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第一篇:福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福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福建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省,全省4200万人口中有2600多万是农民。今年福建农业增加值达459.21亿元,同比增长3.8%。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427元,同比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98元,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实际增长5%。一、消费现状近十年来,福建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来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购买力明显增强。1、收入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是农民购买力增强的根本原因随着农民市场观念的不断提高,农民不再安于现状,按市场安排生产现象增多,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识上升,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务工人数增多。福建农民收入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来源于收入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和人均拥有金融资产大幅增加。2、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福建农民购买增强的集中体现十年来,逐渐富裕起来的福建农民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去改善生活,也更有底气去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丰富成果。福建农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大幅提升,服务性消费支出成倍增长,购买力水平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1)、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福建十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正确引导,福建农民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进入到一个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2)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十年来,福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逐步向小康迈进。福建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二、消费特点近年来,福建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需求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福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总量实现跨越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230元,到2004年超4000元,2008年超6000元,2009年达到6680元,虽然年均增长8.0%,但还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近年来居民对居住类、汽车类、家电类、通讯器材类、文化体育娱乐类的消费需求显著增加,呈现出感性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的新特点、新趋势,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80.99亿元,比2000年增加3160.19亿元,增长幅度达2.4倍。二、消费支出逐年扩张,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带动消费规模不断扩张。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00年的2410元增长到2009年的5016元,虽然年均增长8.5%,但居民还是不敢大胆的消费。加之随着城市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省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0.99亿元,这是继1998年总额突破千亿大关,2004年跃上2000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3000亿元后的又一个新台阶。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轨迹看,显示出福建省消费品市场强劲的需求成长潜力和实际增长能力,近年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三、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福建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逐年增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结构由低层次向中高层次提升,由基本生活型向享受型发展。1、基本生存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居民生活水平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越富裕。2009年福建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9.7%,农村居民为45.9%,分别比2000年下降5.0和1.6个百分点,分别比1985年下降14.3和16.5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就恩格尔系数而言,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四、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发展日益成熟近年来,在政府的科学规划、管理和引导下,福建省的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软环境方面,由于不断加大市场管理力度,使得市场准入更合理、交易监管更到位、售后服务更完善,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消费软环境。