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两年2010年国内外柴油市场研究报告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TOC\o"1-5"\h\z\o"CurrentDocument"1产品概要 --11.1定义 --11.2理化性质和用途 11.2.1理化性质 1122柴油牌号及用途 4\o"CurrentDocument"2生产工艺 •£2.1简介 •£2.2技术发展趋势 82.3建议 ・11\o"CurrentDocument"3世界市场分析 •123.1供需情况 123.2生产情况 -133.2.1总体情况 133.2.2生产企业 143.3消费情况 -53.4新建扩建计划 -63.5未来供需情况预测 17\o"CurrentDocument"4中国市场分析 -84.1供需情况概述 184.2生产情况 -184.2.1总体情况 184.2.2生产企业 204.3消费情况 -44.4进出口分析 -254.5拟在建和新建项目情况 264.6产品价格分析 ・274.7未来市场预测 28\o"CurrentDocument"5国内相关政策分析 -295.12009年我国油气政策调整 295.1.1油气价格政策 -95.1.2油气税收政策 -295.1.3油气供应安全政策 -305.1.4《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30\o"CurrentDocument"6存在的问题、风险和建议 -2图表目录TOC\o"1-5"\h\z表1.1 各种牌号柴油的具体用途 5表2.1 主要二次加工工艺介绍 7表3.1 2003~2009年世界柴油供需情况 12图3.1 2007~2009年OECD国家炼油能力变化 14表3.2 2009年世界主要炼油企业排名 14表3.3 2009年世界主要地区柴油供需情况 16图4.1 2009年我国柴油分月产量 19表4.1 2009年我国柴油分省市产量 19表4.2 我国主要柴油生产企业名录 20表4.3 2009年我国柴油分月进出口情况 25表4.4 2010年我国炼油厂产能增加情况 27图4.2 2009年我国0号柴油价格走势 281产品概要1.1定义柴油主要是由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的轻质石油产品,也可以由页岩油加工和煤液化制取。成品柴油由直馏柴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柴油和焦化柴油等组分调合后再加入适量的十六烷值改进剂和降凝剂等添加剂制成。柴油外观为淡黄色液体,主要作为转速不低于 960转/分的压燃式高速柴油发动机(即柴油发动机)的燃料。柴油机的压缩比较高,因此其热效率比一般的汽油机高,当两者的功率相同时,柴油机可节约燃料约20%~30%,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柴油机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农用机械、重型车辆、坦克、铁路机车、船舶舰艇、工程和矿上机械等。1.2理化性质和用途1.2.1理化性质随着柴油机的广泛运用,柴油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目前柴油已成为我国从石油加工所得的发动机燃料中产量最高、消耗量最大的油品。同时,随着我国发动机工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柴油的质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评价柴油质量的主要性能有:(1)流动性为保证柴油机能正常工作,首先需保证及时定量地给汽缸供油,良好的流动性有利于柴油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由于柴油机的构造中设有供油泵、粗细过滤器、高压泵等设备,因此一般温度下供油不成问题。但低温下能否正常供油,却依赖于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其中正构烷烃含量越高,则低温流动性越差。我国评定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为凝点(或倾点)和冷滤点。(2)雾化和蒸发性能为了保证柴油迅速、完全地燃烧,要求柴油喷入汽缸即能快速形成均匀的混合气,所以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雾化和蒸发性能。影响柴油雾化和蒸发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柴油的粘度和馏程。在柴油的质量标准中对各种牌号的柴油都规定了允许的粘度范围,柴油的粘度与化学组成有关,一般含烷烃较多的石蜡基原油的柴油粘度小,而环烷基原油的柴油粘度大。馏分组成影响柴油的雾化和蒸发性能。柴油中重组分含量过高,则蒸发速度太慢,从而使燃烧不完全,导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大以及润滑油被稀释而磨损加重;柴油中的轻组分含量高使柴油容易蒸发,柴油机易启动,但是轻组分含量过高,则蒸发速度太快而使发动机汽缸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柴油机的工作不稳定,而且容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造成蒸发损失和造成不安全因素。我国轻柴油的馏程一般控制在170~380C范围内,主要由Ci5~C24的烃类组成。