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高科与大创大成智慧与元创探寻破解钱学森问题之道
钱学森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钱学森的伟大,不仅在于其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贡献,同时在于其哲学思想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把握和表达,这从他晚年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几次谈话中可见一斑。本文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批判性反思,从教育哲学角度探讨破解钱学森问题(即钱学森提出的中国大学办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之道,尝试性地提出基于大成智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致力于元创能力培养的元创教育模式,以期为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一高等教育的复杂性2005年7月30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向前往探望的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此前不久的2005年3月29日,钱老在生前最后一次与涂元季等谈话时指出:“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两次谈话内容差不多,直指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与症结,这就是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没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模式。这是钱学森晚年一直关注和反复谈及的问题,被人们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钱学森问题”。钱老提出这一问题,有很强的时代针对性。由于人的“能在”特征和世界的变化本性,人的生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己的对话,在本质上都是复杂的。特别是进入现代以后,人们的生活空间迅速扩大至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由于受“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所支配,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的宽度和广度急剧延伸、深度和频度急剧增大、长远影响和不确定性急剧凸显,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时代。复杂性成为植根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面对复杂时代的动态变化与不确定性,人类探索发明了应对复杂性的理论与方法、知识与技术、制度与文化,但应对时代复杂性最重要的办法还是人的思维转变与素质提升,最重要的出路是人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又取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大学办学模式本身的创新。那么,大学怎样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办学?大学怎样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去创新办学模式?中国的大学怎样具备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中国全面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也毋庸讳言,中国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培养、在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却乏善可陈,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之痛。究其病根,钱老一语中的:在于中国没有能够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的大学,中国的大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钱学森问题一经提出,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哥德巴赫猜想,悬在社会各界,激发了人们不断的探索与求解。归纳起来,人们提出了几种解答的思路: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大学制度创新,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以及大学内部政治与行政、学术权与行政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是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周期性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三是深化教学方法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教学手段,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与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思路下,国家推行和启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重点学科与“211工程”建设、创新平台与“985工程”建设。这些都是必要的,也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没有触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在大学办学模式创新上没有多少实质性推进和突破性进展。回到钱学森问题本身,钱学森讲了“四个没有”,先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再究其原因是“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大学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东西,其直接结果就是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最终结果就是没有完全发展起来。钱学森站在中国之未来发展与世界责任的历史高度,基于时代精神之分析与哲学反思之高度,直指中国高等教育之痛,留给中国教育界一笔巨大遗产,需要我们做出无愧钱老、无愧时代的回应。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新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国创新人才的核心品格和基本特征是创新。关于“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实现“新组合(newcombinations)”。创新人才之创新,就是在理论上或技术上重建事物联系,实现对事物结构与规律的新理解、事物要素的新组合的探究性活动。创新就是瞄准现实问题和事物发展前沿,探寻事物背后的联系,进而从事物逻辑和人际互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上探索新组合的模式与方式。如何创新?熊彼特从企业的角度区分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一般认为,从创新的对象看,创新主要包含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从创新的含量看,则主要有跟踪模仿创新、综合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原始性创新。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研究,笔者尝试性地提出知识创新的三个基本类型:一是知识的演绎创新,即应用最新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目前尚未研究或尚未全面深入研究的问题,所形成的新知识构成了应用性知识增量;二是知识的归纳创新,即在个案研究和客观描述基础上,逐步汇集、归纳、总结、凝练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形成理论知识、研究方法、观念技能的新知识增量;三是元知识(meta-knowledge)创新,即在大量演绎性研究和归纳性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研究范式、前提性假设和核心思想的创新,形成元知识的增量,为演绎性研究和归纳性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解释框架、理论支点和基本假设。钱学森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有自己一套思想理论和哲学作为支撑。钱学森是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世界复杂性理论与方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个主要哲学观点是“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从这一哲学思想出发,钱学森提出了“大成智慧”的思想。这一思想包括有机联系的三个层次:一是处理复杂系统的方法——大成智慧工程,即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二是运用大成智慧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大成智慧学;三是运用大成智慧,研究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总体设计部。按照这样一套哲学思想,钱学森敏锐观察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其阿基里斯之踵是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的培养。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表明,大学的首要目的是人的培养,是做人的教育,是培养有教养的绅士、公民,用中国古代的话说就是培养“君子”、“大人”。因此,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思维清晰、情感丰沛、有知识与文化、有理想有信仰的人,也就是合格人才。这应当说是大众化教育的基本追求。在此基础上,大学还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抱负,就是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普通创新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包括掌握专业技能的专才和系统理论知识的通才。