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永久的生命》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散文两篇之《永久的生命》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一、课前对话,导入新课
师:董卿在《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的开场白中说:“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凡·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是啊,有同感吗,同学们?在新冠肺炎面前,人类的生命是多么脆弱,但是所有最美逆行者都用他们的坚持与努力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又是多么顽强。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严文井关于生命的心灵感悟,听听他对生命有着怎样的解读!
二、探索新知
作者简介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背景链接
《永久的生命》:本文选自《严文井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认准字音
兴味(xìnɡ)
洗涤(dí)
卑微(wēi)
土壤(rǎnɡ)
牛犊(dú)
茸毛(rónɡ)
词语解释
臼齿: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
兴味:趣味;兴趣;兴致。
洗涤:冲荡;清洗。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牛犊:小牛。
炫耀:特意强调,夸耀自己。
茸毛:指人和动物的绒毛;植物体上的细毛。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
凋谢:草木花叶枯萎脱落。比喻衰败,死亡。
二、整体感知
师:理清文章结构
预设:全文大致分三部分。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仔细研读
1、师: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预设:(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老师点拨: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师: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预设: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和语句:
①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②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③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3、师:《永久的的生命》第一段末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预设: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做主。
4、师: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预设: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5、师: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6、师: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这种奇妙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限的个体生命?
预设:因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去做对整个人生有价值的事,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梦想而努力。学生的当务之急,是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能,为未来人生梦想的实现奠定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努力都有其意义,因为生命的整体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笔,同时又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定的审美休憩之外,须立即报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7、师:怎么理解“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预设:生命在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柔弱的小草能抵抗风寒,一年一年“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一万年前”“一万年以后”都是一样的;小牛犊炫耀着它们“永远的金黄色茸毛”。作者通过对生命更替的生动描述,形象地展现了新生命不断创造的流动与传承。
8、师:“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怎样理解“分开来”“合起来”?
预设:“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的生命;“合起来”指的是整体的生命。
整句话的意思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这是生命的奇迹。如一年一年的小草、一代一代的小牛犊,个体消逝了,整体生命却生生不息、永不休止。作者从哲理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永久在于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
9、师: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预设: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师:“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预设: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
11、师:本文写于1942年,结合当时的背景,说说“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这句话的含意。
预设: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老百姓。“那些暴君们”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等恶势力。“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指的是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肆意杀害中国同胞,但是勇敢的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灭绝,反而会凝聚成更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进行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表现了作者高涨的革命热情,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品析句子写作手法,感悟生命
(1)“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预设:本句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个人生命与衬衣进行对比,突出了个人生命短暂、不可重复的特点。语言生动通俗,耐人寻味。
(2)“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预设: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3)“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预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牛犊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牛为拥有“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神奇、鲜活。
“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
预设:本文写于1942年,当时日本鬼子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老百姓。因此,我们认为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等恶势力就是那些“暴君们”,他们是杀不绝我们的,我们这些勇敢的中国人民会凝结成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作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表现了作者革命热情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心。
我认为“暴君们”还应该是天灾人祸。但他们依然不能摧毁人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人的生命的伟大。
把握本文主旨
作者从生命的短暂和生命延续上,感悟到生命的快乐和威势,对生命发出由衷的赞叹。
随堂检测
1、第1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参考答案]
因为过去了的时间永远不再回来,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我们个人的力量又是那样渺小,关于生命的事情丝毫不能由我们个人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参考答案]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生命不是一个奇迹,所以作者赞美生命。
3、在《永久的生命》中,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参考答案]
①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他们既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这是无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发动机驱动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厚膜电路基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印第安调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包装和标签(保健)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减肥中草药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苗木一次性采购合同
- 2025-2030中国供销社行业市场运行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蔬果小店合作协议
- 珍稀书籍拍卖协议
- 直销队管理制度
- 股份代持协议合同6篇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 DB32-T 5082-2025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室速的观察及护理
- 餐饮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 2025年03月春季河北邯郸市丛台区博硕人才引进5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含答案解析)
- 急诊一科一品一特色护理
- 物流行业招聘流程及人员配置
- 液化气充装站建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