在硬环境方面,由于高标准的规划和引导,形成了更加多样的消费业态、更加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百货商场、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营造了良好的消费购物环境。2009年限额以上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实现零售额分别比2000年增长70.8%、2.1倍和2.2倍。三、引发原因在消费特点中我们曾提到一些原因,可究竟是哪些是主导因素,我们就此做了关于“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愿去把钱拿出来消费”的问卷调查。并就此得出结论:(一)、农民的收入不高,不稳定(44%)通过问卷调查,这是所占比重最大的因素。虽然,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增强,但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城市人口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农民收入不像城镇居民那样可以定期、按期得到,而是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再加上“量入为出”这一消费理念,使得农村形成了“钱不够多,就不敢花”的消费心理。这一因素,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要扩大农村消费水平的基本前提。由于,农村保守的观念中对“上学”、“婚嫁”、“丧葬”、“生病”·····的重视,加上收入与这些预期性支出的比例,使得农民不敢花现在的自己手中的钱。“省着点,以备不时之需”是对这种消费心理的最佳写照。(二)、商品价格偏高(16%)这是农民关注率很高的又一因素。虽然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价也大幅度攀升(其中07年的cpi指数为105.4(前一年标为100),增长5.5%。其中猪肉价格由01年的7-8元每公斤,而到现在确是接近20元每公斤)。大型消费品的价格也会让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望而却步。物价的增长会严重挫伤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三)、对商品不够了解,害怕上当受骗(11%)这一因素也超过了10%。由于消费主流的农民大都是低学历、无学历,以及收入的来之不易,所以对于一些新生的陌生商品会抱有“不了解,与其不买也不要被骗”的心理,而且这也与农村消费市场欺诈,假冒,不合格现象太多有关,使得农民的购买欲严重的受挫。这也是国家该对农民消费市场的整顿的警示。(四)、社会保障不足(9%)虽然这一因素农民关注度不高,但这是政府该注重考虑的又一因素。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再加上“养儿能防老”这一“礼”,不断在老年人的眼前验证着它的不可信性,使得人的心理更趋向于“把钱留着”而不是“有多少花多少”。社会保障的不足,必然会增加农民的对未来预期的消费,从而降低了现在消费的预期。要补充一点的是,从2010年开始,村中实行了“六十岁以上的老年每月55元的养老金”为主题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希望它能在改革农民消费心理上有着很好的效果。四、报告建议农村的消费特点决定了农村消费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还有着种种坎坷。近年来政府的大力重视及投资,使得农村消费水平的发展步上了正轨,当然就现状与特点来看国家仍要继续加大努力。而我们就调查中得出的原因,给与一定的建议:(一)增加农民收入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如果居民收入长期偏低,我国的消费动力就不足。”所谓“巧妇不做无米之炊”,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有可能增加消费。让消费的增长凌驾于收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是不现实的。再加上农民保守的消费观念,所以只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带动消费水平的长期、持续、快速地提高。当前,国家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惠农、利农政策;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更快、更实际的介绍给农民,来增加农业收入、解放劳动力;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农民工培训等途径加大农民工就业······等途径来实现农民增收。(二)加大消费宣传农民对消费的了解不够深,仅仅是为了满足必需品的拥有。所以加大宣传是很好的增加消费的途径:一、加大新、奇消费商品的宣传,让它们像电视机一样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二、加大对新消费理念的宣传,让它们取代原来的保守消费观;三、加大商家优惠、打折等利好消息的宣传,吸引老百姓的眼球。(三)控制并稳定商品价格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过高、不稳定,也同样使农民过多的去关注预期消费,打击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所以国家也应该稳定物价,抑制通胀,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稳定信心,更敢去消费,也更愿去消费。(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老百姓关注预期消费的传统,使得自己手里的钱却不愿花。而根治的办法就是拥有良好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使农民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预期消费不再堪忧,才会把手里的钱拿出来,加大对即期商品的消费。而社会保障制度,是挡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大山,其中又以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尤为突出。所以国家有责任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投入,尽早的建成惠及绝大部分农民的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只有这样,为农民的未来构建一条医疗防线,让其无后顾之忧,才会增强其消费信心,把钱花费在其他商品上,进而优化农民的消费结构。