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试题_第1页
统计基础试题_第2页
统计基础试题_第3页
统计基础试题_第4页
统计基础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综合指标分析一、填空题1、 将—相加或—相加就可以得到说明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总量指标。2、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3、 相对指标采用—和—两种表现形式。4、 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时必须注意分子与分母的—。5、 加权算术平均数—和—两因素影响。6、 平均数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变异指标反映总体分布的—趋势。7、 简单算术平均数■—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8、 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必须注意现象总体应具有—。9、 已知某班5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为70分,该班30名男生平均成绩为68分,则该班女生平均成绩为。二、 单项选择题1、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间指标和时期指标。2、 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3、 2003年末太原市总人口339.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82.1%,这两个指标()。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结构相对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结构相对指标4、 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是()。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5、 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下降3%,实际比上年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A.116.7%B.100.5%C.85.7%D.99.5%6、 按照计划,现年产量比上年应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相比现年产量实际增长()。A.10%B.17%C.20%D.40%7、 对某一数列,直接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和先进行组距分组再计算平均数,两者结果()。A.不一致B.一致C.往往有一些差异但不大D.会有较大差异8、 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不变,每组次数均增加20%,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A.增加20%B.不变化C.减少20%D.无法判断9、 变量数列中各标志值都增加2倍,每组次数都减少50%,中位数()。A.不变B.增加2倍C.减少50%D.无法确定10、 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两个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是()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三、 多项选择题1、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企业数B.在册职工人数C.某种产品产量企业产品库存E.某地区年末人口数2、 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有()。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下列可以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权数的有()。A.各组标志值B.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C.各组单位数D.总体单位数E.各组频率4、由总体所有单位的标志值计算的平均数有()。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E.众数5、标准差()。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四、判断题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2、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不同部分数值对比,因此也可以说明总体的构成情况。()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4、用相对指标的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5、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6、对平均数起决定作用的权数是比重权数。()7、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8、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五、计算题1、某企业2002年某种产品单位成本为800元,2003年计划规定比2002年下降8%,实际下降6%,试计算:(1)该种产品2003年单位成本实际与计划的数值。(2)2003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3)2003年单位成品成本实际比计划多或少降低的百分比。2、 国民经济统计摘要中有以下表述: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94亿元(1),相当于1.4万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2),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3);2003年末我国外汇储备突破4000亿美元(4),居世界第二位;年末总人口数为12.92亿人。2003年太原市完成生产总值515.59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77亿元、265.96亿元、231.86亿元,各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分别为3.4%、51.6%、4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6元;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60.13亿元。上述资料中应用了哪些统计分析指标?3、 某企业统计分析报告中写到:“我厂今年销售计划规定2500万元,实际完成255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销售利润率计划规定8%,实际为12%,超额完成计划4%;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完成计划110%;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下降3%,实际比去年下降2.5%,实际比计划多下降0.5个百分点。”指出上述分析指标中哪些指标计算有错误,并将其改正过来。4、某管理局所属生产同一种产品的15个企业,2003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按平均单位成本分组(兀/企业数各组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件)(个)(%)10—1222212—1474014—18638试计算15个企业平均单位成本。5、某企业2004年1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车间和产量资料如下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车间(个)各组工人数(人)50—601015060—70710070—8057080—9023090以上116合计25366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6、甲、乙两车间职工的平均工资820元,甲车间职工平均工资为850元,乙车间职工占全部职工的40%,试计算乙车间职工的平均工资。7、某车间生产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1%、2.5%、1.5%,三批产品占全部产量的比重分别位25%、35%、40%,试计算该车间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8、以下属生产同种产品的三个企业的工人数、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企业工人数(人)产量(吨)甲50032500乙55038500丙65046800总成本(万元)169192.5257.4要求:(1)分别计算各企业及全公司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品成本。(2)如果各企业劳动生产率都三个企业中的先进水平,全公司可增加产量多少?3)如果各企业单位产品成本都达到三个企业中的先进水平,全公司可节约多少资金?9、某企业两个生产同种产品的车间一级品产量资料如下表:计 划实际—级品率(%)一级品产量(吨)—级品率(%)全部产品产量(吨)9624000972600095380009245000车间一车间二车间计算:1) 两个车间计划和实际的平均一级品率。2) 全部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和一级品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10、根据下列企业工人技术等级分配数列确定中位数和众数技术等级(级)12345678工人人数(人)22387587642012711、两种不同水稻品种,分别在5个田块上试种,其产量如下表:甲品 种乙品 种田块面积(亩)产量(千克)田块面积(亩)产量(千克)1.26001.58401.14951.47701.04451.25400.95401.05200.84200.9450要求:(1)分别计算两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2)计算两品质亩产量的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3)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确定哪一种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六、问答题1、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2、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 说明绝对数和相对数结合运用的意义。4、什么是权数?它对平均数起什么作用?5、由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为什么仅仅是平均数的近似值?6、简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7、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什么是标准差系数?计算它有何意义(一)填空题1、总体单位数总体单位标志值2、实物单位货币单位劳动量单位3、有名数无名数4、可比性5、变量权数6、集中离中7、权数相等8、同质性9、73分(二)单项选择题1、B2、A3、C4、A5、D6、B7、C8、B9、B10、A(三)多项选择题1、ABDE2、BCD3、BCE4、ABC5、ACE(四)判断题l、x2、V3、x4、x5、x6、v7、V8、X五)计算题