(3)抗爆性柴油机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不完全燃烧,在汽缸的局部产生高压和高温,从而在汽缸内部便出现剧烈的压力震荡, 产生速度很大的冲击波,发出金属撞击声,排出带有烟气的黑烟,此现象即为爆震。柴油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即柴油的抗爆性 (或着火性质),换言之,就是柴油燃烧的平稳性。柴油的抗爆性一般用十六烷值来表示。一般十六烷值高的柴油,抗爆性能好,燃烧均匀,不易发生爆震现象,使发动机热工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但是柴油的十六烷值也不是越高越好,十六烷值过高(如大于65)的柴油同样会形成黑烟,燃料消耗反而会增加,同时还会限制燃料的来源,因此从使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使用十六烷值适当的柴油才合理。我国石油产品标准中规定轻柴油的十六烷值一般不低于45,对于中间基、环烷基原油生产的各种牌号的轻柴油的十六烷值不允许小于40。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其化学组成和馏分组成有关。 通常,相同碳原子数的不同烃类,以烷烃的十六烷值最高,烯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居中,芳烃特别是无侧链的稠环芳烃的十六烷值最小;烃类的异构化程度越高,环数越多,其十六烷值越低;环烷和芳烃随侧链长度的增加,其十六烷值增加,而随侧链分支的增多,十六烷值显著减小;对于同类烃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热稳定性越差,自燃点越低,十六烷值越高。(4)安定性、腐蚀性和洁净度柴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安定性好的柴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质量变化;安定性差的柴油,在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易生成酸性物质、粘稠胶状物质及不溶沉渣,使柴油颜色变深,导致影响柴油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油品中存在不饱和烃以及含硫、含氮化合物。评价柴油安定性的主要指标有总不溶物和 10%蒸发物残碳。柴油在使用和储运过程中均与金属接触,因此要严格控制柴油及其燃烧产物对金属的腐蚀性,在实际生产中,主要是通过控制柴油的酸度、硫含量、水分、铜片腐蚀等指标来防止腐蚀的。影响柴油洁净度的物质主要是水分和机械杂质。精制良好的柴油一般不含水分和机械杂质,但在储运、运输和加注过程中都有可能混入。水分会降低柴油的发热值,在低温下结冰堵塞管路;机械杂质会堵塞油路,加剧磨损。因此在请柴油的质量标准中规定水分的含量不大于痕迹,并不允许有机械杂质,还对柴油灰分提出了要求。122柴油牌号及用途我国的柴油产品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C)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C)两大类。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10号(凝点不高于10C)、5号(凝点不高于0C,以此类推)、0号、
-10号、-20号、-35号、-50号七个牌号;重柴油则按其50C的运动
粘度划分为10号、20号、30号三个牌号。不同凝点的轻柴油适用
于不同地区和季节,低凝点柴油主要用于寒冷地区;不同粘度的重柴
油适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转速的柴油发动机, 转速越低,选用的重柴油的凝点越高。转数在1000转/分以上的高速柴油机使用轻柴油,重柴油则用于中速(500~1000转/分)和低速(小于500转/分)柴油机。各种牌号具体的用途见表1.1。表1.1各种牌号柴油的具体用途柴油牌号用途10号适用于有预热设备的柴油机5号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C以上的地区使用0号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味在4C以上的地区使用-10号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C以上的地区使用-20号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C以上的地区使用-35号适用于危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C以上的地区使用-50号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4C以上的地区使用2生产工艺2.1简介柴油是石油炼制的产品。从对所要生产的产品的要求来看,石油炼制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1)以多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料油品为主的燃料型工艺流程;2)在生产燃料油品的同时,多生产一些化工原料,也即燃料 -化工型工艺流程;3)以生产润滑油为主要目的的燃料-润滑油型工艺流程;4)生产润滑油兼化工原料的燃料-润滑油-化工工艺流程。石油炼制的单元操作主要有以下几类:1) 蒸馏(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2) 热加工(包括焦炭化、减粘裂化);3) 催化裂化;4) 催化加氢;5) 催化重整。常压蒸馏塔塔顶的轻汽油组分可以作为汽油产品的调和组分,也可以作为石脑油馏分作为本厂重整原料或商品出厂供其他厂作为化工轻油。减压蒸馏过程中也可得到一定量的直馏汽油。通常在减压蒸馏过程中得到的柴油组分称为轻柴油,一般通过蒸馏工艺只能得到数量不多的轻质油品,大约占原油总重量的
