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高中化学高二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高中化学高二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高中化学高二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高中化学高二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高中化学高二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上册化学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1、豆腐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它是利用盐卤(主要含、元等)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的原理制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俗称为熟石膏B.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C.蛋白质是仅由C、H、O元素组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D.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的水溶液来获得单质镁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O2与H218O反应:2Na2O2+2H218O=4Na++4OH-+18O2↑B.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1-C.水杨酸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CO2↑+H2OD.在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A13++3+3Ba2++6OH-=3BaSO4↓十2Al(OH)3↓

3、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B.、、、C.、、、D.、、、

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将气体X通入足量溶液中充分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则X一定是B.将生锈的铁块溶于浓盐酸后滴入溶液,紫色褪去,证明铁锈中含有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可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D.向1mL溶液中滴加2mL等浓度的KI溶液,充分发生反应后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最终变为血红色,则可证明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6、下列说法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在电解水实验中,加入硫酸钠可以提高电解效率B.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混合有沉淀和气体生成C.在一定温度下某容器内发生下列反应:I2(g)+H2(g)2HI(g)

△H<0,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气体颜色加深D.在双氧水中加FeCl3溶液可使产生O2速率加快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4NO3溶于水是自发过程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最小C.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判断于所有的过程是否能自发进行

8、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在3个密闭容器中,按下列方式投入反应物:Ⅰ、1molB;

Ⅱ、2molB;

Ⅲ。则在保持恒温恒容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容器Ⅰ与容器Ⅱ中,C的浓度2Ⅰ<ⅡB.容器Ⅰ与容器Ⅲ中,反应的能量变化2Ⅰ=ⅢC.容器Ⅱ与容器Ⅲ中,转化率Ⅱ+Ⅲ=100%D.容器Ⅰ容器Ⅱ容器Ⅲ中,平衡常数关系为:Ⅰ2=Ⅱ=Ⅲ-1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10、对于,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是()A.、、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恒容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生成氨气的速率与氨气分解的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11、常温下2NO(g)+2CO(g)N2(g)+2CO2(g)能自发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C.反应达到平衡时,v(NO)=v(N2)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焓变,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12、25℃时,若某混合溶液中始终保持c(CH3COOH)+c(CH3COO-)=0.1mol·L-1,lgc(CH3COOH),lgc(CH3COO-)、lgc(H+)和lgc(OH-)随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Ka为CH3COOH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时,B.N点时,pH=-lgKaC.该体系中,D.O点和P点比较,溶液中P点的值更大

13、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和的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五点对应的间的关系:B.从A点到E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或的方法C.从A点到D点,所得D点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不可能为D.在B点温度下,将的硫酸溶液与的KOH溶液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后溶液,则硫酸溶液与KOH溶液的体积比为9:11

14、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pH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体积的m倍和n倍,若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A.m>nB.m<nC.m=nD.无法判断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若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B.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若将此温度下的NaOH溶液aL与的稀硫酸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则C.溶液和溶液中,前者较大D.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溶液和NaF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后者较大

16、由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常温下,用pH计测定0.5mol/L溶液的pH测得pH等于7不影响水的电离程度B向碘水中加入后充分振荡分层,下层为浅紫色属于非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易溶于非极性分子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加入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已完全水解D液溴和苯在铁粉作用下剧烈放热,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出现浅黄色沉淀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A.AB.BC.CD.D

17、在T℃时,铬酸银()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B.T℃时,在Y点和Z点,Ag2CrO4的Ksp相等C.T℃时,的Ksp数值为1×10-11D.图中

18、常温下pH均为2的两种酸溶液X和Y各10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0mL,其pH与所加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加水后,Y酸的电离度增大B.X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加水后,X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减小D.X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与Y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B.室温下电离平衡常数,说明的电离程度一定比HCN的大C.25℃时,将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变大D.的盐酸和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c(CH3COO-)+c(H+)=c(OH-)B.向10mL0.10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10mL0.1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c(H+)>c(OH-)C.室温下,盐酸中c(Cl-)与醋酸溶液中c(CH3COO-)相等,则两溶液的pH相等D.中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二、填空题

21、二甲醚(CH3OCH3)在未来可能替代柴油和液化气作为洁净液体燃料使用。工业上CO和H2为原料生产CH3OCH3的新工艺主要发生三个反应:

①CO(g)+2H2(g)CH3OH(g)+91kJ

②2CH3OH(g)CH3OCH3(g)+H2O(g)+24kJ

③CO(g)+H2O(g)=CO2(g)+H2(g)+41kJ

新工艺的总反应为3CO(g)+3H2(g)=CH3OCH3(g)+CO2(g)+Q

(1)增大压强,CH3OCH3的产率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将_____。

(2)原工艺中反应①和反应②分别在不同的反应器中进行,无反应③发生。新工艺中反应③的发生提高了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_____。

(3)当上述反应体系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a.反应室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反应速率之比存在关系:3v(CO)生成=v(CO2)消耗

c.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d.c(CO):c(H2)一定等于1:1

(4)为了寻找合适的反应温度,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每次试验保持原料气组成、压强、反应时间等因素不变,试验结果如图。

C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三、实验题

22、I.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滴定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是__。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II.[Cu(NH3)4]2+在实验室中制备方法如下: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蓝色沉淀,继续添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3)请写出蓝色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

(4)[Cu(NH3)4]2+中的配体为___,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原子是___。四、原理综合体

23、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承诺,体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范。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涉及的反应可表示为:

(1)根据上述反应求:④的___________。

(2)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反应④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写出该历程中决速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保持aMPa下,按照投料,平衡时,CO和CH3OH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m曲线代表的物质为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180~380℃范围内,H2的平衡转化率始终低于CO2

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工业生产CH3OH

C.一定时间内反应,加入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可提高CH3OH的产率

D.150~40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③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可以得到平衡常数,270℃时反应①的分压平衡常数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H2O(g)和催化剂仅发生反应,其速率方程为,,其中、为正、逆反应速率,、分别为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已知降低温度时,增大,调整CO和H2O初始投料比,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A、B、C、D四点中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在C点所示投料比下,当CO转化率达到40%时,________。

五、填空题

24、某化工厂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另含有少量、、、等杂质)脱除燃煤尾气中的,同时制得电池材料。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提高软锰矿酸浸速率的措施_______(任意填一条即可)。

(2)写出脱硫过程中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加入的作用_______。

(4)制二氧化锰时,理论需要高锰酸钾与硫酸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5)实验室用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已知25℃时,,欲使浓度不大于,应调节溶液不低于_______。

25、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AgCl:1.5×10-4g、Ag2SO4:0.796g

(1)甲同学的实验如表:序号操作现象实验I将2mL1mol/LAgNO3溶液加入到1mL1mol/L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取上层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