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社会学第五章-性与社会性别_第1页
大工社会学第五章-性与社会性别_第2页
大工社会学第五章-性与社会性别_第3页
大工社会学第五章-性与社会性别_第4页
大工社会学第五章-性与社会性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大连理工大学通识核心课程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社会学》教学团队主讲人:姜春林Email:chunlinj7873@163.com2013年4月教学内容第1章社会学及社会学研究方法第2章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第3章人的社会化第4章家庭与亲密关系第5章性与社会性别第6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第7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8章越轨与社会控制第9章现代社会中的教育第10章环境与风险第5章性与社会性别第一节人类的性第二节性取向第三节社会性别第四节社会性别不平等与女性主义第一节人类的性一、生物学与性行为性有生物学的基础动物的性行为人类的性行为:人类的性行为是有意义的,是符号性的,反映着我们是谁,我们正在体验什么样的感情。性实在太复杂了,以至于不能完全将之归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特性,必须从人类赋予其上的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理解。二、社会对性的影响传统认知:性是与生殖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曾经是依据婚姻关系背景下的异性恋和一夫一妻制来“界定”。现代认知:性已经变成了每一位个体探求和构建的一个生活向度,在一种广泛多样性的背景下对不同形式的性行为和性取向的接纳。在所有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异性恋——他们寻求异性,投入感情,获得性的愉悦。异性恋在每一个社会中都是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有许多具有不同性体验和性倾向的小群体朱迪斯·罗博(Lorber)把人类的性认同区分为10种之多,即异性恋的女人、异性恋的男人、同性恋的女人、同性恋的男人、双性恋的女人、双性恋的男人、易装癖的女人(经常打扮成男人样子的女人)、易装癖的男人(经常打扮成女人样子的男人)、变性女人(变成女人的男人)和变性男人(变成男人的女人)。在所有社会中,都有一些性规范支持某些行为而不鼓励或谴责另外一些行为。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学习这些规范。文化不同,人们接受的性行为类型也各异,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知道多数性反应是习得的而不是先天具有的。克利安·福特(Ford)和弗兰克·毕齐(Beach)于1951年分析了两百多个社会体中的人类学证据,结果发现,在怎样看待“自然的”性行为和性引诱模式上他们有着惊人的差异。性与生育技术避孕技术与性:没有避孕技术的话,性行为的后果是不可控的分娩:超声波检测以及羊膜穿刺术遗传工程:干预胎儿的遗传构成堕胎:伦理问题、保守团体、母体还是婴儿优先三、中西方文化中的性中国历代性观念陈寅恪:杨贵妃的处女膜与唐朝的性观念唐朝性观念非常开放:杨贵妃入宫前并非处女,且身份是唐玄宗的儿媳。唐朝的性观念之所以开放与李唐王朝的统治者来自鲜卑族密不可分。北魏花木兰(鲜卑族少女)的性别:勇敢、强健、尚武(能骑马、处事果决、吃苦耐劳)唐朝女性的性别塑造:开放、丰腴、马球运动(杨贵妃)林黛玉的性别塑造:病态、柔弱、保守(明清程朱理学的产品)不同时代的女性宋明理学的兴起与性的压抑:《水浒传》(成书于明朝中前期)中的好汉几乎不涉及性,对女性的性开放持极端批判态度(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明末心学的兴起、社会拘谨的松动化以及社会的解放运动明末性解放与《金瓶梅》等文艺作品的出现秦淮名妓柳如是最后嫁给了老夫子钱谦益,可见当时对妓女的接受度非常高了西方文化中的性近两千年来,西方对待性行为的态度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除非是生育必须的,其他一切性行为都是值得质疑的修女和传教士更是被严格禁止,只能终生侍奉上帝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的男人可以有情人,女人则不被允许在现时代,对于性问题是传统态度与更为自由的态度并存,有些人则宽恕甚至鼓励婚前性行为,并对不同的性活动模式持容忍的态度。大多数西方国家在过去的30年间对待性的态度都变得比较宽容。