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眼动研究中实验研究范式的应用_第1页
阅读眼动研究中实验研究范式的应用_第2页
阅读眼动研究中实验研究范式的应用_第3页
阅读眼动研究中实验研究范式的应用_第4页
阅读眼动研究中实验研究范式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眼动研究中实验研究范式的应用

1眼动的认知过程研究和阅读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阅读时,人们的眼睛运动包括一系列视觉和眼跳。通过眼动记录技术,对读者的眼动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然后将眼动数据与认知过程对应起来,研究者就能对心理活动进行精细的分析有效推测个体的认知过程。当前,计算机在眼动仪中的应用,一方面使得眼动仪在数据采样速度和精度上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眼动仪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更加便捷。这些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眼动指标来研究阅读的认知加工过程。在应用眼动指标来研究阅读过程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眼动范式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当前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范式有: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边界范式、快速启动范式、消失文本范式和视觉—情境范式。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眼动研究范式和相应的实验研究,以期对从事阅读的眼动研究的学者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2研究风格2.1可视窗口范式移动窗口范式(movingwindowparadigm)是McConkie和Rayner(1975)为研究阅读知觉广度而设计的。该范式的基本程序是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句子,但是句子被其它刺激掩蔽(例如,在英文研究中,常用英文字母作为掩蔽刺激;在中文研究中,通常使用与被掩蔽字在字的结构、笔画数等方面相匹配的汉字,或者使用单一的符号如“×”作为掩蔽刺激)。当读者阅读时,在其注视点周围将呈现一个可视窗口。其中,可视窗口内的文本将正常呈现,窗口外的内容则被掩蔽。同时该可视窗口会随着注视点的移动而相应地移动因此,先前注视的字(或词)又被掩蔽。所以无论读者注视句子的哪个位置,哪里就有一个可视窗口来呈现句子。由于可视窗口的变化发生在注视过程中,所以读者会意识到这种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速度非常快,所以可视窗口的变化对读者阅读的影响不大。以可视窗口大小是注视字左侧一个字和右侧两个字共四个字为例,该范式的示意图见图1。通过控制窗口大小,研究者可以精确地控制读者一次注视所能获得的信息范围。在研究中,研究者设置的窗口通常是由小到大,如Inhoff和Liu(1998)在研究中文阅读知觉广度时共设置了10种移动窗口,大小从1个汉字到10个汉字。该范式的实验逻辑是:当窗口小于阅读知觉广度时,正常阅读受到影响,该条件下的眼动指标与正常阅读条件下的眼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当窗口大小与读者的阅读知觉广度等同时,该窗口条件下阅读的各项眼动指标与正常阅读时不存在差异(Rayner,2009)。移动窗口范式是研究阅读知觉广度的一个经典范式,在不同语种的阅读知觉广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外研究者用该范式对阅读知觉广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如英语、法语和荷兰语)的读者来说,阅读知觉广度范围为注视点左侧约3~4个字符空间,右侧约14~15个字符空间(Rayner,1998)。应用移动窗口范式对中文阅读研究表明,阅读知觉广度大约是注视字左侧一个字、右侧三到四个字空间(Inhoff&Liu,1998;熊建萍,闫国利,白学军,2007;闫国利,熊建萍,白学军,2008)。目前研究发现注视点左右两侧的阅读知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对于从左往右阅读的文字系统来说(如英语和汉语),注视点右侧阅读知觉广度大于左侧;对于从右往左阅读的文字系统(如希伯来语)来说,注视点左侧阅读知觉广度范围大于右侧。Osaka对日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发现,水平阅读和垂直阅读的阅读知觉广度都是不对称的(Osaka,1993)。可见阅读知觉广度的不对称性与文字的排版方向有关。