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健康测定-未经培养的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1页
种子健康测定-未经培养的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2页
种子健康测定-未经培养的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3页
种子健康测定-未经培养的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4页
种子健康测定-未经培养的种子健康测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直接检验一、直接检验的含义及适用情况

直接检验是借助肉眼或低倍放大镜进行检验。适用情况:(1)混杂在种子间的较大病原体

如麦角菌、线虫瘿、虫瘿、黑粉菌球、菌核。(2)感染大量病菌孢子的种子(3)种子带明显病症的病粒一、直接检验的含义及适用情况测定时将送验样品分出一半试样放在白纸或白色搪瓷盘中,检出麦角菌、线虫瘿、黑粉菌球、菌核及病粒。称其重量,计算病害感染率。(4)直接检查也适用于检查明显感染害虫的种子

冬季低温时一般先将种子样品放在18~25℃的温度下,使害虫恢复活动,然后把种子倒在瓷盘内用肉眼或放大镜进行逐粒观察,拣出害虫侵害过的种子,并计算每千克样品中害虫的头数及虫害种子百分率二、病原体-麦角菌麦角菌越冬菌核二、病原体-小麦粒线虫小麦粒线虫病穗、虫瘿小麦粒线虫3虫瘿4虫瘿剖面5雄虫6雌虫7卵二、病原体-小麦矮腥黑穗病小麦矮腥黑穗病病穗小麦矮腥黑穗病病穗病粒小麦矮腥黑穗病病菌二、病原体-小麦黑胚病小麦黑胚粒二、病原体-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粒二、病原体-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二、吸胀种子检查

为使子实体、病症或害虫更容易被观察到或促进孢子释放,把试验样品浸入水中,或其他液体中,种子吸胀后检查其表面或内部,可用双目显微镜观察。二、吸胀种子检查浸种检

查镜检

三、洗涤检查1、方法(1)分取试样2份(每份5g),分别倒入100mL三角瓶内,各加入无菌水10mL(可加入0.1磺化二羧酸酯或肥皂溶液作润滑剂),置振荡机上振荡(光滑种子振荡5min,粗糙种子振荡10min)。使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孢子洗下来。(2)将洗涤液倒入离心管内离心3~5min(1000~1500r/min)。(3)用吸管吸去上清液,留1mL的沉淀部分,稍加振荡。(4)用干净的细玻璃棒将悬浮液分别滴于5片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

400~500倍)检查,每片检查10个视野,并计算每视野平均孢子数,据此可计算病菌孢子负荷量。三、洗涤检查分取试样镜检制片吸去上清液离心震荡倒入三角瓶计算和结果报告加入无菌水2、工作流程

式中:N每克种子的孢子负荷量n1每视野平均孢子数n2盖玻片面积上的视野数n31mL水的滴数n4供试样品的重量三、洗涤检查3、按下式计算:四、剖粒检查

1、剖粒检查适用于检查隐藏在种子内部的害虫,如豌豆象、蚕豆象。2、方法

送验样品中分取试样5~10g(大粒种子10g,中粒种子5g),逐粒用刀切开种子的被害或可疑部位,检查害虫(包括成虫、幼虫、蛹、卵)头数,计算计算每千克样品中害虫的头数。四、剖粒检查

3、仪器用具恒温水浴锅放大镜、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镊子、切刀等四、剖粒检查

4、工作流程分取试样检查剖粒滤去水溶液恒温水浴倒入烧杯计算和结果报告加入无菌水四、剖粒检查取样浸种四、剖粒检查恒温水浴四、剖粒检查滤去溶液四、剖粒检查剖开种子四、剖粒检查肉眼检查四、剖粒检查放大镜检查五、染色检查(1)高锰酸钾染色法适用于检查隐蔽的米象、谷象等危害的禾谷类种子。试样15g,30℃水中浸泡1min挑出粒面上带有直径0.5mm左右的黑斑的害虫种粒倒在白色吸水纸上用放大镜检查取出用清水漂洗20~30min移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染色1min结合剖粒检查查出害虫头数,计算害虫含量五、染色检查(2)碘或碘化钾染色法

适用于检验豌豆象。试样50g,浸入1%碘化钾溶液或2%碘酒溶液中1~1.5min挑出粒面上有直径1~2mm黑圆斑点的豆象感染粒倒在白色吸水纸上用放大镜或肉眼检查取出用清水冲洗15~20s取出移入0.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30s结合剖粒检查查出害虫头数,计算害虫含量六、相对密度(比重)检查1、含义

被米象、谷蠹、豆象和麦蛾危害过的种子与健康种子间存在相对密度差异,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区分沉浮,然后捞取浮种进一步检查。2、方法

取试样100g,除去杂质,倒入食盐饱和溶液中(食盐35.9g溶于1000mL水中),搅拌10~15min,静置1~2min,将悬浮在上层的种子取出,结合剖粒检验,计算害虫含量。六、相对密度(比重)检查配制饱和食盐溶液六、相对密度(比重)检查试样搅拌六、相对密度(比重)检查静置六、相对密度(比重)检查取出上浮种子六、相对密度(比重)检查剖粒检验七、软X射线检查利用种子害虫组织与种子组织密度及对X射线吸收的差异,检查种子内隐匿的害虫(如蚕豆象、玉米象、麦蛾等),通过照片或直接从荧光屏上观察。害虫组织密度比种子小,X射线透过量较多。经X射线照射,隐匿在种子内部的成虫、幼虫、蛹、粪便和虫蛀孔清晰可辨。七、软X射线检查农用软X光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未经培养种子的检查一、干种子的检查1、程序

