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节目演变研究4100字(论文)】_第1页
【春晚节目演变研究4100字(论文)】_第2页
【春晚节目演变研究4100字(论文)】_第3页
【春晚节目演变研究4100字(论文)】_第4页
【春晚节目演变研究4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晚节目的演变探究报告目录TOC\o"1-2"\h\u8631一、春晚的定位 132292二、春晚40年传承历程中的变化 230834(一)主题的演变 23638(二)春晚节目构成和形式的演变 325746(三)春晚观众需求的演变 426999三、2022年虎年春晚的变化 55640(一)定位创新 59481(二)主题创新 59884(三)技术创新 64113(四)审美创新 623382四、结语 6摘要:很少能有一个电视节目像春晚这样延续近40多年,并承载着深刻的时代和文化烙印,春晚就像是我国电视节目的一个活化石。若要研究电视节目,在岁月长河中洗礼过的春晚当仁不让。本文搜集整理了相关数据,分析春晚在40年发展历程中的变化,并对2022年虎年春晚的创新突破之处进行探讨。关键词:电视节目;春晚;节目演变一、春晚的定位春晚最早于1956年由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制作,由张俊祥总执导,谢晋、王英东担任导演,春晚的开端就具有高质量,1956年的春晚,著名作家老舍、巴金,以及梅兰芳、徐玉兰、辛凤霞等戏曲界的著名大师,都参与了此次庆祝活动。但当时由于电视技术还在起步阶段,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盲区,这次春晚并没能在百姓群众中引起广泛回响,直到1983年,真正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直播,从此定位为一档以全民作为观众导向的综艺节目,在每年的除夕共贺新春。自1983年以来,央视春晚已经走过40个新年,经过了80年代的成长期、90年代的成熟期以及21世纪的瓶颈期,无论怎样变化它的根本性质都没有改变,作为一档全民电视综艺节目深受国人喜爱,饱含大众对于和谐、幸福和进步的向往。在2012年的春晚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同时也是世界上收视率最高、播出时间最长、演员人数最多的综合性庆典,40年的辉煌历程,春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突破自身进行革新,饱含着极强的时代气息。近几年随着娱乐方式的变迁、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以及大众的审美疲劳,春晚的热度逐渐下降,在观众当中的定位不再是必看选项,时常沦为“背景板”,但它的地位依旧无可取代,其定位不再倾向于为观众奉献最标新立异的节目,而在于充满情怀的温暖陪伴。二、春晚40年传承历程中的变化(一)主题的演变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人们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用各种各样的纪念方式来祝愿幸福、国家和平、生活平安。春晚作为一档服务民众的综艺节目,以各种异彩纷呈的节目来反映这些愿望。每一年的春晚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传达整个春晚的主旋律,主要关注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反映社会现实,弘扬道德风尚等。从表1可以看出来,在历届春晚的主题中,“团结”、“欢乐”这两个主题词出现最多,说明春晚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基调。同时可以看出,春晚的主题在过去的33年里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全球华人聚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春晚上,“团结”出现得最频繁,这表明这个时候的春晚是面向全世界华人的综艺节目。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成熟,中国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因此90年代春晚的主题开始倾向于“前进”和“欢乐”,反映出了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迅速提升的时代背景。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日益和谐繁荣,春晚的主题也逐渐倾向去歌颂美好生活,主题多变,但“欢”、“喜”、“幸福”都是常驻的关键词,同时在21世纪,春晚的主题更多地反映党政方面的主旋律,融入了众多的全民信仰元素,如“中国梦”、“小康梦”等概念。表11983-2022年央视春晚主题变化时间主题时间主题1983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2003凝聚力、自信心1984爱国、统一、团结2004祝福1985团结、奋进、活泼、欢快2005盛世大联欢1986团结、奋进、欢快、多彩2006团结、奋进1987团结、向上、喜庆、红火2007欢乐和谐中国年1988团结、奋进,欢快2008飞向春天1989团结、欢乐、向上2009中华大联欢1990团结、和谐、欢快2010龙腾虎跃闹新春1991团结、欢快、多彩2011年欢天喜地,创新美好生活;欢歌笑语,共享阖家幸福1992团结、欢乐、祥和2012回家过大年1993欢乐、祥和、自豪、向上2013新春中国1994团聚、自尊、奋进、祈盼2014春夏秋冬1995亲情、友情、乡情2015家和万事兴1996欢乐、祥和、凝聚、振奋、辉煌2016幸福中国1997团结、自豪、奋进2017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1998中华民族春节大团圆,万众一心奔向新世纪2018喜气洋洋、欢乐吉祥1999欢歌笑语大团圆2019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2000满怀豪情跨世纪,龙腾报春庆振兴2020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2001喜庆、亲切、昂扬、展望2021万民安康辞鼠年,欢歌笑语迎牛年2002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2022福虎贺岁,欢乐祥瑞(二)春晚节目构成和形式的演变春晚是一个具有文化导向性的电视节目,它除了呈现丰富的节目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80年代是春晚的发展时期。