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习目标:
1、结合史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2、能理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结合时间线索、地图变化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对比认识古今地名。
3、能够结合教材图片、《宋书》、《魏书》等相关史料,学会分、士族、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4、会描述和解释重要历史名词:士族、南朝、北朝、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
5、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相关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学习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意义;江南的开发。
学习难点:门阀氏族的兴衰;民族融合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自学教材(12分钟)(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西晋是怎样建立并统一全国的?(2)东汉以来,西、北边陲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内迁与西晋短暂而亡有什么关系?(3)东晋是如何建立的?士族是如何兴起和衰亡的?南朝是指哪些政权?(4)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为什么能够得到开发?取得哪些成就?有何影响?乐不思蜀的故事公元263年,蜀国被魏所灭。刘备之子刘禅投降,魏国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大臣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都痛哭流涕,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表示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司马炎即晋武帝。司马氏代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即“八王之乱”历时16年之久。◎八王之乱形势图少数民族内迁与西晋灭亡东汉以来,中国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羯、羌、鲜卑等。司马炎死后,西晋发生了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趁势崛起。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所灭。中国历史再次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少数民族内迁图士族王羲之与《兰亭集序》(1)关于士族的兴衰:材料一:“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兴翼戴,以隆中兴。”“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材料二:“其时士庶之见,深入人心,若天经地义然……大抵其时士庶,不得通婚”-----吕思勉《大中国史》材料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士族”阶层的什么特征?把持朝政、享有特权、担任重大官职、与庶族地主形成等级森严的壁垒。材料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材料五:(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颜之推《颜氏家训》
材料四诗句反映了什么现象?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士族走向衰落。生活奢侈腐化,不屑于事物繁琐升迁机会少的官职,不愿带兵打仗等。南朝420年,东晋将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宋,此后170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2)江南的开发: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材料一反映了江南经济什么发展状况?材料二江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发展原因是什么?西汉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交换不发达;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开发步伐加快,农业产量提高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东晋和十六国形势图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80万,“投鞭断流”,而东晋兵力仅8万,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前秦为何“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而战败?东晋凭什么以少胜多?前秦统治基础薄弱;军队民族成分复杂,部分民族不满前秦统治,希望其战败以摆脱统治。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东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指挥得当。东晋北魏孝文帝
改汉姓说汉语改汉服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认真阅读教材p30“史料阅读”和p31“学习拓展”,应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1)进步性: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引发了内部矛盾,削弱了军事力量。
隋的统一
取代北周;消灭南陈材料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给中国北方带来了“胡化”局面……(十六国官制)大致仍以汉晋制度为本。例如诸公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的三省制度,地方州郡县制度……到孝文帝时就孕育出了一个汉化改制的高潮……东魏、北齐重新使用鲜卑语,“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历次党争,往往以鲜卑显贵成功排挤了汉族士族而告终……(西魏)不但恢复了胡将的汉姓,还向汉将赐胡姓……然而,胡化和汉化既是“交替”的,也是“交织”的…..北方二百年动荡至此,胡化融汇已成为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闫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结合材料并谈谈你对民族融合问题的认识。内迁民族在官制等方面借鉴汉晋制度;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汉化改革;西魏恢复了胡将的汉姓,向汉将赐胡姓。各民族在交融中相互学习,不断发展;民族交融并非一帆风顺;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趋势。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与西晋壹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东晋与南朝贰十六国与北朝叁三国与西晋壹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国西晋胡人内迁
1342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曹操也退回北方无力南下孙权接手父兄基业开拓江东。刘备巩固西南,站稳脚跟军阀割据黄巾起事,中央为镇压起义农民放权地方,地方政府及士族豪强自行招募军队,导致地方兵力强大造成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三国与西晋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三足鼎立三国三国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魏蜀吴220年,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史称蜀汉,简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曹丕汉知识点1三国与西晋从全局来看,分裂中孕育着统一263年,司马昭发兵灭蜀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西晋三国与西晋知识点2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所灭概况:短暂统一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西晋三国与西晋灭亡的原因内部因素:西晋统治者的腐化
贾后专政,八王之乱
流民起义外部因素:胡人内迁“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胡人内迁三国与西晋知识点3原因:1、汉族统治者为了强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2、补充劳动力,加强军事实力3、当时我国出现了寒冷天气,逐水草而居影响:积极:促使民族界限日益缩减,促进民族融合
消极: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抗不断发生,最终起兵灭晋东晋与南朝贰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东晋与士族南朝江南开发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东晋与士族东晋与南朝知识点4、5建立时间:317年建立者:司马睿定都:建康士族“士族制度”的由来“士族政治”的确立“政在士族”的政治格局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南朝东晋与南朝知识点6南朝政权的更替:宋齐梁陈定都:建康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江南开发东晋与南朝知识点7原因:表现:1.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2.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战乱3.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气候等)4.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减轻剥削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在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十六国与北朝叁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十六国汉化改革北朝更替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十六国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8建立:特点: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为“十六国”1、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2、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朝的典章制度前秦:四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3、在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组之间接触频繁,差异慢慢缩小,但是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901历史背景02改革措施03改革影响孝文帝改革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2、民族大融合趋势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①迁都洛阳,改籍贯。②说汉化
③改汉姓
④鼓励与汉族通婚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北朝更替十六国与北朝知识点10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北周与北齐: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
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堂小测例:战国至秦汉时期,
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塘渣购销合同协议
- 高中在校生打工合同协议
- 探店运营合同协议
- 私人房屋合同协议
- 农产品溯源在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消费者信任与品牌建设报告
- 私人土地居间合同协议
- 服务期限合同协议
- 硅pu球场单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禁止哄抬物价合同协议
- 码头装卸意向合同协议
- 2025年中考数学分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56题)(原卷版)
- 湖北省襄阳襄城区四校联考2025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 微训练 一文多考 备考高效之小说《十八岁的李响》蔡楠-教师版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四章
- 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苏州市总工会招录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工厂废料运输清理协议
- 2025超市出兑合同书模板
- 《基于宁德时代的财务报表的公司财务分析》4100字(论文)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主题班会-《阳光心态美丽青春》【课件】
- 提高单病种上报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