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宜试卷_第1页
2023高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宜试卷_第2页
2023高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宜试卷_第3页
2023高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宜试卷_第4页
2023高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宜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答题(共10题,共10分)1.浅析如何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既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因而,推动和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可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推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政策层面(1)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向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提供慈善需求信息,为慈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也可依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2)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捐赠人向慈善组织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的,依法免征权利转让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3)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为慈善事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提供融资和结算等金融服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4)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予以表彰。2.教育层面(1)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2)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慈善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慈善意识。(3)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2.阿梅与丈夫结婚已有三年,他们在谈恋爱时期及婚后的第一年中,感情很好,互敬互爱。然而一年后,怀胎十月的阿梅生下了一个女孩,而丈夫却很想要一个男孩,丈夫认为这主要是阿梅的问题,于是对待阿梅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从此开始对阿梅不断打骂、虐待。阿梅也认为生不出男孩是自己的错,对丈夫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答案】【解析】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阿梅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家庭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造成无力感的根源主要有:(1)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由于丈夫希望阿梅生一个男孩,但是阿梅却生了一个女孩,丈夫因此怪罪、迁怒于她,经常打骂、虐待阿梅。阿梅自己心里有愧,认为错都在自己身上,在丈夫面前抬不起头,对自己形成了负向评价。(2)宏观环境的障碍使阿梅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阿梅的现实处境不仅仅归因于个人和家庭,社会文化对妇女的歧视、性别偏见以及妇女社会资源的缺乏都是一种宏观环境障碍,限制了阿梅的行动。2.社会工作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他们增强能力,让他们自己对问题和需要作出判断,鼓励有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状况,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帮助阿梅。(1)帮助阿梅认识到没有生男孩不是自己的错。(2)对阿梅进行家庭治疗。(3)帮助阿梅加入女性维权互助小组。问题:?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阿梅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从增强权能理论出发,提出解决阿梅问题的简要策略。3.三月的某一天,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级组织集体踏春活动。在游玩的过程中,有三名学生私自脱离队伍,到一个荒僻的池塘边抓蝌蚪玩。这时,一名学生不慎落入水中,另外两名学生慌忙去救,不料也落入水中。因坡陡水深,三名学生再也没能上来,当大家到处寻找、终于发现他们时,他们均已溺亡。带队老师立即将情况上报给学校,校长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与老师们和学校社会工作者商议如何解决这起事件引发的诸多问题。?【答案】【解析】1.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第一,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人员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第二,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扩大不良影响。第三,输入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第四,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人士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五,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第六,培养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达到新的身心平衡状态。2.危机干预的内容应包括:(1)限定目标。遇难学生家长的危机干预目标:尽可能稳定遇难学生家长的情绪,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遇难学生和老师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避免学生家长陷入过于悲痛、愤怒等极端情绪,避免他们做出过激举动。其他学生的危机干预目标:安抚该班学生和其他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起事件,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方面。(2)提供支持。对于遇难学生家长而言,可以为他们提供以下支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其提供心理干预;介绍心理辅导师,进行心理安抚治疗;介绍律师资源,为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培养自主能力。当遇难学生家长的情绪相对平稳后,应设法帮助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心理恢复,达到身心平衡状态。