1、(1)2003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800X(1—8%)=736(元)实际单位产品成本:800X(1—6%)=752(元)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752三736=102.17%2003年实际比计划少降低:6%—8%=—2%即2个百分点2、(1)时期指标(2)动态相对指标(3)强度相对指标(4)时点指标(5)结构相对指标 (6)强度相对指标 (7)强度相对指标(8)时点指标1、改正如下:销售利润率超额50%完成计划;劳动生产率完成计划的100.5%,(1+5.5%)三(1+5%)=100.5%;单位产品实际比计划少下降0.5个百分点。2、平均单位成本为:=11X22%+13X40%+16X38%=13.7(元/件)24070366二65.7724070366二65.77件/人)6、设乙车间职工的平均工资为x,贝9850X60%+40%x=820x=(820—850X60%)三40%=775(元)7、该车间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为:=1%X25%+2.5%X35%+1.5%X40%=1.7%8、1)具体数值见下表:8、1)具体数值见下表:丙

公司劳动生产率(吨/人)单位产品成本(元/吨)65527050725569.2952.542)如果甲、乙两企业劳动生产率都达到丙企业的水平,全公司可增加产量:72—65)X500+(72—700)X550=4600(吨)3)如果甲、丙两企业单位产品成本都达到乙企业的水平,全企业可节约资金:52—50)X32500+(55—50)X46800=299000(元)=29.9(万元)1)计划平均一级品率:x=Vmx=VmVm——x24000+3800024000 38000+0.96 0.95X100%=95.38%实际平均一级品率:0.97x26000+0.92x4500026000+45000

X100%=93.83%2)全部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x=Vmx=VmVm——x26000+4500024000 38000+0.96 0.95 X100%=109.23%一级品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26000x0.97+45000x0.9224000+24000+38000X100%=107.45%10、总次数(n)=22+38+75+87+64+20+12+7=32510、n±1二325+1二163中位数位次=2 2从第一组至第三组累计次数=22+38+75=135<163从第一组至第四组累计次数=22+38+75+87=222>163所以中位数为第四组的标志值,则Me=4级。在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87次所对应的4级,则M0=4级。11、计算表如下:甲品种x _ -/ xf x-x (X一x)2f

5004504456005251.21.11.00.90.86004954455404200-50-55100250275030259000500合计5.02500_15275xfxf5601.58405501.47705201.05204501.25405000.9450合计6.031204030-70-20(x-x)2f24001260609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