20%~30%,而且质量也不高,必须再进行深加工。炼厂主要的深加工工艺有: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减粘裂化、氧化沥青,见表2.1o表2.1主要二次加工工艺介绍工艺原料产品备注催化裂化来自常减压的减压馏分油、延迟焦化的焦化馏分油等重质馏分油、掺入少量加压渣油汽油柴油所生产的催化柴油十六烷值低、含硫量咼,也需经调和或精制后才冃匕达到适量标准加氢裂化减压馏分油汽油(石脑油)航空煤油轻柴油液化石油气延迟焦化加压渣油二次加工的各种尾油汽油:15%柴油:35%焦化馏分油:20%石油焦:23%气体:7%焦化汽油、柴油都是热解产物,含烯烃多,安定性差,必须经过加工精制才能出厂减粘裂化减压渣油汽油柴油减粘渣油技术成熟,工乙简单,投资不多催化重整直馏汽油(石脑油)高辛烷值汽油主要用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苯类产品催化裂化过程轻质油品的收率可达 70%以上,所产汽油辛烷值高,在我国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也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烯烃含量高;二是商品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汽油。为此需要对其进行选择性加氢精制或催化原料油加氢脱硫。石油经过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所得的产品, 还不能完全符合市场上的使用要求,因为在油品中还含有各种杂质,如硫氮氧等化合物、胶质以及影响某些使用的不饱和芳烃。因此有必要对油品进行精制,使其完全符合质量标准。通常使用的精制工艺主要有:加氢精制、脱硫醇、硫回收等。2.2技术发展趋势221清洁柴油的生产技术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降低柴油中的硫含量作为清洁柴油生产的核心问题,并给与高度重视。目前柴油脱氢的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和非加氢两种方式。清洁柴油生产的另一个方面是降低芳烃含量。这两个方面采用主要技术手段仍然是加氢技术。(1)柴油加氢脱硫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技术已经能将柴油的含硫量从 0.2%降为0.05%,但要实现进一步的超深脱硫却困难得多。 实现超深脱硫最经济的方法是使用超高活性的催化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开发的新一代脱硫催化剂,比原有催化剂性能提高了30%~60%,AkzoNobelProcatalyse/IFP、Topsoe、Criterion、Catalyst、UOP、Shell等公司均开发成功活性大幅度提高、性能优异的脱硫催化剂,无论是直馏柴油还是焦化柴油、催化柴油,都可以实现 95%甚至98%~99%的脱硫率,生产出含硫量低于0.05%的清洁柴油和含硫量低于0.005%的超清洁柴油。(2)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能源生物系统公司(EBC)开发了柴油生物脱硫技术,采用细菌从柴油和柴油调合油料中选择性脱硫。该工艺的生物催化剂经过基因工程设计,具有很高的酶活性,能选择性氧化柴油中的硫,使之生产水溶性的有机磺酸盐产品。EBC和KBR公司联合建立了世界第一套生物脱硫工业装置,加工能力为25万吨/年。柴油吸附脱硫和选择性氧化脱硫技术正在开发中, 估计近期难以工业化应用。(3)降低方烃含量技术降低柴油中芳烃含量并提高十六烷值的技术主要是加氢技术,前主要有:1)高压(大于10MPa)加氢处理;2)高压加氢裂化;3)中压加氢裂化或改质;4)低压(3.9~5.0MPa)两段加氢,第一段为加氢处理,米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第二段为芳烃饱和及开环反应,采用贵金属催化剂目前研究加多的是中压加氢裂化和低压两段加氢技术。222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天然植物油与甲醇或乙醇化学合成的燃料。在美国,主要使用豆油为原料,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在欧洲主要使用菜籽油。花生、棉籽、向日葵籽等也可以作为原料,还可以从用过的废植物油或废动物脂肪中提炼。使用100%的生物柴油的燃料称为B100;20%生物柴油与80%柴油的混合燃料称为B20。生物柴油、甲醇、乙醇都可以再生,因此能够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此外,生物柴油还具有以下优点:降低尾气排放,减少发动机磨损,有利于人体健康。2.2.3费托合成柴油由煤气化制成合成气(CO+H2),再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油品的路线成为费托合成。