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学生心理第二章学生心理1引言怎样对6岁儿童和14岁儿童解释“圆”或“球”这些概念?是使用文字、图片还是例子?年幼儿童和年长儿童理解这些概念上存在哪些差异?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主要涉及青少年的思维特征及其转变,而这些转变,在教育心理学上就称为认知发展。引言怎样对6岁儿童和14岁儿童解释“圆”或“球”这些概念?是2学习目标阐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解释儿童在皮亚杰四个发展阶段上的思维差异。掌握最近发展区的概念阐述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比较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目标阐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3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4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5(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就是企图根据认知的历史、它的社会根源以及认识所依赖的概念与运算的心理来源,去解释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一门学科”(J.Piaget,1970)。也就是说,发生认识论是研究认识发展,它要解决人(群体和个体)的智慧是通过何种机制,经历怎样过程,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这一问题。总之,发生认识论就是要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乃至逐渐发展。(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生认识论6知识的主动建构人之所以有各种活动,特别是认识活动,是由于人具有理解客观世界和满足好奇心的内在欲望,即人类具有一类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皮亚杰相信,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活动,是由各种内部动机所驱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信念源自达尔文的观点,即生物体适应环境。人类使用自己智慧以适应自身所处环境;换言之,为了生存,人类凭借智慧去发现世界的运作方式或预测事件的发生。知识的主动建构7基本概念基本概念8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称为平衡。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9图式最初来源于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发生改变,不断的丰富起来,不断地从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逐步地构造出新的图式,从而标志着个体从低级的心理水平发展到高级的心理水平图式最初来源于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发10(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续阶段,阶段之间具有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各阶段出现的年龄因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略有差异,但先后次序不变(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心理发展可以区分为不同水平的连11儿童的认知或思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思维方式的质的不同为特征:▲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或思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思维方式的质12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有表象和思维。智力活动还处在感知运动水平。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这一早期的心理发展决定着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这一时期,婴儿主要通过眼睛、耳朵、嘴和手等肌肉动作和感觉来感知世界,进行思维。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13儿童通过不断地和外界交往,动作慢慢协调起来,并指导自己的动作与动作对外物引起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开始有意识的作某个动作,发现了解决感知运动问题的方式如扳动把手听音乐盒发出的声音,发现藏起的玩具,把物体放入容器或从中拿出来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探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

儿童通过不断地和外界交往,动作慢慢协调起来,并指导自己的动作14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15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16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17第二章-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学课件18

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仍知道该客体的存在。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皮亚杰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不存在客体永久性的观念,具体表现为当一个原先存在于婴儿视野中的物体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后,婴儿就不会再去寻找或抓握,这表明他们认为物体已经没有了,不存在了。九个月以后的婴儿开始会继续寻找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这表明他们已经知道物体虽然从视线中消失,但一定在什么地方存在,这表明他们已经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仍知道该客体的存在。客体19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像或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像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现外部活动,这就是表象思维。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知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20

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灵活运用。象征:与象征物之间有明显相似之处这一时期的儿童喜欢把椅子当汽车开,把小床当舰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象征化符号:与被表达物之间无客观上的相似,但主观上有紧密联系,如语言。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出现、延迟模仿、语言符号灵活运21主要认知特点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自我中心言语主要认知特点自我中心22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自我中心

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CDBA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23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不自觉地将自我的品质和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场自我中心意味着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24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25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化的过程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26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太阳下山了花儿开了是因为它喜欢小朋友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27自我中心言语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自我中心言语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28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已能逐渐超出知觉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和可逆性,并能进行具体运算。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操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已能逐渐超出知觉的限制,形成守29

具体运算思维是在前一阶段很多表象图式融合、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渐趋逻辑性,但思维水平仍落后于成人,尚不具有概括性

具体运算思维是在前一阶段很多表象图式融合、协调的基础上形30守恒性内化的,可逆性的操作。是能在头脑中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实质的或是本质的东西,才算达到了守恒。具体来说,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守恒是通过两种可逆性实现的。守恒性内化的,可逆性的操作。是能在头脑中从一个概念的各种具体31

