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松滋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松滋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松滋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松滋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对“新文科”讨论的扩展与深入,跨学科作为其基本特征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回应信息科技时代要求,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新文科”跨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跨学科并非消解学科,恰恰相反,其真正意义在于突破现代分工过细所导致的学科专业壁垒,依托人类整个知识系统,重建文科与其他学科的血脉联系,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推动自身学科理念的更新。与传统文科时代的跨学科实践不同,“新文科”的跨学科不再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是参与到学科建构之中,具备了某种本体论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科”之于传统文科,无异于一次跨学科的“系统重启”,对文学学科而言自然也不例外。首先,跨学科的本体论建构推动文学研究走向新的学科自明。文学从人类知识总体中分离出来以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而发展为一个圈层化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确立了各级学科疆域,在一定时期内有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也容易切断文学与人类知识母体甚至学科内部“圈子”间的联系,使文学沦为一座文科“孤岛”。因此,突破圈层阈限的跨学科很早便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然而在很长时间里,跨学科只是作为一种拓宽视野的手段存在,研究者的学科理念并未因其而有太大改变。在“新文科”背景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资源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学科合作与交融成为常态。在这一语境下,跨学科给文学研究带来的不只是方法论的襄助,更有以他者眼光重新审视自身、探求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和区别的深层反思。其次,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刷新了文学研究的问题域。数字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带来了全新命题。比如,“数智时代”的文学应何去何从?如何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海量文本?人工智能创作可否视为新的文类?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凡此种种,都已溢出原有的学科经验范围,亟须得到新的回答。如果说本世纪初研究者对上述问题仍不乏犹疑甚至拒斥的话,那么随着“新文科”对科技和人文交叉融合的积极探索与正面演示,越来越多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汇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并逐渐接纳了上述问题。由此,学科论域也得到了新的拓展。再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有助于启发跨学科研究者,使其勇于回应数字时代文学新命题的挑战,甚至重新激活相关经典论题的探讨。以作者问题为例,在以往的文学创作论中,作者被视为文学素养高、表达能力或想象力突出,以灵感、游戏或劳动体验等为内驱力追求原创的主体。而数字时代文学作者的巨大变化,便是人工智能(AI)作者的出现。例如,“微软小冰”在2017—2020年间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和一本网络趣语集,也曾在《华西都市报》文学副刊“浣花溪”开设诗歌专栏,其文学活动与人类作者几乎已经没有分别。但“小冰”这个作者,既不能与微软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框架直接画等号,也不能说是计算机算法,将其认定为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同样难以成立。它更像是上述各方的一个综合体,散发着与人类作者全然不同的技术气息。传统文学研究者不太容易认同这样的作者,“新文科”培养的跨学科人才却可以就其存在的合理性展开探究。(摘编自杨果《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于传统文科的圈层化特点,“新文科”的基本特征是跨学科,这逐渐成为学界共识。B.文学从人类知识总体中分离出来之后,与之切断联系,成为一门孤立的学科。C.越来越多的“新文科”研究者意识到文学与科技的交汇融通已经成为时代课题。D.对于人工智能的文学创作,传统文学研究者不认同,而“新文科”研究者认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设置了总——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层次分明,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分论点。B.文章在信息科技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等背景下,探讨了文学研究的跨学科“重启”问题。C.文章以“微软小冰”的文学创作为例,论证了数字时代文学必须包容智能创作者的观点。D.文章的论证语言既注重如“圈层阈限”等的学术性,又讲究如“全新命题”等的生动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科也曾有过跨学科实践,但这种跨学科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而“新文科”的跨学科参与到了学科建构之中。B.传统文学必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间资源共享和学科合作交融,彻底颠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论。C.对于“数字人文方法能否有效应对文学研究的新任务”等命题,在本世纪初文学研究者的认知领域和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D.人工智能文学创作者是一个新的现象,它的合法性一旦确立,将会给传统文学理论带来冲击,人类文学创作者的合法性也会因此受到挑战。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科幻现实主义这一命名意蕴丰富。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主义”,意味着以立体的视角宏观地把握现实。这里的现实不仅是物理、具象、实在层面的现实,也包括虚拟、数据、意识、非人类、精神等维度的现实。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科幻”意味着筑梦、想象、求变意识,用科幻来反映未来,显示了对人的深层关怀。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具有社会历史之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也为科幻文学勃兴提供了最好的平台。立足现实、追溯历史、勾画未来的科幻文学是以人类的一切历史经验来丰富人类的想象。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无论是回溯远古蛮荒,还是畅想未来,都是与现实血脉相通的。科幻文学里以奇幻等形式描绘人工智能、空间探索等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表现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以此来确定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和价值意义的永恒性。作为中国21世纪末涌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他的创作一方面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元素和想象,另一方面表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创伤、抚慰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总体来看,刘慈欣科幻创作的成熟模式是一种“希望辩证法”,即外部敌对势力与人内在的伤痛造成严重危机,人类与之对抗的科学技术表面上可以破解难题,却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正面人物陷入两难困境,但也正是这种困境逼迫主人公打破原有的视域,突破世界的极限,在更遥远的时空流浪、漂泊和寻找希望。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还应考虑文化维度。中国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需要回溯中国文化的元点,这个元点包括中国古代神话典籍等著作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由此可以探求中华文明的深层情感符号系统,为中国科幻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应该看到,中国科幻充满了东方智慧,促使人回归心灵的故乡,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返回人类的原初,而是现代人对自我之根的不懈追求。科幻现实主义就在这种文化的追索中思考人的存在本身,探究人的本质,揭示人和宇宙的关系,以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从而为认识和理解现实提供文学参考。(摘编自孟庆枢《科幻现实主义的多重意涵》)材料二:《流浪地球2》在宏大视野下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东方哲学叙事征服海内外受众。在科幻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流浪地球2》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典范。《流浪地球2》所表达的“中国想象”“中国思维”和“中国方案”是其成功出圈的重要原因。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从某种角度讲,影片的“故事核”或“高概念”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流浪冒险精神,是“造诺亚方舟去流浪”,这是“方舟派”与“移山派”的分歧和斗争。显然,作为现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系列的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不一样,而这种不同也让西方观众产生了一种新鲜感。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会员姜振宇认为,由于文化、工业水平等多方面限制,中国科幻IP的多形态转化,特别是影视化的生产,在相当长的阶段内都处在效仿和追赶的位置上。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和文化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使得科幻作品的多维幻想获得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从而保障了这些文化形象和作品的有效呈现和传播。中国科幻应坚持用中国人的叙事模式和思维方式讲故事,在巨大危机灾难面前,传达中国式的人文情怀,表达中国式的情感与民族精神,展现中国的精神力量,在科幻中体味历史的真实与命运的沧桑,并反思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危险性,进而思考人类的未来之路。《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中,每一次危机到来之时,影片展现的社会组织状态都与西方有着差异。虽然跟国外的科幻灾难或未来前景电影故事中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但中国方法的介入,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不同的方案。人类的现行秩序,需要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危机面前有差异,而越是差异的,越是有创造性的。扎根中华文化,守正前瞻,是中国文学的生命力所在。科幻是文学嬗变中应变的先锋,新时代的科幻文学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基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激活者,也是世界性知识体系中的积极借鉴者和洞察者。就此而言,未来中国科幻文学必须用好守正创新这把金钥匙,而与科幻文学相互赋能的科幻电影也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影产业绽放芳华,进而推动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摘编自赵徐州孙美娟《科幻艺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现实主义即以立体的视角把握物理、具象、实在层面和虚拟、数据、非人类、精神等维度的现实,用筑梦、想象、求变意识来反映未来。B.使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元素和想象,对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创伤、抚慰和对生命意义追寻等内容的表现让刘慈欣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科幻作家。C.《流浪地球2》有着与西方崇尚流浪冒险精神的文化不同的家园情怀,这种“中国想象”“中国思维”“中国方案”有助于其成功出圈。D.以《流浪地球》为范例的中国科幻应用自己的叙述模式和思维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科幻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勃兴提供的现实支撑。B.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国古代神话典籍及其蕴含的宇宙观、价值观、伦理观为中国科幻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C.中国科幻使人回归心灵的故乡,在对自我之根的不懈追求中,思考人的存在本身,探究人的本质,揭示人和宇宙的关系等。D.《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方法的介入给科幻灾难或未来前景电影故事中出现的同样问题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6.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科幻不是一种消闲文学,甚至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她是一种信仰,是人类创造美好未来宏大努力的一部分”,请结合材料二对这句话加以分析。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长安的荔枝马伯庸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青岩旁边。⑪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漶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⑫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⑬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⑭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⑮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⑯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⑰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十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⑱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⑲一骑,只有一骑。⑳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㉑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㉒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㉓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要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㉔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㉕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有地一起向两侧让开。㉖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城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㉗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㉘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日之前,他接到要从岭南运来新鲜荔枝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材料二:《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7.小说开篇描写极具镜头感,请就此赏析第②至④段。