二战时期,德国利用费托合成法生产了 57万吨的油品。由于在费托合成的过程中,脱去了煤中氮、氧、硫等杂原子,因此生产的油品质量非常高。主要表现在:1) 费托合成柴油的主要组分是碳原子数在9到12之间的直链饱和烷烃,烯烃含量较少,硫含量极少,NOx排放低,十六烷值高,是一种高质量的柴油。2) 费托合成柴油密度比柴油小,但低热值比柴油高,在使用时柴油机的供油系统不必作更多改动。3)费托合成柴油可以和普通柴油做任意比例的互溶,制成混合油,这是其他替代燃料目前都不具备的特性。但是费托合成油也有自身的缺点:低温特性差,润滑性能较差以及对浸油弹性体有影响等。2.3建议传统以原油炼制为主的柴油产品正因为资源环境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生物柴油等新兴油品获得了较大发展,因此,今后的投资方向应着重于新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3世界市场分析3.1供需情况2003~2009年世界柴油供需情况见表3.1。表3.1 2003~2009年世界柴油供需情况单位:MB/d年份供应需求平衡差20032194214747200422832253302005234922905920062380234436200724462396502008251824496920092487239889注:2009年数据为估计值。资料来源:剑桥能源研究协会2009年世界柴油日均供应量比2008年小幅下降31万桶/日,降幅为1.23%。日均需求量下降51万桶/日,降幅为2.08%,供大于求89万桶/日,创2003年以来最高记录,柴油供大于求的局面日益严重。3.2生产情况321总体情况2009年,世界炼油工业未能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石油需求继续减少,炼油能力大幅度增长导致能力严重过剩,炼油装置开工率持续低位徘徊,炼油毛利继续下降,欧美等发达国家炼油业陷入萧条,炼厂经营困难,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关闭或出售炼厂的现象,许多低效装置甚至整座炼厂被关闭,一些炼厂纷纷出售,炼油商被迫加快战略重组步伐。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连续第二年下降,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8480万桶,比2008年下降了150万桶;而炼油能力继续增长,增长量在160万桶/日以上,炼油能力与石油需求之间的矛盾继续拉大,炼油能力严重过剩,导致炼油装置利用率连续第四年下降。2009年全球平均加工量为7225万桶/日,低于2008年的7366万桶/日。2009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原油加工量远低于2004~2008年的平均水平,尤其是西欧国家的原油加工总量降幅明显。OECD国家2007~2009年炼油能力变化见图3.1。图3.1 2007~2009年OECD国家炼油能力变化322生产企业2009年全球主要炼油企业名录见表3.2。表3.2 2009年世界主要炼油企业排名单位:MMB/d2010年排名2009年排名公司名称原油加工能力11埃克森美孚公司579.7022英荷壳牌公司463.023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397.1044BP公司332.8455康菲公司277.8268瓦莱罗能源公司270.4776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267.808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61.5097道达尔公司259.46
1012雪佛龙公司249.201110沙特阿美公司243.301211巴西石油公司199.701313墨西哥石油公司170.301414伊朗石油公司145.101515日本石油公司131.701616俄罗斯石油公司129.301717鲁克石油公司121.701820马拉松石油公司119.601918雷普索尔YPF公司110.502019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108.502121Pertamina石油公司99.302222阿基普石油公司90.402323圣诺科石油公司82.502425SK公司81.702524FlintHills资源公司81.653.3消费情况2009年全球柴油需求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库存持续处于高位。全年柴油平均日需求量为2398万桶/日,同比下降2.1%。北美、欧洲、亚太OECD国家的需求量分别下降7.2%,2.0%和6.8%;亚太非OECD国家、中东和非洲的柴油需求量有所增加。柴油供不应求的地区主要集中西欧、非洲及部分亚太国家;中东和欧亚大陆地区的柴油供应充足,有一定的出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交通燃料需求继续偏向柴油,欧洲已处于过剩状态的汽油生产和柴油短缺情况将继续加剧。2009年世界各地区柴油供需情况见表3.3。表3.3 2009年世界主要地区柴油供需情况单位:MMB/d地区供应量需求量平衡差北美49042466西欧599647-48亚太OECD国家19815741欧亚大陆1559560亚太非OECD国家:573582-9中东1991945非洲 17290-18拉美200210-10合计2486239987数据来源:剑桥能源研究协会3.4新建扩建计划2009年世界炼油装置新建和扩建项目数量有所下降,一些公司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推迟项目的投产期,甚至取消计划。