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_第1页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_第2页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_第3页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_第4页
新教材202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反复朗读,梳理两篇演讲词的论述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并学习马克思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人生选择。3.分析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任务一文本知识解读一、走近作者

1.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卒于伦敦。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2.恩格斯(1820—1895),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从此并肩战斗终生。在巴黎,恩格斯和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后来又共同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和发表马克思的文献遗产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二、探究背景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写作背景:《人民报》是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予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在这个时期,该报始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写作背景: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葬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亲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参加人数不多,但他们身后却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一篇极其重要的讲话。三、拓展知识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1.演讲词。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中,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2.资产阶级革命——欧洲1848年革命。1848年革命是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发起地点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而波及的国家几乎涵盖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此次革命行动虽以失败收场,但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3.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指不占有生产资料而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受资产阶级剥削的阶级。4.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你搜集的内容:

.tuíjiǎokuàipáoyōngwúhuòzhéwūmièzǔzhòu钝庑怃芜饨沌钝妩缝蓬逢沮俎诅咀估沽怙诽悱绯牯蜚三、词语辨析1.暴露·揭露辨析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可以是无意的,也可以是有意的。揭露:使隐蔽的事物显露。多指有意的。填空①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写来

、控诉这些敌人的。②他必须在天明之前把刚才挖起来的土重新填回去,否则他就会

自己,被敌人发现。

揭露暴露2.摸索·探索

辨析摸索: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比“摸索”更自觉,更进一步。

填空①在学习中要善于开动脑筋,

规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一个人在科学

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摸索

探索四、成语积累与辨析1.不可思议:

.2.浅尝辄止:

.

.3.豁然开朗:

.

.

.

4.坚韧不拔:

.5.卓有成效: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成绩、效果显著。做深入研究。微不足道微乎其微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辨析:

.

.

“微不足道”指事情很小不值一提,而“微乎其微”一般指作用或重要性不大。重点难点全突破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语句的丰富含义,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答案:“狡狯的精灵”指的是在工业和科学的催生下产生的新的阶级力量,即工人。这个阶级十分聪明伶俐,十分具有生命的活力,因而被马克思称为“狡狯的精灵”。这体现了马克思对于这一新生力量的极大的厚望,以及乐观的革命精神。(一)分析含义丰富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1.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2.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马克思对于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清醒认识,资产阶级在发展中亲自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历史已经对资产阶级进行了审判,指出了他们的罪恶,而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产阶级。3.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答案:这段话写的是马克思逝世时的情景。但是,恩格斯在这里没有用到一个“死”字,而是写到“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词句,不仅让听众得知马克思逝世的消息,也让他们感受到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之情。“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具体时间的描写和“还不到两分钟”的“还”,表明了马克思的逝世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世不忘的事,同时流露出恩格斯对在马克思临终时自己未能陪伴在其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之情。“最伟大的思想家”中的程度副词“最”也准确地传达出马克思在当时的社会地位。4.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答案:虽然马克思受到了各国政府和资产者的驱逐、诽谤和诅咒,但他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他有很多敌人,却未必有一个私敌,千百万革命战友都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是对马克思伟大历史功绩和人格的崇高评价。(二)李想同学一直以来理科成绩都很优秀,语文成绩却有点不理想。上高中以后,他想改变自己语文学科成绩不理想的状况,于是决定竞选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请你为他拟写一篇简短的竞选词。答案示例: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李想。我参加语文课代表的竞选,大家一定感到有些意外。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我参加语文课代表的竞选会不会太异想天开了呢?确实,我本来是不够资格参加竞选的,但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勇敢地走上台来。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给我一次直面不足、挑战自我的机会。我是非常渴望学好语文的,但一直以来,总感觉它像那空中的云,缥缈得难以捉摸;又像那沙里的水,怎么也抓不住;更像那高山上的雪莲花,想摘下却不知如何爬上去。现在,我终于下定决心,要跨越大海,攀登高峰,去摘下语文这朵最美的学科之花。我的口号是:李想李想,勇于追求,实现梦想。就让语文课代表这一职务激励我、鞭策我、提升我吧!(2020·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