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西省浑源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可用适当方法在包装袋中装入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生石灰、硫酸亚铁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2、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中不能完全对应的是()A.酸性氧化物、三氧化硫、SO3 B.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C.正盐、苏打、Na2CO3 D.含氧酸、次氯酸、HClO3、下列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铝粉一定可以产生H2的一组是A.NH4+、Fe3+、SO42-、Cl- B.Na+、H+、AlO2-、Cl-C.Mg2+、H+、SO42-、NO3- D.Ba2+、K+、OH-、Cl-4、下列用品与有效成分、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BCD用品漂白液胃舒平熟石灰食盐有效成分NaClOAl(OH)3CaONaCl用途消毒剂抗酸药改良酸性土壤调味品A.A B.B C.C D.D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0mL,倾倒出一部分溶液,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0mL,该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6.0mL B.等于6.0mLC.小于6.0mL D.无法判断6、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常用一些金属化合物作为烟花的发色剂。下列金属化合物中,焰色反应呈绿色的是A.NaCl B.K2CO3 C.CaCl2 D.CuCl27、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用铂丝蘸取某金属的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此盐溶液中含有Na+,不含K+B.向饱和Na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氯水中含HClOC.将足量SO2气体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SO2水溶液显酸性D.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溶液紫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A.A B.B C.C D.D8、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①铁和水蒸气反应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③氯气和水反应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A.2.24L B.1.12L C.0.672L D.0.448L10、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B.“纳米车”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C60与12C是同位素11、当光束通过豆浆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豆浆是A.悬浊液 B.胶体 C.溶液 D.乳浊液12、以下物质中,不具备消毒作用的是()A.84消毒液 B.氯水 C.Ca(ClO)2 D.N213、将钠、镁、铝各0.4mol分别放入100mL2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6∶3∶2B.2∶1∶1C.3∶1∶1D.1∶1∶11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HCl B.CO2 C.蔗糖 D.Fe15、下列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BCD蒸馏振荡萃取分离酒精和水称量NaOH固体A.A B.B C.C D.D16、同温、同压等质量的SO2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个数比为16:11 B.密度比为1:1C.体积比为16:11 D.原子个数比为11:161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2的溶液:K+、Na+、CH3COO-、Br-B.红色石蕊的溶液:NH4+、Ba2+、AlO2-、Cl-C.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18、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1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0.2NA个硫酸分子与0.2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1mo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A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0、有一种活性较强的纳米氧化铝材料被广泛应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等新的绿色化学材料,该氧化铝材料的粒径是20nm,如果将其均匀分散在水中并采取下列操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一束光照射会产生丁达尔效应B.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C.用滤纸过滤可以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该分散系极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21、实验室利用反应TiO2(s)+CCl4(g)TiCl4(g)+CO2(g),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制取TiCl4装置如图所示: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E分别盛装碱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B.点燃C处酒精灯后再往A中通入N2C.A装置的名称是冷凝管D.分离D中的液态混合物,所采用操作的名称是分馏22、向200mL0.1mo/L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恰好完全沉淀,过滤,小心加热沉淀,直到水分蒸干,再充分灼烧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A.1.44g B.1.6g C.1.8g D.2.14g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某混合物A,含有Al2(SO4)3、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B、C、D、E4种物质的化学式为: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2)沉淀F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E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G与过量稀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给定元素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周期\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1①2②③④3⑤⑥⑦⑧(1)元素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用元素符号表示)。(2)元素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用化学式表示)(3)碱性强弱比较:元素⑤的氢氧化物__⑥的氢氧化物(用<、=、>填空);两者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4)由元素⑤和⑧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它属于__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5)由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A和由元素④⑤⑧的化合物B,可相互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该黄绿色气体单质会使得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表明生成了碘单质(I2),由此推测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__。(用化学式表示)25、(12分)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一般由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尾气吸收装置组成。以Cl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见下图):(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3)净化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HCl,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5)尾气吸收: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已集满;或将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靠近盛Cl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26、(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中盛有的固体药品是___。(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同时装置B还可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为___。(3)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II中试剂的作用是___。对比I和III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4)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___,改进的方法是___。27、(12分)某化学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已知:4HNO34NO2↑+O2↑+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炽热状态,伸入三颈烧瓶中,生成的气体的颜色为__,产生该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填化学式)。(3)装置B的作用是__。(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有同学认为是NO,还有同学认为是O2。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填字母)。A.敞口观察装置D中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②如果D中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28、(14分)按要求填空:(1)含有下列离子的五种溶液①S2-②Mg2+③Fe3+④Al3+⑤Fe2+试回答下列问题:只能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③中加铁粉溶液质量增重的原因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⑤中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2)有四种无色溶液A、B、C、D,它们分别是BaCl2、(NH4)2SO4、NaOH、NH4NO3溶液中的一种。将A和B、B和C共热,都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和D混合无反应现象;A和D混合则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判断四种溶液中B是________,C是_____。(3)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可能含有下面两组离子的几种:阳离子组:Cu2+、Ba2+、Mg2+、H+;阴离子组:Cl—、OH—、NO3—、CO32—;已知该溶液能和铝粉反应放出氢气,如果确定该溶液中含有Mg2+,试推断溶液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离子,一定没有___________离子。29、(10分)金属和非金属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1)Na的一种化合物常用于潜艇中处理CO2和供氧,它处理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检验FeSO4是否变质,可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________________。(3)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4)人们常常选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5)许多人喜欢佩戴玉石饰品。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例如和田玉(Ca2Mg5H2Si8O24)可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则南阳玉(CaAl2Si2O8)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