(五)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一方面进一步要丰富商业网点,让农村商品更加丰富,商业竞争更加充分,更多惠及农民;而另一方面则要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向农村转移的现象,杜绝商业欺诈,坚决防止挫伤农民消费积极性的事情发生。总之,通过舆论,来真正的唤醒农民消费者心中的那份消费欲,让正解冻的农民存款开始流向消费市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55年来,福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9.2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135.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5%。改革开放前30年,全省农村经济几度波折。1952-195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7.5%;1958-1961年,全省农业生产遭到空前破坏,年均下降13.5%;1962-1965年,全省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年均增长14.5%;1966-1977年十一年间,年均仅增长2.4%,农业落后状况成为福建国民经济发展突出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到2003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5.4倍,年均增长7.0%。其中农业产值466.75亿元,是1978年的3.7倍,年均增长5.4%;林业产值79.25亿元,是1978年的5.4倍,年均增长7.0%;牧业产值237.34亿元,是1978年的7.5倍,年均增长8.4%;渔业产值351.85亿元,是1978年的13.8倍,年均增长11.1%。2003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为713.16万吨,比1950年增加402.16万吨,年均增长1.6%。农林牧渔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为2003年的41.1%,下降36.6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3年的7.0%,上升0.6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03年的20.9%,上升10.4个百分点;渔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5%提高到2003年的31.0%,上升25.5个百分点,标志着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已逐步改变单纯依赖农业的落后状况,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第二篇:福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福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福建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省,全省4200万人口中有2600多万是农民。今年福建农业增加值达459.21亿元,同比增长3.8%。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427元,同比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98元,同比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实际增长5%。一、消费现状近十年来,福建高度重视农村工作,把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来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购买力明显增强。1、收入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是农民购买力增强的根本原因随着农民市场观念的不断提高,农民不再安于现状,按市场安排生产现象增多,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识上升,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务工人数增多。福建农民收入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来源于收入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和人均拥有金融资产大幅增加。2、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福建农民购买增强的集中体现十年来,逐渐富裕起来的福建农民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去改善生活,也更有底气去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丰富成果。福建农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大幅提升,服务性消费支出成倍增长,购买力水平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1)、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福建十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及政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正确引导,福建农民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进入到一个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2)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十年来,福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逐步向小康迈进。福建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二、消费特点近年来,福建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需求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福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总量实现跨越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230元,到2004年超4000元,2008年超6000元,2009年达到6680元,虽然年均增长8.0%,但还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近年来居民对居住类、汽车类、家电类、通讯器材类、文化体育娱乐类的消费需求显著增加,呈现出感性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的新特点、新趋势,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2009年,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80.99亿元,比2000年增加3160.19亿元,增长幅度达2.4倍。