但是仍然有部分项目再继续推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和产油国,例如中国、印度、委内瑞拉和巴西以及中东和非洲的产油国。新兴经济体的国内潜在需求旺盛,金融危机过后对油品的需求将持续反弹,因此炼油项目继续推进。产油国正在改变过去出口原油的状况,争取以燃料油品的形式出口,增加产品附加值。但是在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和安哥拉的一些炼油项目会推迟1~2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没有新建炼油项目的计划,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新建项目的投资要远远高于改扩建项目,因此炼油方面的投资更多的集中在原有装置的升级改造和扩建方面。3.5未来供需情况预测未来两年,全球炼油能力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中东、非洲等产油国。尽管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慢慢消退,消费需求开始回升,但是相对于新增产能的快速增长,炼油装置闲置产能将进一步扩大,炼厂开工率仍将在低位运行。美国炼油装置的开工率将持续走低,2009年炼油厂夏季开工率为80%~83%,低于通常的90%。特别是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新汽车燃油经济性提议将使美国炼油装置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可能会出现需求不振的局面。受对美国出口的减少和内部需求的降低以及中间馏分油库存居高不下的影响,欧洲炼油市场的环境日益险峻。未来,欧洲将成为中东和亚洲地区新建炼油装置能力投产后的主要出口地。 此外,欧洲炼油厂还面临着新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和日益严格的燃油标准挑战, 炼油业的整合在所难免。日本炼油业的产能过剩的情况日益加剧,日本企业正在寻找海外商业机会,2008年5月中国石油集团收购新日本石油位于大阪的炼油厂49%的股份就是其中一例。该收购项目已于2009年7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4中国市场分析4.1供需情况概述2009年我国炼油能力逆势而上,成品油产量增长较快,全年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4.77亿吨。2009年我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成品油需求增速降至11年来的最低点。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成品油市场由金融危机前的“供应偏紧”转为“供应宽松”。4.2生产情况4.2.1总体情况2009年尽管柴油需求下降,但在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下,炼厂加工积极性居高不下,全年生产柴油14127万吨,同比增长6.0%,远高于柴油消费增速(-0.2%)。全年柴油生产先降后升:一季度由于柴油库存居高不下,炼厂减少生产、缓解库存压力,柴油产量同比下降7.05%;二季度进入柴油需求旺季,库存减小,产量也随之上升,并在4月份恢复了同比正增长,从7月份开始柴油产量始终保持在1240万吨以上,并多次创历史新高。上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大多数炼厂的二次加工能力以主要生产汽油的催化裂化为主,近年来新建和扩建的二次加工装置以增产柴油的加氢裂化装置为主,因此,未来我国柴油可实现自足。近 20年我国基本为柴油净进口国的状况将成为历史。2009年我国柴油分月产量和分省市产量分别见图 4.1和表4.1LiftXCK-0■暮月产童LiftXCK-0■暮月产童亠司月产量XhXHXO图4.1 2009年我国柴油分月产量表4.1 2009年我国柴油分省市产量单位:t,%省市自治区企业数2009产量2008年产量同比全国1271412677831332474646.0北京236423573732766-2.4天津433868953403518-0.5河北448234415003552-3.6山西000一内家古151130842663419.8辽宁1421013667204592562.7吉林63208797—31926650.5黑龙江7589153954658707.8上海268262597479778-8.7江苏87509967—73353452.4浙江382588508623340-4.2安徽2184927317793303.9福建127349771087423151.5江西1187470618284912.5山东27193847471544919425.5河南52870109247496816.0湖北3360079934108135.6
