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讲的东西_第1页
景观讲的东西_第2页
景观讲的东西_第3页
景观讲的东西_第4页
景观讲的东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废弃空间改造经典案例一一杜伊斯堡LANDSCHAFT公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德国北杜伊斯堡的一个后工业景观公园,由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与合伙人与1991年建立,目的是为了理解过去的工业,而不是拒绝。其原址是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工业,使周边地区严重污染,于1985年废弃。公园设计与其原用途紧密结合,将工业遗产与生态绿地交织在一起。彼得•拉茨也因此设计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2012-02-1713:56:01)非旦冃景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它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现在被改造为以煤一铁工业背景为主的大型工业旅游主题公园。(1)污染问题:土壤方面,因为长期发展工业,场地中有大量含砷或氰化物的土壤,部分污染严重者必须全部清除,另外一些有毒土壤也必须深埋在烧结池里,并用新土覆盖。水方面,艾姆舍河流经整个工业区,成了一条公共排污渠,吸纳各厂排出的污水,形成了一条绵延400千米的污染带,影响着整个工业区的环境质量。生态方面,因为大量污染物的产生使得该区域生物稀少缺乏多样性(2)经济问题:原先的厂房及设备已颇具规模,要拆除重建的成本非常昂贵;治理污染需要大量资金;公园的管理费用庞大。面临机遇(1)地理位置: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区和汉博恩(Hamborn)区之间,可以解决两地沟通不足的问题。同时公园地处IBA艾姆舍公园打造的所有文化/娱乐通道上——地标艺术走廊、工业化自然走廊、工业文化走廊以及建筑走廊,它还处在一条与大城市杜塞尔多夫和多特蒙德相连的自行车道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深厚的文化环境。(图1)(2)工厂遗留下来的东西,像庞大的建筑和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炉、铁路、桥梁、沉淀池、水渠、起重机等等,可以成为公园建造的基础,加以利用。(3)该处历史悠久是具有文化记忆的场地,可以对游人引起思想上的共鸣。(4)虽然生物种类不多但已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群落,具有研究和教育意义。(5)之前一些资源保护主义者已将废旧船只和设施视为工业纪念碑,攀岩俱乐部开始在铁矿贮料仓的厚重墙壁上练习攀岩,潜水俱乐部也开始在煤气罐里练习潜水。可以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场地功能的延伸。改造的指导原则1)最少的破坏。将原有的工业设施保留,任何地方都让人们去看,去感受历史。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2)生态原则。首先基地上的材料同时作为建筑材料和植物生长的媒介加以循环利用。工厂中的植被均得以保留,荒草也任其自由生长。改造成果(1)有重要意义的构筑物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和保护。(2)大部分景观元素的功能得到扩展和利用。废弃的铁路线路堤被处理成草地,并成为一项大的景观;原先贮存焦煤的仓库场地被改造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另类攀援基地(图7),是欧洲一家拥有最多会员的攀援俱乐部的训练基地;基地一座原先拥有巨大体量的煤气罐现已经被改造成一座水上救援训练中心;原有变电站也被改造成餐厅喝旅客咨询中心。碉堡似的墙体变成了山地景观中的“岩石”,生锈了的熔炉上哪些到处缠绕的港英的金属看起来像是正在捕猎的巨龙,在景观的意义上,原有的构筑物也产生了新的含义。(3)原有材料得到了充分再利用。一座45.7米高的塔楼被拆除,用拆除后的材料在原地点创造了一个开放的聚集空间,一个小型的露天剧场;曾经作为工业残渣的红色混凝土被用于建造剧院、铺地材料等等用途,不仅仅是材料费用上的节省,更加使公园本身与历史上的工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4)场地内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扩展,并且产生教育功能。厂区中有多面体的标志牌,每一面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在厂区生长的植物,表明该公园非常重视本地生态环境的展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5)场地的历史记忆得到延续。场地完整性的保留使得该地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产生时空上的延续,场地作为公园的开放性加深了这种延续。对于曾经在此工作过或对德国重工业发展有强烈记忆的游客来说,这里是过去与现实交汇的场所;对于对此地并无记忆的人来说,这里是探寻历史的珍贵场所。(6)成为埃姆舍公园整体的一个协调良好的组成部分。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埃姆舍公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身在思想上与功能上与整体有着完整性和一致性,并且在整体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使得整体的效果得到叠加,成为整个区域新的城市建筑及景观序列上的重要一环。人们对于公园改造情况的普遍认同。据公园管理公司估计,1998年有大约30万游客光顾了公园,这个人数以后将逐年递增。1999年6月,该公园组织了两场每场为时一天的露天游览活动一分别吸引了5万游客和2万游客。常来的游客包括许多自行车运动者和遛狗者。人们对于公园的广泛认同从一个侧面上反映了公园建设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不是抹杀它而是为其赋予新的意义和诠释。公园改造保留了场地的完整形态,经济上节省了巨大的拆除及重建的开支,并切保留了场地的记忆,使得场地的深度得到拓展,同时追加新的功能也使场地的意义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与国内一些大拆大建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建立完整的景观序列,使部分与整体相互协调。场地本身需要景观序列,以达到内部时空及功能上的完整性;场地的建设还要考虑周边环境,以更明确地定位与周围形成有机整体,其中彼得•拉茨提出的“景观句法”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3)设计与自然结合。场地改造要尊重自然,保护自身特有的生态体系,植被尽量本土化,结合场所需要进行植物培植。公园管理者要有意识地整合到工业遗迹的再开发和利用中。公园中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受人为干预,管理者有意识地树立标牌等对植物进行保护并教育公众,这一点与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将公园人为美化、净化、纯化的开发理念有着本质的差别。公园需推行积极的市场策略,保证活动的场所的实用性。该公园积极开展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并且建立了非常实用的室内室外活动场所如潜水场、舞台、攀岩地等使游客可以切实感受到公园带给自己的便利,从而愿意前往。因此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从场所出发尊重游客需求,加以积极市场策略的辅助,才能赢得成功。国外的工业遗产研究比中国早,并且有许多成功的经典案例,比如英国1986年的铁桥峡谷,比如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并且在如何保护和开发方面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研究国外案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为我所用,而在中国,我们的工业遗留是十分丰富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特色: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拉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河道)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图4)。其三,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体闲、娱乐等多种活动,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6)5号高炉的“观景模式”5号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攀爬到顶部的70m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园全景的观景塔)。