可逆性并不是现实世界的实际现象,而只是人的大脑的智力活动的结果,更确切地说,可逆性是在人的思维活动的逻辑经验中产生出来的。两种可逆性逆反性:即否定性,如+A是-A的逆向或否定相互性,如A>B,则B<A是它的互反可逆性并不是现实世界的实际现象,而只是人的大脑的智力活32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①数目守恒(6-7岁)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①数目守恒(6-7岁)33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与B一样大小B球变了A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②物质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②物质守恒(7-34③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AB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一样长”(守恒)③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35基本原理:不管一个图形分成几部分,它们总体的表面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B更大”(不守恒)“一样大”(守恒)④面积守恒(8-9岁)基本原理:不管一个图形分成几部分,它们总体的表面积不变④面积36⑤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A两块叠在一起

B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A更重”(不守恒)“一样重”(守恒)⑤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37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向儿童呈现(Ⅱ)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准备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样的高度。A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样高”(守恒)⑥体积守恒(12-13岁)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⑥38具体运算阶段:总结认识或认知活动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客体和关系。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了量和数的守恒,并且能够对实物加以排序和分类,但是他们不能就抽象的、假设的命题或虚构的事件进行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总结认识或认知活动大多数仍限制于此时此地的具体39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它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40

发展阶段观点总结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发展阶段观点总结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41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感知动作阶段是智慧的萌芽42评价皮亚杰发现了认知发展的规律,发生认识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认识自己的理论宝库,也为发展心理学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把儿童看成一个充满好奇的、积极能动的探索者,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仅仅是描述发展的过程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皮亚杰的观点除了对教育工作者有许多实际的指导意义外,还对有关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评价皮亚杰发现了认知发展的规律,发生认识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认43(三)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化(三)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441、成熟成熟,即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皮亚杰曾引用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一些行为依赖生理结构和神经通路的作用。他认为,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借助成熟,个体可以获得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机能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并且,儿童的年龄渐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将随之增加。1、成熟成熟,即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452、练习和经验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的作用,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即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物理经验是主体的个别动作作用于客体所产生的有关客体位置、运动和性质的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是有关客体本身的,如物体大小、轻重、软硬、颜色等。物理经验的本质特征是起源于物体本身,即使主体不去作用它,它的性质也依然存在2、练习和经验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46

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类经验本质上不是客体的,如果没有主体对客体的反复动作,数理逻辑经验也就不存在。例如,儿童从玩耍鹅卵石的过程中发现,无论石子如何排列,其总数保持不变。这一经验并不是石子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而是个体通过自己的计数动作与动作的协调而获得的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协调的经验,473、社会经验社会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语言、教育、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皮亚杰认为,社会经验对人的影响比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要大得多在他看来,教育作为社会经验的一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认知发展但教育对发展的影响也是有条件的,教育并不能使儿童逾越某一认知发展的阶段,不能改变发展的阶段顺序3、社会经验社会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484、平衡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皮亚杰提出了建构论,认为新结构或新知识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建构的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就会产生一次新的改变。4、平衡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49(四)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它们发展水平的材料。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四)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50案例分析

