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城市创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企业家与创业1934年,schumper为调查企业家创业做出了贡献,指出企业家创业在促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此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管理等学科开始了对创业的研究。很多国外学者认为,创业有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新企业的进入率越高,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经济增长。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创业的活跃程度越来越能反映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市场经济活力,对城市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可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那么,如何定义创业和创业企业家?关于创业的定义,国外讨论较多,国内缺少完整定义。SCHUMPETER(1934)将创业定义为企业家重新组合新的产品、过程、市场、组织形式或者供给来源的行为,他认为创业者是不断在产业内部进行“革命突变”、打破市场平衡的创新者。GARTNER(1988)认为,创业是新企业或新组织的成立,企业家为此承担一定风险。目前,国外学者对创业的理解已经从新企业成立扩展到企业内的组织结构或战略的革新,即创业不仅包括独立于已有企业的新企业成立,也包括现存企业内部的新部门、新产品的革新与创新。因此,创业企业家可以被定义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通过创立新企业或在已有企业内实施革新和创新、能够改变产业内结构、打破市场平衡的人①。城市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在城市层面上的加总与扩展,可以体现为城市的创业活跃程度。不同城市或区域具有不同的创业活跃程度,是什么因素影响创业者成立新企业的决定,进而影响城市的创业活跃程度?由于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对于创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深入。BLACK和STRAHAN(2002)指出美国银行业改革所带来更加激烈的金融竞争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好的融资氛围,推动美国各州的创业增长。ROSENYHAL和STRANGE(2005)发现创业文化、社会治安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导致美国创业活跃程度具有区域差异的原因。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创业的研究刚刚起步,经济学者对创业的探讨也停留在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而少有文献探索创业的影响因素,更没有文献从企业所面临的组织环境入手探讨城市创业精神的影响因素。企业面临的组织环境包括空间组织环境和市场结构环境。空间组织环境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产业空间集聚问题,集聚经济通过生产要素和中间投入品的共享以及知识溢出等机制影响创业成本和机会;市场结构环境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或市场结构,包括企业规模分布和企业所有制分布,市场结构影响新企业的生产成本、市场和创业文化,具体的影响机制在第二部分详细论述。本文利用2001-2007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来探讨企业组织环境———包括空间集聚和市场结构———对城市创业精神的影响,并检验这一影响是否因行业不同和新企业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二、企业规模的、市场结构、企业本身的政策环境对创业的影响受到以往研究成果的启示,本文认为产业空间集聚和市场结构对城市创业精神有显著影响。国外对集聚经济和市场结构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从MARSHALL以来,对于集聚经济的研究已经很多。根据已有研究,集聚经济可以分为两类: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企业集聚所带来的好处,后者是指不同产业的企业集聚所带来的好处。大多数文献已经探讨过集聚经济的原因、水平及其对企业增长和经济效率的影响,得出不同的实证结论。除了对经济增长或效率有显著影响,集聚经济对于创业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创业者或新成立企业可以便捷地在地方化经济中享受同一产业集聚带来的好处,包括共享专业劳动力、共享中间投入与服务以及直接获得溢出的专业生产知识与信息,尤其可以使创业者在生产技术、市场行情、关系网络等方面直接享受已有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共享与溢出大大降低了新企业的搜寻成本和入行成本;另一方面,新企业或创业者也可以在城市化经济中享受不同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好处,包括多样化对创新的孵化、多样化对创业者失败的更多包容性以及各种软硬基础设施的共享,降低新企业的创新、生产、运输等成本,同时降低失败的风险。另外,新企业一般从已有企业中衍生,而集聚恰恰提高了衍生的几率。因此,集聚经济对创业一般是正向作用。但是,当集聚超过一定程度时,拥挤效应超过集聚效应,导致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上升,进而提高该地区的进入壁垒,所以过高的集聚程度可能会降低创业的几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一:集聚经济,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有利于企业家创业;但集聚超过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减少创业。市场结构也会影响城市创业精神。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结构主要是指企业规模分布。大企业比重高的地区和小企业比重高的地区,新企业成立的概率不同。创业者的职业选择理论、经验学习理论和竞争理论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解释。创业者的职业选择理论认为创业者面对领工资和自己创业两个选择,因为大企业的稳定性和高工资使员工创业的机会成本较高,而小企业员工更容易放弃工作而选择创业,所以小企业越多的地区,创业发生的概率可能越大。