现在色情材料对于多数成人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英国人对性行为的态度(1998)始终不对大多数情况下不对有时候不对很少不对根本没错其他合计男女婚前性行为881210585100婚外性行为522913124100未成年人性行为562411333100同性性行为39121182381001.金赛的研究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Kinsey)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在美国开始了他的研究,这是首次对实际的性行为进行的重大研究项目。金赛和他的合作研究者面临着来自宗教组织的谴责,报纸和国会也痛斥他的研究是不道德的。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记录下了18000人——这些是美国白种人口中有代表性的样本的性生活史。研究结果:40年代和50年代的美国,70%的男人找过妓女,84%的男人有婚前性体验,40%的男人期望他们的妻子在结婚时是处女;90%以上的男性有过手淫,将近60%的男人有过某些形式的口交。女人中约50%有过婚前性体验——尽管大都是跟她们未来的丈夫;60%的女人有过手淫。美国的新解放运动可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2.金赛之后的研究60年代的社会运动:美国的“性解放”运动开始于越南战争时期,口号是“要做爱,不要作战!”。这场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在性权利方面的具体表现。它是美国青年男女勇敢的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世俗偏见的伟大斗争。自由主义者坚信任何人都应该享有不妨碍他人自由的一切自由。这场运动的影响极其深远,保守的性观念受到了不断地冲击,此后出现的“开放式婚姻”以及现在的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都是”性解放“运动的延续。60年代的精神是叛逆的,60年代的文化是叛逆的,60年代的生活也是叛逆的。在60年代的西方,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这些人被称为“嬉皮士”(Hippie),由嬉皮士参加的,以文化的反叛和生活的反叛为主要内容的反叛运动被称作“嬉皮士运动”。嬉皮士运动是在反叛的自我意识的推动下开始了通向未知天地的旅程的。它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纽约等地以奇装异服和怪异行为反抗传统的比尼基分子。这些人鼓吹远离社会,提倡“新生活”、“新文学”和“新艺术”,他们吸大麻,听爵士乐,反对传统的两性观念,并创造了“hip”这个词,开嬉皮士文化之先河。法国在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留下的最重要遗产也许是社会道德风气的彻底改变,与40年前相比,法国人当今的性生活观和夫妻行事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差别。而今,妇女普遍避孕节育、个个寻求欢乐权、二人世界的限制被打破、妇女获得解放、同性恋关系得到社会认同、黄色淫秽问题被一般性看待,连初小学生都“坦率追求性爱”。密特朗总统前高级顾问雅克·阿达里提出未来婚姻观的关键是“多元情爱、多头结合和多边忠贞”,声称人类社会尚需打破这最后一个禁忌,便可迈入男女间广施“博爱”。五月风暴中的口号锦集1.消费社会不得好死,异化社会不得好死,我们要一个新的独创的世界,我们拒绝一个用无聊致死的危险去换取免于饥饿的世界。2.直到用最后一个资本家的肠子勒死最后一个官僚之前,人都是不自由的。3.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4.行动一定不要是反应,而是创造。5.我持有对现实的愿望,因为我相信我的欲望的实现6.禁止去禁止7.没有什么东西叫做革命思想,只有革命行动。8.前进,同志,旧世界已经被你抛在脑后。9.你们虽富犹惧,虽生犹死。10.商品是人民的鸦片。碧姬·芭铎(BrigitteBardot,1934年9月28日-)法国电影女明星,昵称“BB”,有时也被称为“性感小猫”。芭铎出生于巴黎,少女时便以美貌闻名,被时尚杂志ELLE发掘担任模特。1952年,她身着比基尼出演首部电影《穿比基尼的姑娘》,一举奠定自己性感女神的地位,也使得比基尼迅速流行。同年,她开始与罗杰·瓦迪姆同居。1956年,她出演瓦迪姆的电影《上帝创造女人》,大胆暴露的表演使得她在美国的知名度急剧上升,一时与玛丽莲·梦露风头无两,被视为性解放的代表人物之一。性解放的出现有其深刻、复杂的社会根源和特定的历史背景。19世纪,欧洲受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时代严厉的宗教性禁锢影响极深,对童贞和贞洁的要求非常苛刻,妇女受到严重歧视;严格的终身一夫一妻制,感情完全破裂的夫妻也不准离婚;手淫被认为是亵渎神灵的罪恶;不准谈性,不准进行与性有关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为此,人们普遍受到沉重的性压抑。S.