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读者的年龄和阅读技能(Häikiö,Bertram,Hyönä,&Niemi,2009;Rayner,1986;Rayner,Castelhano,&Yang,2009)、工作记忆容量(Osaka&Osaka,2002;关善玲,闫国利,2007)以及阅读材料的难度(Rayner,1986;闫国利,伏干,白学军,2008)等因素均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2.2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movingmaskparadigm)是Rayner和Bertera(1979)为研究中央凹视觉区在阅读中的作用而设计的。在该范式中,读者当前注视点所在区域的文本被掩蔽,正常的文本则呈现在掩蔽区域外。这种视觉掩蔽是与读者眼睛注视点的移动同步进行,因此无论读者注视哪里,哪里的文本就被掩蔽,而正常文本只呈现在掩蔽区域外。通过控制中央凹视觉区无法获得有效信息的范围来考察其对阅读造成的影响,从而揭示该区域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以掩蔽范围为注视字左侧一个字和右侧两个字共四个字为例,该范式示意图见图2。在移动掩蔽范式中,读者眼睛注视点周围区域被掩蔽,与在注视点周围形成一个可视窗口呈现文本的移动窗口范式刚好相反。但是这两个范式的原理是相同的,即通过变化掩蔽范围大小或者是移动窗口大小来精确控制读者一次注视获取的信息量。因此该范式的实验逻辑是:当中央凹视觉区域被掩蔽时,读者仍然可以通过副中央凹视觉区进行阅读,但是当中央凹和副中央凹视觉区域都被掩蔽时,读者几乎无法进行阅读。当掩蔽范围大于读者获取信息的范围时,正常阅读被破坏,其眼动指标与正常阅读条件下存在显著差异;相反,当掩蔽范围小于读者获取信息的范围时,对阅读造成的影响则比较小(Rayner,2004)。通过控制掩蔽范围的大小,研究者可以从相反的角度确定阅读知觉广度大小和验证阅读知觉广度范围内信息的重要性。如,Rayner和Bertera(1979)的研究发现当掩蔽范围为注视点周围7个字符时,读者仍可以进行阅读;当掩蔽范围扩大到注视点周围11~17个字符,即掩蔽范围等于阅读知觉广度时,阅读无法进行,读者只知道有一些单词和一些字母串,但是却看不清这些单词和字母是什么。2.3实验结果与分析边界范式(boundaryparadigm)是Rayner(1975)为研究副中央凹视觉区域的信息线索对阅读的影响而设计的。此范式能精确地考察阅读过程中读者从注视点右侧获取信息的范围、类型及副中央凹处信息加工的情况。该范式(Rayner,1998,2009)的具体程序是:首先在句子中确定一个目标刺激所在的位置,然后在此目标位置的左侧设定一个边界(该边界只在实验程序中设定,不在屏幕上呈现)。在读者的眼跳越过边界之前,目标位置呈现的是预视刺激。一旦读者的眼睛跳过边界位置时,目标刺激立即替代目标词位置上的预视刺激。用这种方法可以考察读者是否能从副中央凹视觉区域获得某种语言信息,如音、形、义等信息。以考察读者能否从副中央凹视觉区获得字形预视信息为例,该范式的具体示意图见图3。如图3所示,当读者的注视点越过边界位置时,目标刺激“填”替代预视刺激“慎”。由于这种变化速度极快,并且是在读者眼跳的过程中发生的,因此读者一般不会意识到这个变化,但是这种预视信息会对读者的眼动产生影响(Rayner,1998,2009)。目前,也有研究发现,有少数读者能注意到越过边界时目标词的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对非中央凹视觉区加工程度或觉察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如具有高觉察水平的人可能会发现目标词的改变(Toet&Levi,1992;White,Rayner,&Liversedge,2005)。一般在正式实验过程中,被试若注意到有字词发生短暂的变化就主动报告,主试记录下来,在后期的数据处理时删除这些数据。边界范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严格规定了变化区域的位置,能对发生在眼跳过程中何种信息得到加工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这种范式对正常的阅读几乎不会产生干扰。该范式的实验逻辑是:如果读者已经对位于目标位置上的预视信息进行加工,那么把预视条件(即与目标刺激具有音、形或者义的相关特征的预视字)和控制条件(即与目标刺激不存在任何共同的音、形或者义等相关的语言特征的预视字)下的眼动指标相比较时,预视条件下会出现一定的促进效应,表现为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比控制条件更短,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如果无差异,则表明读者未能从副中央凹视觉区获得预视信息。运用边界范式对英文阅读研究发现,读者能从当前注视词的下一个词中获取稳定的预视信息,即与没有任何预视信息条件(例如:在目标词处呈现非词、随机字母串)相比,读者在有效预视信息条件(例如:在目标词处呈现与目标词字形相似、同音的字)下对目标词注视的时间更短,这种预视效应一般为30~50ms(Rayner,2009);而Hyönä,Bertram和Pollatsek(2004)对七个运用边界范式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元分析,发现预视效应为40~50ms。