在诗歌欣赏课上,李老师正在讲解诗词中所采用的象征手法。考虑到许多5年级的学生不能理解“何谓象征手法”这一抽象概念,为测试学生的理解水平,李老师问:“象征是什么”。“象征就是……,比如,好象……”,有学生说。“象征就是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东西”,还有学生说。大多数学生仍茫然不解,李老师则举例说,“我是在说一种象征,比如戒指是结婚的象征,心形是爱的象征,或者……”有学生插话说:“五星红旗象征国家”,“绿色象征和平”,“鸽子也象征和平”……“小林,奥运会的五个圈象征什么呢?”李老师问。“象征……象征……。”小林还是不明白“象征”是指什么。案例分析在诗歌欣赏课上,李老师正在讲解诗词中所采用的51如果你是李老师:从学生的这些反应中,你对儿童的思维有何了解?你将如何安排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如何让学生对象征手法有具体的体验?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还没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你将怎样做?如果你是李老师:52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其心理学思想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他还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建立新的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他是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也是苏联认知心理学的先锋。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53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54(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55(二)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二)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56(三)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一个人已有的心理行为发展水平,已经具备的能力和机能;另一个是可能达到的水平,即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三)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57(四)内化学说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即是由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心智动作的转化。其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在内化过程中,语言发展中的自我中心言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化的过程不仅通过教学来实现,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四)内化学说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58(五)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景认知理论及其教学模式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五)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59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儿童只有处于特定的阶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的观点维果斯基认为,发展和教学相互影响,甚至教学要先于发展。维果斯基更强调教学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儿童只60与皮亚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语观点不同,维果斯基对个人言语有不同的诠释。他认为,这些仿佛没有目标的“咕哝”,其实是个人内在言语的开端,而且这种语言在自我调控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皮亚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语观点不同,维果斯基对个人言语有不同的61教学反思近几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同化,还是顺应?你现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是否处于认知的“不平衡状态”?你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在哪?自言自语是否等同于内在思维过程?教学反思近几天,自己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同化,还是顺应?62总结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是构造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能动主体,而非被动接受者,因此人类智慧的源泉应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皮亚杰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如何发生或起源乃至逐渐发展。总结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63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认知结构与认知机能是认知发展的两个“互为生存”的侧面。个体凭借认知结构(或图式),通过适应(同化与顺应)和组织这两种机能,才逐渐认识外界事物、适应外界环境,实现认知的成长与发展。而在认知发展阶段中,个体主要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大致地对应一定的年龄范围,而且每个阶段都以行为的质变为特征。在皮亚杰的理论中,认知结构与认知机能是认知发展的两个“互为生6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采用历史观点,在社会环境中考察了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发展,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这一观点强调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尤其重视语言在这一思维内化过程中所起的突出作用。此外,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拓展了对学生能力理解的认识,指出教师或成人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这一观念对当前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65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3.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并说明各发展阶段儿童所处的年龄段。(2010年四月浙江)1、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2008年山东)思考题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3.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66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

一、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

一、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67教学设疑作为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些学生很特殊:小明学习成绩虽好,但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小红表现出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寻根究底,有时会给任课教师带来很多教学麻烦;小平成绩一般,但自我评价过高、骄傲自满;小军做事退缩,缺乏自信心,不善于表现自我;小力由于父母放弃管教,整天在游戏机房玩耍而不上课。教学设疑作为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有些学生很特殊:小明学习成68如果你是李老师:你认为小明没有朋友的可能原因来自哪些方面?如何帮助他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你将如何引导小红的探索行为?你如何使小平正确认识自我?你如何帮小军树立自信心?你如何与小力的父母沟通,使他重新回到课堂?如果你是李老师:69(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当时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建立了代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情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来研究个性发展。因此,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美国精神分析医生,70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早期阶段中的问题的不良解决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在后期的阶段中得到修正,但却往往会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造成间接而深远的影响。他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以下8个阶段: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71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所谓基本的信任感是指一种充分信任他人并且自己也值得信赖的基本感觉。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本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72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5.角色统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角色统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意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737.繁殖对停滞(30-60岁)。繁殖不仅包括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注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7.繁殖对停滞(30-60岁)。繁殖不仅包括繁衍后代,而且包74评价优点: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作用。从整体上,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查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体现了研究人的终生发展的观念。不足: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缺乏实证性研究支持。评价优点:75(二)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6~12岁),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12~18岁),埃里克森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的教育适应中小学生的发展。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2、适应统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二)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76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思维及行为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果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其具体内容。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一)自我意识77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每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意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比如自我的性格、能力和行为等。另一个是客体的我,即被觉察到的我。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78自我设限一个人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便是自我设限,就是在心中为自己设了限制,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够优秀,难当大任,注定失败。自我设限一个人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便是自我设限,就是在心中为自79

自我意识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他建立在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基础上。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自我观念都是根据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自己根据自己与环境中他人的比较,特别是童年经历等四个主要方面不自觉地形成的。根据这些,人们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识”。就我们自身而言,一旦某种与自身有关的思想或信念进入这幅“自我肖像”,他就会变成“真实”的。在此之后,我们很少去怀疑其可靠性,只会根据它去活动,就像它确实是真的一样。自我意识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他建立在我们对自80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光屏”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当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然后感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屏”上看见一个踌躇满志、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讯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如果你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那“荧81