8.文中多处使用对比,结合文本选两处进行分析。

9.小说题为“长安的荔枝”,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赏析其构思之妙。

10.不同的文体对同一历史事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辨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①,每对王理,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贞观十七年,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岭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惶恐再拜。(选自《贞观政要·卷四·尊敬师傅》,有删改)。[注]①泰:魏王李泰,唐太宗第四子。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B.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C.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D.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比寻讨经史”与“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两句中“比”的意思相同。B.“则不明古道”与“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两句中“道”的意思相同。C.“诚由近习”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诚”的意思相同。D.“各举三两人”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举”的意思相同。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赏赐给李纲一辆代步的“车子”,并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还下诏命令皇太子亲自迎接他上殿,亲自拜他为老师。B.唐太宗认为古代英明、贤能的帝王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黄帝、颛顼、尧、舜、禹等人没有老师的点化,那么也不能名垂史册。C.唐太宗认为人的善恶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周成王因受贤师的教诲成为圣君,秦二世胡亥因受赵高的影响而导致秦国很快灭亡。D.唐太宗认为皇子们地位高贵,尽享荣华,教育不当便会骄奢淫逸,自取灭亡,所以希望皇子们能受到严格教育,保全自己。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2)况朕接百王,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听雨陆游发已成丝齿半摇,灯残香烬夜迢迢。天河不洗胸中恨,却赖檐头雨滴消。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以诗人当时的人生状态起笔;蒋词则以回忆年少时的景象入手。B.陆诗语言风格平易近人,将听雨之时的心绪表现得真切直白;蒋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表达壮志未酬之悲。C.陆诗巧妙运用叠词,产生了绵密悠长而又含蓄蕴藉的审美意蕴;蒋词巧妙运用方位名词,依次展现三幅“听雨”的画面。D.蒋词结尾的“任”字表明词人彻夜听雨,并没有完全超脱,但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3)两首诗都写“听雨”,但心境却并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六、名篇名句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行人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出山峦地势的险峻。

(2)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杜甫《春望》一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