目前,对拼音文字的研究表明,读者能获得如下的预视信息,如单词首字母信息(Briihl&Inhoff,1995;Johnson,Perea,&Rayner,2007)、字形信息(Drieghe,Rayner,&Pollatsek,2005;Whiteetal.,2005;Williams,Perea,Pollatsek,&Rayner,2006;Yan,Richter,Shu,&Kliegl,2009)和语音信息(Ashby,Treiman,Kessler,&Rayner,2006;Ashby&Rayner,2004;Chace,Rayner,&Well,2005;Miellet&Sparrow,2004;Sparrow&Miellet,2002;Yen,Tsai,Tzeng,&Hung,2008)。但是,对于是否能获取高级的语言信息如语义信息,仍没有比较明确的结论(Rayner,2009;Rayner,Fischer,&Pollatsek,1998)。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副中央凹不能获取语义信息(Altarriba,Kambe,Pollatsek,&Rayner,2001;Henderson&Ferreira,1993;Rayner,Balota,&Pollatsek,1986;Rayneretal.,1998;Rayner&Morris,1992);但也有研究发现了副中央凹能够获取语义信息(Inhoff,Starr,&Shindler,2000;Kennedy&Pynte,2005;Murray&Rowan,1998)。对于读者是否能从副中央凹视觉处获得高级的语义信息是当前阅读的眼动控制模型中仍然存在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Reichle,Pollatesk,&Rayner,2006;Richter,Nuthmann,Richter,&Kliegl,2006)。对中文阅读的眼动研究也发现存在副中央凹预视效应。有研究表明,在中文阅读过程中存在字形和语音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Liu,Inhoff,Ye,&Wu,2004;Tsai,Lee,Tzeng,Hung,&Yen,2004)。Yan等人(2009)的研究表明,中文阅读中存在字形、语义预视效应,但是没有发现语音预视效应。对于语义预视效应,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读者在中文句子阅读过程中,能够从副中央凹处获得语义信息(Yanetal.,2009;Yang,Wang,Xu,&Rayner,2009;王穗苹,佟秀红,杨锦绵,冷英,2009),而且也能从当前注视字右侧第二个字获取一些预视信息(Yangetal.,2009)。副中央凹预视效应也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当前注视字的加工难度影响读者对下一个字的预视:如果当前注视字的加工难度大(如通过字频来控制加工难度),读者对当前注视字的下一个字会获得很少预视信息甚至不能获得预视信息(Henderson&Ferreira,1990;Kennison&Clifton,1995;Whiteetal.,2005);如果当前注视字很容易加工,读者对当前注视字的下一个字会获取更多的预视信息(Driegheetal.,2005)。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中央凹处的字词加工难度水平会影响读者对副中央凹预视的加工和从当前注视字的下一个字获取预视信息的多少。还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阅读技能水平读者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存在差异:高技能读者获得了语音预视效应和字形预视效应,而低技能读者则未能获得语音预视效应(Chaceetal.,2005)。2.4快速启动范式为研究阅读任务中字词启动时间的进程,Sereno和Rayner(1992)设计了快速启动范式(fastprimingparadigm)。在该范式中,句子中的目标刺激位置前设有边界(该边界只在实验程序中设定,不在屏幕上呈现)。在读者眼跳越过边界之前,目标刺激位置上是一个掩蔽刺激(如字符“×”);当读者的眼跳越过该边界时,启动刺激立即替代掩蔽刺激,短暂呈现预先设定的时间(如35ms)之后,启动刺激被目标刺激替代。以考察读者是否能获得字形启动效应为例,其示意图见图4。该范式与边界范式相比,其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设置了不可见的边界;不同之处在于,在边界范式中,只有目标刺激替代预视刺激,而在快速启动范式中,启动刺激先替代首先呈现的掩蔽刺激,之后启动刺激又被目标刺激替代,因此目标刺激位置处变化的次数更多、更复杂。该范式的实验逻辑是,如果读者获得了目标位置上启动刺激的信息,那么通过对启动条件下目标区域的眼动指标与控制条件(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不存在任何共同的音、形或者义的信息)下的眼动指标相比较,会发现存在促进效应,即出现了启动效应;相反,如果不存在差异,则表明未出现启动效应。在该范式中,被试对目标词阅读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出启动词对语言加工的影响,从而对注视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行考察。