二、消费支出逐年扩张,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带动消费规模不断扩张。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00年的2410元增长到2009年的5016元,虽然年均增长8.5%,但居民还是不敢大胆的消费。加之随着城市常住人口、外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省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0.99亿元,这是继1998年总额突破千亿大关,2004年跃上2000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3000亿元后的又一个新台阶。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轨迹看,显示出福建省消费品市场强劲的需求成长潜力和实际增长能力,近年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三、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福建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逐年增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结构由低层次向中高层次提升,由基本生活型向享受型发展。1、基本生存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指标,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居民生活水平越低;反之,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越富裕。2009年福建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9.7%,农村居民为45.9%,分别比2000年下降5.0和1.6个百分点,分别比1985年下降14.3和16.5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就恩格尔系数而言,福建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四、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市场发展日益成熟近年来,在政府的科学规划、管理和引导下,福建省的消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软环境方面,由于不断加大市场管理力度,使得市场准入更合理、交易监管更到位、售后服务更完善,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消费软环境。在硬环境方面,由于高标准的规划和引导,形成了更加多样的消费业态、更加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百货商场、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营造了良好的消费购物环境。2009年限额以上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实现零售额分别比2000年增长70.8%、2.1倍和2.2倍。三、引发原因在消费特点中我们曾提到一些原因,可究竟是哪些是主导因素,我们就此做了关于“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愿去把钱拿出来消费”的问卷调查。并就此得出结论:(一)、农民的收入不高,不稳定(44%)通过问卷调查,这是所占比重最大的因素。虽然,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增强,但是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城市人口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农民收入不像城镇居民那样可以定期、按期得到,而是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再加上“量入为出”这一消费理念,使得农村形成了“钱不够多,就不敢花”的消费心理。这一因素,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要扩大农村消费水平的基本前提。由于,农村保守的观念中对“上学”、“婚嫁”、“丧葬”、“生病”·····的重视,加上收入与这些预期性支出的比例,使得农民不敢花现在的自己手中的钱。“省着点,以备不时之需”是对这种消费心理的最佳写照。(二)、商品价格偏高(16%)这是农民关注率很高的又一因素。虽然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价也大幅度攀升(其中07年的cpi指数为105.4(前一年标为100),增长5.5%。其中猪肉价格由01年的7-8元每公斤,而到现在确是接近20元每公斤)。大型消费品的价格也会让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望而却步。物价的增长会严重挫伤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三)、对商品不够了解,害怕上当受骗(11%)这一因素也超过了10%。由于消费主流的农民大都是低学历、无学历,以及收入的来之不易,所以对于一些新生的陌生商品会抱有“不了解,与其不买也不要被骗”的心理,而且这也与农村消费市场欺诈,假冒,不合格现象太多有关,使得农民的购买欲严重的受挫。这也是国家该对农民消费市场的整顿的警示。(四)、社会保障不足(9%)虽然这一因素农民关注度不高,但这是政府该注重考虑的又一因素。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再加上“养儿能防老”这一“礼”,不断在老年人的眼前验证着它的不可信性,使得人的心理更趋向于“把钱留着”而不是“有多少花多少”。社会保障的不足,必然会增加农民的对未来预期的消费,从而降低了现在消费的预期。要补充一点的是,从2010年开始,村中实行了“六十岁以上的老年每月55元的养老金”为主题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希望它能在改革农民消费心理上有着很好的效果。四、报告建议农村的消费特点决定了农村消费水平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还有着种种坎坷。近年来政府的大力重视及投资,使得农村消费水平的发展步上了正轨,当然就现状与特点来看国家仍要继续加大努力。