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钊仕婚二事关系考论_第1页
元钊仕婚二事关系考论_第2页
元钊仕婚二事关系考论_第3页
元钊仕婚二事关系考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钊仕婚二事关系考论

被白居易称为“海与海、险、中、字无伦”的袁真对唐诗坛和政治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其人其诗的评价,则向来是唐诗学中的一大显案。千余年来,学者众说纷纭,毁誉不一,而争讼最烈者,当首推其人品行之高下。对此,陈寅恪先生评云:微之年十五以明经擢第,而其后复举制科,乃改正其由明经出身之途径。正如其弃寒族之双文,而婚高门之韦丛。于仕于婚,皆不惮改辙,以增高其政治社会之地位者也。抑更推言之,微之之贬江陵,实由忤触权贵阉宦。及其沦谪既久,忽尔变节,乃竞干谀近幸,致身通显。则其仕宦,亦与婚姻同一无节操之守。惟窥时趋势,以取利自肥耳。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不难看出,陈寅恪先生对元稹的评价,总的来说是贬抑多于褒扬,而责之最深者,则是元稹于婚、仕二途中所表现出的“无节操之守”。寅恪先生曾一再阐明,中唐贞元、元和间的士大夫社会,可分为二部分:一部分(主要是词科进士)尚放荡风流之新习,另一部分(主要是山东旧族)则仍沿袭南北朝以来重门第婚姻之旧习。两种道德标准、新旧社会风尚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常呈现出纷纭错综之情势。至于元稹,则善于利用之,而乐于去旧就新,名实兼得,“乘此社会不同之道德标准与习俗并存杂用之时,自私自利”。因其能“忍情”,故一方面放荡风流,图欲望之满足,另一方面则以“悠悠若云”之意对待男女关系,去就自由,不为情感所束缚;因其甚有心计,故能深思熟虑,甚至于以情牟利,“以巧婚而致通显”,以“巧宦”而“位至将相”,“以富贵终其身”。此评是否恰切,本文尚有一些疑问,分述如下。元稹与崔莺莺在西厢幽会,后遂委弃之,而娶太子宾客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即所谓“始乱之,终弃之”。此事固然可鄙,但元稹是否“以巧婚而致通显”、“以富贵终其身”?要说明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首先考查元稹仕、婚二事之关系。兹根据记载,分列元稹及韦夏卿主要事迹如下,以互相对照。元稹十五岁以明经擢第,时韦夏卿仕于江南,由此推断,贞元十六年五月之前,元稹是绝无缘结交韦家的。元稹与韦夏卿相识应在贞元十六年(800)五月之后,时元稹在京应试,而韦夏卿亦改任京官。贞元十九年(803),元稹中书判拔萃科第四等,置秘书省校书郎,而与韦丛结婚则是在作校书郎之后,不久韦夏卿即出为东都留守,并有归隐之意。元稹《韦居守晚岁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隐洞命赋诗因赠绝句》诗云:“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可见,韦夏卿晚年仕途并非顺畅,加之年老身疾,恐亦无力帮助元稹。故元稹在校书郎的闲职上滞留三年,生活十分拮据,不满之情屡见于诗篇,其所以复举制科,原因或即出于此。而元稹制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得到了裴土自的赏识。《元氏长庆集》卷十《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回忆当年与白居易准备制举的情景云:“寝食都忘倦,园庐遂绝窥。略削荒凉苑,搜求激直词。那能作牛后,更拟助鸿基。”原注云:旧说制策皆以恶,取容为美,予与乐天,指病危言,不顾成败,意在决求高等。初就业时,今裴相公戒予,慎勿以策苑为美。予深佩其言,然而怪其多大拟取。有可取,遂切求潜览,功费累月无所获。先是穆员、卢景亮同年应制,具以词直见黜。予求获其策,皆手自写之,置在筐箧。乐天、损之辈,常诅予箧中有不第之祥,而又哂予决求高等之僭也。”“裴相公”即裴土自,《旧唐书》卷一四八《裴土自传》载:“裴土自字弘中,河东闻喜人。(略)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略)转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王旬瑜请土自考词判,土自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又云:“裴土自精签默识,举贤任能,如崔群、裴度、韦贯之辈,咸登将相,皆土自之荐达。”同书卷《韦贯之传》云:“(元和元年)与中书舍人张弘靖考制策,第其名者十八人,其后多以文称。”元稹元和元年四月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前裴土自曾亲予指示,又遇其亲信韦贯之为考策官,对元稹自当另眼看待。《元氏长庆集》卷七《感梦》诗云: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略)僧云裴相群,如群恩有几?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题下原注云:“梦故兵部裴尚书相公。”诗中回忆裴土自对自己的赏识和提拔之恩,感激之意溢于言表。其实,裴土自对元稹的帮助不限于此。据汪立名《白香山年谱》考证,元稹、白居易于贞元十九年同中“书判拔萃科”,其时郑王旬瑜领选部而请裴土自考词判。元稹《感梦》诗云:“僧云裴相群,如君恩有几?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对照起来看,元稹、白居易中“书判拔萃科”时已以诗名受知于裴土自。元和三年(808)九月,裴土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此年二月,元稹母服除,即得为监察御史,亦系裴土自的提拔。