为防止食品受潮,包装袋中物质应具有吸水性;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包装袋内物质应具有还原性。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项,无水硫酸铜能吸水,能防止食品受潮,蔗糖不能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错误;B项,生石灰能吸水,能防止食品受潮,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能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正确;C项,硫酸亚铁具有还原性,能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食盐不能吸水,不能防止食品受潮,错误;D项,生石灰能吸水,能防止食品受潮,食盐不能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错误;答案选B。2、B【解题分析】

A.三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3,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苏打的化学式为Na2CO3,属于正盐,故C正确;D.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属于含氧酸,故D正确;答案:B。3、D【解题分析】

加入铝粉一定可以产生H2的溶液可以是酸性也可以是碱性。【题目详解】A.Fe3+有颜色,不能在无色溶液中存在,故A错误;B.AlO2-和少量H+反应生成Al(OH)3,AlO2-和过量H+反应生成Al3+,故AlO2-和H+不能共存,故B错误;C.Mg2+、H+、SO42-、NO3-的溶液中有硝酸,加入铝粉不能产生H2,故C错误;D.Ba2+、K+、OH-、Cl-的溶液有OH-,加入铝粉一定可以产生H2,且离子直接不发生反应,故D正确;正确答案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加入铝粉能放出H2,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注意题目无色的要求。4、C【解题分析】

A.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使用时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故A正确;B.胃舒平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可中和胃酸,可作抗酸药,故B正确;C.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生石灰的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C错误;D.食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氯化钠为常见的调味品,故D正确;故选C。5、A【解题分析】

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可以假设为17mL,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可以假设为10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为:17mL-10mL=7mL,大于6mL,故选A。【点晴】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常见有读数玻璃仪器的特征:量筒没有零刻度,且最大读数在上方,酸、碱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且最大刻度下方还有一部分溶液无法读数,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在瓶颈上。6、D【解题分析】

A.NaCl焰色反应呈黄色,故A错误;B.K2CO3焰色反应呈紫色,故B错误;C.CaCl2焰色反应呈砖红色,故C错误;D.CuCl2焰色反应呈绿色,故D正确;故答案选D。【题目点拨】常见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蓝色钴玻璃片);Ca-砖红色;Cu-绿色。7、C【解题分析】

A.钾的焰色是浅紫色,容易被钠的黄色火焰所掩盖,因此要在蓝色钴玻璃下进行观察才能确定有没有钾元素,A项错误;B.酸性:盐酸大于碳酸,碳酸大于次氯酸;因此次氯酸不可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得到,应该考虑是盐酸的影响,B项错误;C.石蕊变红则证明溶液显酸性,因此说明的水溶液显酸性,C项正确;D.和高锰酸钾之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褪色,与漂白性无关,D项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二氧化硫能够漂白一些有机色质,如品红溶液,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而二氧化硫在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氯化铁等溶液反应时,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强的还原性,导致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而非漂白性。8、C【解题分析】

①铁和水蒸气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③氯气和水反应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水的作用相同的是②③④,故选C。【题目点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解答本题主要是看H2O中的H和O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变化情况是否相同,易错点为②,要注意H2O中的O元素化合价不变。9、C【解题分析】

11mL此混合酸中;,铁依次发生、、.根据,生成NO1.12mol,消耗H+1.18mol,剩余的氢离子1.12mol参与反应,生成氢气1.11mol,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3mol×2.4L/mol=1.672L,故C正确。10、B【解题分析】A、因纳米车很小,我们不能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选项A错误;B、“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选项B正确;C、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60是一种单质,选项C错误;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C60是单质,不是核素,选项D错误。答案选B。11、B【解题分析】