弗洛伊德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观察到大量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人都与性压抑有关,因而形成其泛性论学说。这一学说对于性自由的萌现有着重要影响。罗素的婚姻革命观则是针对不合理的宗教性禁锢而产生的较为严肃的婚姻变革学说,对早期的性解放起过积极的作用。真正的性解放不是罔顾后果或不负责任的性滥交,而是消除一切对於性的恐惧、焦虑和不适当的压抑。20世纪80年代后期,莉莲·鲁宾(Rubin)对1000名年龄在13到48岁之间的美国人进行了访谈,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重要变化。性活动一般比上一代更早一些开始。青少年的性实践倾向于像成年人一样丰富多样。虽然还存在着双重标准,但已不像过去那样有影响力了。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女人已开始在两性关系中有获得性愉悦的要求并积极地去追求。她们正期待着接受,而不仅仅是提供性的满足。性脚本理论解释了人类性行为和性感受,在此视角下,长期性关系中的任何行为、主观感受莫不与个体所秉承的性观念、性价值相关。性的社会建构论3.一种新的忠贞?1994年,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性的社会组织:美国的性实践》一书,这是自金赛以来在所有国家中所从事的对于性行为的最为广泛的研究。令许多人吃惊的是,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人中实际上存在有一种性保守。他们的被试中83%的人早年仅有一个恋人(或根本没有),在已婚者当中这一数字上升至96%。对配偶保持忠贞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仅有10%的女人和不到25%的男人承认有过一次婚外恋的经历。根据这项研究,美国人终生平均仅有3个恋人。是一种社会保守化回归?第二节性取向性取向:指的是某人对于性魅力或浪漫魅力的寻求方向异性恋:Hetero同性恋:Gay,Lesbian双性恋:bisexuals在所有文化中的性取向都是源于诸多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至今尚未为人所充分知晓一、性取向是天生还是习得的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人的性取向,不管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其他取向,都是源于诸多生物性因素和社会习得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同卵双生人群的性取向差异研究生物性影响:大脑特性,基因相同社会性影响:类似的社会化体验二、人类对同性恋的认识同性恋指对其他同性表现出的性行为或性爱情感,它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在一些非西方文化中,某些群体内的同性恋关系是被接受甚至是受到鼓励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中,男性同性恋在婚前是被允许的“同性恋”这个术语是在19世纪60年代创造出来的,从那时起,同性恋者才日益被当成有特殊性畸变的单独类型的人。直到几十年前,同性恋实际上在所有西方国家仍被视为犯罪活动。虽然同性恋由社会边缘向主流的转变还不彻底,但近年来取得的快速进展却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对待同性恋的态度已经变得更为宽容,媒体和新闻界关于同性恋关系的正面形象也越来越常见。米歇尔·福柯(Foucault,1978)对性的研究表明,18世纪之前,同性恋者这个概念似乎还不存在。提到同性恋时,经常使用的是精神失常或者性反常这类的临床术语,而并非使用宗教意义上的“罪过”一词。

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初次了解同性恋是在金赛的研究发表之后。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如果按照青春期以后的性活动和性倾向来判断的话,则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国男人是完全的异性恋。金赛的样本中有8%的男人有过为期达3年或3年以上的排他性同性恋关系。此外10%的男人同性恋和异性恋活动大致相当。金赛的研究表明,同性恋在女性中的比例较低。大约2%的女性属排他性的同性恋。有13%的女人有过同性恋的体验,另有1596的女人曾承认产生过有同性恋的愿望,但并没付诸行动。正如这项研究报告的作者们所承认的,可能是同性恋的污名导致人们普遍低报自己的同性恋行为。正如一位批评者所指出的,这些作者的随机样本没有体现出大城市里同性恋者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度,在那里,同性恋者几乎占了总人口的10%。