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_第1页
烧结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_第2页
烧结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_第3页
烧结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结制备锰锌铁氧体的研究

锰铁氧体是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基本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低频带宽分离器、电源滤波器、电源装置、电子镇流器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开关。随着高新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呈现出专业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对设备中使用的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高性能mn-zn铁氧体的制备和改造已成为软磁铁氧体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Mn-Zn铁氧体的制备工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氧化物法,也称陶瓷法;另一类是湿法工艺,又称化学共沉淀方法.氧化物法采用氧化物作原料,经球磨、混合、成型和高温工序制成铁氧体,在制备过程中,物料混合的均匀性和烧结活性受到限制;另外,在球磨时,还会引入一些杂质,从而制约了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湿法工艺具有配方准确、颗粒细小均匀、纯度高等优点,有利于制备高性能的铁氧体,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锰锌铁氧体,重点研究了配方以及烧结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在弱磁场区具高磁导率的Mn-Zn铁氧体,在起始磁化阶段主要为可逆的畴壁位移过程,由掺杂和内应力理论可知,壁移过程的起始磁导率为μi∝M2S(K1+32λSσ)β2/3μi∝ΜS2(Κ1+32λSσ)β2/3,(1)由式(1)可知,提高磁导率μi的主要途径是提高饱和磁化强度MS(或饱和磁感应强度BS),减小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和磁致伸缩系数λS,并使两者同时趋于零,这与配方选择和工艺条件密切相关.1实验方法1.1组合选择根据Mn-Zn铁氧体初始磁导率μi与三元成分图的关系,在高磁导率μi范围内选定基本配方,如表1所示.1.2锰锌铁氧体粉料的制备本实验以化学纯铁、锰、锌的硫酸盐为原料,以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和普通真空烧结方法制备样品,工艺流程为配制溶液→共沉淀反应→析出沉淀→冲洗、过滤→烘烤→预烧→制颗粒→成型→烧结.按照配方配制工作液(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的混合液)和沉淀液(草酸铵溶液)并分别加热到80℃,将工作液注入到沉淀液并不断搅拌,混合充分后加少量NH3·H2O控制溶液pH=7.随后,保持温度并搅拌0.5h使之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沉淀移出并反复洗涤,放入烘箱干燥后便得到锰锌铁氧体前躯体粉料.最后将得到的粉料经850℃预烧2.5h,压制成环形样品进行烧结,烧结温度在1300~1400℃.1.3结构和物相分析采用MXP18AHF型转靶X射线衍射仪(XRD,日本Macscience公司)进行结构和物相分析;用LCCG-1型电感电容仪测量μi,配以衡温器测得μi-T曲线并求出居里点;运用冲击法在H=800A/m的条件下测量样品的静态磁性.2结果与讨论2.1烧结剂性能的影响为了得到结晶完整、粒度均匀的Mn-Zn铁氧体,实验研究了烧结气氛以及烧结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一定的升温曲线,在1370℃下烧结得到了单一的尖晶石相样品.图1为Mx-4样品经1370℃烧结后的XRD图谱。根据XRD谱给出的数据,利用Scherrer公式计算出样品的晶粒尺寸在80nm左右.2.2znn+取代磁性离子对磁晶平均厚度的影响经1370℃烧结后,5种不同配方样品的磁性能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Fe2O3含量相同的4个配方中,ZnO含量较高的Mx-4样品起始磁导率μi较高,矫顽力HC较低;而ZnO含量较低的Mx-1样品μi较低,HC较高.