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小企业的员工为创业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因为小企业使员工更容易全面接触到企业的所有业务以及生产运营过程,使员工积累创业的经验教训。因此,小企业是新企业最有效的孵化器。竞争理论认为大企业由于在吸引熟练或高素质劳动力、资本、中间投入以及客户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甚至垄断力,从而增加了创业的难度。大企业通常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不仅将中间投入的供给内部化,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将创新与技术都保护在企业边界之内,使得自身在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从而提高了新企业的进入壁垒。由于中国正在经历市场化转型,市场结构还应该包括企业所有制分布。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受到国有企业的影响较大,在制定政策和分配资源时会有所偏向,市场经济环境较差,导致创业成本和失败率较高,从而降低创业者对该地区创业成功的预期,限制创业行为的发生。因此,提出假设二:小企业比重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国有企业比重高的地区,会限制企业家创业。对于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集聚对创业的影响程度不同。低技术行业的知识与技术溢出和学习更容易,有利于同行业的新企业成立,而高技术行业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导致创业的概率可能较低。因此,提出假设三:集聚经济对低技术行业创业的影响可能大于高技术行业。空间集聚和企业规模分布会影响创业企业家对新企业规模的决策。同样的集聚水平,小企业成立的概率大于大企业。一方面因为创业者受到经验或资金的限制,在集聚中更愿意先成立小企业,既可以共享集聚中丰富的上下游供应商,又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大企业本身的选址受集聚的影响较小。从企业规模分布看,小企业更有利于孕育小企业,因为新成立的小企业需要较完备的上下游配套和服务,而小企业比重高的地区恰恰能够提供这些。后文会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区分,验证小企业是否更倾向于设立在产业集聚地区和小企业集中地区。因此,提出假设四:同一水平的产业集聚程度下,中小企业成立的概率大于大企业;拥挤效应也是首先影响中小企业的成立;小企业更有利于孕育小企业。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控制住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国内外市场、地理区位、政策要素、城市等级等重要变量,验证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企业规模分布和所有制分布对创业是否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验证这一影响过程是否因行业技术密集度与新企业规模的不同而不同(见图1)。三、模型配置和数据描述(一)模型选择与变量标准化目前实证研究中对创业的衡量几乎都是用新企业成立或企业进入率,本文选取城市的私营新企业成立数来衡量城市的创业活跃程度,具体解释见下一节。由于新企业成立数是计数数据,估计方法应该选择泊松和负二项回归。泊松回归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泊松分布假设事件数的均值等于其方差,;二是泊松回归不能很好地处理零值过多问题。但是工业企业通常有空间集聚现象,可能导致新企业成立数量的方差大于平均值,数据往往会是过度分散的(over-dispersed),负二项回归允许方差大于均值,可以解决这种“过度分散问题(over-dispersionproblem)”。而新企业数量的过度分散问题是由于零点概率过高所致,又会导致零膨胀问题(zero-inflated)。因此,本文估计方法选择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zero-inflatednegativebinomialregressionmodel,ZINB)。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中,随机变量yi是第i个城市被创业者选择的次数,服从一个零膨胀结构的分布函数,则yi的分布函数可以表示为:其中,参数0<Pi<1,表明创业数据具有零膨胀特征。在零膨胀模型中,“零”由两个不同的过程产生:第一个过程是由生成零计数的二项分布支配的,见式(1),第二个过程是由常规负二项分布支配的,见式(2)。根据图1,式(2)的计量模型可以设定为:其中,nit是i城市在t年私营新企业成立个数,P(nit)是指发生事件的概率,这里是指i城市在t年被创业者选择的概率,或者可以说是i城市在t年发生创业的概率,Loc、Locsq、Urb、Urbsq、Rsmall、Rstate是解释变量,均滞后一年,Z为控制变量,变量的具体涵义见下文和表1。模型同时控制区域虚拟变量(γ1)和时间固定效应(γ2)。本文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变量的参数可比较。模型估计过程借助stata12完成。(二)对一种中小型企业的影响分析对于城市创业精神的衡量,这里需要详细阐述。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成立更多受到国家或地方政府意志的影响,而外资企业的成立更多受到其集团的国际战略的影响,不能反映创业企业家本身的作用,所以本文采用城市的私营新企业成立数量来衡量该城市的创业活跃程度(后文直接简称为新企业成立数量),本文选取数据库中2001-2007年所有私营制造业企业,将成立时间为某年的企业定义为该年的新成立企业。对于私营新企业数量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交代:1.参考聂辉华(2012)的建议,我们没有简单按照注册类型定义企业的所有制类型,而是将个人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超过其他资本比重的企业定义为私营企业,这就进一步排除了法人资本即企业资本占主导的企业,这类企业的选址通常受到总部或投资企业意志的影响,不是创业者意志。下文的国有企业比重也是按照这种定义方法,将国有资本占实收资本比重超过其他资本比重的企业定义为国有企业。