5号高炉旁边的活动场所(1)水公园(WaterPark)公园标高最低的层次,由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构成。净化水渠是对山东向西流经整个厂区的埃姆舍河进行净化的河道。水渠两岸栽植了自由生长的植被,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台阶和平台以满足游人亲水的需求(图29~32)o(2)铁路公园(RailroadPark)

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次,高出地面约12m,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联结。该层次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施联结起来,丰富了景观向度(图33〜36)。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上穿越整个园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将其命名为“铁路竖琴”(Railharp)。铁路公园层的高架步行道铁路公园层的高架步行道公共使用区(AreasofPublicUse)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熔渣公园、料仓花园、开放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金属广场(MetallicPlaza)位于厂区中心的位置,在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北侧。作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场由在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X7共49块、每块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板构成,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拍照、编号,排列成抽象图案,并通过水在铁板表而的流动来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过程。铁板在自然状态下继续被腐蚀,隐喻了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

东侧有名为“Ingenhammshof”的约6hm2的草场和耕地,主要用作体闲区域和学校社团的生态中心。3.4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1)水污染净化与雨水收集彼得•拉兹提出对山东向西穿越公园、原作为开敞的排水渠的埃姆舍河道进行处理,将污水与净水系统分离。埃姆舍河流经公园的长度约3km,过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垃圾等都排放到河道中,使水体污秽不堪,夏季气味刺鼻。现在经改造后污水由地下直径4m的污水管道排走,经过净化的水则采用水渠的形式以避免与受污染的土壤接触;从场地

和建筑屋顶上收集的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冷却池和经过清除污泥的沉淀池过滤后,再进入水渠湿地进一步净化,水污染净化的部分主要布置在厂区中部(图29〜32)。2)风能利用设置在水渠岸边的“风塔”可以利用风力将水渠中经净化的水从底部提升到高架步行道标高层,作为早季灌溉植被用水;在其他季节,经过提升的水又回灌到水渠中。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一方面营造了富有意趣的水的流动、跌落的视听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水体与氧气的接触来提高净化质量。“风塔”装置中的关键组件是“风轮”(windwheel),它能保证即使在风力较弱时也能产生较高的输出效率(图41〜42)。(3)植被保护彼得•拉兹认为,在废弃地受污染土壤上顽强地进行生态演替的野生植被是生态学家难得的试验对象,应加以保护(图43),据统计,这写野生植被有450多种。在厂区与周围环境的边缘地带,有大面积的原生生境,成为多种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场所。

(4)工业废弃物利用利用工业生产形成的沉积在厂区内的废渣铺筑道路、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