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概述_第1页
数字城市概述_第2页
数字城市概述_第3页
数字城市概述_第4页
数字城市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城市冯海霞山东交通学院1、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GIS专业本科生专业选修课,地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城市GIS相关理论和知识。参考教材作者:谢宏全作↑主编:赖明←主编:承继成←主编:周心铁↓主编:贾艳红↓主编:李宗华↓主编:李宗华什么是城市?“城市”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最早的“城市”就是因商品交换集聚人群后形成的(尼罗河下游最南端的孟斐斯城)。而城市的出现,同商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最初城市中的工业集聚,是为了使商品交换变得更为容易(就地加工、就地销售)而形成的。城市包括包括有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布局和城市交通,而这几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都必然地会对城市的商业活动带来影响,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革。城市的特征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社会联系极为密切的有机整体密集性-物质与精神的密集高效性-高效率与高效益多元性—多动能与多类型城市的构成自然系统城市地理学、城市环境学经济系统城市经济学社会系统城市人口学城市社会学建设系统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设学城市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历史阶段经济功能城市建设发展状况城乡关系前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规模小数量少城市分离相对封闭工业社会机器大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心多功能化市政设施现代化生活条件优越规模数量稳定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城乡融合差距缩小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城市信息化、园林化、宜人化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城乡一体化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城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城市化动力机制机制: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城乡空间格局的变化、人口与非农业经济活动的不同集中型城市化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向城市聚集分散型城市化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向外扩散外延型飞地型就地型城市化深圳

建成区面积

1979:7Km²1991:88.2Km²2000:753.8Km²2007:953.6Km²1979到2007年建成区扩大到了946.6Km².城市扩展率为137倍不同时期建成区面积变化BuildingAreasinDifferentPeriods夜间的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逆城市化(发达国家)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在进行市区中心吸引力下降,郊区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域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超前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来工业化速度失去土地失业贫民窟滞后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1.1 数字城市建设背景与现状(1)社会背景(2)技术背景(3)发展现状(1)社会背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项战略任务,加速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我国信息产业要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要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广泛作用。…建设设基础国情、公共信息资源、宏观经济数据库及其交换服务中心,完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急需更新城市规划、管理的手段,急需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为各级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和高效的信息支持,还要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2)技术背景“数字地球”的提出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认识,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空间数据为依托、虚拟现实为特征,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思想在城市范围的延伸和具体实现(2)技术背景①空间信息技术(RS、GPS、GIS)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地理信息的产业化。②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测绘已经从传统的地面大地测量转移到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地测量,从航空摄影测量转向基于遥感的航空/航天数字摄影测量.③空间数据管理从单一的地图管理转向空间数据库管理④空间信息服务从简单的GIS,转向面向服务的空间信息系统。⑤仿真和虚拟技术的成熟,为数字城市的应用提供了新平台。国家测绘局在2000年全国局长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测绘局系统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数字中国”的基础框架;海南、湖南、山西、福建等省都已正式立项启动“数字海南”、“数字湖南”、“数字山西”、“数字福建”工程,其他省区的立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而数字城市的立项更是如火如荼;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是“数字北京”;2000年5月13日,中国近百名市长与百名IT精英企业聚首"二十一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当时中国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论坛开幕致辞时指出,所谓"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要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建设数字城市能够制止猖獗的违法建筑,并避免制约工程招标和房地产建设中的大量弊(3)发展现状(3)发展现状①国外建设现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地理信息管理采用国家和州两级管理体系,各城市没有城市级的测绘部门。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地图网站正在变为地理数据供应的最佳渠道,地方政府网站仅提供1:25-50万左右的背景地图,检索更大比例尺的地图,这些政府网站都会通过与国家、州专业部门或专业地图网站的链接,直接共享专业部门或网站的地图信息。国家和州的地理信息专业管理机构和地图专业网站,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