用类似塔的形象矗立于中寨核心,9重檐,在结构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是中寨村民的集聚中心(图6)。·田中鼓楼:建于1972年,正方形5重檐,位于芋头侗寨入口处的田中心,有着醒目而显著的空间界定作用。(2)水系串联的村落空间。侗族把水看成是游龙,同时也是财源的象征。因此特别注重水空间的营造和利用。芋头溪贯穿侗寨,既是自然的泄洪通道,又是灌溉系统。在路旁梯级布置的十几处鱼塘巧妙地起到了减慢洪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同时科学地利用了自然式洁污分流系统,将水统形成灵动的村落水空间。芋头水溪以其优美的形式,配上与水面相关联的建筑,创造出自身丰富的立体空间层次;同时,它适度地调节着民居建筑群组合的空间节奏,与民居组团组合,形成结合自然的自由式布局,共同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图7)。水塘是侗寨水系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芋头村共形成大小水塘36个,穿插于密集的居住组团空间内,调节建筑空间的节奏。塘内养鱼,既调节了小气候,又方便了生活。散落于寨中的水塘使房屋保持了一定的间距,有助于采光通风,既可成为防火隔离带,又是消防水源(图8)。(3)道路形成的村落骨架。芋头侗寨道路程枝状分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空间节奏与层次,同时,它还是各空间内部与各空间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作为一个介入其它空间的因素调节了组合的疏密、强化了层次的分明。芋头村的路网由平行等高线的横向道路和垂直等高线的纵向道路以及与等高线任意穿插的道路组成。道路在形成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往往是先建房后建路。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有篱笆、菜地、水塘等缓冲地带,与建筑形成依托与穿插的关系,形成随意自然,轻松而富于变化的道路骨架。(4)民居组团空间:指在侗族村寨中由若干栋民居建筑在一定环境中组成的自由空间。侗寨人一向把选择房屋地基和朝向当作建房的大事,由于村寨所处山地地形曲折多变、峰回路转,因此,一方面考虑从各自的风水龙脉和朝向出发,村寨内的民居建筑往往方位不一,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山地地形的约束力,也使得民居建筑排列灵活、形式不拘,从而形成了各种封闭与半封闭、规整与不规整,并相互交替穿插,具有“自由生长”特点的大量民居组团空间(图9)。芋头村的山形地脉决定了村寨的组团布局构成是沿山脊两侧向溪流两岸逐渐延伸和生长、发展的过程。牙上寨沿山脊建造,在空间高度上体现着山棱的高度变化;而中寨和下寨分别位于半山隘口,所以它的形态是曲线辐射状的,空间高度上是不同高度层次上的叠加,呈现一种梯度。村落的外部形态主要体现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虽有相识的组团单元,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和排列顺应自然地形,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聚落的生长而表现出来。山形和聚落融为一体,呈现出动人的景观。(5)以井亭、戏台、凉亭、小广场营造的内部空间节点。芋头村共有井亭2个,分别位于下寨和牙上;以凉亭、小广场构成的牙上景观平台,是陡峭山地上留出的视线开敞、空间宜人的珍贵公共场所,充分体现了村民对户外空间的重视;中寨的戏台、芦笙鼓楼和学馆共同围和成入村后的第一空间节点,现为全村最重要的议事地点。这些富有情趣的节点空间,形成活泼、灵活,尺度宜人的村落空间,构成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图10)。4良好的自然环境综上所述,芋头村的空间构成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外部形象为特征的表象层次。它包括整体团组形象、聚落边界、水系、聚落中心、桥亭、戏台、鼓楼等景观、精神建筑和标志。·以各要素系统间的组合关系为特征的结构层次。强调系统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融合。它包括:聚落屋顶组合而成的天际轮廓线;民居单体“细胞”组合而成的团组结构;道路系统和街巷空间系列;各类建筑的组合系统和组合方式;搭配与组合建筑材料、建筑色彩;道路、水体、绿化、地形地貌与聚落空间序列和建筑群组的关系;局部生态平衡系统及其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建筑和空间可识别性、协调和尺度等要求的建筑“符号”系统。这一层次中充分体现了侗族民居的主体观念,即虚实相生的形态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雅俗兼备的情态观。·以侗族民居文化内涵为特点的精神层次:指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审美情趣以及贯穿其中的思维方式。体现为:人与自然环境及人际交往的和谐与秩序,生态、形态和情态的交融汇合,真善美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侗族民居的价值核心,即尊重自然环境、保护原生的地形地貌,注重自然的生态平衡系统来作为建村立寨、建造民居的根本和法则,这就是侗族聚落中最宝贵的整体思维方式和综合功利价值观。5越南传统村庄的审美价值通过对芋头古村落的空间构成研究,可以将侗族传统聚落的审美价值归纳为:(1)积分球与功能侗族民居亲山亲水,与自然充分融合。民居的形象、色彩、质感、光影等几乎都是与功能、材料和结构浑然一体。民居形态构成因素和装饰一开始就依附于实用需要,这就注定了它的“原生”和“自然”,“有机”与“质朴”的个性之美。(2)自然环境各类民居形态构成中最主要的是建筑材料。乡土民居就地取材,以木、石为主要材料,使得民居与自然环境有机于一体,宛如生长于大地。依山就势,就是一种随机。在聚落的团组形态上,沿河溪则顺河道,傍山丘则依山势,有平地则聚之,无平地则散之,这似乎无法,但无法之中则寓有“顺其自然,因地制宜”之大法。(3)“符号”体现“趋同感”民居大体相同的材料、结构和空间、平面的构成,形成了相同的色彩、质感、形象乃至“符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 2160-2024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校准规范
- 课件讲稿职场教学课件
- 2024年展览策划与组织合同
- 2024年度奖学金奖品采购合同
- 2024年度钢材生产设备采购合同
- 2024购销违约合同范本范文
- 2024融资互相担保合同范本
- 2024年子女抚养权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度标的500万元广告发布合同
- 2024就新能源公交车采购的买卖合同
- 专题05 家国情怀 中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专题解读课件(2022版新课标)
- 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缩短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DNT完整版本PPT易修改
- 幼儿园教学课件中班美术《百变的花瓶》课件
- 液化石油气充装操作规程(YSP118液化石油气钢瓶)
- 工程样板过程验收单
- 颅内动脉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 粮食仓储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珠宝销货登记表Excel模板
- 深基坑开挖施工风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唯美手绘风花艺插花基础培训PPT模板课件
-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