然后进一步帮助他们对这起事件形成清醒、客观、正确的认识,自主解决问题,面对和克服危机。问题:?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列出以学生和遇难学生家长为对象的危机干预内容。4.深圳与香港距离较近,随着两地展开经常性交流与互动,往返两地及在港居留途径逐渐拓宽,出现了这样一批“住在深圳、学在香港”的异地学童。阳阳就是异地学童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阳阳是在深圳上的幼儿园,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将阳阳送到香港读书,在香港读书的阳阳第一天上学就很不习惯。老师上课主要采用粤语和英语,文字是繁体字,这让从小接触简体字和普通话的阳阳学习很是吃力。不仅如此,阳阳身边的同学都是香港人,对阳阳这个从深圳来的小朋友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不愿意跟他一起玩,同学们还暗地里给阳阳起绰号、贴标签,说他是“假香港人”。阳阳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非常苦恼,他没有朋友,放学后要立即赶回家,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止一次地向父母哭诉,希望能够回到深圳上学,但是都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渐渐的,阳阳越来越不爱说话了,在学校里他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和排挤,阳阳逐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答案】【解析】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要加强粤港澳青少年交流,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深度融合。异地学童是“一国两制”和深港融合大背景下的独特社会现象,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住在深圳、学在香港”的异地学童,随着香港与深圳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异地学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攀升。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原因,香港与深圳在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从而使得异地学童需要面对深港两地不同文化的冲击。案例中的阳阳便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些往返两地的异地学童来说,他们有着如下需求:(1)身份标签。异地学童并不是香港本地人,因此容易被当地同学贴上标签,同时他们接受的是香港教育,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使他们产生迷惑,“我属于哪里”就成了萦绕在他们心头的一个身份认同问题。(2)情感归属。受到出生地、父母、身边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影响,异地学童面临着深圳和香港两地的文化冲击,他们理性上偏向于香港身份认同,但在情感上,在融入香港社会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孤独和害怕,体验到与香港的距离感,回到深圳又体验到深圳的“人情味”,从而导致他们在情感上对香港身份认同的不确定。(3)学习压力。深圳以普通话为官方语言,香港则使用粤语,这要求每位异地学童要同时运用两种语言。对于一些年纪较小的学生,他们从小在学校学普通话,认识简体字,在香港读书很难快速地适应老师上课的语言、节奏,因此异地学童也会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4)交友问题。异地学童由于进入全新的环境,很难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他们每天放学后要返回深圳家中,几乎没有时间与香港的同学一起参加课后活动,长此以往他们也会离香港同学的交际圈子越来越远。(5)家庭问题。异地学童的父母大多在深圳工作,这使得父母和孩子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里,父母和孩子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例如有的父母不会说粤语,但是孩子会习惯讲粤语,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变少时,便不利于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2.方案设计:(1)方案目标帮助异地学童克服心理和学习困难,减少他们的压力;帮助异地学童脱离“假香港人”的身份标签;帮助他们融入香港文化,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帮助他们交到更多的朋友,减少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使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和生活状态。(2)方案实施策略①针对深圳异地学童,可以在香港和深圳的有关社区专门设置儿童心理咨询室,专门针对异地学童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②在深圳一些社区内开办粤语、繁体字学习班,让孩子和家长一同学习粤语,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孩子快速学习粤语。③联合学校定期举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深圳和香港地区的小朋友们有更多的课外交流和互动的时间,解决他们因为交流不够而产生的距离感和标签问题。④父母定期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互动,聆听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烦恼,帮助孩子排遣失落、孤独的消极情绪;同时父母还可以定期带孩子去香港游玩,帮助孩子融入香港文化,更好地适应香港的学习生活。⑤社会工作者可联系相关的社会资源,推动深圳与香港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交流,缩小两地基础教育差异。(3)方案执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4)方案评估:对异地学童的需求评估,方案执行的过程评估,方案执行后对社会工作者的满意度评估和方案实施的效果评估。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为这些异地学童设计一份服务方案,解决他们在异地求学中面临的问题。5.小菲是某老年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为研究该社区居民对服务中心的满意度,她拟定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首先抽取该社区80名高龄老人组成随机样本,并请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帮助她到被抽中的老人家中访谈记录老人的回答,然后回收完成问卷调查结果。?【答案】【解析】问卷调查研究法是社会工作研究中常采用的一项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研究法依托问卷收集和分析材料,包括封面信、指导语和问题与答案三部分组成。封面信包括:调查者身份、研究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研究机构;指导语包括:问题细节和回答要求;问卷有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自填问卷是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答案的问卷,其提问和答案应该用语准确、含义明确、通俗易懂、题型简单、题量适中。访问问卷是由访问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的问卷。