湖南221502942311602-7.0广东4P12873555118714188.4广西344848538901115.3海南134137603448717-1.0重庆22990207943.8四川5102661683340123.2贵州000一云南000一西藏000一陕西3P801608976912774.2甘肃3641832759189408.4青海1372736465891-20.0宁夏6799404853845-6.4新疆7835783683083400.6422生产企业我国主要柴油生产企业及原油加工能力见表 4.2表4.2 我国主要柴油生产企业名录单位:万t/a上级单位生产企业原油加工能力中国石油下属炼油厂长庆石化300大港石化500大连石化2050大连西太平洋800大庆炼化600大庆石化600大元炼化225独山子石化600抚顺石化1000格尔木石化90中国石化下属炼油厂哈尔滨石化200呼和浩特石化150华北石化800吉林石化700锦西石化650锦州石化700克拉玛依500兰州石化1050辽河石化450辽阳石化550庆阳石化100乌鲁木齐石化500玉门炼化300小计13415安庆石化500北海石化60沧州石化350长岭炼化500福建炼化1200广州石化1300海南炼化800河南油田50济南炼厂500金陵石化1350荆门石化500九江石化500其他洛阳石化800茂名石化1350齐鲁石化1000上海咼桥1100上海石化1400胜利油田200石家庄炼化480塔河石化220天津石化500武汉石化500西安石化250燕山石化1000扬子股份800镇海炼化2000中原油田50湛江东兴500巴陵石化180青岛炼化300小计20240中海石油东营石化120石大科技150利津石化550华星石化120正和集团300神驰化工100海科石化150华联石化120垦利石化150胜华化工20益盛石油15利津森化30东营东明化工30东明石化350圣世化工100长城炼厂30金诚石化180汇丰石化180高冃宏远70慧凯丰化工30恒源石化150中海沥青350京博石化230滨阳燃化250弘润石化370海化石化100寿光联盟50昌邑石化850鲁清化工80安邦石化240源丰化工30晨曦化工60延长永坪450延长榆林330延安炼油厂800小计7135合计407904.3消费情况2009年,柴油需求与宏观经济走势关联密切。从柴油消费结构来看,交通运输业是我国柴油消费的最大部门, 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54%;农业(包括)渔业占18%;工业用占16%。2009年我国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用油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均较大,导致柴油消费量在前8个月中有7个月同比负增长。全年柴油消费量为 1.39亿吨,同比下降0.2%,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2009年年初,受金融危机影响,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生产增速均出现大幅下滑,工业增加值速度由 2008年年初的17.3%下降到8.3%。公路运输总周转量由之前的两位数增长下降至 -0.01%;水运总周转量从2008年11月份起连续5个月负增长。受主要用油行业增速下降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柴油消费量同比跌幅达12.58%。进入第二季度后,国内经济呈现回暖迹象,工业生产缓慢恢复,柴油消费虽然仍呈现负增长,但降幅已收窄,同比下降 3.4%。进入第三季度,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快速恢复,铁路周转量降幅也不断收窄,带动柴油需求回收;另外一个方面,国际油价震荡上升,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下,调剂预期刺激了部分非理性需求,导致三季度柴油消费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1.22%。2009年四季度,随着经济触底回升,柴油消费增速也走出一条由低到高的轨迹,需求增速继续回升,由于 2008年同期基数较低,四季度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速达 14.6%。4.4进出口分析2009年柴油进口减少,出口猛增,全年柴油净出口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达267.02万吨,而2008年净进口561.89万吨。柴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燃料,2009年受国内经济滑坡的影响,工业交通等主要用油部门需求萎缩, 而柴油供应量却在炼油能力扩充的背景下快速增长,迫使国内炼油行业改变过去增加柴油产量和提高柴汽比的做法,千方百计减产柴油,多产汽油和航空煤油。全国生产柴汽比在2008年曾高达2.25,而到2009年3月份已降到1.71。尽管如此,柴油供应仍然过剩,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出路,2009年出口量由2008年的63万吨增长将到431万吨,增幅高达617%。2009年我国柴油分月进出口情况见表4.3。表4.3 2009年我国柴油分月进出口情况单位:kg,美元,美元/t月份进口出口数量金额单价数量金额单价