根据磁晶各向异性单离子模型,宏观磁晶各向异性来源于单个磁性离子微观磁晶各向异性之和,单个磁性离子微观磁晶各向异性是由晶格电场和磁性离子自旋-轨道耦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磁致伸缩系数λS的来源也基本相似.Zn2+是非磁性离子,其3d轨道全部填满,没有空的轨道,晶场对其没有影响.Zn2+取代磁性离子后,减少了产生磁晶各向异性的磁性离子数目,从宏观上看,K1和λS必然减小.因此,随着ZnO含量的增加,样品的起始磁导率μi迅速增大,矫顽力HC减小.此外,实验中Mn-Zn铁氧体采用了过铁配方,在烧结时生成了Fe3O4,固溶于Mn-Zn铁氧体中.Fe3O4具有正的K1和λS,而一般Mn-Zn铁氧体K1和λS为负值,两者相互抵消使K1和λS同时下降而趋于零,也有利于提高μi.Mx-4号样品的磁导率高达6369,矫顽力4.3A/m.Fe2O3含量较高的Mx-5样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较高,主要是由于铁离子增强了铁氧体的A-B交换作用,并且Fe2+进入晶体的八面体位置,增大了四面体和八面体上的磁矩差,使BS增加.2.3超交换作用的影响由表2还可以看出,Mn-Zn铁氧体的居里温度随ZnO含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知道,居里温度是铁磁体内部微观交换作用在宏观上的表现.由铁磁性理论知道,居里温度TC与超交换作用有如下关系:TC=2ZJAB3kBS(S+1),(2)ΤC=2ΖJAB3kBS(S+1),(2)其中,Z为近邻磁性原子配位数,JAB为超交换作用积分,S为自旋量子数,kB为波尔兹曼常数.居里温度TC正比于参加A与B位超交换作用的磁性离子对数目Z和交换积分JAB.显然,超交换作用越强,参与A-B交换作用的磁性离子数目Z越多,居里温度就越高.当非磁性离子Zn2+取代A位的磁性离子之后,减少了A-B交换作用的磁性离子对,A-B超交换作用减弱,所以随着配方中ZnO含量的增加,居里温度TC单调下降.2.4铁氧体晶粒结构特征图2是Mx-4样品磁性能随烧结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2可见,在1370℃附近样品能得到最佳的磁性能.这是因为烧结温度较低时,铁氧体晶粒大小悬殊,晶界较厚,均匀性差,不利于畴壁移动,因而起始磁导率μi较小,矫顽力HC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晶界变薄,晶粒趋于均匀,烧结密度趋于最大值,晶界附近的内应力减少,畴壁移动阻力减小,故BS和μi增大,HC减小;温度过高时,晶粒虽然继续长大,但样品ZnO易于发生反应,Zn熔点较低,高温时Zn易挥发,致使铁氧体成分偏离,内部也出现气孔,样品表面出现龟裂,故铁氧体性能恶化.2.5i-t分析高性能的Mn-Zn铁氧体除了具有较好的静态磁性外,还应有较高的居里点以及较好的磁导率和温度稳定性.图3是Mx-4样品的μi-T曲线,由图3可以看出,居里温度为95℃时,μi-T曲线在80℃以下变化比较平坦;在20~80℃范围内,磁导率的相对温度系数αμ/μi为0.5×10-6.2.6mn-zn铁氧体吸氧反应特性烧结是制备高性能铁氧体的关键工艺,考虑到在烧结过程中Mn和Fe离子的变价以及Zn离子高温挥发,本研究将烧结过程分为升温阶段、保温阶段、降温阶段,如图4所示.当温度升至1100℃,保温1h,可以使铁氧体内的热量充分传递、固相反应完全、铁氧体生成和样品内气体的溢出.但温度较低时则起不到均匀化的作用.升至烧结温度并保温3h,可以使生成的铁氧体均匀致密,晶径均匀增大,晶粒内部气孔率较低.降温时,考虑到Mn-Zn铁氧体吸氧会发生如下反应MnFe2O4+13[O]→Fe2O3+13[β−MnΜnFe2Ο4+13[Ο]→Fe2Ο3+13[β-Μn3O4],且在空气中冷至1050℃时氧化最为严重;而且作为反应生成物的β-Mn3O4属四方结构,在晶体中以另相出现而严重影响Mn-Zn铁氧体的磁性能.因此,实验从1200℃时开始抽真空,使样品在真空中逐渐冷却至室温,这样既可防止Mn-Zn铁氧体的氧化和另相出现,又可使样品的冷却速度缓慢,避免造成大的内应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性能.3样品含量对磁导率的影响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普通烧结、真空降温工艺,制备了Mn-Zn铁氧体系列样品.结果表明,配方选择和烧结温度对样品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增加Fe2O3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