当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差或调查问题较复杂时,使用访问问卷较为合适。本案例中,受调查对象是高龄老人,根据老人老花眼以及可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等情况,采用访问问卷的形式较好。问卷在设计时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问卷设计应该以回答者视角为主,让回答者认可、容易理解和回答;第二,考虑问卷调查的障碍因素,如被调查者是否愿意、有能力回答问题;第三,应整合研究目的、内容、样本特征和资料处理方法等因素,保证调查的可行性。上述案例中的小菲要研究社区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选择了80名高龄老人为调查对象,适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同时,由于调查对象为老年人,如果不能当面指导和记录,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所以小菲招募了志愿者来协助她搜集资料。需要注意的是,招募的志愿者要进行专门培训,具体体现在态度培训、知识培训、技巧培训和模拟等方面。小菲采用问卷调查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②能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节省资源,并有利于中和个别人士的极端回答;③搜集数据的内容、时间、格式基本统一,资料处理相对容易并便于比较分析。但也存在不足之处:①对调查员与被调查者均有较高要求;②某些类型的问卷调查中调查员无法当面指导和记录,且老人年龄较高,填答质量可能难以保证,造成调查结果有失真的地方。问题:?结合社会工作研究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小菲为什么选择问卷调查法进行社会工作研究,并作出评价。6.李霞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其丈夫独立经营一家网络公司。生了儿子小明后,李霞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负责照顾小明。李霞和丈夫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对于儿子小明很少直接过问。?【答案】【解析】1.李霞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自己和丈夫忙于工作,对于家中的事情很少过问。(2)儿子抽烟、喝酒、打架,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很差。(3)因为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使得儿子不听父母管教,甚至以离家出走表示抗议。2.(1)本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其个体与环境(家庭、学校)方面加以分析:①小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和关爱,对于家庭亲情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②小明是家中独生子,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娇生惯养,性格蛮横、任性,不服从父母的管教。③小明具有一些不良习惯:花钱大手大脚,抽烟,喝酒,打架,沉迷游戏,结交不良朋友等。④小明与母亲的关系紧张,双方互不妥协,处于严重的冲突对立状态。(2)儿童作为人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有着多维的需要,结合小明的情况,他的多种需要归纳如下:①获得基本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的需要。家庭应当满足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生活需要和养育方面的需要,让小明能够在身体和精神方面健康成长。②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家庭应该给小明营造温馨的亲子关系氛围与和谐友爱的教育环境,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美好。③满足学习的需要。小明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接受家庭学习辅导的权利应当得到满足。④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小明健康的文化娱乐的基本需要应当得到满足,父母有责任为小明创造健康的文化娱乐环境,引导小明追求健康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生活。⑤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培育小明具有健康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健康生活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多种能力。⑥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家庭和学校应当帮助小明建立健全的人格,关注、矫正小明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帮助小明建立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增进自我成长,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⑦免于被剥夺伤害的需要。小明的人身安全、个人权益应当受到保护。3.针对李霞和小明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介入工作:(1)与小明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让他了解父母对他的爱和希望。(2)帮助李霞夫妇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提高亲子沟通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期望,注意用小明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3)引导李霞夫妇对于孩子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建议他们参加相关的教育讲座或推荐阅读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4)让李霞夫妇多与小明进行亲子沟通,在和谐的氛围中,使双方能够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了解双方的诉求,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偏差,相互理解,相互体谅,达成和解,并制订出各自的改变计划。(5)帮助小明制订学习成长计划,针对改掉抽烟、喝酒、打架等坏习惯,断绝不良人际交往,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并签署契约;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由小明和父母、老师共同监督。小明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就娇生惯养,他要什么家里就给他买什么,他要多少零花钱就给他多少零花钱,慢慢就养成了任性蛮横的性格。以前小明的学习还不错,可是自从升入六年级以后,小明结交了一些不爱学习的朋友,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迷上了网络游戏。很快,小明的学习就一落千丈,班主任多次给李霞打电话反映小明的情况。李霞意识到了小明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对小明进行严格管教。李霞要求儿子跟一帮不良朋友断绝交往,不能再玩网络游戏,限制给他的零用钱数。小明对母亲的管教非常抗拒,经常与她发生争吵,并以离家出走来向母亲抗议。