先观察干种子有无杂质,如植物残体、菌核、虫瘿、昆虫、黑穗病粒等;也观察诸如变色、畸形的症状和病症,如真菌的子实体、在种子表面的休眠菌丝、种子上的孢子或细菌团。一、干种子的检查植物残体菌核虫瘿一、干种子的检查2、应用

重要的实物有菌核病菌、灰霉病菌、麦角病菌、菌核、线虫虫瘿、腥黑穗病粒、黑粉病粒、活虫或其排泄物等。一、干种子的检查小麦腥黑穗病粒麦角二、洗涤检查1、程序

检查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孢子或颖壳上的病原线虫时,由于肉眼或放大镜不易检查,一般可用洗涤检查。2、应用这种技术已在禾谷类黑粉菌孢子负荷的定量分析上广泛应用,也可用于种子表面沾染的任何真菌。三、种传线虫的检查1、种传线虫的特征

(1)当线虫侵入花和种子原基后,会形成种子虫瘿,如小麦线虫病的穗瘿。(2)种子内外很少损伤或不损伤的线虫,如水稻的干尖线。(3)污染种子表面或混入种子杂物的线虫,如甜菜的异皮线虫。三、种传线虫的检查小麦粒线虫水稻干尖线虫三、种传线虫的检查2、种传线虫测定方法种传线虫测定目前有贝尔曼漏斗水洗法、培养皿提取法和Cobb三种方法。3、种传线虫检查鉴定方法为便于观察,必须将分离出来的线虫进行冲洗、然后杀死,存于固定液中。四、整胚计数法

1、程序取一份试验样品通常至少2000粒种子。种子(大麦、小麦)在22℃10%NaOH溶液中浸泡过夜。次晨,种子用温水震荡,倒出,通过三层筛子,于是所有的胚留在最后的一个具有最小孔目的筛子里。这些胚用一小的吸移管转移到一个100ml的烧杯中。还带颖的胚用手剥出,加入在一起。将多余水分淋走,加乳酸苯酚液,烧杯放在水浴中慢慢加热,直至所有的胚变得透明清晰为止。四、整胚计数法试验样品2000粒种子种子在22℃10%NaOH溶液中浸泡过夜种子用温水震荡、倒出、通过三层筛子胚留在最后的一个具有最小孔目的筛子里用吸移管转移到100ml的烧杯中还带颖的胚用手剥出,加入在一起加乳酸苯酚液,水浴加热,胚变得透明清晰四、整胚计数法提取和观察大麦散黑穗胚的装置

1.改进的Fenwick罐2.在过滤漏斗中分离胚和谷壳——谷壳和胚乳沉在下面,胚上浮3.为观察浸在乳酸苯酚溶液中的胚用的有槽平板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小麦种子健康测定一、小麦黑穗(粉)病种子检测

小麦黑穗病主要有普通腥黑穗病、矮腥黑穗病、印度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和散黑穗病等。一、小麦黑穗(粉)病种子检测矮腥黑穗病冬孢子散黑穗病原秆黑粉病原一、小麦黑穗(粉)病种子检测1、种子病症检查将1000g送验样品倒入长孔筛(筛孔17.5×2.0mm)或圆孔筛(筛孔为1.5mm和2.0mm),套好底盘或放在白瓷盘上进行晒理,检查观察筛下物有无黑粉病粒。在过筛检查中,特别容易从瘪粒中找到黑粉病粒。一、小麦黑穗(粉)病种子检测2、洗涤检查将试验样品50g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0ml灭菌水,加塞后用力震荡5分钟,立即将悬浮液注入10~15ml的离心管内,以每分钟1000转,离心5分钟,将上清液全部弃去,最后加入数滴席尔氏液,每份样品检查5个玻片,根据病菌形态加以鉴定。一、小麦黑穗(粉)病种子检测

3、黑粉菌冬孢子萌芽检查(1)配制冬孢子萌芽的培养基。可用3%水琼脂培养基,将黑粉病粒的孢子粉或配制成浓的孢子悬浮液移植于平板上。(2)分离培养。于5℃有光照和17

℃无光照的两种条件下进行萌芽,培养箱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5℃和17℃,误差不超过1

~2℃。(3)检查。黑粉菌孢子堆可产生在寄主各个部位,成熟后呈粉状,有时呈胶合状,一般深褐色至黑色,有的淡灰或紫褐色。厚垣孢子单生,小或中等大小。一、小麦黑穗(粉)病种子检测黑粉菌属厚垣孢子及厚垣孢子萌发培养箱显微镜二、小麦颖枯病菌的琼脂培养基培养检查

小麦颖枯病是由颖枯壳针胞引起,为害小麦颖、壳、叶及叶鞘茎杆的一种真菌病害。沾附于种子表面的分生孢子也可越冬、越夏。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为颖枯病的除侵染源。小麦颖枯病菌1.分生孢子器2.分生孢子二、小麦颖枯病菌的琼脂培养基培养检查

检测方法1、试验样品400粒种子2、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5次3、用含0.01%硫酸链毒素的麦芽或马铃薯左旋糖琼脂的培养基,每皿播10粒种子于琼脂表面,在20℃黑暗条件下培养7d4、用肉眼检查每粒种子上缓慢长成圆形菌落的情况

该病菌菌丝体为白色或乳白色,通常稠密地覆盖着感染的种子。菌落的背面呈黄色或褐色,并随其生长颜色变深。三、小麦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