而我们就调查中得出的原因,给与一定的建议:(一)增加农民收入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如果居民收入长期偏低,我国的消费动力就不足。”所谓“巧妇不做无米之炊”,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有可能增加消费。让消费的增长凌驾于收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是不现实的。再加上农民保守的消费观念,所以只有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带动消费水平的长期、持续、快速地提高。当前,国家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惠农、利农政策;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更快、更实际的介绍给农民,来增加农业收入、解放劳动力;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农民工培训等途径加大农民工就业······等途径来实现农民增收。(二)加大消费宣传农民对消费的了解不够深,仅仅是为了满足必需品的拥有。所以加大宣传是很好的增加消费的途径:一、加大新、奇消费商品的宣传,让它们像电视机一样走进寻常百姓的家中;二、加大对新消费理念的宣传,让它们取代原来的保守消费观;三、加大商家优惠、打折等利好消息的宣传,吸引老百姓的眼球。(三)控制并稳定商品价格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过高、不稳定,也同样使农民过多的去关注预期消费,打击了农民消费的积极性。所以国家也应该稳定物价,抑制通胀,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稳定信心,更敢去消费,也更愿去消费。(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老百姓关注预期消费的传统,使得自己手里的钱却不愿花。而根治的办法就是拥有良好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使农民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预期消费不再堪忧,才会把手里的钱拿出来,加大对即期商品的消费。而社会保障制度,是挡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大山,其中又以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尤为突出。所以国家有责任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投入,尽早的建成惠及绝大部分农民的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只有这样,为农民的未来构建一条医疗防线,让其无后顾之忧,才会增强其消费信心,把钱花费在其他商品上,进而优化农民的消费结构。(五)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一方面进一步要丰富商业网点,让农村商品更加丰富,商业竞争更加充分,更多惠及农民;而另一方面则要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向农村转移的现象,杜绝商业欺诈,坚决防止挫伤农民消费积极性的事情发生。总之,通过舆论,来真正的唤醒农民消费者心中的那份消费欲,让正解冻的农民存款开始流向消费市场。第三篇:社会经济调查报告社会经济调查报告题目关于无锡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经济调查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2011年08月一、调查方案二、调查报告第四篇:社会经济调查报告--杨帆《广西小型养殖户面临的问题和建议》社会经济调查报告广西小型养殖户面临的问题和建议[摘要]本调查利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等手段,对广西农村地区的养殖户在国家大力倡导环保的环境下面临的发展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政府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调查结果表明,养殖业在广西农村发展前景良好,但需注意控制数量,避免生产过剩;另外近年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由于养殖业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也在国家整治范围之内。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当地政府应该深思的问题。[关键词]养殖业农村环境可持续发展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养殖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养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总量大幅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养殖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30%,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养殖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人们环保意思的提高以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养殖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养殖业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桂柳公司蛋鸭养殖户、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肉鸡养殖户、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肉牛养殖户2.方法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文献调查法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实地观察法:(1)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桂柳公司蛋鸭养殖户实地情况:蛋鸭养殖户位于四塘乡横山村附近的小树林中(树林在去年刚刚被砍伐完),距离村子大约3公里,在养鸭场方圆1公里内分布着养鸡场、养猪场以及几个养牛场。养鸭场设施简单,鸭舍是由石棉瓦搭建而成,前面是一个鱼塘,鸭粪无固定的地点放置,或者放到鸭舍后的空地,或者冲入鱼塘。每天晚上鸭场都要冲洗掉水泥地板上的鸭粪,脏水直接排到树林中。养殖场主家的饮用水来自于鸭舍后的一口自己打的水井。(2)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肉鸡养殖户实地情况:养鸡场位于上文养鸭场鸭舍后200米后,鸡舍是废旧的房屋改造而成,只是简单的搭建,场主不在鸡舍旁住,每天定时从横山村到鸡场喂鸡,鸡舍前面是养鱼塘,鸡是放养的,所以鸡舍从不定期清扫。