只要你留意就会注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和自我意识有关,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差生之所以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不愿意努力,相反你会注意到其实有些差生恰恰是非常勤奋的人(在学习之外),而他们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们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差生,这点才是关键。只要你留意就会注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和自我意识有关,举个82他们的自我意识是“我是一个差生(不是我的某门功课差),我不如别人,我不够优秀。”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得他们没有内在的动力去改变这种状况,他们的潜意识认为我就是个差生,为什么要改?所以做差生做得心安理得。还有一些人他们心中认为:我注定贫穷,我没有能力,我总是把事情搞砸。所以他们的潜意识为自己所处的状况感到心安理得,我注定就是这种人,所以也不会去改变。而其实并非如此,他们最需要做的是去转变他们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我意识是“我是一个差生(不是我的某门功课差),我不如83产生自我设限的主要的原因:1、过多的批评或自我批评,特别是童年的经历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于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主要包括父母、亲人和老师等等。孩子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他对自己的看法都来自于别人对他的看法,如果周围的人都对他说他是一个坏孩子,没用的孩子,很快他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没用的坏孩子。我国太多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使用了批评教育,家长认为批评是对他好,让他改进自己的缺点,却无意中使自己的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开始自我设限,认为自己不行,不够优秀,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产生自我设限的主要的原因:1、过多的批评或自我批评,特别是童84

在国外是更注重表扬,避免批评。表扬具有激励的作用,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让人充满自信。试想一下,若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儿子,你是最棒的,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能做得最好,我相信你。”结果是她的儿子会尽一切努力去证明他母亲的话,去证明自己真的很棒。而批评容易伤害别人,造成消极影响,打击人的积极性,让人沮丧、气馁、自卑。试想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怎么唯独我家的孩子,成绩又差,又贪玩,又不听话,看看人家小明,多懂事,成绩多好。”结果是这个孩子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小明,每次遇到小明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最后形成内心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国外是更注重表扬,避免批评。表扬具有激励的作用,能激发85在这方面著名企业家,成功学讲师李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践从小接受的是批评教育,过多的批评让他感到沮丧、自卑、压抑、屡受挫折,生活、学习各方面都是一塌糊涂,但有一次他的化学考试不及格,化学老师在讲完试卷之后要他和其他几位不及格的同学留下来补考,由于李践在老师讲试卷的时候把所有的答案记了下来,所以补考考了97分,后来他就把它不及格的化学试卷撕掉了,拿着这份写着97分的试卷回去给他妈妈看,结果从来没有受到妈妈表扬的李践听到妈妈说了一句:“我的儿子可以学化学。”在这方面著名企业家,成功学讲师李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践从小86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李践无比强大的动力,从此以后李践学化学产生了信心,不论上什么课都学化学,后来次次考化学次次拿第一。因此李践在他的成功学讲座中总结说:“一个人之所以有能力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批评只能造成他的自我设限,若对一个孩子说他无能,他就会真的变得无能,拿破仑•希尔说告诉一个孩子说他无所作为的行为无异于犯罪,他甚至认为需要制定法律来惩罚这种行为。要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不妨先让他相信他真的有能力,若要让一个孩子变得优秀,先让他相信他真的很优秀。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李践无比强大的动力,从此以后李践872、过去的失败经历容易引起自我设限跳蚤的故事:跳蚤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它的起跳高度是自己身高的几百倍。科学家对跳蚤做实验,首先测试跳蚤的弹跳高度,并记录。然后在跳蚤身上加一透明玻璃罩,高度为50厘米。跳蚤在玻璃罩中起跳,前几次都装到了玻璃罩的顶部。继续起跳,跳蚤自己调整了起跳高度,逐渐达到了玻璃罩的高度,而不再撞上玻璃罩。科学家将玻璃罩的高度降低,跳蚤重复了刚才的过程。当跳蚤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