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汇编篇)_第1页
2023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汇编篇)_第2页
2023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汇编篇)_第3页
2023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汇编篇)_第4页
2023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汇编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汇编篇)你肯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①朗读课文,品尝本文生动形象、活泼美丽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③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点:

①品尝本文生动形象,活泼美丽的语言。

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打算:

①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②多媒体、朗诵资料、音乐和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眼睛,给了我们色调,让我们能够领会大千世界的五彩纷呈、绚丽多姿;耳朵,给了我们声音,让我们能够倾听大千世界的奇异交响和神奇诉说。可是,你擅长用你的耳朵吗?你专心听了吗?今日,我们一起学习桂文亚的《你肯定会听见的》,倾听她专心感受世界的心得!(板书课题,对课题略作分析,吸引学生带着疑问起先读文章)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让学生在悠扬好听的乐声中感受课文的美。?请几名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

2、学生伴着老师给的背景音乐,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勾画出自己宠爱的语句。

三、美点追寻,赏析课文的美

3、师生一起沟通宠爱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明宠爱的理由。

师打出:请以“我喜爱‘’,因为它。”句式来品尝文章的美。

4、师小结

正犹如学们所言,文章的语言特殊美,就像一首诗……想象丰富、微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把“声音”写得富有诗情画意。比如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小雪花飘落的声音,这朵小雪花,它偏偏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冬夜,而且是轻轻地,轻轻地飘下,没有飘落在大树上,也没有飘落在小河上,而是选择了一盏孤灯,还只飘向孤灯的“脸蛋”,它为什么要选择孤灯呢,她想要干什么?哦,原来她也感到了冬夜的寒冷,想要找寻暖和。最终,她满意而暖和地溶化了……多么富有诗意的意境啊,多么英勇而又执著的小雪花啊!)

另文章的内容很新颖,聚焦无所不在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感受声音的奇异无穷,读文章,仿佛沐浴在作者才智的光辉中……

文章的结构也特殊,开头和结尾很有特色,开头列举6种声音,结尾又巧设5种嬉戏,新奇独特……

文章的标题很有特点,设置悬念,迷人猜想……

四、深化探究

重点探究:

1、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提示: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精确的说明?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2、假如让你对课文题目进行补充完成“假如(怎么做?),你肯定会听见的。”句式,你认为横线上填什么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探讨,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师归纳:1、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并且这些声音只有专心去听,去想象才会听到,强调要用“心”。

2、重在让学生领悟课文主旨。擅长用耳朵,专心去倾听,才能享受世界的丰富奇异。(估计学生会答出:你专心听,你有一颗酷爱生活的心,你学会了选择和思索,你懂得如何“过滤”……,最终确定大家说得都强调了一点:心的参加)

五、拓展延长,写作实践

给课文1-3自然段配上画,引导学生学着专心感受世界,绽开联想想象,仿写一段话。老师给出提示:

你听过花儿开放的声音吗?……

你听过蜻蜓点水的声音吗?……

你听过灰尘落地的声音吗?……

你听过竹笋破土而出的声音吗?……

……

假如有时间小组内部进行沟通再派代表在全班沟通。

六、好,让我们来给这节课做一个小结,一人一句话。接龙?ok?比一比谁的总结最贴切。

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音乐,而是缺少捕获音乐的耳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感受爱的心灵。同学们,让我们把耳朵叫醒,把眼睛叫醒,把心灵叫醒!怀着一颗酷爱生活的心,去听,去看,去想,我们会发觉生活原来这样绚丽多姿,充溢乐趣!

七、作业:1、接着完成想象作业,整理后写在随笔本上。

2、建议玩一玩课文末尾供应的嬉戏,学着专心感受

你肯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品尝文章活泼美丽的语言

2、仿写课文,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3、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倾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初步学会如何把声音写得生动

难点:学会运用自己的耳朵倾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地丰富多彩,单是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就已经是千种万种。上课之前,曹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猜猜那是什么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大屏幕显示“听,那是什么声音?这让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依次播放蛐蛐的鸣叫声,海浪和海鸥的声音,以及婴儿无邪的笑声。每播放一种声音,都让一个或者几个学生讲讲他们听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

(看来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很擅长运用自己的耳朵,而且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于是大家也不难发觉,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气勃勃。今日,我们将走进《你肯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大屏幕显示课文的题目《你肯定会听见的》,以及作者的姓名“桂文亚”,并播放背景音乐,班德瑞《宁静山林》中的曲目《Imagine(想象)》,大屏幕的背景是一片绿油油的蒲公英)

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原委要告知我们什么呢?(大屏幕显示老师所问的问题,播放背景音乐:班德瑞的《Onemomentintime(一瞬间)》,然后学生自由朗读)

请1~2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告知我们:我们应当擅长运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

2、既然作者要我们去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全部的声音都应当专心地、努力地去听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1自然段。

请1~2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并不是世界上全部的声音都值得我们去专心倾听的。我们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应当学会选择和思索,这样声音不仅“好听”而且“有益”,可以充溢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得到许多乐趣。

3、但是也并非全部拥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听到这个世界上的奇妙的声音的。作者还在文章当中提到了一种人——“木头人”,那么作者所说的木头人原委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大屏幕显示题目)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请1~2位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或引导

明确:作者所说的“木头人”是指一个“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人,当大家说“好”的时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指责时,他跟着摇头。他失去了独立思索的实力和接收“世界声音”的实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

三、品尝语言

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不是木头人,因为我们现在正青春年少,都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擅长视察的眼睛和一双擅长倾听的心,我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但尽管如此,在座的同学中可有谁听见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和雪花飘落的声音么?(学生一般状况下都会说没有),可是这些声音,我们的作者听到了,她不仅听到了别人所听不到的声音,而且用特别美丽的语言把各种声音描写出来。刚才同学们已经自由朗读过课文了,你们最喜爱课文的哪一部分呢?(一般状况下,学生又都会一样认为最喜爱课文的前面部分,即1~3段,因为这三段的语言最生动活泼美丽且有诗意)那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细细品尝一下课文的1~3自然段。

1、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的这一部分,其他同学思索这三段语言原委美在哪里。(朗读的学生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举荐。背景音乐:《秋日私语》,大屏幕除显示老师问题外,还显示“答题提示: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这样给学生答题供应了一个模式,避开了答题的盲目性)

2、朗读指导

当学生朗读完毕后,可请几位学生对刚才的朗读做一些简洁的评价,老师做肯定补充并总结。

明确:课文的这三段语言因为是用其次人称所写,故而应当用亲切的语调来朗读。其次朗读时的节奏应当比较舒缓,而不应当急促昂扬。“不好,炸弹开啦”一句应读得惊慌。

3、再次朗读。

在老师对如何朗读作出肯定指导之后,让学生再次朗读。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男生朗读课文其次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全班同学一起朗读。

4、探讨1:为什么我们听不到的声音,作者却能听得瑞清楚呢?

——作者不仅是用耳朵听,而且是在专心听

老师可引导:作者是用怎样的心听到的呢?

——一颗童心,一颗酷爱大自然的心。

5、探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