豆浆属于胶体,当用光照射时,能够使光线发生散射,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现象,故选项是B。12、D【解题分析】

所有强氧化性物质都可以杀菌消毒,比如:NaClO、Cl2、H2O2、O3、Na2O2、HClO等。强氧化物能使蛋白质变性,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题目详解】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水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B不符合题意;C.Ca(ClO)2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在溶液中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杀菌消毒,故C不符合题意;D.N2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具备消毒作用,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13、B【解题分析】钠、镁、铝各0.4mol分别放入100mL2mol·L-1的盐酸中,钠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镁、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不足,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即0.1mol,则气体体积比是2∶1∶1,答案选B。14、A【解题分析】

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氯离子,所以溶液能导电,则氯化氢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B.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其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溶液可导电,则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则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铁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题目点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15、B【解题分析】

A.冷凝管的水流方向应是下进上出,故A错误;B.上下颠倒可充分混合,图中振荡萃取操作合理,故B正确;C.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分液分离,应选蒸馏法,故C错误;D.NaOH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中,在左盘中称量,故D错误;故选B。16、D【解题分析】

不妨设二者的质量均为1g,则SO2的物质的量为mol,CO2的物质的量为mol。【题目详解】A.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所以分子数之比是11:16,故A错误;B.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为64g/mol:44g/mol=16:11,故B错误;C.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16,故C错误;D.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同,所以其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16,故D正确;故答案为D。17、A【解题分析】

A.pH=12的溶液,显碱性,K+、Na+、CH3COO-、Br-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B.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H+、AlO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D错误;故选A。18、D【解题分析】

A.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黄色,则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故A正确;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白色固体,产生大量白烟,故B正确;C.氯气有毒,则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故C正确;D.棉球②变蓝色,说明氯气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则证明氯气未被碱液完全吸收,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题目点拨】淀粉遇到碘单质能变蓝,若淀粉变蓝,则说明碘离子被氯气氧化成碘单质,进而说明氯气未被完全吸收。19、B【解题分析】

A.钠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1mol×1=0.1mol,A项错误;B.硫酸与磷酸分子中都有4个氧原子,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V项正确;C.氧气和臭氧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二者的比例不同,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C项错误;D.氧分子(O2)与氖分子(Ne)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答案选B。20、A【解题分析】

A.20nm在胶粒直径范围内,分散到水中后,用一束光照射,会产生丁达尔效应,A正确;B.氧化铝材料的粒径是20nm<100nm,所得物质既不是悬浊液更不是乳浊液,B不正确;C.该粒子直径小于滤纸孔隙直径,用滤纸过滤时可以透过滤纸,C不正确;D.胶体具有介稳性,所以该分散系比较稳定,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D不正确;故选A。21、D【解题分析】

仪器A为干燥管,因为TiCl4遇到水蒸气会水解,所以E中可以用浓硫酸来隔离空气;水浴加热条件下,装置B可提供稳定的四氯化碳气流,在C中发生TiO2(s)+CCl4(g)TiCl4(g)+CO2(g),加热时先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且C处需要稳定四氯化碳气流再加热,终止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N2,D中得到CCl4、TiCl4的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中为碱石灰,E中为浓硫酸,A错误;B.加热时先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且C处需要稳定四氯化碳气流再加热,则先往A中通入N2,再点燃C处酒精灯,B错误;C.根据装置图可知A装置的名称是干燥管,C错误;D.由表格中信息可知D中液态混合物有CCl4、TiCl4,二者互溶,沸点相差很大,可用蒸馏或分馏的方法分离,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明确反应原理及操作目的是解题的关键,题目涉及制备方案的过程分析和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注意把握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的操作方法,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22、B【解题分析】