凡此都可说明,元稹早期仕途所以较为顺畅主要是依赖裴土自的赏识和提拔,而与韦夏卿无直接关系。最值得注意的是,唐德宗贞元年曾发生陆贽与窦参、裴延龄的斗争。韦夏卿属于窦、裴集团,并于贞元八年因陆贽集团的暂时胜利而被贬为常州刺史。《旧唐书》卷二三《德宗纪》下云:“(贞元八年丙午)给事中韦夏卿左迁常州刺史,坐交诸窦也。”其后,裴延龄得宠,继续与陆贽相争。《全唐文》卷五六O韩愈《顺宗实录》四云:“裴延龄判度支,天下皆嫉怨,而独幸于天子,朝廷无敢言其短者。(陆)贽独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延龄因欲去贽而代之,又知贽之不与已,多阻其奏请也,谤毁百端。(略)由是天子益信延龄,而不直贽。竟罢贽相,以为太子宾客。”陆贽与窦、裴之争,最后以陆贽罢相而告终,但朝议则多以为陆贽等冤。而元稹曾于贞元十一年(795)代人草《论裴延龄表》二篇,支持陆贽,反对裴延龄,可见其态度倾向于陆贽,而韦夏卿则属于窦、裴集团。因此,元稹在仕途上一直没有得到韦夏卿的帮助,这也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综上所述,则可知:元稹与韦丛结婚是在中“书判拔萃科”、置校书郎之后;元稹两次科举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主要依靠裴土自的赏识和提拔。韦夏卿除了在生活上曾经接济之外,在仕途上对元稹并无实际的帮助;元稹与韦夏卿的政治立场不尽相同,其所以不得韦夏卿的帮助,原因或即在此。由此可见,元稹弃寒女、婚高门,其事固可鄙,然谓其“以巧婚而致通显”,则与史实似有不合之处。细按元稹生平仕历,元和正年(806)制举列第一,授左(一作右)拾遗,即日上疏论政,因赞同裴度“密疏论权幸”,“讼所言当行”,为守相所嫉恨,贬河南尉;四年(809)授监察御史,奉使东川,又分务东台,以执法不回触怒权贵,遂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废弃十年;十四年(819)征为膳部员外郎,累迁祠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长庆二年(821)拜相,六月出为同州刺史;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右丞,后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暴卒于任所,年五十七。毋庸讳言,元稹泛江陵后曾与监军崔潭峻交好,后又与宦官魏弘简结交,以图进取,其所以能居相位,亦与此两人不无关系。但纵观其一生,积极用世,不畏权贵的作风则是主要的。元稹早年奉使东川,了解民众疾苦,弹劾不法官吏,打击地方豪强,“名动三川,三川人慕之。其后多以公姓字名其子。”(卷七十)长庆元年(820)元稹与李德裕、李绅合力指控科举舞弊案,遂使权臣李宗闵贬官,时人称为“三俊”。(卷一七三·李绅传)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右(一作左,误)丞,抵任后“振举纪纲,出郎官颇乖公议者七人”,亦可谓大刀阔斧。元稹卒后,白居易曾为撰写墓志,评其一生云:“予尝悲公始以直躬律人,勤而行之,则坎坎而不偶;谪瘴乡凡十年,发斑白而归来;次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又龃龉而不安;居相位仅三月,席不暖而罢去。通介进退,卒不获心。”并为之感叹云:“时行而道未行,身遇而心不遇。执友居易,独知其心。”作为元稹生平第一执友,白氏之文不免有谀墓之嫌,然其概括元稹一生仕历行迹则真实可信。又《旧唐书》卷一六六《元稹传》云:“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仅十年”,“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婉”,“晚弥沮丧”。由此观之,寅恪先生谓元稹“以富贵终其身”,恐亦不确。再论元稹委弃崔莺莺事。元稹曾作《莺莺传》等诗文以抒写昔日“一段绵绵不尽的哀怨惆账”,因此,欲考查元稹于莺莺之情感态度,还需从这些诗文入手。《莺莺传》叙初遇莺莺之情景云:久之,乃至。常服瘁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生)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对于这样一位美丽女子,元稹“惊艳”,并为之一见钟情,甚至于一连数日“行忘止,食忘饱。”可见其情景是纯真而执著的,并没矫情伪饰的成份。然男女之情不仅仅要真纯,更须有恒。元稹《春晓》诗云: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娃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贞元十六年(799)元稹与莺莺会于普救寺,下推二十年,则《春晓》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时元稹四十一岁,由虢州刺史召还为膳部员外郎,但对当日西厢情事依然记忆犹新,对莺莺更是未能忘情。则其弃后思念、悔恨之情是可以想见的。陈寅恪先生曾云:“(元稹)委弃寒女,缔姻高门。虽缱绻故欢,形诸吟咏,然卒不能不始乱终弃者,社会环境实有以助成之。是亦人性与社会之冲突也。”意即谓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习,通以婚、仕二事衡量人物。弃寒女、娶高门,乃当时社会道德所容许而视为当然之事。何况唐代法律对良贱为婚皆有严格限制,不得随意嫁娶。《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中云:“妻者齐也,秦晋为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