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设备工艺原理马铃薯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应用广泛。淀粉加工过程是将原料中的淀粉提取出来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成品淀粉。这个过程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操作。本文将介绍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的原理和工艺,包括提取、粉碎、糊化、分离和干燥等过程的设备和原理。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马铃薯破碎设备第一步是将马铃薯破碎,以便于后续的工艺步骤。常见的设备包括切片机、破浆机和破浆罐等。切片机:将马铃薯切成薄片。破浆机:将切好的马铃薯在水中加热煮熟后破碎。破浆罐:将马铃薯放入罐内,在容器两端旋转装备把马铃薯破碎成细碎状。马铃薯糊化设备接着需要对破碎的马铃薯进行糊化处理。将马铃薯淀粉颗粒膨胀,以便于后续的提取。常见的设备包括糊化罐和糊化器等。糊化罐:将破碎的马铃薯加水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淀粉膨胀。糊化器:将破碎的马铃薯混合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使淀粉膨胀。马铃薯淀粉提取设备糊化后的马铃薯需要提取其中的淀粉。常见的设备包括离心机、滤网、酸洗设备和脱水设备等。离心机:通过离心作用,将淀粉和液体分离。滤网:利用网孔大小不同的滤网,将淀粉和液体分离。酸洗设备:用酸洗去除淀粉中的杂质。脱水设备:用于去除淀粉中的水分。马铃薯淀粉干燥设备最后一步是将提取的淀粉进行干燥。常见的设备包括干燥机和风干设备等。干燥机:通过热风或金属墙体,使淀粉脱水并干燥。风干设备:利用自然风力把淀粉水分蒸发干净。工艺原理以上是马铃薯淀粉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设备,下面将介绍这些设备的工艺原理。马铃薯破碎原理破碎的目的是将马铃薯切碎或破浆,使淀粉颗粒分散均匀,以便于后续的糊化和提取。常见的设备包含了机械破碎和铜皮破碎两种方法。机械破碎通常使用切片机,将马铃薯切成薄片;铜皮破碎是在糊化时,通过腌渍方法使马铃薯失水膨胀,然后用铜皮破碎器碾碎,使马铃薯成为细碎的状。马铃薯糊化原理糊化的目的是使淀粉颗粒吸收水分膨胀,并改变分子内部结构,便于后续的提取。加热在高温及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发生的糊化,是淀粉颗粒分子内部结构改变的起因。马铃薯淀粉提取原理提取的目的是将淀粉同其它原料分离出来,获得纯淀粉。通常采用物理分离法,将糊化后的马铃薯经过洗涤、离心、过滤等步骤,最终分离出淀粉。常见的设备有离心机、滤网、撇渣机、酸洗设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使用。马铃薯淀粉干燥原理干燥的目的是将含有水分的淀粉干燥,制成粉末或颗粒状。马铃薯淀粉的干燥通常使用的是热风干燥或自然风干燥。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避免淀粉的质量受到影响。结论本文对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及其工艺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能有所收获。淀粉加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备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农业考试中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员部分试题及答案
- 2024模具设计师必须了解的新法规试题与答案
- 体育经纪人行业前景预测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职业规划的基于市场的试题及答案
- 《伽玛射线钉术操作讲解》课件
- 2024年篮球裁判员常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资格考试的科目构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种子繁育员的知识体系试题及答案
- 体育经纪人业务拓展与网络建设试题及答案
- 飞行安全隐患的无人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经络完整课件
- 基本养老金核定表(样式)
- 2024工业机器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兼职教练合同协议书
- 202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奥数等差数列经典练习题
- 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智能输液架的设计与实现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山歌》教学设计
- 2024年4月贵州省自考00995商法(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24年美国商用车和乘用车市场现状及上下游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