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辩证过程第一节认识的本质第二节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第三节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第四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认识论的发展历来存在着对“人能否认识世界”、“能认识到何种程度”的争议:“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反映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先验论二者对立的实质: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何者为认识的源泉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二者对立的根本: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是否同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1、认识主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含义: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特点: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能动性形式: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2、认识客体的含义、特点和形式含义: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对象特点: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主体改造客体(是人的认识所特有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人的实践性的表现)其次,主体反映客体:主体对客体进行有组织的加工、整合的过程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证据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缺乏实践的观点缺乏辩证法的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实践出真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物质条件(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认识指导了实践目标的确定(2)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实践的范围和过程(3)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实践结果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出真知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陆游)“狼桃”“爱情的苹果”(16世纪伊丽莎白)西红柿,以前叫“狼桃”,它原产于南美洲,因为狼怕火和红色的东西,所以当地人才给西红柿起了那样的名字。16世纪,英国一个公爵去美洲旅游,回国时勇敢地摘了一颗“狼桃”作为礼品,带给他的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从此,欧州人称它为“爱情的苹果”。18世纪,法国画家在为西红柿写生时,见它颜色诱人,还有淡淡的果实香味,就冒险吃了一颗,食后不但没有任何不适,反而感觉甜酸可口。从此,人们才发现了西红柿的食用性。
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实践出天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才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象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结起来。”(海涅)“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象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爱迪生)1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横看成岭侧成峰
眼见一定为实吗?远近高低各不同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顾炎武)为学之道要“厚积而薄发”(宋苏东坡)“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1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第二节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1)感性认识含义:书P224形式:感觉、知觉、表象特点:直接性、形象性、表面性(2)理性认识含义:书P225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特点:间接性、抽象性、深刻性1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唯理论(实际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论(实际中的经验主义)(2)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综合和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1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二、从认识到实践1、为什么这次飞跃更重要这样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这样理论才能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2、实现这次飞跃的条件回到实践之前的理性认识应当尽可能是正确的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使理性认识为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中介环节1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三、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的反复性从客观方面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其本质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一定阶段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局限性。2、认识的无限性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着的1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1)内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2)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党制定的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基础。1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四、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1、非理性因素的含义“非理性”是相对于广义的理性而言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指主体的情感意志及潜意识信念习惯等意识形式。2、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它对认识活动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它在认识辩证运动过程中具有参与筛选对象的作用它对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具有调节作用它有助于认识辩证运动过程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1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第三节认识的真理性与价值一、真理与谬误二、真理的基本属性三、真理的检验标准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2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一、真理与谬误1、真理谬误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指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思想内容,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不真实的、歪曲的反映。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真理和谬误是根本对立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它们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同(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二、真理的基本属性1、真理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真理的主观性:强调真理属于意识现象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它与反映对象的符合性批驳主观主义真理观2、真理具有绝对性与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涵义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客观性正确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指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限发展的世界是可知的真理的相对性:从广度看,已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还有待于扩展从深度看,已获得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2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二手住宅自助买卖合同
- 橱柜企业生产设备融资租赁二零一四年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二手房买卖定金给付合同
- 2024年度电梯故障预警与维修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昌平区企业扶持与发展合同
- 船用设备及配件买卖合同(04版)
- 二零二四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 2024电商与快递企业合作共赢框架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标的知识产权保护)
- 医院廉洁购销合同
- 讲座:新财富趋势
- 重大事故隐患重点事项排查清单1
- 《税法》 课件 2第三节 增值税出口退税
- 2024年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
- 2023-2024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作文 试卷(含答案解析)
- 台球厅运营方案策划(2篇)
- 营养专科护士进修汇报
- 我为南京带货英语作文
- 医院安保反恐防暴演练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