肯尼斯·普鲁莫(Plummer)把现代西方文化中的的同性恋区分为四种类型:偶然同性恋情境性活动人格化同性恋同性恋亚文化偶然同性恋:有过同性恋的经历,但其实际上并没有构成一个人整个一生性生活的全部。情境性的活动:同性恋行为在特定的情景中定期发生,但并没有成为个人的主要偏好。人格化的同性恋:指对同性恋活动有偏好的个人,但他们又与能轻松接受这类行为的群体隔离。在这里,同性恋是秘密活动,对朋友和同事都要隐瞒。同性恋亚文化:指那些已经“暴露出来”并已与其他有类似性品味的人建立联系的个体,同性恋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文化里,同性恋活动被整合为一种明确的生活方式三、对待同性恋的态度过去对同性恋一直是鲜明的不容忍的态度,直到近些年围绕同性恋的一些荒诞的说法才被消除。同性恋不是病,也明显与任何形式的精神失常不相关联。

虽然同性恋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在西方社会的许多领域,异性恋主义和同性恋恐惧症仍然根深蒂固;在许多人的情感态度中存在着对同性恋的敌意。暴力袭击和谋杀同性恋者的实例都十分常见。一些社会学家调查了艾滋病传染对公众对待同性恋态度的影响。他们提出,这种传染病已经动摇了异性恋男性气质的主要意识形态基础。例如,从由政府基金支持的安全的性运动到媒体对艾滋病扩散的报道,性和性行为已经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艾滋病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社会中的婚前性关系、婚外情和非异性恋关系,已经威胁到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合法性。最重要的是,艾滋病使同性恋问题更加显现,为了保持异性恋男性气质的“正统”地位,就有必要边缘化和贬低已知的威胁四、争取法律权利与承认的运动在许多方面,同性恋已变得更正常化,更加成为了日常社会所接受的一部分。有几个国家通过了保护同性恋者权益的立法。美国1969年石墙骚乱南非1996年颁布新宪法,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在宪法上保护同性恋者权益的国家。欧洲的几个国家,如丹麦、挪威和瑞典,现在都允许同性配偶登记注册,允许他/她们要求尽可能多的婚姻特权。在荷兰、法国和比利时,城市和地方政府也开始对同性恋关系给予承认。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蒙特州已经通过了将同性恋婚姻和“民间联盟”(具有婚内权利义务的同性恋伙伴)合法化的法律。最近英国的一个判决宣布,一对关系稳定的同性恋夫妇可以被当作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对遗产继承权和父母地位均有重大意义的判决。酷儿理论人的性倾向是流动的,不存在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只存在此一时的同性间的性行为,以及彼一时的异性间的性行为;甚至,不存在绝对的传统意义上的男人或女人,只存在着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酷儿理论认为人在性行为与性倾向上均是具有多元的可能的。酷儿理论对二元划分的方法,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它对男权文化和异性恋霸权模式的冲击和颠覆至少在今天看来是最为彻底的。酷儿理论学家研究分析那些基于社会主流文化而创造出的各种文字记录–从《呼啸山庄》(WutheringHeights)到电视肥皂剧–试图从中找到文字背后所反应出的真实的文化意义、文化差别以及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关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基于主流文化的性行为社会规范一直在迫害,或者说压制,那些对性有不同理解的人群,而这些人对性的不同理解要么违反世俗化的性禁忌,要么其行为模式与被社会普遍认同的性及性别角色不同。酷儿理论的主张比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同志解放运动(gayLiberation)”的主张更进了一步,它除了惊世骇俗的的运动策略,亦指挑衅与桀骜不驯的实践,以高亢的声调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拒绝被主流社会所同化。同志解放运动在欧洲和美国,为性少数群体应有的生存空间而战,而酷儿理论则主张更多权利。它的目标是从根本上动摇“正常”,“性别(sexuality)”,以及“异性恋”“同性恋”这些传统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人为的区分了所谓的不同群体,并作为工具迫害与一夫一妻异性婚姻制度不符行为模式。