无助的李霞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能够帮助儿子。?问题:?1.本案例中,李霞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本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和需要有哪些??3.针对李霞和小明所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如何介入工作?7.脱贫攻坚是社工主要的战场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对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提出明确要求,扶贫济困的专业使命和专业价值使人们对社会工作参与扶贫寄予厚望。【答案】【解析】1、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的社会工作取向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的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增强权能的假设包括: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存在这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2、社工参与脱贫攻坚的面临的基本问题:(1)服务目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协助服务对象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应该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且缺陷;应该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贫困人员脱贫。(2)服务原则的问题: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社会工作在扶贫攻坚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二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三是特困人员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只是协助者;四是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特困人员相互增加权能;五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六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3)服务中平等关系的问题: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增强权能的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应避免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看重服务对象的长处、服务对象的主题地位和个人价值。3、社工可用的资源: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分为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正式资源包括:利用制度性的资源,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法规等;相关部门对于扶贫工作的政策配套(政策解读与落实到位、政策倡导)社工专业资源支持(政府购买与制度化支持)(专业素养与精确诊断及定位)非正式资源包括:志愿者团队或者社会公益组织的捐赠等外界社会各类组织各类资源各类力量(资源连接与网络搭建)4、介入思路:提升能力转变思想(能力与认知)开展心理帮扶(使能与赋权)资源链接;政策倡导;??问题:试从增能理论的视角,论述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应关注的基本问题,并说明可用资源及介入思路。8.通用进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行动系统、目标系统;?【答案】【解析】1、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是受雇于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的社工,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服务对象系统:是社工的对象,也是社工服务的直接受益人;目标系统: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的目的,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行动系统:是指和社工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工的合作者;2、服务对象系统与目标系统之间的关系服务对象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来说,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有时候和目标系统是一致的,有的时候是不一致的,有的时候是交叉的;目标系统可以转换的,具有时效性,随着问题的发展而变化;3、提供基本参考框架和助人的介入蓝图;提供分析工具;(1)帮助社工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2)让社工懂得,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服务对象系统;(3)行动系统的规模或者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够确定;(4)社工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系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一定适应于其他的系统,与不同规模的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的更专门化的知识;(5)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在改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工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1、这4个基本系统的含义是什么??2、运用实例,来说明一下,改变服务对象系统和目标系统的关系;?3、四个系统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有什么启示。9.刘女士原是一名业余钢琴教师,丈夫是一家企业老板,刘女士曾认为妻子就应当在家相夫教子。刘女士身患乳腺癌,治疗后需要丈夫的照顾,心理压力很大,感到生活没有奔头,有轻生的念头,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社会工作者采用叙事治疗方法帮助刘女士。【答案】【解析】1.所谓问题外化,是指把问题想象成一个客体,通过为其命名等方式将其拟人化并去探索其长相、个性、生活方式、生命过程等等,建构出它活生生的“真实存在”。强调将问题与人分开,即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社工引导当事人拓宽剖析问题的视角,引导其认识到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人引起的,或者主要不是因为人而出现的问题外化可以:(1)帮助服务对象跳出原来“人就是问题”的框架,重新看待问题的本质,削弱服务对象的罪恶感、羞耻感与自责,以及问题负向影响的杀伤力;(2)重新定位人与问题的关系,问题不再是服务对象“内在”的问题,而是“外来”的事情,释放服务对象的压力与罪恶感;(3)扩展行动空间,问题外化在服务对象与问题之间创造了一个“空间”,为其行动创造了条件;(4)鼓动新故事的发展,问题外化同时也解构了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固有看法,再通过发现独特结果,往往很快就能发展出新故事,帮助服务对象脱离长久以来被问题所困扰的悲惨故事;(5)重新开启自我能力,问题外化可以使服务对象从“问题”手中夺回生活,使自己成为自己生命故事中的主角,而不再是束手无策的受害者。