Sereno和Rayner(1992)对阅读中快速启动效应的研究表明,当启动刺激呈现30ms时就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Lee,Rayner和Pollatsek(1999)研究了阅读过程中字音、字义等的启动时间进程,发现启动时间为29ms到35ms之间时,同音启动显著;显著的同义启动只发生在启动时间为32ms。在Lee,Rayner和Pollatsek(2002)的另一项实验中,用该范式对阅读过程中元音和辅音的加工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辅音的加工比元音快,这为英语阅读中元音加工和辅音加工的区别提供了实验证据。王文静,闫国利(2006)运用此方法考察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快速启动效应,实验结果发现,在35ms、43ms和57ms三种启动时间下,并没有发现字形的启动效应。使用该范式必须注意的是,启动刺激呈现时间很短,必须小于眼跳计划的最短时间,即100~150ms。由于启动刺激呈现的时间是在读者视觉阈限之下,所以在运用该范式研究阅读中的启动效应时,启动效应往往很微弱,因此较难获得。2.5所有形态的消失文本条件下,中国语境下的注视点词频效应研究Rayner,Liversedge,White和Vergilino-Perez(2003)为考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信息的提取时间,设计了消失文本范式(disappearingtextparadigm)。该范式的具体程序是:当读者注视一个词达到一个特定的时间后,被注视的词就会“消失”,即注视点处变成空白。当下一个注视开始时,原来消失的注视词又重新呈现,而该注视词也会在呈现相同的时间后消失。以中文双字词呈现时间是80ms为例,该范式示意图见图5。从图5中可以看到,读者当前注视的双字词在呈现80ms后就会消失变成空白。该范式的实验逻辑是:如果在当前注视词呈现某一特定时间后消失的条件下,读者仍可以正常阅读,与正常阅读条件下的眼动指标无显著差异,那么说明注视词至少要呈现此特定时间才能使阅读顺利进行。一旦注视词呈现时间少于该特定时间,那么读者无法进行正常的阅读。运用消失文本范式,有助于探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信息的提取时间和阅读过程中视觉刺激与语言信息对眼动的影响。在Rayner等人(2003)的一项实验中,让读者在正常阅读条件下或消失文本条件下(注视某词60ms后,此词消失)阅读包含高频或低频目标词的句子。实验结果发现,在消失文本条件下仍存在明显的词频效应,即读者对低频词的注视时间长于对高频词的注视时间。该结果与眼动的认知控制模型的理论假设一致(Rayneretal.,2003)。Rayner,Liversedge和White(2006)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当前注视词N在呈现60ms后消失,几乎不会干扰正常的阅读过程;但是当单词N+1在注视单词N时消失或者60ms之后消失时,对阅读过程产生相当大的干扰。此结果证实了注视点右侧词的加工在实现顺利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运用该范式,研究者发现在英文阅读过程中,单词只需要呈现60ms,阅读就能正常进行(Liversedge,2004;Liversedge,Rayner,White,Vergilino,Findlay,&Kentridge,2004;Rayneretal.,2003;Rayneretal.,2006)。运用消失文本范式考察中文阅读,目前已发现以下结果:(1)不影响正常阅读所需的最短呈现时间。研究表明,对于大学生读者来说,双字词在呈现80ms后消失不会影响正常阅读(闫国利,王文静,白学军,2007);而对于老年读者来说,双字词在呈现至少200ms后消失的条件下,其阅读才能正常进行(吴捷,刘志方,胡晏雯,2009)。(2)词频效应。研究发现,与正常阅读条件一样,消失文本条件下也出现了显著的词频效应,即读者对高频词的阅读时间短于低频词(闫国利,胡晏雯,刘志方,张智君,2009;闫国利等,2007)。(3)预测性效应。实验研究表明,在消失文本条件下,中文阅读中出现了显著的预测性效应,即读者对低预测性目标词的注视时间长于对中、高预测性目标词的注视时间(闫国利,姜茜,李兴珊,白学军,2008)。(4)注视点右侧词对阅读的影响。在闫国利等人(2009)的一项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如读者所注视的双字词及其右侧词在呈现80ms后同时消失,则会干扰正常的阅读;如果让右侧词在呈现80ms后单独消失,仍会干扰正常的阅读。该结果不仅支持眼动控制的认知控制模型,还证实了注视点右侧词的加工对顺利阅读的重要性。目前,根据消失文本范式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英文阅读中单词呈现60ms和中文阅读中双字词呈现80ms情况下阅读才能正常进行。该结果并不表明读者加工一个英文单词和中文双字词分别只需要60ms和80ms,而只是说为保障阅读过程的正常进行,视觉刺激至少要呈现60ms到80ms,读者才能进行正常阅读。