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ASIFs),包括所有国有工业企业和主营业收入500万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受到数据限制,本文无法观测到主营业收入500万以下的私营工业企业,可能会导致参数估计有偏,但是营业收入500万以下的企业规模很小,不足以“改变产业内结构、打破市场平衡”,不完全符合本文对于创业和创业企业家的定义,所以本文认为用ASIFs做此项研究有一定学术意义,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Loc和Urb分别表示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根据过去文献的经验,前者用某城市的同产业就业人数衡量,后者用城市所有产业就业人数来衡量,预期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创业有正向作用,但是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拥挤效应,本文在模型中引入二次项Locsq和Urbsq,验证集聚对创业是否有非线性影响。市场结构包括小企业比重(Rsmall)和国有企业比重(Rstate),前者用平均就业人数小于50的企业数占所有企业数的比重来衡量,后者用国有企业数占所有企业数的比重来衡量。预期小企业比重的符号为正,国有企业比重的符号为负。除了集聚经济和市场结构以外,对城市创业精神的研究还要控制其他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创业者是追逐利润的,而利润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所以创业者在考虑成立新企业时要首先考虑市场和投入要素。市场包括国际市场(Exmarket)和国内市场(Market),本文用城市该产业出口交货值来衡量城市该产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根据Harris(1954)和He(2003)用国内市场潜力公式计算的结果衡量国内市场需求,公式如下:其中,Pj是j城市的消费品零售总额,Pk是j以外其他城市的消费品零售总额,djk是城市j和城市k之间的最短公路距离,Sj是城市j的面积。该衡量方法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本城市的市场需求,也考虑了距离加权后的全国其他城市的市场需求。投入要素考虑劳动力和贷款,劳动力要素包括劳动力成本(Wage)和人力资本(Hcapital),前者用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衡量,后者用城市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衡量,预期劳动力工资越低或人力资本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家创业。贷款用城市工业贷款量(Loan)来衡量,贷款不仅反映资本可得性,也反映当地的政策支持力度,预期工业贷款越多,新企业成立的概率越大。以上这些解释变量全部滞后一年,因为城市环境对于创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并且滞后一年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模型估计得内生性问题。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这些城市具有某些权力特殊性,政策优惠力度较大,处于国家和各省的优先发展地位,所以本文控制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虚拟变量(Provin),预期符号为正。城市地理区位,本文主要考虑交通区位,包括沿海港口虚拟变量(Coport)和内河港口(Inport)虚拟变量,预期地理区位越好,创业发生的概率越大。此外,本文还控制了城市是否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虚拟变量(γ1)以及时间固定效应(γ2)。所有解释变量及其预期符号见表1。所有解释变量的统计描述见表2。这些解释变量中,地方化经济、小企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的数据是通过ASIFs数据计算得出,其他数据来自2002-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四、产业空间集聚和市场结构对城市创业活跃程度的影响本文将所有制造业企业、技术密集度不同的行业和规模不同的新企业分别作为回归样本,考察产业空间集聚和市场结构对城市创业活跃程度的不同影响机制。(一)中小企业是新企业有效的孵化器从所有企业的实证结果(表3)看,地方化经济对于中国城市创业精神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集聚通过共享、匹配和溢出等机制,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同时也验证了集聚经济具有累积效应,若一个城市率先在某个产业具有集聚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具有可持续性。但是地方化经济的二次项显著为负,说明同产业集聚超过一定程度后,对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的竞争越发激烈,提高了创业者的创业成本,降低了创业活跃程度。虽然城市化经济在模型(1)中不显著,但是模型(2)中城市化经济的二次项显著为负,说明城市过大,使新企业成立的各种成本上升,尤其大城市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好,与这些产业相比,制造业对高素质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竞争不具有优势,导致制造业新企业成立的概率下降。综上,假设一得到验证。表3显示,小企业比重对企业家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二,小企业较多导致城市产业横向分工,使产业链各个环节趋向市场化,大大降低了新企业的进入壁垒,因此,小企业是新企业有效的孵化器。国有企业比重对创业有负向影响,符合预期,说明国有企业的大量存在会导致城市内部各经济主体对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优惠政策等要素的竞争公平性受到损害,从而阻碍创业者创业。比较解释变量的系数大小可以发现,产业集聚对创业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小企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对创业的影响力远小于产业集聚和小企业比重。从中我们得到启示,地方政府不应该只重视大企业的进驻与发展,小企业更有利于地方产业环境的形成,而且一旦产业集群形成就具有累积效应,比大企业对地方的贡献更稳定和长久,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充分重视有潜力的小企业或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优惠政策。(二)影响高新技术行业创业的因素对于不同技术密集度的行业,创业受到集聚和市场结构的影响不同。本文选取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SIC18)、专用设备制造业(SIC3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SIC40)分别代表低技术、中等技术、高技术行业。