外化的问题可以是感受、关系,也可以是习俗文化、伤害性的经历与体验等各种内容。通常情况下,工作者需要通过提问和服务对象一起为问题命名,完成外化。2.叙述治疗在帮助刘女士过程中的积极功能有:(1)叙事疗法用适当的方法找到遗漏的片段,让那些因以偏概全而造成的错误认知和归因得到澄清。刘女士因为生病需要丈夫照顾而产生的无用感,社会工作者帮助澄清,让刘女士认识到除了需要照顾外,在生活中有些时候也是能自立自主解决问题。(2)发展出双重故事,自行找出解决之道。通过自我的对话,不断地在我寻找冲突的原因,反复去表达矛盾的核心,最终服务对象就会明白,让自己犹豫不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社会工作者帮助刘女士找到自己心理压力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觉得拖累了丈夫还是自己无力应对自己的病情或者其他原因,从而帮助刘女士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产生乐观的心态。(3)讲述自己生命发展的故事,发现新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产生新的认知,发展出积极的行为。刘女士觉得生活没有奔头,社会工作者通过帮助刘女士回忆和讲述过往自己的生活,让她认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生活中尽管遇到过一些困难,但通过一个好的心态和不放弃是能够克服问题的,所以现在有丈夫的照顾和支持,自己乐观面对的话是能克服的。(4)问题外化,将问题和人分离,帮助刘女士悦纳真实的自己。社会工作者帮助刘女士将自己的无力感与自己分开,实现问题外化,让刘女士认识到疾病是不可控和不可预见的因素,而不是自己的问题,从而有勇气和信心面对现在的自己,接纳自己。(5)帮助刘女士找到生活的意义,在黑暗中寻找亮点,并且把光亮扩大。刘女士认为妻子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社会工作者帮助刘女士认识到自己不是累赘,在治疗休养期间还可以好好陪陪家人,享受家庭的幸福。问题:1.试述叙事治疗方法“问题外化”技巧。2.结合案例分析叙述治疗在帮助刘女士过程中的积极功能?10.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基本完成,绝对贫困户已基本实现脱贫,但相对贫困的问题日益凸显,党中央提出了改善加强社会救助的目标。【答案】【解析】1.(1)理论角度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政策的设计和修订方面的功能。从价值理念看,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是贫困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者。在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贫困群体的需要和困境的深入了解和对社会救助政策的深入分析,找出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不足,并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从而使相关政策法规更能体现贫困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实践角度①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社会救助政策类型多,涉及项目广,内容非常丰富。服务对象对于申请救助的程序和拟申请的救助类型、项目不一定能充分了解,或者限于能力和认识,不知道自身应享有的救助权利以及国家相应的救助政策。而社会工作者拥有专业知识和方法,熟悉社会救助的项目、内容和程序,对相关法规政策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帮助服务对象正确分析自身的状况,对照政策作出是否符合申请要求的判断,最后在政策范围内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②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社会救助对象大多是老、弱、孤、病、残、贫的群体,其中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善生活状况;对于相对贫困者来说,他们基本上能维持自身的生活水平,有相应的劳动能力,只是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对这部分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和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救助对象自强自立,缓解福利依赖。③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增强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生活贫困或者遭遇不幸的个人或家庭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和资源,被排斥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之外,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被边缘化。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创造机会参与社区活动,从而可以增进他们与其他居民的交流,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帮助他们积极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社区中的低保对象参与社区的文体活动和志愿活动,帮助他们参加社区的各种居民组织,增加互相了解,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④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因为无法抗拒或无力改变的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个人和家庭,在精神和心理层面可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他们因而会封闭自己、缺乏信心,或者抱怨命运以及社会不公。社会工作者在实施救助服务过程中,要及时发现服务对象的这些心理特征,并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及时介入和进行干预。例如,开展个案工作或者家庭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正确面对生活的挫折,摆脱心理困扰。2.(1)现行社会救助政策的缺陷①救助体系不够完整。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是我国实行的历史比较悠久的社会救助制度。随后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救助制度相比较,中国的社会救助还存在很大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如美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其内容覆盖面广,涵盖了自然灾害救助、孤寡残疾救助和反贫困。反观我国,虽然表面上建立了一个庞大而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但是实际上只有农村五保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了有效实施,其他的社会救助项目实践效果并不显著。②救助体系二元化。和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样,我国的社会救助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虽然农村贫苦人口较多,但由于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