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使Fe2+完全沉淀,得到氯化钠与氢氧化亚铁,过滤,小心加热沉淀,再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由于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最终所得固体为Fe2O3,由Fe原子守恒可知:2n(FeCl2)=n(Fe2O3),200mL0.1mol/L的FeCl2溶液中n(FeCl2)=0.2L×0.1mol/L=0.02mol,所以n(Fe2O3)==0.01mol,其质量为0.01mol×160g/mol=1.6g;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注意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性,关键是判断最终固体为氧化铁,再利用守恒法计算。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Al2O3Fe2O3NaAlO2Al(OH)3Al2O3+2OH-=2AlO2-+H2OAl(OH)3+3H+=Al3++3H2O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无机推断,Al2(SO4)3溶于水,Al2O3和Fe2O3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A中加水,过滤,沉淀F为Al2O3和Fe2O3的混合物,溶液G为Al2(SO4)3,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因此F中加入NaOH发生Al2O3+2NaOH=2NaAlO2+H2O,然后过滤,沉淀C为Fe2O3,溶液D为NaAlO2,溶液G中加入过量的稀氨水,发生Al3++3NH3·H2O=Al(OH)3↓+3NH4+,沉淀E为Al(OH)3,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分解为Al2O3,即B为Al2O3,(1)根据上述分析,B为Al2O3,C为Fe2O3,D为NaAlO2,E为Al(OH)3;(2)沉淀F为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不与NaOH反应,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Al2O3+2OH-=2AlO2-+H2O;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硫酸铝与过量氨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Al2(SO4)+6NH3·H2O=2Al(OH)3↓+3(NH4)2SO4。24、Na>Al>OHNO3>H2SiO3>Al(OH)3+OH-=2H2O+AlO2-离子2H++Cl-+ClO-=Cl2↑+H2O或6H++5Cl-+ClO3-=3Cl2↑+3H2OHCl>HI【解题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得①为H元素,②为C元素,③为N元素,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⑦为Si元素,⑧为C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④为O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O为两个电子层,Na与Al元素为三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Al>O;(2)③为N元素,⑦为S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Si,则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到弱的顺序为HNO3>H2SiO3;(3)⑤为Na元素,⑥为Al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Al,碱性强弱比较:NaOH>Al(OH)3;两者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2H2O+AlO2-;(4)⑤为Na元素,⑧为Cl元素,由元素⑤和⑧共同组成的化合物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5)由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A为HCl,由元素④⑤⑧的化合物B为NaClO或NaClO3,可相互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l-+ClO-=Cl2↑+H2O或6H++5Cl-+ClO3-=3Cl2↑+3H2O;该黄绿色气体单质会使得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表明生成了碘单质(I2),该气体为氯气,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Cl>I,则由此推测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为:HCl>HI。25、饱和食盐水向上排空气Ca(OH)2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吸收不完全试纸立即变蓝蓝色石蕊试纸【解题分析】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气体,而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浓硫酸为干燥氯气,吸收水蒸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则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有毒,则用NaOH溶液吸收。【题目详解】(3)用饱和食盐水去除氯气中的HCl气体,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4)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饱和食盐水收集;(5)氯气有毒,用强碱溶液吸收,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导致溶液的浓度小,不能完全吸收过量的氯气,则不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氯气;(6)氯气与KI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碘,而碘遇到淀粉,淀粉显蓝色,可观察到淀粉试纸变蓝;若用石蕊试纸时,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次氯酸,石蕊遇到盐酸,显红色,再与次氯酸反应,石蕊被氧化,红色褪去。【题目点拨】次氯酸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湿润的石蕊试纸靠近氯气时,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26、二氧化锰或MnO2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液柱干燥氯气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在装置C后增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解题分析】

(1)实验室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2、KMnO4、KClO3等)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仪器①中盛有的固体药品可为二氧化锰或MnO2。答案为:二氧化锰或MnO2;(2)若C中发生堵塞,则生成的氯气无法排出,使得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液柱。答案为: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液柱;(3)装置C的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有色布条Ⅰ、Ⅲ应作为对照实验,从装置B中导出的氯气中含有水分子,可知有色布条Ⅰ褪色,有色布条Ⅲ应不褪色,则II中试剂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对比I和III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答案为:干燥氯气;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4)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分析实验装置,可知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强碱溶液吸收多余的Cl2。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在装置C后增加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27、红棕色C+4HNO3(浓)4NO2↑+CO2↑+2H2OBaCO3防倒吸AC浓硝酸的分解【解题分析】

探究实验,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实验开始,装置A:碳单质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4NO2↑+CO2↑+2H2O、副反应:4HNO34NO2↑+O2↑+2H2O,装置B:安全瓶,防倒吸,装置C:盛有足量Ba(OH)2溶液,检验二氧化碳,装置D:收集尾气。据此解答。【题目详解】(1)碳与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所以可观察到三颈瓶中气体的颜色为红棕色,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4NO2↑+CO2↑+2H2O,故答案为:红棕色;C+4HNO3(浓)4NO2↑+CO2↑+2H2O;(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二氧化碳通入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Ba(OH)2=BaCO3↓+H2O,产生白色BaCO3沉淀,故答案为:BaCO3;(3)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置B的作用为用作安全瓶,缓冲,防止溶液倒吸,故答案为: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