(3)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肉牛养殖户实地情况:养牛场是由多余的鸭舍改建而成,每头牛用铁链拴在牛栏中,不放养。由于后面的围栏是石棉瓦围的,故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万一牛跑出来会撞伤人。牛栏每天打扫两次,只是把牛粪用斗车拉出去,堆放在离牛栏100米处的被砍掉的树林里。尿液顺着管道流入牛栏门口的沼气池内。2.访谈调查法:调查地点: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桂柳公司蛋鸭养殖户调查对象:鸭场场主调查内容:问:我们知道,如今养殖行业的前景很大,请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养殖的?为什么会选择养殖这条致富路?能和我们谈下您的养殖经历吗?答:我不是本地人,是附近村子的人,在事业失利时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四塘养鸭子。2005年我从朋友那里得知在临桂有一家桂柳家禽公司,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能给农民带来较好的收益,农民不用承担较大的风险。当时手上没有资金,而且自己有三个小孩要抚养,不敢冒太大的风险,而桂柳公司是可以不用付全款先进鸭苗,在鸭子生蛋以后可以用蛋钱抵消之前的欠款,这样就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所以我选择了这条路。问: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你都已经克服过来了,而且现在事业也在进一步扩大和发展。那么,在你看来,农村创业相对于城市创业有何优势和劣势呢?农村相对与城市来说有以下优势与劣势:优势:一、在农村找适合的场地比较容易,在城市比较困难,在城市排污,垃圾处理等比较困难;二、在城市竞争比较大,在农村比较小,特别是相对于我们这样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在城市中更是难以立足;三、在农村有公司加农户的联营方式,我们的销售压力小,比较有保障。劣势:一、资金少,又没有政府的帮扶,比如政府是补贴养猪的,但是却没有对养鸭的补贴,这样我们的风险无形之中就加大了;二、辛苦,养鸭子需要僻静的地方,人烟少,孤独寂寞的精神压力更是难以抵抗,另外养鸭子是要在晚上两点就起来拣鸭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非常的辛苦,很容易患上骨质增生等疾病;三、经验少,缺乏技术指导,只能自己摸索,总是事后才会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走了很多的弯路。问: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养殖产业是农民的“第二把手”。您是养殖方面的能手,能否总结您的养殖经验,给广大的养殖同行农民朋友一些启发和建议,发挥养殖模范带头,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答:一、养鸭子,特别是养白鸭子也就是种鸭,特别要讲究卫生,注意按时消毒,人员进入鸭场也要消毒;二、控制好鸭舍的温度,冷时要多垫稻草保持温暖干燥,热了要加强通风;三、要仔细观察,时刻注意鸭子的粪便的颜色,如有异常要及时找到原因,并积极治理。问:针对您目前的养殖状况,您有何发展思路或者计划?您对现在国家发展中养殖产业存在的不足有哪些好的建议呢?答:我准备缩小养鸭的面积,因为我一个人实在管理不了这么多,请人又不好请。困难很多,养殖业的前景堪忧。建议:一、政府加强对养鸭的补助,我们听过对种植补助,对养猪补助,但是却没有听过对养鸭的补助,希望政府给与补助,这样既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也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二、加强对养殖户的风险保障,像我们这样的养殖户其实是没有任何的保障的,这样我们的风险过大,物价居高不下,鸭蛋的价格却是直线下跌,也没有什么保障。三、改进技术,加强经验的传承。鸭子都是晚上生蛋的,这样为了保持鸭蛋的质量,养殖户不得不在晚上起来捡蛋,加剧了身体上的疲劳,希望能有种技术能让我们能在白天捡蛋,这样就好了。另外一个就是经验的传承,每一个养殖户在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都难免要走很多的弯路,如果能将每一个养户的经验总结并传承下来,这样我们就能少走很多的弯路,希望能有一个专门的技术部门,下到农户进行专门的指导。3.文献调查法:调查地点:广西大学图书馆资料提供者:广西大学图书馆数据库调查的主要内容:广西养殖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养殖业在广西农业的地位;广西肉鸭养殖现状,广西肉鸡养殖现状。调查结论:养殖业在广西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值得投资,但是目前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有:(1)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不高;(2)生产方式落后,饲养环境差;(3)禽病的发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4)我国家禽产业产业化程度低三、结论1.广西养殖业前景较好,恰逢临桂政府征用大量土地用于临桂新区的建设,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转而走向养殖业。养殖业由于入行门槛低,收益快,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所以大量的农民从事这一行业。养殖申请条件低,很容易获得养殖公司的批准,而不需要政府批准,但是大量的农民养殖,容易造成生产过剩。2.生产环境差,缺乏技术指导,粗放经营。散养农户比重较大,饲养水平低,防病意识差。小规模养殖往往采用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的饲养方式,卫生条件差,防疫措施难以落实。3.粪便随意堆放,环境污染严重。养殖场的动物粪便随意堆放,各种废弃物如死鸡、鸡毛、生活垃圾等并无同意的处理方法。污水直接排放,下渗会污染水源。大都没有沉淀池来处理粪便,消毒与卫生被忽视。四、建议1.适当控制家禽散养数量,发展规模化养殖。本地区养殖的人多,但是整体的养殖水平不高,普遍分散养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养殖、流通、交易和消费等环节缺乏规范性。因此本地区的家禽产业必须经过新的重组整合,适当控制养殖数量,加大集约化、现代化和规模化养殖。通过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养殖基地,提高养殖水平,以此提高家禽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自动化管理。2.加强对养户的领导和管理,在地方政府和技术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帮助和指导养殖生产。