简单说,就是学者们不认为传统的性与非“正统”的性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试图摧毁旧的概念,重新界定什么是“正常”,什么是“性别”,什么是“性”,什么是“家庭”,并在此基础上,让人们以自由,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或性别,影响所及不仅止于同性恋者,而强调各种边缘弱势者的正当性。尽管酷儿理论是在纯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被提出的,但它迅速与性的少数族群运动结合到一起。作为一种对酷儿理论的回应,旧金山将“同志光荣游行”(gayprideparade)重新命名为“gay/lesbian/bisexual/transgender(GLBT)parade”。酷儿这个词包含的范围最广,但它并没有被最大限度接受。由于在历史上,这个词是反同人的,是对同人的一种歧视称呼,许多年长的男女同志拒绝接受这个词。反对酷儿理论的人,如RictorNorton,认为同性恋,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从根本上不同于异性恋,是社会群体中的少数派,而且“同志解放运动”的早期领袖们也强调同性恋是“性”的少数族群。但越来越多的男女同人群体开始接受酷儿这个词,这种趋势说明在酷儿运动中,年轻的一代开始重新界定酷儿运动的范围和发展方向,而酷儿在新一代中,不再带有贬抑的色彩。第三节社会性别人类的性别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性别(sex)——生物属性社会性别(Gender)——社会属性“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一、性别气质社会学家使用性这一术语指称限定男人和女人身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差异。而性别则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性别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概念的社会建构相关。什么是男性气质?什么是女性气质?分别从体貌特征、服饰装扮、个性行为、喜好倾向等方面举例说明男女两性的差异男性气质=阳刚;富于攻击性;富于独立性;不感情用事;不易受他人影响;富于支配性;喜好数学和科学;竞争性;冒险精神;决策果断……女性气质=阴柔;圆通机敏;文雅温柔;感情敏感;虔诚;整洁;有强烈的安全需要;喜爱文学艺术……在《性与权力》(1987)以及《男性气质》(1995)中,康奈尔提出了对性别最完整的理论说明之一。他的理论在社会学界特别有影响,因为他把父权制和男性气质概念结合为一个性别关系的综合理论。在康奈尔看来,男性气质是性别秩序的重要部分,不能同性别秩序或者同与之相伴的女性气质分开理解。三重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分工的不同权力关系:社会权力分配的不同情感关系:情感角色的不同康奈尔在他的等级中使用了模式化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理想类型”。在等级的顶端是霸权的男性气质,控制着社会上所有其他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霸权是指文化霸权(hegemony)这一概念,即通过延伸到私人生活和社会领域的文化力量而非暴力对某一群体实施的社会统治。因而,媒体、教育和意识形态均可作为建立文化霸权的渠道。康奈尔(Connell)的观点霸权的男性气质缺少力量更有力量共谋的男性气质从属的男性气质同性恋男性气质从属的女性气质受强调的女性气质反抗的女性气质霸权是指文化霸权,即通过延伸到私人生活和社会领域的文化力量(而非暴力)对某一群体实施的社会统治。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等更显霸权的男性气质。玛丽莲·梦露等根据康奈尔的观点,霸权的男性气质首先与异性恋和婚姻相关联,但也与权威、付酬工作、力量和身体健壮相关联。具有霸权的男性气质的男人的例子有西尔威斯特·史泰龙(Stallone)、布鲁斯·威利斯(Willis)、施瓦辛格等。康奈尔认为,所有的女性气质都处于霸权的男性气质的下面。受强调的女性气质是女性气质的形式之一,也是霸权的男性气质的重要补充。它被引向满足男人的利益和愿望的方向,并且以“低眉顺眼、关心体贴、善解人意”为特征。男性气质的危机性别危机:制度性危机(支持男性权力的制度正在瓦解);性状态危机(异性恋的地位不如从前);利益形成危机(社会利益有了与现存性别秩序相矛盾的新基础)失业和犯罪的背景也可能导致男性气质危机二、性别社会化性别社会化定义:通过家庭和媒体等社会化机构对性别角色进行学习。性别社会化开始于婴儿出生之时。儿童学习和内化那些看上去符合他们生理性别的规范和期望。对男孩的性别社会化:正面激励——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负面激励——男孩子不要玩洋娃娃孩子很早就开始选定与他们相称的“性别角色”以及男女认同(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有社会学家相信,性和性别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并以多种方式被影响和改造不仅仅性别缺乏固定的“本质”,而且人体的基础也能够通过社会影响和技术发明而被改变。