表2显示这一期间春晚有多达26种春晚形式,丰富的形式满足了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节目内容也反映出人民对于自由幸福富足生活的期待向往;90年代春晚进入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节目的种类减少到13种,主要以歌曲、舞蹈、小品、相声为主,虽种类减少,质量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准,符合公众对于春晚的期待。进入21世纪后,民众进入一个信息快速共享的新时代,各类创新节目夺人眼球,不断拓展观众的欣赏阈值,而春晚作为一档面向全民、审核严格的综艺节目,开始显现出创新乏力的短板,形式上较为丰富,但内容难以满足观众需求,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但无论如何,春晚都是过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已然融入成为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因此春晚急需在节目形式、内容上作出创新,满足多样化需求。表21983-1999年春晚节目形式变化时间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歌曲111514232115202123716112418201713相声73256554573232623曲戏联唱1111歌舞111388367舞蹈2323345234小品4312747779877777京剧522111323211121魔术表演2211111杂技表演12111221111器乐演奏11221录像412312诗朗诵111纪实访谈1明星反串1游戏竞赛51512儿童节目111河南豫剧1粤剧11评书11沪剧1气功表演11花鼓戏11越剧111中奖节目2谐剧1山东快书1体育表演1提线木偶1百业奇招4(三)春晚观众需求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更多的解放,春晚就这样诞生了。春晚在这一时期的诞生满足了公众对娱乐节目的需求,并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第一个春晚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第一届春晚就创新性地使用电话、信件和电报与观众互动,整个庆典是欢快的,为观众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建立,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自由化,整个国家充满活力。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观念,传统观念不再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电视节目也成为了商品。公众思想解放和独立意识不断加强,这导致了大众消费的转型从简化到多元化,这也意味着中国文化已经进入了大众文化的时代,大众文化商业的特点,改变了电视节目的审美观念。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年轻群体更倾向于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娱乐方式。随着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普通受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春晚应该根据时代潮流,根据大多数受众群体的需求,设计顺应时代潮流的节目。三、2022年虎年春晚的变化当下随着科技元素的融入、内容上的与时俱进,春晚正逐渐摆脱其发展的瓶颈期,2022年的虎年春晚作为第40个春晚,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虎年春晚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定位创新由于互联网的影响,文化产品不再稀缺,观众的审美更加多样化,所以公众对春晚的期待的态度已经转变为对陪伴的需求。2013年蛇年春晚的导演哈文就曾说:“春晚的意义在于陪伴,不喜欢的我们不强求”。因此虎年春晚的定位,并非寻求标新立异、费心寻求观众“见所未见”的节目形式,而是强调质朴、接地气,注重对于新年欢乐氛围的营造。(二)主题创新虎年春晚紧扣时代主题,在整体的节目设计上,时常会“踩热点”,精准定位新时代的主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乃至“文化自信”的主题在虎年春晚中体现得较为明晰。如节目《行云流水》,就由太极高手杨顺洪、梁壁荧、杨德战在上海、广州和重庆三座城市的地标性高楼上进行表演,发扬太极拳这一国人热爱的传统文化,将传统古韵与现代文明结合,充分体现“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郭冬临、邵峰等人的小品《休息区的故事》则紧扣“抗疫”主题;张也、吕继宏唱响《我们的时代》,歌颂脱贫攻坚成就;《冰雪闪亮中国年》则是迎战冬奥会,这些都体现出虎年春晚在主题设计上,紧扣时代脉搏,使得春晚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集体记忆。(三)技术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长足发展,海量信息的搜集、处理变得简单,春晚在技术运用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实时互动技术的运用,使得虎年春晚上神舟十三号宇航员能够在遥远的太空中,发来祝福视频。在舞台设计上,虎年春晚首次启用了360度旋转的拍摄机位,虚实结合,打造模拟场景,使得演播厅他能够呈现出黄河、青花瓷、山河水墨图等虚幻场景。此外,《行云流水》的武术节目选址在场外的地标建筑上,突破了春晚舞台的空间限制;虎年春晚还首次采用了竖屏拍摄,这一设计反映出春晚革新的魄力,竖屏拍摄能够满足手机用户需求,但在构图、场景设计、分镜等设计上都要花更多心力。(四)审美创新由于娱乐生活的多样化,观众日益呈现出审美疲劳倾向,对春晚期待值年年下降,虎年春晚在审美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不再追求全部节目符合主旋律、符合占比最大的中老年人的审美需求,而是在个别节目上完全脱离保守的审美,融入更多高科技元素,迎合年轻人审美取向。如舞蹈《只此山绿》,将古典气息、科技光影融合,好评如潮。四、结语春晚在过往4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瓶颈期,面对着观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期待、严苛的节目审核机制,发展陷入停滞,只有大胆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虎年春晚在定位、主题、技术和审美上都有可圈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