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形式,互相交流经验,互通信息情报,避免互相串门了解信息和求医问药所造成的病原体的扩散传播。3.加强环保的力度,要求每户养户建立化粪池,集中处理粪便。或建立沼气池,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建立环保设施差的农户,要给予相应的帮助。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让环保下乡。建立集中的循环的养殖链,再对农户进行招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篇: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指导老师:班级:学号姓名:福建农村婚姻习俗调查报告福建是一个多山省份,自古以来交通闭塞,商品经济不发达,封闭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比较典型,因而风俗习惯比较古朴,封建色彩也较为浓厚。古代福建人口不多,劳动力较为缺乏,外来移民入闽之初,适应新环境、改造自然的工作十分繁重,因而滋生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又造成男多女少现象,引起嫁女必索高价、包办买卖婚姻之风盛行。一些富豪大户为炫耀家门、显阔竞强,嫁女之时,耗费巨资,广置妆奁,由此积习相沿,互相仿效,形成嫁女重妆、婚礼奢华的陋俗。福建的畲族、回民以及客家人、惠安女、基督教徒等,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也形成了各自比较独特的婚姻礼俗。一、提亲在民间,子女到了适婚之龄,做父母的就得着手托媒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亲择偶。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事身不由己,“男不亲求,女不亲许”,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成为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中介。据史志记载,在厦门,男婚女嫁“先由媒妁介绍”,(民国《厦门市志》卷20《礼俗志》)在政和,“凡男女缔姻,先听媒妁说合”,(清·道光《政和县志》卷1《风俗》)在崇安,“清以前均凭媒妁之言,互通庚帖”,(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礼俗》)才算正统和合法。这种现象是普遍的。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父母国人皆贱之”。故有俗谚:“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由于封建残余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流长,婚姻自主尚未完全实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某种程度上仍继续存在。许多以自由恋爱结下情愫的青年男女,最后都得征求父母的意见。双方父母都赞同、支持固然皆大欢喜,但只要有一方家长表示异议,事情就比较棘手。遇此难题者,经抗争、通融,有的终成眷属;但因此半途而废的也不少,特别在农村更为常见。二、合婚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合婚包括“问神祖”和“合八字”两个部分。具体程序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男家先将女方庚帖压在家中供奉菩萨或祖先的香炉下,有的则置于灶王爷的牌位前,须存放三日或更长一些时间,以聆听神祖示意。在这一段日子里,若合家诸事顺利,六畜平安,甚至连一块碗、一双筷子都无破损,即为不冲不破之吉兆,算是神祖认可,婚事就能继续。否则要立即退还庚帖,婚事告吹。闽南一些地方俗称这道手续为“压圆”或“三日圆”。通过“问神祖”程序后,便要请算命先生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算”,看是否相合,有无相冲。八字相合则算男女般配,婚姻初现眉目,如相冲相克,则该门亲事只好作罢。八字相合与否,主要根据五行和生肖。现在,所谓“合婚”对大多数青年来说已很陌生。有些青年男女相恋之后,其父母会在暗中为他们合对八字,基本上是属心理安慰形式,对婚姻的成败一般不起制约作用。在少数乡村,旧式“合婚”做法依然存在。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因“合婚”不吉,拆散有情人而造成悲剧的。三、相亲八字既合,接着便要相亲。相亲是在媒人介绍的基础上,男女双方通过会面走访,互相审视人品,察看家况,俗称“看新人”及“看厝”、“看人家”。福建民间古时少有这一习俗,男女之间的彼此了解主要依靠媒妁之言。若男方欲对女方进一步探个究竟,往往采用“偷看”方式。偷看多由父母、尊长出面,或趁女子外出之机,悄悄跟踪窥视;或隐瞒真实身份,借口买猪、买牛等,前往女方家中暗暗观察,旁敲侧击。一般人都忌讳自己的女儿被对方看到,如果男方偷看被发觉,女方认为很失体面,婚事可能产生麻烦,甚至陷于破裂。民国以后,相亲之风逐渐普及,但婚姻当事人基本上还无权自己作主,多由父母、尊长越俎代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男方父母或婶婶、姑姑等出面,择日走访女家。女方家长一般都会让女儿出来露露面,如倒茶、点烟,男方家人乘势打量女子的容貌、身材、体态、举止等。在泉州、连城等地,还有看女子手掌的习俗。另一种是男子本人由媒婆或尊长带着到女家相亲,在观察女方的同时,也接受女方的审视。如今,在城市青年的婚姻礼仪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辽宁省海城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 (含答案)
- 建瓯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 山东省五年高考语文考题汇编-作文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担保合同的种类有哪几种2024年
- 劳动协议书范文2024年
- 保密性档案管理条款
- 肉类产品购销合同样本
- 快递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投标文件质量保证措施
-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判别沉积环境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
- 培训师授课评分表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 商务英语教学课件:unit5 Travel and Visits
- 民航概论课程标准
- MACD二次绿柱缩短的选股公式.doc
- 尾矿库闭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 化工企业事故案例分析(中毒事故)
- 三管塔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