同时,呈现时间为60ms或者80ms,并不是指大脑对视觉刺激进行加工所需要的时间,而是指读者对视觉信息的注视必须达到此呈现时间后,才能为大脑提供进一步的认知加工所需要的有效视觉信息。因此,即使在消失文本条件下,读者的平均注视时间不是60ms或80ms,而是在200ms以上(Rayneretal.2006;闫国利等,2009;闫国利等,2007)。2.6真实视觉情境下的语言理解实验1974年,Cooper设计了视觉—情境范式(visual-worldparadigm)用以研究口语理解的认知加工过程(Cooper,1974)。该范式提出以后,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1995年,Tanenhaus,Spivey-Knowlton,Eberhard和Sedivy(1995)用此范式研究了口语理解中的视觉情境与语言信息的整合过程,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该范式才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视觉—情境范式的实验程序是:研究者把实验材料录音播放给读者听,同时呈现一些图片或者是给被试观看实物,然后要求被试依据实验材料录音去注视图片中的目标物,或者是对实物进行相应的操作。眼动仪记录被试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最后对被试的眼动指标、反应时间和正确率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考察视觉情境中口语理解的认知过程。视觉—情境范式的内在实验逻辑是:读者对听到的句子的加工与眼睛对刺激物的注视是同步进行的,即读者听到某个词语时,眼睛会注视视觉情境中的图片中或者是相关实物。因此,有研究者认为,眼动能够很好地反映语言理解状态被试对所呈现物体的注视情况和相应词语的激活状态相对应,若某一词语被激活,则对所呈现的、与该词语相对应物体的注视要多于对其他物体的注视(邱丽景,王穗苹,关心,2009)。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介绍一个相关的实验。Thothathiri和Snedeker(2008)采用该范式考察了在真实视觉情境下口语理解的句法启动效应。在该实验中,被试坐在一个倾斜的平台前。该平台上带有四个空方格,中间有一个圆形孔。眼动仪的摄像头就安置在此圆形孔下,这个摄像头对准被试的眼睛。每一次测试前,实验者在平台上的四个方格里各放置一个玩具。研究者布置的真实视觉情境示意图见图6。正式实验开始时,给被试播放事先录好的实验材料录音。要求被试在听材料录音的同时,按照指导语去观看实物并按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眼动仪则记录被试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眼动情况。实验材料录音播放的顺序是:首先是两个填充句,然后是两个双宾语启动句(如,Sendthefrogthegift)或者是介词宾语启动句(如,Sendthegifttothefrog),最后是一句双宾语目标句(如,Showthehorsethebook)或者介词宾语目标句(如,Showthehorntothedog)。所有实验句子中的启动句和目标句均使用不同的动词和名词。被试所听到的目标句“Showthehorsethebook”或者是“Showthehorntothedog”中的目标词“horse”和“horn”具有相同的语音“hor”。并且在实验情境中,有与之相匹配的玩具实物“horse”和“horn”。研究者主要分析了被试听到目标词(“horse”或“horn”)后1000ms内的眼动轨迹。其中,0~200ms是眼跳计划阶段,200ms~600ms是一个暂时的语义歧义阶段,即被试在分辨是“horse”还是“horn”的阶段,600ms之后是语义歧义的消解阶段。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提出如下两个假设:假设一,如果口语理解仅依赖于具体动词信息(如show),那么在启动情况下被试注视“horse”和“horn”的比例不存在差异,因为启动句和目标句中用的是不同的动词;假设二,如果抽象句法信息能够被实时应用于口语理解中,那么在暂时语义歧义情境下,对于听到双宾启动句的被试来说会对潜在的接受者(如horse)注视次数更多;而对于听到介词宾语启动句的被试来说,会更多的注视潜在的目标物(如horn)。实验结果发现在200ms~600ms的暂时语义歧义阶段,无论是在介词宾语还是在双宾语目标句条件下,听到介词宾语启动句的被试会更多地注视潜在的目标物,而听到双宾启动句的被试会更多地注视潜在的接受者,即验证了假设二。先前研究发现只有在目标句和启动句使用同一动词的情况才有启动效应(Arai,VanGompel,&Scheepers,2007),而该研究则发现,在实时的语言理解中,使用不同动词时句法启动效应也存在。视觉—情境范式是目前对口语理解的认知研究中较为新颖一种研究范式,在口语理解中的词汇通达和句法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应用该范式进行的经典实验以及该范式的优点和不足,邱丽景等人在2009年的文章中有较为全面的述评,因此本文不再赘述。