二是高端创新人才,包含两个类型:一类是拔尖创新人才,即具有卓越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一类是领军创新人才,不仅自己具有拔尖创新能力和水平,而且具有卓越组织领导创新人才团队攻坚克难、实现重大突破的能力和水平,也被称为领袖型人才或帅才,这也是具有大成智慧的人才。可以说,培养合格人才是大学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任务;而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则是大学的理想与追求,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与强烈追求。但在我们的大学教育模式中,注重知识积累和灌输而轻视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而轻视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注重知识的继承与知识体系的构建而轻视知识的拓展与创新。按照钱学森的哲学思想,这样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培养出具有大成智慧的创新人才,无法培养出能够进行原创和元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三以大宗智慧学为基础的元创教育模式的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的最高层级是原创(primitiveinnovaion)和元创(meta-innovaion),而原创能力和元创能力是最具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因此培养原创能力和元创能力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和追求。从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观察,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笔者以为,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元创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也就是培养能够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解释框架、理论支点和基本假设的元知识的高端创新人才。中国的发展需要具有元创能力的高端创新人才。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大发展的时代,都需要根本性的创新,都需要发展模式的结构性变革与创新,因此需要进行哲学范式的元创新。在大变革的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论体系、技术模式等方面实现元创新,并从哲学的高度上凝结为新的价值范式、思维范式、理论范式、技术范式等,就必然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文明类型,就会创造一个类似于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代”的新时代。所谓“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人类文明经历了质朴宁静的神话时代的远古文明,进入人性的、伦理的、理性的时代。“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都出现了。像中国一样,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在巴勒斯坦,……先知们纷纷涌现。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在这数世纪内,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起来。”英国的凯伦·阿姆斯特朗和美国的卡曾斯进而提出了“第二轴心时代”的观念,认为由于技术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在国际上倡导和探索“第二轴心时代”观念的思想家和学者还有唐·库比特、傅恩克、斯威德勒、杜维明、汤一介等。这个时代形成了由欧洲开创、在北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散的新文明范式。在第二轴心时代,中国承担着时代文明发展范式创新的新使命,必须对已经成熟的西方文明范式进行一次元创新。为此,需要有一批具有大成智慧、能够进行原创或元创的高端创新人才。这样,培养学生元创能力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办学的新目标和改革的新动力。培养学生元创能力需要创新教育模式,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新大学的办学理念,确立致力于培养具有大成智慧的元创教育理念,探索形成中国大学的特色化办学之路,构建以培养普通创新人才(专才和通才)为目标的大众化大学办学模式和以培养高端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并使后者将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定位在学生元创能力的培养上。二是形成激励元创的导向与机制,从教育设计、教学过程、质量评估、考核激励等方面,引导和激励教师帮助学生拓宽认识视野,强化知识应用,提高实践能力,提供知识增量,并在这样的过程中体会和尝试元创。三是树立追求元创的办学目标,将一切办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的探究、学校的管理服务等,都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元创能力作为最高的目标来组织和开展。培养学生元创能力需要对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根据钱学森“集大成、得智慧”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需要对我们的大学教育模式进行革命性变革,创立和形成元创教育模式,提升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创新人才的核心能力。笔者以为,以大成智慧学为基础的元创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元创教育首先是一种无定解教育。我国大学教育是一种定解教育、唯一解教育,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学科就是科学,知识就是真理,答案写在书上,教育就是应试。其结果,我们的培养者和被培养者都成了接受正确知识的机器,没有进行元创新的精神、意识和能力。以大成智慧学为基础的元创教育是一种多解、无定解的教育,坚持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破解中求解的教育信条。这种教育坚信:任何真理都是过程真理,处于动态变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真理都是关系真理,是事物之间内在、隐秘的联系与秩序;任何真理都是部分真理,具有暂时、有限、局部的真理性。于是,无论对教还是对学,教育过程就是一个有解一破解一求解的探问与应答过程。元创教育其次是一种新解教育。不仅我们的科研活动是探求新解的创造性过程,即使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是探求新解的创造性活动。以大成智慧学为基础的元创教育是一种新解教育,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在自组织系统远离平衡态规律的作用下,寻求边缘突破,在不同理论核心之间的边缘、交叉地带,寻找问题的新理解、新定位、新解答,然后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实现从边缘到中心的突破与创新。元创教育还是一种对话教育。关系即是对话。对话破开事物的隐蔽秩序。以大成智慧学为基础的元创教育不是独白,而是对话,是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展开的过程。对话就是提问-应答,就是挑战-应战,就是进攻-防守,就是tobeornottobe。在教育过程中,对话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之间展开。通过人的话语、体态、眼神、动作,对话者之间进行着宏观与细节、逻辑与反逻辑、超前与预后的游戏与博弈,不断敞开事物的结构、律动、秩序、趋势。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教学、德国人的讨论课(seminar),都体现了对话教育的特质,都是在对话中破解、求解、互解的过程。元创教育最后也是一种追求元解的教育。追求大成智慧的元创教育,在反思、批判、提问、挑战、否定、追根究底的方式中将一切解答与答案对象化、特殊化、局部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追求“解的解”即元解,为一切的解提供一个更大解、更具公共性或公度性的解。为此,我们要在大学教育改革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讲述到综述的转变。我们的大学课堂就是讲堂,上演的是教师独白的讲述,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着讲述者的灌输,再聪明的学生也变成了被动接受的机器。但是,如果我们以追求元解为目标,就必须变老师讲述为师生综述,并在以问题为结论的综述过程中,把握前沿、瞄准前沿、站在前沿。在这一新的起点上,将学习活动变成一种探求新解的活动。二是从应试到原创的转变。如果我们的教育是无定解教育、新解教育、对话教育或互解教育,那么也一定不能是已有现成答案的应试教育,而是能够提供知识增量、追求原始创新的教育,其目标主要不是接受、记住、应用存量知识,而是应用存量知识尚未解答或无法解答的新问题,获得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扩大知识领域与范围。三是从创新到元创新的转变。知识、观点、方法的创新,无论是演绎创新还是归纳创新,无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播稿400字左右(35篇)
- 高中技术《技术与设计2》模块测试题 一
- 课外书的心得体会范文
- 幼儿园主题方案简单
- 风险合规部工作总结
- 销售培训心得(35篇)
- 居间代理房屋合同(3篇)
- 《技术的未来》教学设计(两篇)
- 苏教版 高中技术《技术与设计1》教案合集
- 26.1 锐角三角函数 同步练习
- 植物盆栽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中小学天文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 2024年10月时政100题(附答案)
- 学生校外托管协议书
- 建筑幕墙施工方案
- 第二章 地图(考点串讲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证考试题库
- JJF(苏) 275-2024 测斜仪校验台校准规范
- 【9道期中】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详解)
- 2024年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 2024年官方兽医考试题库(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