从零膨胀负二项回归的结果(表4)看,低技术行业的创业受到地方化经济的影响最大,中等技术行业其次,高技术行业的创业受到地方化经济的影响最小。这是合理的,因为已有企业的知识与技术溢出对创业者的影响至关重要,行业技术密集度越低,创业者越容易掌握行业的核心知识和技术,知识与技术越不容易被保护在企业边界之内,共享与溢出越容易,创业的成本和风险较低。而在高技术行业内,技术不容易溢出,更不容易学习,对创业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地方化经济对高技术行业创业的影响较小。地方化经济对低技术和中等技术行业的创业都存在显著的拥挤效应,同行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不利于新企业成立,而高技术行业没有出现显著的拥挤效应,一方面可能说明高技术企业的利润较高,对拥挤成本的承受能力较高,不容易到达拐点,另一方面可能表明高技术行业本身更依赖集聚经济,集聚经济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集聚不经济。城市化经济的影响与地方化经济相似,城市化经济对低技术和中等技术行业的创业都存在显著的拥挤效应,城市规模过大不利于中低技术行业的创业,而高技术行业对城市规模不敏感,一次项和二次项都不显著。小企业比重对三个行业的创业都有正向作用,但是只有中等技术行业的系数显著。国有企业比重对中、低技术行业的创业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在这两个行业中,国有企业比重高不利于新企业成立,而国有企业比重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不显著,主要是因为中、低技术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竞争更为激烈,对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更高,如果一个地区的中低技术行业的国有企业比重较高,市场环境较差,十分不利于新企业的成立。而高技术行业在大多数地方政府的重点产业的名录之内,国有企业比重不会影响到这类行业所得到的政策优惠,所以不显著也容易理解。(三)集聚对大、中、中小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JACOBS(1961)认为,小企业从产业集聚中所获得的好处大于大企业,因为小企业更依赖外部产业环境。另外,小企业的成立更能准确地反映创业的活跃程度,很多外国学者甚至直接用小企业成立来衡量创业。本文将就业人数5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小企业,50~200人以下的企业定义为中型企业,200人以上的企业定义为大企业。采用这种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规模分布来看,这样划分更均匀,大、中、小企业分别约占全部企业的三分之一;二是国外的20人以下、20-50人、50人以上的划分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企业的从业人数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从业人数多得多,因此不能照搬国外的划分标准。从实证结果(表5)来看,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大、中、小企业的成立概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同,小企业的系数最大,大企业的系数最小,说明集聚更有利于培育中小企业,验证了假设四。从地方化经济二次项的回归结果看,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会受到拥挤效应的影响,同产业过度集聚会导致不同规模的创业都有所下降,但是它们的拐点不同,通过计算得出,小企业的拐点为0.077时,中型企业的拐点为0.12,大企业的拐点为0.219时,说明中小企业最先受到拥挤效应的影响,当过度集聚发生时,中小企业的成立首先受到阻碍,但是大企业凭借其内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对成本和风险有较高承受能力,所以其受到拥挤效应的影响较迟。从城市化经济二次项的回归结果看,大、中、小企业也都受到城市规模过大的负向影响,但与地方化经济不同的是,小型新企业的拐点最大(0.417),大型新企业的拐点最小(0.24),说明小企业更适应大城市,规模过大的城市一般是综合性城市或区域性服务中心城市,如北京和上海,这类城市主要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较高,不利于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外,这类城市的创新活动频繁,包容性强,孵化器多,且市场较大,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创业。表5还显示,中小型新企业受到小企业比重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小企业的系数远大于中型企业,说明小企业更有利于催生小企业,创业精神具有延续性,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也证明了创业具有遗传效应。另外,大、中、小型新企业受到国有企业比重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说明国有企业比重越高,市场经济环境越差,创业者对在这种环境中成立新企业的预期越差,导致企业家创业的概率较低,且这个结论适用于任何规模的新企业,不仅是中小型新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员工管理
- 《眩晕基础知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全【职工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合集【员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人力资源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离心泵工作点》课件
- 贵都高速某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 《祝世界好友周快乐》课件
- (完整word版)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
- 《生物制品技术》课程标准
- 《人工智能课件-基础入门》
- 骨科手术的术中应急处理与纠正
- 渔业安全与事故预防
- GB/T 16462.1-2023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检验条件第1部分:卧式机床几何精度检验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 品质体系规划
- 检验科的分子组出科小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