3眼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以上对阅读领域常用眼动研究范式的具体实验程序和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其中,移动窗口范式、移动掩蔽范式、边界范式、快速启动范式和消失文本范式这五个范式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eye-movementcontingentdisplay-changestechnology)(McConkie&Rayner,1975;Rayner,1998),即通过眼动仪追踪读者眼睛注视的位置来引发屏幕上呈现的视觉刺激的变化。这种视觉刺激变化的用时不超过5ms,所以读者可以随意移动自己的眼睛,而不影响读者阅读时的流畅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阅读的眼动研究表现出浓厚兴趣。随着眼动仪制造成本的降低,眼动仪将成为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常规仪器。国内的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陆续购置眼动仪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卞迁,齐薇,刘志方,闫国利,2009),也涌现出大量采用眼动指标来开展研究的论文。展望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3.1认知加工模型应用上述范式可以有效地验证和完善当前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如,利用消失文本范式,研究发现,在消失文本条件下存在词频效应(Liversedgeetal.,2004;Rayneretal.,2003;闫国利等,2007),这说明认知加工影响读者的眼动过程,即读者对单词的注视时间取决于单词的频率(Rayneretal.,2006),验证了阅读中眼动的认知控制模型的假设(Reichleetal.,2006)。运用边界范式可以考察阅读中存在何种预视效应,也可以探讨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白学军,胡笑羽,闫国利,2009)。此外,采用移动窗口范式和移动掩蔽范式能对阅读知觉广度进行研究,而移动掩蔽范式和消失文本范式可以研究阅读中信息提取的时间进程。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提供基础数据,在验证当前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这些范式来考察阅读过程的本质,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语言理解的认识,而且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框架(王穗苹,黄时华,杨锦绵,2006)。3.2眼动研究范式的迁移在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将不同的眼动研究范式有机地结合使用,不但使实验得出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有利于更深入地揭示阅读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如,采用移动窗口范式和移动掩蔽范式分别对阅读知觉广度进行研究,二者的结论可以互相验证,即当移动掩蔽范式的窗口与移动窗口范式的窗口一样大时,读者就无法进行阅读。运用移动掩蔽范式和消失文本范式的研究一致表明,词的视觉信息只需要呈现50~60ms时间,阅读就能正常进行(Blanchard,Pollatsek,&Rayner,1989;Liversedgeetal.,2004;Rayneretal.,2003;Rayneretal.,2006)。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可以迁移到其他认知领域的研究,即用现有的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的原理,来探讨其他认知加工的领域。如有研究者尝试采用移动窗口范式和移动掩蔽范式对图画观看、场景知觉和视觉搜索等方面进行研究(Rayner,2009)。国内已有研究者采用消失文本范式和移动窗口范式考察情景图片知觉的眼动过程(康廷虎,2009)。总之,阅读的眼动研究范式不仅适用于阅读的研究,而且对于其他领域,如图画观看、场景知觉等领域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3.3对认知过程的研究眼动记录技术虽然能有效地获得个体的眼动数据,从眼动行为层面来对认知过程进行研究。但是不能直接揭示认知加工的生理机制。因此有研究者试图把眼动技术和与其他仪器联合使用(闫国利,2004),如与ERP和fMRI等技术结合起来(Dambacher&Kliegl,2007;Sereno&Rayner,2003),以此来全面、精确地了解认知加工过程。目前,德国SMI公司,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L)和加拿大SRResearch公司均有此类产品。这种结合将心理学中的行为实验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结合起来,这不仅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