在他们看来,人类身体和种群不是“既定的”,而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服从人类的意志和个人的选择的。比如变性人。社会化的内涵“生物人”——“社会人”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假设你的婴儿期和童年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房间里度过,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人类接触。你能用一种人类语言说话吗?你会有自己的人格吗?或者,你能体验到人类的情感吗?一个人的出生是情感性和社会性的,也是生物性的、无助的。要成活下来并完全成长为人类中的一员,就必须与他人有正常的互动。他们必须向他人学习如何思考和行为。这种互动和学习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化。性别社会化是强有力的,向它发起挑战会使人感到不安。一旦性别被“指定”了,社会就会期望个体像“女性”或像“男性”那样行动。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这些期望得以实现和再生产出来。讨论:你喜欢超女/快男吗?第四节社会性别不平等的视角性别不平等:在各种环境中男女享有的地位、权力和声望的差异。对性别不平等的解释:功能主义强调性别差异和劳动的性别分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整合。女性扮演表达性(Expressive)角色;男性扮演工具性(Instrumental)角色。母亲在家庭中的重要功能:母爱剥夺,孩子将面临不充分社会化的极大危险。许多跨文化的研究得出,尽管人们所预想的男女性别角色和个性特征方面的跨文化变异几乎是无限的,但确实存在两条普遍的原则:每个社会都确认性别差异,没有哪个社会一视同仁地对待男性和女性,无论在个性要求、服饰、劳动分工方面……不管从事什么工作,男性总是受到更高的评价。女性主义者反对以性别不平等为自然的观点自由女性主义者从社会和文化态度的角度——如男性至上主义和歧视——解释性别不平等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男性应该对通过父权制——男性对女性的系统化支配——剥削女性负责黑人女性主义者:从种族的维度来看待性别问题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翻开妇女的历史看一看,我不得不同意那位最尖刻的讽刺家的意见,认为女人是全人类当中最软弱的和最受压迫的一半

——沃斯通克拉夫特《为女权辩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从社会和文化立场寻求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原因集中在男女不平等的分散因素上,如工作场所、教育机构和传媒中的男权至上和女性歧视呼吁两性之间法律平等和政治平等,主张温和改良现存体制(包括争取选举权、受教育的权利与就业问题)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首先,女性主义强调权利,以法律为武器争取男女平等,但是,它的平等理论强调的是以男性为标准,未能触及到父权社会的本质其次,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为达成自己所希望的变革所采用的方法受到批评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女性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这次浪潮对女性研究在诸多学科中的确立与发展起推动作用,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不满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对传统的学科知识提出质疑。代表人物:波伏瓦在女性主义的圣经《第二性》一书中指出“一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费尔斯通的《性的辩证法》认为“生育机制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弗里丹《女性的神话》看来,“女性应对家庭主妇的形象说一声不”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之激进化或者说是逻辑发展,主要针对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的问题,用父权制理论概括男权社会的压迫性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