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_第1页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_第2页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_第3页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_第4页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题目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二0一二年六月十日摘要:CPU与其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或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均可被称为"通信"。串行通信是指数据逐位顺序串行传送的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只需一对传输线,并且可以利用电话线等现有通信信道作为传输介质,因而可以大大降低用异步接收和发送器,也可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用。该串行口有4种工作模式。片内的定时器/计数器可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接收、发送均可工作在查询方式或接收、发送缓冲器SBUF,对外也有两条独立的收、发信号线RxD(P3.0)和TxD(P3.1)。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数据,实现全双工传送。发送缓冲器和接收缓冲器不能互换,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两个缓冲器占用同一个端口地址(99H)。具体对哪一个缓冲器进行操作,取决于一、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的通信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微机、串口通讯软件、程序烧录软件、面包板一块、芯片一块、电焊等实验板上有RS-232接口,将该接口与PC机的串口连接,可PC机的串行通信,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本实验要求当PC机向实验板发送的数字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所以单片机和电脑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信。进行串行通讯信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电脑的串口是RS232电平(-5~-15V为1,+5~+15V为0),而单片机的串口是TTL电平(大于+2.4V为1,小于-0.7V为0),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电平转换电路实现RS232电平与为了能够在PC机上看到单片机发出的数据,我们必须借助一个Windows软时,可通过外接移位寄存器实现串并行转换。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为8位,只能收,在CPU将数据写入SBUF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待8位数据输完后,硬件将SCON寄存器的T1位置1,必须由软件清零。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控制接口设计和远近通信接口的不同处理技术。在DOS操作环境下,要实现单片机与微机的通信,只要直接对微机接口的通信芯片8250进行口地址操作即可。WINDOWS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硬件的无关性,不再允许用户直接操作串口地址。如果用户要进行串行通信,可以调用WINDOWS的API应用程序接口函数,但其使用较为复杂,可以使用KEILC的通信控件解决这一问题。粒乎中WAX232通讯芯片8供电口10口引出排针//SCON:串口工作方式1,允许接收//开启定时器1//清除接收中断标志位//读出接收到的数据//接收中断并且单片机向arm传14byte字符串是否完毕*///初始化串口VSPDbyElimacancieatevitualserialportswithanynamesyFirstportAddAllvirtualserialpairswillberemovedfromyoursystemP左边栏最上面的是电脑自带的物理串口。点右边的addpair,可以添加成对的COM4就可以接收数据,反过来也可以。接下来的一步很关键。把KEIL和虚拟出来的串口绑定。现在把COM3和KEIL绑定。在KEIL中进入DEBUG模式。在最下面的COMMAND命令行,输入modecom39600,0,8,1%分别设置com3的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assigncom3<sin>sout%把单片机的串口和COM3绑定到一起。因为所用的单片机是%AT89C51,只有一个串口,所以用SIN,SOUT,如果单片机有打开串口调试助手第一步:把串口线或者USB转串口线插到计算机上。第二步:打开串口调试助手接着选择串口,串口线和USB转串口的端口号查看和LPT),点开端口前面的+号查看即可。串口调试助手串口调试助手SComAssistantV2.1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8关闭串口停止显示反自动清空十六进制发送手动发送自动发送(周期改变后重选)http://roaringwind.选择发送文件还没有选择文件发送文件我们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了电子器件的理论知识和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