一月1018425644835239647513359635676860384575二月12041224153554455445331499737139433152421三月23401593290448102387401620480166995055416四月19431245987433827450509926569205772631404五月13019148556975402438393848434177386901450六月265531032135228161509377616489178561164473七月206252267105267772510424965309207291983488八月178152455104094473584395140263224823973569九月12537251074310661593293759101173899595592十月10656213660248948565356106728220005688618十一月9993635462110330621388718808243494231626十二月7421352844776036603500276524336956351674合计1836794963922800563502450707479823514811085224.5拟在建和新建项目情况2010年我国柴油生产能力将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将新增炼油能力2550万吨/年,广西石化、辽阳石化、吉林石化、洛阳石化等均将扩建成千万吨级大型炼厂,具体见表4.4。到2010年年底,我国炼油总产能将达到5.03亿吨/年。预计2010年国际油价长时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全年平均价在70~80美元/桶之间。在新的成品油价格政策得到切实贯彻实施和国际油价不是很高的情况下, 炼油厂加工利润可得到一定的保证,2010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主要生产企业的开工率仍将保持在高位,同时柴油需求的恢复也将支撑产量的增长。预计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3.96亿吨,同比增长5.6%;成品油供应量将达到2.43亿吨,同比增长6.7%。成品油市场供应充裕,市场仍将延续“供略大于求”的态势。由于国内市场供给充裕,预计2010年我国成品油仍将保持净出口。表4.4 2010年我国炼油厂产能增加情况单位:万t/a项目地点新增产能建成后产能所属公司广西石化钦州10001000中国石油辽阳石化辽宁4001000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吉林3001000中国石油庆阳炼化甘肃300450中国石油洛阳石化河南2001000中国石化塔河石化新疆350500中国石化合计255049504.6产品价格分析2009年我国分地区0号柴油价格走势见图4.2
700000560045>加元八格价700000560045>加元八格价0060005500500-4^1—^yuQZ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山东地炼图4.2 2009年我国0号柴油价格走势2009年我国华北地区0号柴油平均价为5614元/吨;华东地区为5602元/吨;华南地区为5583元/吨;华中地区为5649元/吨;山东地炼产品为5453元/吨。4.7未来市场预测受市场供需情况和盈利情况的影响,预计 2010年柴油产量为1.512亿吨,同比增长7.0%。2010年,预计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向好,主要柴油消费行业将继续保持复苏势头,预计柴油需求增速快速回升。预计全年成品油消费将达到2.38亿吨,同比增长7.7%,成品油产量为2.43亿吨,同比增长6.7%;产量超过消费量550万吨,市场仍将保持“供略大于求”的态势。5国内相关政策分析2009年我国完善了石油价格管理,提高了成品油消费税,逐步形成了有利于节约、能够反应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石化行业由速度、规模增长模式向效能、质量增长模式的转变。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租赁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半导体用石英玻璃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特种机载装置合作协议书
- 性别差异下的教育心理学如何针对不同性别激发学生潜力
- 教育投资的新趋势游戏化学习平台的融资路径
- 教育政策成效评估的多维度分析
- 未来科技趋势下的教育技术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融合应用研究
- 2025年甘肃省靖远县四中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幼儿教育中教师心理调适的技巧与方法
- 2025年家庭护理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暑期社区教育活动方案
- 建筑大厦工程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 法医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试卷备考攻略
- 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高校学科重塑路径研究
- DB12T 1444-2025 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导则
- 硫化氢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销售经理季度工作总结及年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